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xdite
Created August 8, 2018 07:42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xdite/a2ab4e03873f17068ca8579d8907ee6b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xdite/a2ab4e03873f17068ca8579d8907ee6b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得到例会 创业以来,我们干过哪99件不靠谱的事 2018/08/07

得到例会 创业以来,我们干过哪99件不靠谱的事 2018/08/07

下一周我们全公司整间要搬迁,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离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很远,但是它是一个沉淀了我们太多的劳累,总之就是那些词吧,你懂得。

各种不堪,各种光荣与梦想,但是我们觉得在搬迁之前,最应该跟大家交代的是我们干过的那些傻事,傻逼事,不靠谱的事,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在问我们,说你们公司怎么创业几年来干什么,什么成,快刀每次遇到这个话,都会不怀好意的怼回去,说你是没看到我们干不成的那些事,我们没说而已。

所以上个星期我们就跟快刀商量,说要不你就梳理梳理,为什么让快刀梳理呢?因为我们想的任何一件不靠谱的主意,最后都是落实到快刀,要把它做在产品和技术上,所以他那儿的档案保存是最全的,翻他的工作日志就知道我们这个公司做了多少不靠谱的事,所以今天我们就是这个主题。

我们先请快刀来跟大家说说我们干了哪99件,但是99我估计是一个约略的数,只是为了凑个整,挑出来的这么一个数,其实远远不止,当然在快刀之前我必须声明,虽然傻逼事都是他干的,但是责任不归他,因为大多数傻逼事都是我想的。

有请快刀。

大家好,我是得到这边负责产品和技术的快刀,今天过来就是分享一下我们之前做过哪些不靠谱的事情,我昨天晚上在整理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很多东西可能因为创业的原因,永远你在向前面看,未来一个月做什么,未来两个月做什么,之前你再掉过头来看,我会觉得一年之前自己怎么那么蠢,怎么做那么多不靠谱的东西,两年之前又更加蠢了,那时候想的做很多东西就是更加的同步,所以说后来他们拿了,今天我才看到运营这一个题目,我说99件不靠谱的事情,我略摸盘算了一下,就是99店基本上这事已经落实到产品落实,落实到技术差不多能用99来算,很多想法级的,包括会议记录上面很多东西,实在是没办法整理,每天都会有,这一块的话,我特别是今天在梳理的时候,我就跟我旁边同事还在说。

有人说创业的这事儿是靠整个团队加班,然后996,然后一个星期9点到9点工作6天,然后有些说靠团队,必须有着高大上的这种海归团队,有些时候靠资本,必须要后边资本比较强,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种逻辑思维之前的4年,反正我们3月的共识基本上属于是靠运气往下走,就是全部是靠运气往下走,能活到今天确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就是等一下我会跟大家先分享一个东西,就是得到最早期就是永远可能大家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过的最早期的版本,这版本没有上线过,就是最初的得到的想法的一个由来,等一会的话,因为我已经实在是太悠久了,都找不到视觉图了,我只能把原型图发给大家一张图片,这张原型图当时还不叫得到。

当时是在2015年的7月份,当时我们只是想法做一个音频类的东西,当时就已经开始在做了,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它叫做9万里,特别傻的一个名字,整个的界面其实很简单的,上面就一条音频,下边是很多小方块,就是罗胖当时说想把知识做的游戏化,当时就把俄罗斯方块拿出来,就是每条姿势是一个小方块,落到下面,然后一整条,每天听众的几条音频这一条消掉,当时这是除了原型出了视觉,然后当时我们唯一的IOS工程师接到这原型的时候整个人就懵了,说我来你们这边是做应用的,我不是做游戏出身的,这个东西我要回去想一想,所以这当时最初的第一个版本的当时是我们的想法。

但是那是在2015年的7月份,我们把第一的版本其实已经做出来,做出来上传苹果商店的时候,当时没有想那么多,那时候从来没有跟苹果爸爸打过交道,上传的时候被苹果爸爸拒了,拒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改,7月份开始改,然后改了很多的版本,因为当时还并没有为虚拟的知识类的产品,为音频付费的这种类型的东西,所以说当时我们所有东西都在尝试。

后来我在看苹果拒绝的档案里边,我们当时基本上是在10天到15天提交一个版本,然后在3天到4天苹果拒我们一次。

那里边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现在市面上大家能看到的一些方式其实我们都当时都试过,包括是我要每天购买一个小时音频时长,按时长的做购买,然后或者是按年卡按包做购买,当时做了很多种的版本,直到11月份的时候我们才有了第一个1.0版本上线,上线也是因为里边没有任何的购买的东西,只有几条简单的音频,所以当时候苹果爸爸可能觉得这东西比较简单,然后就让我们上线了,里边唯一多的一个东西就是除了音频,那是第一个版本会有一个电子书的上线,想起来电子书当时是我们要做的时候罗胖说不行,我们都是重度电子书用户,必须要有电子书功能,我说不行,这功能挺大的,没有两三个月做不完,后来的话就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的问题,我们从一个业内的电子书的一个公司挖到一个朋友,然后他手里基本上有非常完善的代码,然后直接就带枪头套了,特别不正确的一件事情,当时没办法,当时就这么做了,也就是保证了当时第一个版本能有电子书加音频这么两种形式的这种上线。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就是第一的版本会非常之简单,就是几条音频,然后后来再做也会有一些每天挑一些京剧,就是得到最早的第一的版本,然后再往后其实我在翻那次记录的时候就会发现。

每一个版本都跟上的版本,虽然只有15天的差别,基本上就完全不一样,我自己看起来都觉得特别触目惊心的,得到在这么多要死的边缘就这么徘徊着一直走了过来。

直到2.0的时候,当时我们有了这一个订阅专栏。

开始做订阅专栏之后,其实订阅专栏最开始做的也比较简单,但是有了之后基本上是一个基本的产品形态有了。

有了订阅专栏之后我们就想做一个东西,因为当时直播刚刚开始,刚刚在美国干嘛的,国内还没有火。

当时我们就说我们要不要开始做一个直播,我们就把直播提了出来,现有的大家用到的现在直播这个功能的最早期的版本,你们等一会如果同事发给你们看的时候,你们会觉得最早期的版本比现在丰富很多。

大家能想到的,不管是录播、预告,还有送礼物、打赏、送玫瑰花送你一个全宇宙给你打一耳光,包括土豪排行榜,当时我们能想到的关于直播的所有功能我们都把它做进来了。

做进来之后并且里边连一个土豪花了多少钱干嘛的都会有,但是最后基本上这个版本其实虽然看起来很完善,我们当时做了差不多两个半月,做的很完善,但它只存活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就把它下掉了,就重新换一个更简单的版本,把礼物什么全删掉了。

