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RyougiKukoc/909f15ee5b388b6acd53e802400ebdb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RyougiKukoc/909f15ee5b388b6acd53e802400ebdb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南

哲学部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的三个基本部分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我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思想渊源、自然科学前提?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第一,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阶级基础: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

    理论来源:十九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如何学: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价值: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及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3. 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哲学流派、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二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4. 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5. 如何把握物质、运动、静止,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特点(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6. 意识的起源、涵义、本质及其作用?

    起源: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涵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8. 如何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及其意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基本环节、六大思维能力)

    两大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变化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9. 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人类社会的自然基础是物质的,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物质的,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10.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和意义?

    矛盾的统一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11. “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1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 “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把握适度原则。

  14.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意义:一方面,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做准备;另一方面,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15.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否定是食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16.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和区别。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唯心主义认为知识先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主观而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17.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实践的基本特性、结构、形式。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由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19. 如何理解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20.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21. 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价值的概念、特性?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应,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不确定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真理与价值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基本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2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3. 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作用。适合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不适合的上层建筑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与变革;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落后的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4.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依赖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

  25.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首先,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其次,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最后,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26.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政治经济学部分

  1. 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 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持有的社会属性。

  3. 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价值决定了交换价值。

  4. 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5.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如何变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货币的职能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6.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积极+消极)?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积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第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第二,阻碍技术进步。第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7. 如何理解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8. 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资本总公式:G - W - G'

    矛盾: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的,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活动不会增殖。

    矛盾解决的结果:劳动力成为商品。

    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9. 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其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10.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2. 什么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使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3. 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变动趋势是什么?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14. 如何计算m、m'?

    m' = m / vW = c + v + m

  15. 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初期压榨,后期发展科技)。

  16. 如何理解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7. 如何理解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m 转化为利润。

    平均利润率 =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 100%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瓜分的结果。各个部门所得的利润量与生产剩余价值不一致,但整个社会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8. 如何理解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

    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v,和剩余价值 m 三部分。随着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转化为生产成本,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被资本耗费给掩盖了。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额,并进一步成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此时剩余价值就有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

    因为商业资本家承担着产业资本家的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不能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商业资本家,这样剩余价值就转化成了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利息就是借贷资本家由于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是由职能资本家支付的,利息在实质上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职能资本家由于借了借贷资本家的资本,所以不可能占有全部产业利润,要将一部分利润与借贷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就转换成了银行利息,银行由此获得了利润。

    银行利润是借贷资本家获得贷款的利息与支付储户存款利息的差额,实质上是由于资本使用权的报酬的差异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此外,还包括中间业务收入(比如:手续费,汇款费,开户费,查询费,保管箱租赁费等)同行拆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收入,信用证,托管业务,还有其他投资(目前国内很少)黄金,期货,代理业务(例如保险)。

    产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从产业工人处获得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处获得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从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处获得的剩余价值,银行利润是借贷资本家从资本使用权处即储户处取得的剩余价值。

  19. 什么是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事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20. 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1. 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22. 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

    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职能形式循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

  23.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并存性);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继起性)。

  24. 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25. 什么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资本是一次预付,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则一次生产过程中完全消失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形态,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劳动力价值,即工资也包括在流动资本中。

  26. 如何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总周转速度 = (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 + 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 / 预付资本总值

  27. 什么是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

  28.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既然要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那就必须从价值形式方面和物质形式方面来分析它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三个部分。C 代表不变资本价值,即为了生产产品而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这部分价值不是当年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而是过去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这部分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支出。V 是可变资本的价值,也就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即工人阶级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是用于满足生产消费所需要的,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消费资料是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所需要的,如食物、衣服等等。 

    同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我们分别以罗马数字 表示上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马克思关于把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区分为,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适应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所需要的,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要说明社会产品的实物替换。因此,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