是因为后来我们发现每场直播,其实我们就只能挣到两三千块钱的打赏费,我们当时的直播的每场的带宽费用是5000块钱,就等于我们虽然拿到打赏,还是赔本的。

赔本不说,还会有一些用户就骂,说你们钻到钱眼里了,说句话还要我发的礼物,后来我们就直接把打赏功能给砍掉了,尽量把它做到非常简单化,并且我们当时时做了很多的设想。

当时还准备说是我们要不要在北京最繁华的三里屯租的地方,两层楼,下边是一个透明的,中间是一个24小时的电台直播大厅,上面一个一个小房间,把所有老师都关到小房间里边,想好一段下来说一段,当时要做24小时直播。

在得到那边开始再开始计划这里边的,包括老师的老师的排班系统,包括直播的整个的编排系统,当时都考虑到了。

但最后,我也忘记为什么没有成,反正这一段东西没有往下做。

再往下,之前有很多老用户会用到那一个随时听功能,随时听功能必须要说,这是最开始的是完完全全抄的一个硅谷的一个公司。

他们在做一些这种智能推荐,按照时间给你拼一些这种音频。

当时我第一次看到我说挺好的,抄过来包括按钮的形态,它整个的这种使用形态基本上都超过来了。

抄过来之后特别尴尬的事情就是,去年这一个硅谷公司的CEO还过来找我们要跟我们学习这种音频这种方面的经验,搞的是特别不好意思没脸见人。

其实我们在2016年中旬的时候,有一次想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改变。

这些东西,当然了当时我们说实话已经不光是圆形视觉感,包括我们的开发,已经开发了大约40%-50%。

当时那个开发状态就是我们直接把旁边的汉庭酒店里中间一层给包下来了,所有的开发,所有的产品,所有的相关的人都不要回去了,这一个月就这么大单快上,就搬到这里边。

在快上线的时候被紧急喊停了,等一会罗胖会比较详细地讲述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事情。

其实后来在得到里边加了很多大家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我今天拿出来说的东西,就是所有不靠谱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已经被我们过滤过很多次,在我们多次的讨论已经过滤掉了,都觉得当时特别应该做,并且已经开始在做原型,在做产品设计,在做开发的事情,所以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后边有多少东西是没有成型的,没有落实到开发技术方面的事情。

就包括我现在会看到那一个,我们在2.3.1版本,也就2016年年底的左右,我们当时是花了很长时间为了一个产品调集人力,包括做一个听杂志的一个产品,就是做的非常复杂,差不多两三个月做完之后就发现所有的规则,所有的东西只有这一个产品可以用,没有任何的复用性,所有的东西完全不可控了,所以这个是一个特别让人无语的一个功能。

包括昨天我们的一个同事,做交互的一个小姑娘过来找我,特别冲动的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跟机场书店合作,把我们的听书塔,把我们东西放到机场书店里边去,那样我觉得跟他们的用户人群特别重合,你觉得我这主意好不好?我当时说这个主意其实我们在2016年的时候,当时为了这个功能开发了三个月,叫做我们做了一个听书塔,只供应给全国的各大的机场书店,差不多也是开发两到三个月,并且包括一些线下运营印刷成本。

最后全国的机场书店一共卖了五百张卡,就是连我们一年的时间卖了五百张卡,就是连我们一个程序员基本上几个成员加班了一顿晚餐的钱都不够,所以后来我就我们交互的小姑娘说,我说很多想法你可以回溯一下,你现在能想到的我们当时基本上也都尝试过了。

包括后来其实很多用户会用过一个产品,都听过曾鸣老师的一个《智能商业二十讲》。

那个是我们的一个比较新的一个产品形态,当时叫做助场大神,里边有日历模式,有更新模式,还有就是有追踪模式,反正是做的超级复杂,差不多做了三个月,三个月就用了曾鸣老师那么一期,后来就发现这个助场大神上来之后不管是对运营,对数据各方面影响,其实来说都是负面影响,就包括对用户的使用时长干嘛的,除了内容是好内容,很多用户会持续在用,但是对整体的用户的使用习惯其实并不是好,后来做了三个月,用了一次,挖的特别大的一个坑。

当时这一段我说就用了一次,后来我们那一个技术负责人脸都灰了。

这前面其实来说是一些得到之前的很多东西,大家看起来其实很多用户都还会有印象,下面我想说的一些事情是那些你可能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没有听说过的,逻辑思维做到过得很多事情,任何东西做成了都不会有现在的得到。

当然了我觉得现在看起来也不太可能做成。

我先说第一个,第一个,是怎么来说,就是有很多用户会比较好奇我们三个人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那要说到2014年的5月份,2014年5月份的时候,因为当时我刚从一个公司离职,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当时随便写了一篇文章,因为当时全世界众筹就特别火,当时我就写特别调侃文章,就说做那些众筹产品,众筹硬件,你倒不如做众筹的旅游,我没有钱,我想。

出去玩说不定有哪个土豪给我发点钱,我都能出去玩了,多好的项目,当时就随便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无意中被一个富二代看到了,就是第二天就给我打了50万,就说你做这个项目。

当时整的就特别懵,懵完之后觉得钱已经收了,然后也答应别人了。

那就开始做,做了之后就开始那是第一个月开始创业,也就是那个月,然后和罗胖,脱不花第一次吃饭,然后罗胖当时就跟我说他要卖月饼,当时我就整个人就崩溃了,我就问他说,我说那你微信支付申请了吗?他说什么微信支付?我说那你的网店准备开在哪?你开的当时还在有赞还叫口袋通,我说你准备开口袋通还是微店?他说什么网店?然后我说那你东西,那你设计师呢?有没有设计师做整套的东西?他说没有。

那后来的话就是聊到第二次的时候,我就说正好脱不花跟我,因为必须要说一下就是加入这个公司,因为最早的话我是先认脱不花。

最早的话之前我确实没有听过逻辑思维的节目,所以后来很多会员鄙视我也是非常正常的。

后来因为脱不花的原因,就跟我说,你能不能先过来帮我们把自己的网店先给搭起来,把微信支付先给申请完,我说行,我说我先去你们办公室现场看看。

我说看看先跟你们同事沟通一下。

然后第一天去的时候就把办公室门把手给拽掉了。

门把手拽掉完之后就是第二次要过去修门把手,修的过程中要跟他们说怎么申请网店?怎么做这些东西?甚至当时帮他们开始在招聘设计师干嘛的。

这就当时最开始的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的时候脱不花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你现在那个公司,小破创业项目现在是不是开始要注册工商、税务、天天和物业打交道了?我说是。

她说要不你和我们俩合并,合并完之后就是永远不会让你去负责工商财务和税务,当时我听完之后也就思考几分钟,我说挺好的!因为当时我在创业时候,我想的特别好,就是说我要做一个产品,做的挺好的产品,然后拿出来说这是我的产品。

但真正创业完之后发现每天就是你的投资款花了多少钱?有几张发票怎么整理发票?最后完了就觉得特别崩溃,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产品。

所以当时脱不花跟我一说我说挺好的,没人让我去管财务了,后来的话,就合并完之后就刚才我说众筹旅游这种土豪打赏,土豪包养这个项目,就当时就带到逻辑思维,我们就把它改的名字叫做UE特。

就是最早的其实很多逻辑思维早期用户其实会对这个还稍微会有点印象。

就是我们会把它当做我们就是比较牵强,会说把这些东西出去旅游干嘛,当做你的课外的又一个上课的课堂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之前我那一套东西,那一套东西说实话还倒是成了一些还成了100单左右的众筹。

基本上就是这些长得越漂亮越容易成功。

基本上就是属于特别政治不正确的一个产品,并且这一个产品是真实上线的,并且在IOS还当时是有上传上架,只是说上传,只是说上架完一个版本之后,后来就把它下了下之后的话其实我们就把UE特这个名字留下来了,然后里边内核全部都改造了,改造成了当时我们要做在线版的在线教育,在线教育里边就把很多现在得到(音译00:20:04)里边的其实比较像,就但是之前会把很多老师拉到这里做视频课,做视频直播类的东西,然后当时我们又在开始做这种里边做的特别还做挺多东西,就包括视频的直播,视频的点播,然后的话在微信里边在申。

包括我们也开始在做APP,然后包括里边的很多的视频直播,现在大家能想到功能其实我们当时都在做,但是差不多运营两个月我们会发现特别离谱,我们发现跟我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就是用户没有那么大段时间去看视频,她跟之前逻辑思维那种纯讲就是有一个故事一本书引起的视频有很大的区别,这时候并且包括很多老师的在面对镜头时候的这种讲课魅力,就变的你平时跟他聊天还有东西,但是视频一录出来就完全没有东西了,后来就发现上传了几条视频或者课程,就是点击率非常之惨淡,就是用现在话说就你发的朋友圈获得点击跟那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后来我就把这条业务线果断喊停了。

我觉得我们三个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创业过程,比较大的一个好处是我们三都会比较果断,就是有些项目我们会觉得看起来不行就非常紧急的就喊停,就是非常果断的喊停,人该撤好的人就调到其他地方,然后这项目该停就停完了停完之后,我就跪着去跟程序员说对不起这东西主要产品比较傻逼,然后我们没有想到这些东西,然后特别当时的那些技术同学能坚持下来特别不容易!后来我们当时大家如果记的,就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的时候,当时特别流行的就是做这种社交电商,我们当时其实我们当时的一轮融资就是用了社交电商这种逻辑。

当时我们就把我们就说我们要做大我们要做自己的产品,不能仅仅在公众号里边,我们就当时准备做一个产品叫做生活作风,当然了就是我现在都忘记记了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了,当时就罗胖说这是一个好名字,就是生活作风永远没问题,我昨天看了一下我们的之前做生活作风之前的一些原型稿视觉稿,大言不惭的说一句,基本上从当时规划来看,基本上属于一个在行家轻松筹加拼多多加有餐的模式就是非常大,还有小红书就是当时那队人超级之复杂,就是里边我如果是一个大咖,我如果是一个知识大神,我里边我可以组自己的局,我可以有自己的产品,我可以发起自己的众筹我可以卖自己的手艺,我还可以让他们叫过来吃饭,这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异常之复杂。

等一会我们同时把原型稿发给大家,只能看一张图,你就知道当时的想法有多么之不靠谱,甚至里边我们把这里边的钱包的功能非常完善的钱包功能,我相信现在!很多的理财软件可能都没有,我们当时做规划里边的钱包功能丰富,这是当然了,说起来简单,这些项目当时也做了三四个月,然后后来就发现实在是不靠谱,当时也确实是拿了好几个公众号的公众大号的,过来跟我们来做小白鼠,就是他们会把他们的微信店托管在我们系统上面,然后帮他们在做发货,帮他们做运营做什么东西,基本上整个项目弄了八个月,后来我们说紧急喊停,不能再这么玩了,就把对外的东西就变成纯粹的内部的一个电商的后台,完全的收缩和砍掉,基本上砍掉了90%的功能。

后来我们还做了一个微信直播平台,叫天天想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之前的所有的产品的名字都是那么的不正经,又黄又暴力那种感觉。

然后比较简单,其实就是你的,在当时就是比较新的就是微信直播间,就是微信的那些动态的消息,语音消息,我在微信做那些直播,当时市面上没有任何一个这些东西,当时我就想要不要我们做一个,后来也没有成,我也忘记是为什么没有成了,反正就是做了两三月之后发现效果特别不好,并且会觉得自己的这一个思路变得特别的分散,就把它弄掉了。

我上面举的例子其实只是我们之前所有不靠谱的想法中间的特别靠谱的东西,就是因为他最后他能落到产品上面,能落地,能最后,能付诸最后的开发,虽然有的是开发了一半,有的开发完了,但是有无数的功能其实是在脑暴阶段都被我们拍死掉的。

那就不好意思说了。

所以我特别感谢是我们之前,其实我最开始加入这个公司,跟我一起进来有一个资格非常深的一个产品经理,然后因为他最早是经历过2001年时候的联想fm365那个阶段的那个产品的,就是后来又进了网易、搜狐几大门户做过产品,后来我刚对他刚进这家公司的时候是,每天的酒量是半瓶啤酒。

后来就到2015年、2016年。

2015年底的时候,我发现他每天中午能喝一小瓶的二锅头,后来我当时我跟他聊过很多次天,我说你不要这样,上班时候不要喝酒,但是我昨天晚上我翻我们之前做过的所有不靠谱的事情,不靠谱的产品,我想想如果是我,我不要天天喝农药了,真的是,就是他是一个特别有文档意识的一个产品,就是他基本上是把他之前做过的所有的产品,从最开始第一天到现在所有的版本,所有的产品,所有东西都在一个界面上做了记录。

等一会我会让同事把这张记录,然后一个小的截屏看出来。

这只是目录,目录里边每一个文字点进去可能都是几百个页面,当时看完之后我觉得特别心疼当时的产品和技术,他们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加入我们,确实特别不容易。

特别不靠谱的事情是在这,我还加一句,就是我们这边第一的程序员的来源。

就是我们公司在最初的时候,大家肯定以为《罗辑思维》当时名气已经很大了,招程序员招人应该特别好招,其实真的不一样,就是在我们公司,招运营、招内容的人特别好招。

因为进来都是正儿八经做内容的,但是在招程序员就特别难招,就是我见我经历的最难的一次面试是,我跟他聊了大约三个小时,他最后就一直,他一直在听,我一直在说,三个小时之后他说你们不就是一个胖子在前面得不得(音译00:27:07)?你们要我是程序员干嘛?就是后来也没有谈成,就是基本上前期,前十的,前二十的程序员都是用这种方式招进来的。

就基本上属于是我跟你死皮赖脸地聊,然后的话你愿不愿意听,反正我下回我觉得你好的话,我会继续跟你聊。

我们的一个前端的负责人其实是他最开始在腾讯,然后我一直在跟他聊,沟通了应该不下于十几次。

后来他又去了高德,后来直到高德要被阿里收购的那一天,我又赶紧打车跑到他们楼下,把他约下来说,李敖说,你看我说你在腾讯,然后你现在你们高德被阿里得并了,我说以你们这种在腾讯很多年的这种员工的这种习惯。

我主要也是还是想说就是无论这个公司有多少的人,这事不重要,重要是什么?重要是你在做很多时候在那个节点上面,你敢不敢勇敢做事情。

虽然来说我觉得刚才说的很多事情,在现在看来都特别的蠢。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好处是,我们之前的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想到了,想到了就去尝试就去做,而并不是只是把它停留在一个想法。

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话很多同事能理解事情,今天我们不仅仅是在说之前的黑历史,更多是想告诉大家,公司的生命其实来源于我们的很多的想法的可执行性,就是你想到东西你要不要试着去做,你永远只有做的人才知道去对错,而永远只站到上面来高举高打说,我觉得这个不行,我觉得那个不行。

而永远没有一个你觉得行的方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就是如果觉得不靠谱,那就去试。

试完之后再不靠谱,大不了我们下线。

今天我跟他们说,说大家不要以为自己的建议会搞死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命会特别长,命会特别硬,不是那么容易会被大家的几条小的建议给克死掉的,我今天分享就这样,下边脱不花来。

大家晚上好我是脱不花,我今天刚学,刚才我坐在快刀对面,就观察快刀跟大家分享的这个过程,我就不见想到了我今天刚学到了一个词,这个词是一个年度新词,我觉得算是本月最佳,对我来说,叫海螺人,什么叫海螺?就海螺就是吹海螺嘟嘟那个海螺,什么叫海螺人?就是有一类人就他看起来特别的斯文,低调,其实跟我们普通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只要你把你的耳朵贴近他,观察他,就像贴近一个海螺一样,你就能听见浪的声音,我觉得快刀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快刀平时你跟他面对面交流一些,对陌生人来说,很多人见到快刀第一面就跟我快刀真是典型的码农,每当这时我就特别鄙视他说,第一个他根本不是码农,他根本不会写代码。

第二个就是他其实是个海螺人,他并不像他表面看起来那么低调。

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搞得很伤感,因为就是今天下午突然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在这个办公室里面去做例会直播,所以这场例会好像就变成了一个追讨会,就是追讨我们过去犯过的傻。

之前我一直没想明白,我们搬办公室这件事其实也做的挺草率的决定,偶尔知道了有那么一个地方,觉得这地方不错,看了一眼当时是一片废墟,完了之后就说搬。

我们现在的办公室当中其中还有一个办公室其实才启用了一年,就花了好多钱的装修费也很好。

对,别这么说,万一让董事给听见了。

为什么要搬?后来今天快刀一回顾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其实我们之所以这么坚持要搬家,就是为了彻底忘掉这些犯过的傻逼,让这些犯过的傻逼了无痕迹,从此可以扮演一个高大上的公司。

所以真的是非常的五味杂陈。

现在此时此刻我坐在这个位置,我身后这间办公室事实上是逻辑思维的第一个正式的办公室,什么叫第一个正式的办公室?就是这个办公室是我们这家公司成立,租下的,签下的第一份租约,整个业务都是在这家公司开始发展的,就这个办公室装修的过程程当中,我们因为没有地方办公,所以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这个园区管委会非常的好,就给我们借了一间办公室办公。

我是在想我们下周搬家之前,可能我们今天全公司的人应该到那个楼前面,那楼非常破,是个60年代的砖楼,而只有一个房间,那个房间大概12平米,什么都没有。

我们应该到那个楼前面去合张影,因为我们搬进那个楼的时候就是这忆苦思甜。

我也不知道罗胖是没意识还是他故意的,他明明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他把我找来之后,他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没钱怎么办,你说怎么办呢?所以我就把我当时的这个助理从我原来的公司带进来,他今天是我们团队买手组的负责人,叫丽丽,我就给丽丽了一张我个人的信用卡,就说姐手头也不宽裕,也得买房买车,我所以只好给了她一张信用卡,我说丽丽现在这公司没钱,我们原来那公司还挺有钱的,所以他也没过过这种日子,我说你要需要买什么你就看着办,完了你就从这张卡上去取钱,完了之后就去处理,所以这家公司大概前三个月。

一直到快刀把门把手拉坏那个时间,其实是用一张信用卡来进行周转的,就那么开始。

所以搬到那间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只有其实是七个人,连老加起来一共七个人。

后来慢慢,我印象特别深,现在我们有一个特别著名的设计师叫李妍,因为她能加入得到,她几乎算是加入逻辑思维第一批设计师。

当时她来面试的时候,因为我们那个是临时办公室,所以就是在宜家买了几把塑料椅子,又觉得说那个办公室因为是临时周转的也不舍得多花钱,每把椅子只有50块钱,就那50块钱也不想多买,觉得没意义,你搬到新的办公室来可能就要换椅子了,所以就座位不够。

所以李妍来面试的时候好像是坐的也不知道是个啤酒箱上还是一个什么箱子上面试的,所以我一直觉得李妍是个特别好的设计师,但后来我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说你坐在一个塑料箱子上面试,你都愿意加入这家公司,其实你是个走投无路的人了,你不可能是个很好的设计。

妍总来一下,妍总还在加班,跟大家认识一下,这就是李妍。

那个走投无路的。

所以他不可能是一个好设计师,但是大家可能从你知道的第一本逻辑思维出版的书《占天津》开始,几乎你在逻辑思维买到的所有的书,可能88%,只要是逻辑思维出品的书封面都是妍总设计的,所以今天他真的是中国设计界非常著名的一个设计师了。

就莫名其妙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我们俩就怎么就看对眼了,所以这真的是一个挺有趣的一个过程。

后来我们当时在那中转了大概三个多月,用那个办公室。

后来其实我就一直想问罗胖,他就失落不失落,因为在那个时候他真的是个纯网红,今天其实他反而不是个网红了,走大街上没那么多人认识他。

所以那个时候他要装逼的时候,他就去我们楼底下有个咖啡厅,就在那咖啡厅里面去见人,包括我也是。

所以后来我在那咖啡厅办了1万块钱的卡,但是其实我肯定没有消费那么多,但是我也从来没有去退过钱,因为我觉得那咖啡厅风水特别好。

因为我们的第一轮投资人就在那咖啡厅见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觉得就可以投我们了,后来我们就搬到这个办公室来了。

这个办公室风水当然也是非常的好,罗胖一直说我们这么努力,完了之后肯定在哪风水都挺好的,我自己还是没有他那么的自信,我觉得说还是运气好,还是风水好,所以一路我觉得是挺顺风顺水的过来的。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创业是非常顺利的,所以经常我们三个人会聊,说我们可能是创了个假业,怎么经常看别的创始人去写公开信或者说是自述新曲的时候那么的艰难,但是我们怎么嘻嘻哈哈的好像也没特别苦,我印象当中那种连轴转的加班都没有太多次。

可能工作时间确实跟不创业的人相比是挺多的,但是其实跟很多我创业的朋友相比,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时长并没有那么长。

因为我记得我很早就开始休双休日了,但是我的幻觉,直到我看到了一张我自己的照片,然后才被打破。

我请我们的管理员把我加入逻辑思维前一天,这个真的是太巧了,就是在那一天我参加了最后一场以我之前的身份参加的公开活动,到一个朋友家吃饭,我的一个朋友就帮我拍了这张照片,在那张照片之后的第二天我就到逻辑思维来上班了。

把那张照片发到主讲区,现在大家反正也能看见我们,大家可以发一张我前天去参加另外一个活动的照片,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孙女和她奶奶的合影,所以一直看到这张我自己因为完全都忘了。

看到这样对比照的时候我就内心就是崩溃的,就是我其实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四年发生了什么,就是看到这张照片我才觉得说,这四年其实可能发生了挺多事情的,只不过我们是一个就是叫记吃不记打的公司,自己还觉得挺好的。

等一下罗胖会来给大家讲一讲,就我们今天委托罗胖办做一件事,就他会来跟大家讲一讲就是在逻辑思维,因为我相信此时此刻在看直播的这些朋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人有创业的想法,或者说广义的来说,我觉得得到的用户其实都是广义上的创业者。

因为不论你在哪上班,不论你今天做了一份什么工,其实你都会得到的用户肯定还是带着一种创造力,带着一种(英文00:38:14)的态度来去做这种事儿。

那你如果有这种(英文00:38:14)的态度,你本质上一个已经是个创业者,所以创业当中当然有至暗时刻,但是我特别不想把这个至暗时刻描述的特别的悲情。

因为在我看来绝大部分至暗时刻,都是因为自己犯傻逼造成的。

所以就是罗胖等一下会受我们另外两个人的委托,来跟大家讲一下就是逻辑思维创业四年来,我们的至暗时刻是什么以及我们怎么幸免于难的。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自己总结了一下,虽然快刀说我们这公司特别不靠谱。

那其实我就是谱本人,就是我基本上我觉得还挺靠谱的。

如果要回忆一下就过去四年来,我自己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来说的话,我其实想说两个挺像鸡汤的事情。

第一个鸡汤就是如果你准备创业或者你已经开始创业,你一定要知道创业是对你的整个人生的一个巨大的整理工程。

就是你不仅有增量,因为你创业之后你会做很多新的事,你有很多的增量,完了之后,但是更重要的是说其实它是对你人生的一个巨大的整理。

这包括了对你历史上的所有的经历,你历史上你是不是个有信用的人,你是不是靠谱的人,你有没有攒点人品,这是一次整理。

第二个就是过去你的很多朋友,你的很多人际关系,有的因为你的创业得到了加强,比如对于我来说,我今天我那天跟罗胖说,我说可能到这个月底为止,我就是一个彻底没有私人朋友的人了。

因为我的私人朋友当中,我的就最好那些朋友当中,凡是能拉到这个公司来上班的已经全部在这个公司里了,所以我已经没有朋友了,我只有同事。

第二个当然你也会损失很多人际关系,因为各种因为立场的变化,因为就是包括很多非常微妙的东西的变化等等。

我其实刚才看到我那张就是叫什么整容后照片,四年前的那张照片,就是我自己是觉得挺感慨的。

因为就是当时在对面替我拍下这张照片,记录那个瞬间的朋友,现在都不算我的朋友了,我们俩友谊都已经彻底破裂了,这还真的是因为这次创业,因为在创业过程当中的一些观点的不同也好等等,观点之争也好,就你也会损失一些朋友。

那当然还有一些像这种因为观点不同,大家友谊破裂了这种其实还是少数,更多的是因为你选择了创业而他没有,你发生了变化而他没有,你变化得速度更快了而他没有你快,最后你会发现大家没有别的任何原因只是渐行渐远。

那这件事情其实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我觉得还是一个挺大的考验的,如果你要选择创业,那这件事你一定要想好。

它绝对是你人生的所有的资产,所有的人际关系,所有的知识的一次巨大的整理,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么一次整理,或者说你没有做好这样一次准备,你就不要开始创业。

那你也不能说这所有的整理这都是断舍离异,都会更轻松愉快的面对每一天。

不是,你也要面对很多不堪的这些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大的挑战的,而且从你创业之后基本上你现在来看,尤其最近我发生了很多事情,我觉得都给我们提一个醒,就是如果你决定创业,那可能从你创业之前很多年开始你就要给自己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干坏事。

凡是不能告诉。

别人的事都不要干,因为一旦你创业,万一你创成功了,所有这些事情都会被摆在聚光灯下,都会被拿到放大镜去看,那么你要做一个经得起检查的人,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挺鸡汤的话,但是我自己这四年来非常强烈的一个感受,然后另外一个,就如果说有一个有没有教训的话,我觉得也是有的,因为我在这个公司里,就刚才快刀也说了,很多他们俩不愿干的杂活!是我在干,我特别想给所有准备创业的朋友,尤其是你的那个创业,如果不是那种特别烧钱,必须拿钱才能烧出护城河来的业务的话,我觉得罗辑思维,我个人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融资融早了,就是在你的整个的业务形态,或者你自己在心里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商业模型,你的那个第一个飞轮还没有开始转的时候,其实最好你不要融资。

因为融资会导致你产生很多的妄念,包括在融资前融资过程中和融资后,都会产生很多妄念,但是我知道其实我在这个时候,说这个话没人会信,包括我自己的很多私人朋友,他要创业来问我的意见,每当我跟他说不要融资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我很莫名其妙,就是凭什么? 但事实上真的因为融资就意味着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了陈海贤老师的课,他在课里面特别讲到一点,就是你不要以外部的标准,不要以外部世界来作为你内心的标准,一旦你以外部的世界作为你内心的标准,你就一定会陷入到一种僵固性思维当中,你就一定会错失了你的灵活性和你的柔韧度,所以融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外部标准,回头我们可以找机会单独来聊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罗辑思维历史上融资是非常对的,然后我们的董事股东们也都对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我必须说,如果我们能推迟一年融资,我相信这家公司会走的更好,因为就会给我们更充分的时间,让我们这个创业团队可以把很多事情想得更清楚,然后也许会让我们少犯很多错误,因为我们会减少很多妄念,把更多的视角聚焦到自己的内部来。

那样的话是不是这个团队经济的能力会更强,我不知道,因为这个事情没法重演,但是如果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重新再去就跟别人合作,就是做一次创业的话,我一定会选,就是要选到,不得不融资的那个时点,或者必须要融资的那个时点才去融资,有一个小蚊子,不好意思,而不要把那个融资作为一个好像证明自己,好像你看我创业了,我融资了,我估值很高,作为一个外部标准来去处理,我相信那样的话,这个公司会走得更加的自信,走得也会有更加的,更有自己的这样一个风格。

当然我们算是很幸运的,因为罗辑思维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收入,第一年开始就盈利,过程当中他也从来没有烧过钱。

包括像得到APP这样一个,其实是在流量很贵的时期上线的一个产品也没有烧过钱,所以我们的感受是,第一个每次融资没有那么难,第二个就是所有的融资都是正向的帮助,但是我也看到很多人因为草率的融资给后续带来了极大的一些问题,他可能甚至比我们的教训更大,这个是我个人感受到的一点。

那么最后我想简单的来说一下我们的工作,因为毕竟还是个例会直播吗?说一下工作,然后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得到5.0是改版了十天,那么应该说在改版的头几天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崩溃的,因为确实像我们预测的一样很多这个数据,都是断崖式的这样一个下跌,当然就是当一个产品大到得到这个程度,我指的大,不是这个用户规模上大,在互联网产品里面我们这产品太小了,我指的是它的复杂度,因为你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当复杂度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有很多很多问题,它真的只能在线上真实的环境当中才能反映出来,才能测试出来。

所以过去的十天基本上是疯狂的修补bug的这个十。

但是我们看到从上周末开始,也就是说差不多改版一周的时候开始,用户的使用时长,我们的真实的学习用户的数据都开始逐步的恢复和上涨,甚至有一些数据已经上涨到了比改版前更好的一个状态。

那我觉得基本上这次改版我们可以放下心来了,就是大量的用户开始适应这次改版,然后再给我们20天的时间,就是在这个月月底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bug修复完,然后把一些没来得及做的细节把它处理完,那这样我相信得到的整个的服务会进入到一个新的这样一个阶段。

所以我自己觉得说,到目前为止虽然改版只有10天,甚至还有很多用户没有完成5.0版本的升级,但是我们已经基本上可以有一个自信,就这次改版对用户的实际使用是有帮助的,那这就是我们在最初改版的时候想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让用户更方便的来使用我们的内容,而不是卖更多的产品给用户。

那么另外一个从最近的运营来看,我觉得我们的内容运营这个工作也做的不错,尤其是我们上周末开始上线熊逸老师的佛学50讲,虽然才上线两天的时间,但是已经有超过15000人订阅了这样一个课程,也得到了用户很好的这样一个反馈,我觉得我们的人文学院的第一个大课就算是上线了。

另外一个,本周我们将会上线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应该说是下周,因为是周日要上线。

那我知道我们的这个中国史纲施展老师是在得到非常受欢迎的明星老师,周日我们会上线一个兄弟课程。

这个兄弟课程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就是这个课程本身它的定位其实和中国史纲是一个兄弟课程,因为这个课程的名字叫做西方史纲,就是用罗胖说,罗胖会跟大家解释什么叫史纲体,然后来用一套逻辑彻底地理解西方。

第二个就是这个课程的主讲老师李云老师也是国内非常著名和优秀的一位中生代的政治学学者,同时他本人也是施展老师非常好的朋友,就是他们的私交也是真的是兄弟,所以不论是从主讲老师还是从课题本身都是兄弟级的课程,那我们周日将会上线。

当然最近的运营当中也会暴露出来我们的一些问题,因为有些课程的,因为尤其是碰到了5.0的改版,那有一些细节其实是被忽略掉了,包括小爱音箱的这样一个销售,那现在已经有3万名用户陆续拿到收获,拿到小爱音箱和得到的这样一个联名的听书音箱,我本人也是用户,也觉得说很方便,但是我们仍然发现有大量的使用上的问题!其实是在我们之前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的,也没有充分的去领会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从昨天开始我们已经跟小米的同事在加班加点的进行这样一些修复和一些补充,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这当然也是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幸福,如果我只是销售一个传统的实体产品的话,其实我根本没有机会在一个产品上去做修复和弥补,但是互联网产品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但是过去我们经常会把这样一种机会视为是一个,给大家给自己粗心大意一个可能性,就是反正我来得及打补丁。

但是我希望未来我们再也不要有这种心态,而是说每一次销售,每一次用户服务,假如我们就是一期一会,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你能不能提供一个让用户体验100%好的这样一个服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课,是我们全公司都要补上的一课。

之前我们做的不够好,那未来我们能不能对。

自己提高要求,都要搬新的办公室了,然后能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靠谱的公司,我觉得这也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那么这个问题等我们搬到新的办公室,当我们重新做人的时候,我们拿个专题来跟大家说这个问题。

那接下来我们就请罗胖来跟大家说说他要说的(听不清00:50:53)时刻。

今天这个话题很感慨,过去这些年我们犯过的傻逼事, 他们俩把各种事都说了,但是留了一个话题让我来讲,确实我们仨在复盘(音译00:51:08)这家公司所有的发展过程中,这件事情是最惊险的。

刚才快刀说了一句话,我特别有感触,他说我们干过的那些傻事,如果有一件干成了,我们公司可能都完了,我说这干成不是干大成,因为它既然是傻事,它不可能干大成。

但是如果有一件事给了我们一些甜头,让我们坚定的把横道就往那条路上奔,今天都不可能有我们的得到,也不可能我们无论是作为创始人,还是作为这家公司的骨干,就是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事业的方向,可能都不可能,完全是在创业的浪潮当中随波逐流,很可能就是我们这家公司的命运。

所以现在想起来回看来时路有点后怕。

我们仨盘点了一下这四年觉得最后怕的一件事,什么事? 是得到的产品已经快做出来,不是快做出来,就是大部分你们看到的产品已经上线。

就是什么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就这些东西都有了,得到开始。

渐渐的我们的收入开始也起来了,这个时候不好意思,起了贪心。

因为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其实无论是投资人市场,还是我们自己衡量自己进步的仪表就那几个,就你能看着自己进步的进度条,就那几个,收入,用户规模,活跃度。

好,当我们得到APP已经有了基本的内容储备,有一个基本的样子,而用户也很喜欢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想到一个解决方案。

什么呢?就是全站会员。

其实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的用户在跟我们讲,你们要不要干脆给你们一笔钱,你得到上所有内容对我打开得了,反正你何必这样零敲碎打的,今天收我90,明天收我20,后天收我199,何必,给你一笔钱定个价,我把钱付了。

甚至有人我提出你们收不收终身会员,报个价,几万块钱我也认,当时就很动心。

所以这是一个我们做了认真的论证的一个解决方案,我算算当时的账给你听,现在他要买我们的产品是要逐个做决定,但是一旦付了会员费他就所有的产品都对他开放,所以它的使用也会提高,这就日活提高。

然后我们这家公司的长项就在于我们是会给用户解释清楚产品的价值了,那如果一个一个的解释产品价值,你看我们已经有这么多好产品,有这么多好的用户,那就干脆用一个总的产品卖给他,这样我们的营业收入也高。

无论是从日活流量还是,就是所有可见的标准。

这都是当时的一个好方案。

而且也无数的用户在跟我们呼吁,这不是我们想挣你们钱,用户需要,所以当时我们反复论证之后说干,还有快到当时把我们旁边的一家酒店都给包了,技术人员不许回家,全部入住酒店,拉了一个工作队开始干,日夜的干,好死不死,这个时候我们脑子当中还有一线清明,当时就说这么大的改版动作,要不召集身边几个朋友来问问、聊聊,万一聊出个啥?不,我说错了,根本就不是我们召集的,那天是瞎打误撞,一帮创业的朋友跑到我们公司,来开一个什么他们自己的会!然后大家听说我在,说那把罗胖也叫上来一起聊聊,然后我就跟大家说,我说有这么一个难题,请大家帮我断断,对,我想起来了,完全是瞎打误撞,那天有几个明白人,是你们班的活动。

我们组。

你们组的活动,完全是瞎打误撞,正好在我们办公室。

然后发生,结果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当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反对的人当中,现在我们心里都把他们当恩人当恩公,他们说完我们就傻了,原来这么多坑,原来这么多坑!我就不说其它的小坑,我就跟你说一个最大的坑,也是我们在那次会议之后,这么多年用我们的。

(听不清00:56:22),一年多。

就一年多。

对。

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多,我跟你说创业就是赚了,这命活得多长,现在看一年前的自己,都没看一百年前自己。

这绝对是赚了,我跟你说什么叫恍如隔世?什么叫在是为人?这就是创业,我告诉大家最大的坑,刚才我论证都很好,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当你去销售全站会员之后,你的所有注意力都会放在销售上。

你不会再有精细打磨产品的热情,就这么简单。

你看现在得到我们做每一个产品,从立项选题规划提纲demo是讲工作坊,然后A片打造文稿,最后进录音棚,一次进二次进,最后全部出来上新策划会,几十道流程去做一个产品,为什么?核心的动力,所有人都听得懂的动力,就不能让这门课折了。

但是如果我们卖的是全站会员,那你想我不是说我们道德水平高还是低,它会激励这家公司所有的人把注意力放在那个销售界面上。

我这里面有多少好老师,他们的名气有多大,他们是不是长江学者,你看我这里还讲了一个很色情的故事,我这里面还讲了一些很刺激你的故事等等所有的注意力,你看现在市场上那些所谓知识付费公司,就那副嘴脸,我们现在觉得很看不上人家。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当年我们卖了全站会员,请注意这个公司再也没有机会,我用一个一个的产品的品质去说服我的用户了。

我就是全站这一个产品,(听不清00:58:36)当卖货,我们就会变成一个。

更具销售气质,甚至更具toB气质,因为它卖的贵,个人买单的可能性就小,那我们就很可能把它包装成企业用的着的产品,像企业大规模的推销,甚至会有代理政策,给人大量的回扣,总而言之这个公司将会变成一个销售型的公司。

我不是说销售型的公司不好,而是做我们内容产品变成销售型的公司,最后你就会堕落的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所以我特别感慨那个下午,有两个朋友那么激烈的在那次会议上出手拦住了我们,其实当时他们说什么,我觉得我们也未必就真听懂,但是被他们那么激烈的态度给吓着了。

这两个朋友其中还有一位真的是,对我们做这个决定起作用最大的一个人,这个人很奇怪,平时从来不社交,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就突然参加了这么一个社交活动,开一个莫名其妙的会,然后就来了,也是很著名的一个企业家,因为没得到他授权,所以不能说它的名字。

总而言之,回头想想这件事情极其的凶险,后面得到做品控手册,挨个打磨产品,包括呈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果那一脚滑过去,后头这一切都不存在!现在这家公司我们就整天焦头烂额的在处理两件事,第一,怎么把这个已经越来越黯淡光辉的产品卖好?第二,怎么应对大规模的客户投诉和社会吐槽?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的场景,虽然这件事情仅仅发生在一年多前。

所以你说这事儿不可怕吗?所以创业真的是,你听了快刀刚才说的那个产品,我们原来不叫得到,到叫九万里,你能想得到?我们的平台叫生活作风,就天天想上对,这些词都是我出的主意,唯独得到这个词脱不花出的主意。

好,刚才大家都在说怎么拖出这种坑?那对我们的同事也讲,如果将来你要出去创业,或者是我们现在的听众当中你们觉得自己想要创业,我的体会是这样,所谓做不靠谱的事,就是迷路了。

你也不知道往哪头走对,所以你瞎打误撞。

迷路的时候,其实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有一个指南针。

指南针其实并不能告诉你那条路对,它只能告诉你这是南方,也许往南方走就是死路,但是有了指南针之后,你走出来的概率会大。

我在想我们这几年之所以能走出来,除了我刚才反复强调的狗屎运,真是走运,在合适的时候遇到了合适的人,合适的时候被人合适的阻拦了,但实际上跟心中有指南针还是有关系,我现在想想我们心里的指南针,就是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干?但是我们有几个东西是作为先验的原则,我们装在心里的。

第一个原则,这就是我们挂在公司文化墙上的叫力不到不为财。

就你想挣钱,天底下没有轻松挣的钱,你总得干活,没有干活的不是,所以我们一直把自己很勤奋,能死磕,比别人更勤奋,作为这家公司的一个底子。

这个东西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就告诉过我们的,力不到不为财。

我刚看一段子也挺逗的,大家知道那个四川青城山,青城山上有道士,道观,文革的时候这道观就属于破四旧的对象,而且青城山那么有名,所以全国的好多红卫兵就去青城山,去打砸人家的道观。

有这么一户道观,这老道知道隔壁那座山那个道观已经被砸了,红卫兵明天就来砸咱们。

所以老道就紧急布置,现在第一,把道观里的所有红布,咱们拿出来刷上标语,把法坛那什么神像全部都包上,先拿红布包上。

这帮道士一夜没睡,干了一件什么事?背毛主席语录,把一本红宝书背的滚瓜烂熟,一晚上。

第二天道士说不等你红卫兵来砸我们,我们先到山门拦住你们,想来砸我们道观可以,比,比谁的毛主席语录背得强,发现各地来红卫兵有时候就是来游山玩水的,没有做准备,那就比,谁对毛主席忠心,结果把红卫兵给比下去了,现场活捉了很多背不出语录的红卫兵,这个道观就保住了。

所以你看,在那么风雨飘摇一个破四旧的时代,你是典型的四旧,人家已经冲着你来了,你基本上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要你相信知识的力量,只要你认真做准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不是回天乏术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点是我们几个人从来不想取巧,总觉得做那些很笨的功夫,很扎实的功夫,它会给你更多的未来可能性。

我还记得那应该是真是一年多前,我有一次讲,我说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害怕自己做重,想把自己做轻,我说可能得到出来之后,我们的使命是把自己做重,变得越来越笨重,越来越像是一个工厂,甚至是血汗工程,这可能才是对的,所以这是我们心中的第一个指南针。

第二个指南针这不是自我夸耀,确实是(听不清01:05:24),你要想创业,真的,什么坏事都不能干,我说的坏事不是犯法的坏事,任何在道德上瑕疵的坏事都不能干。

因为你不成变,不成,为什么要创业?成了的话,它一定会出来找你麻烦。

前一阵me too的事件出来之后,(听不清01:05:50)就问我,你有没有过这种事?我说你放心,对,今天只要有人站出来,就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造的这个孽,可能是在你创业之前,可能是你少不更事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遭过类似的孽,一纸大字报贴出来,都不用署名,第二天你就完了。

你说啥?你有,你是有这事吗?对。

所以我们可能做错事,但是不能做,无论是国法还是私德不允许的事,这可能是一个创业者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很多人高喊着创业。

我觉得先检讨一下你有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如果做过。

那我给你的建议是要么不创业,要么刚开始就坦白,从此洗心革面做人,所以我觉得这第二个指南针我们也是握的还算挺好的,那你说更复杂的道理我觉得也没有。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指南针,就是我们相信智慧的力量,还真不是知识的力量,我们相信智慧的力量,比如说刚才快刀在讲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不觉得现在得到做一个课,比如30讲50讲,是一个大家也很省力,买的很便宜,听完你比如说梁明的那个50讲,他很受欢迎,那为什么得到一开始不做,一开始做全年年度订阅专栏199,又贵,老师很困难的,跟不上的,老师也是人,每天更新年度专栏,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而且得专业干才能受得了那工作量,罗永浩就是更到四个月实在受不了,因为更这个专栏涨了30多斤肉,最后就没办法持续下去, 所以当时为什么那么干一件傻事,我们像今天这样直接做一门课30讲50讲,直接出来卖不也好吗,用户也很欢喜,我想告诉你的这就是叫所知障。

当时就想不到,就想不到。

因为当时我们是一般做内容做媒体的人出来,觉得我要卖给用户一个东西还是收人家钱,这还得有价值感。

我们当时唯一找到能有价值感的,用文字和音频能够创作的东西,可不就是我在电视台待出来的经验,你就得是全年一栏目。

因为我们看到的那些名家携手会白或者有认知的,全部都是开专栏的,所以我们当时只有专栏的概念,所以第一波上线,无论是李翔的产品,薛兆丰老师的产品,李晓磊老师的产品,全部是年度订阅专栏,就想不到做一个相对轻薄的课。

今天我们看来那个时候多傻,何必搞得这么人仰马翻,大家都极其紧张,给用户来说界面不友好,你出来就卖199,出来就卖20,你启动了用户对你的信任程度也不一样,但是没办法,这就是认知过程,这就是我们尊重别人智慧的原因。

因为就这么一层窗户纸需要你吃够了苦头,反复去琢磨,到最后某一个点所有的周边的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一拍脑袋,你突然想明白了,我为什么那么傻,我曾经在例会里面也举过一个例子,都说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有什么难的,不就在木板上刻字,刷上油墨,一张纸糊上去,不就印刷了吗?就这么简单。

中国人搞了好几百年,西方人还没搞出来,那你说有啥难?有时候创新就是一层窗户纸,回头一看及其了然,就像看澡盆里的鱼那样清楚。

但是当时你就是不知道,你还别说,那你说我站在旁边我告诉你不就完了吗?对,这也是我们对智慧尊重的方式,我们从来不敢站在别人旁边跟他说,我觉得你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明显问题别人都能看到。

我记得那个滴滴的成为李翔曾经问过她一个问题,说你愿不愿意找一些外面的人来经常帮你出出主意,成为(人名01:10:47)说也不是不想,我们都知道自己挺傻的。

也挺想的,但是我把滴滴的情况和我们真正的难处跟他说明白,可能就得三天。

我没那么大的空。

你明白了吧?就是但凡你看到一个别人好像就摆在脸上的那个问题,如果苍蝇在脸上手一挥就能赶掉,我告诉你一定没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经常有一些人,包括我的朋友说,你说你们那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只好很礼貌的说谢谢(英文01:11:33)到了,但有的时候这个问题本身的成因和它作为要解决上一个问题带来的新问题,这叫一言难尽,所以我们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不对别人说三道四,别人问我看到了什么,我会非常谨慎的去说,而且只说自己的感受,从来不感觉的别人就是傻逼,别人就是错了,这话不敢说,这是我们尊重智慧的方式,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的成长过来的。

今天我跟大家聊的这个话题,其实这真的险过剃头,千钧一发,其实不仅是我刚才讲的这个瞬间,每一个瞬间都是这样,这就是创业,这就是人生想渡过这样的艰难险阻,没有别的办法,手里有几个指南针,当然我说的并不完备,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你可以去补充,但是好在就像我刚才说的创业最精彩的就是你逼自己不断往上走,逼自己把生命活得非常精彩,精彩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按别人的意志去活的人,他一生了不得活100年,而用我们的浓度去活这个浓度可能当上三五百年甚至是更多,所以创业者总是有得赚。

那好这是我们在这个办公室大家再看一眼,这是我们在这个办公室做的最后一次例会直播,那下一次我们到那边那个办公室,下周二是不是我们只能暂停一次了。

下周二陈海贤老师直播。

陈海贤老师在哪直播?在这儿。

在这儿还是在这儿,下周二是我们请了陈海贤老师做一次直播,但是我们得搬家了对吧?陈海贤老师还会在这个环境里给大家站最后一次岗,下周二我自己也在录音棚里录《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也不在我们下下周二再见谢谢。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