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jackysee
Created May 13, 2013 07:57
Show Gist options
  • Star 0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star a gist
  • Fork 0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fork a gist
  • Save jackysee/5566808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jackysee/5566808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記錄全集訪談(選節)

問: 《序》似乎是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從無到有充實起來的。而作為本書的趣旨,我們正嘗試從多角度確認這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其目標是什麼,還務必請庵野總導演對此做一下總結。首先是關於本次企劃剛剛決定的那段時期,如果當時有什麼契機的話,請先從這方面開始。

**庵野:**是啊,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決定要做《EVA新劇場版》的時候,大概是在2005年10月左右吧。書面上最早的記錄文字,其日期是11月10日。

問: 那個最早的記錄有些什麼內容呢?

**庵野:**寫了很多東西,最主要的還是以「EVA的高達化」或是說古典化為目標的內容。其中之一,就有制作類似於「Part 2」的以《福音戰士》為題的新系列。 我個人的理想是《G福音戰士》。

問: 您的意思是想和過去的《G高達》(註1)一樣,制作一部從根本上推翻《EVA》概念的作品?

**庵野:**沒錯。先做一部還算可以的《G》,然後讓《W》沖高人氣,再用《X》稍微降降溫,最後用《S》引發熱潮並讓系列延續下去。不過這之前還有個《V》。

問: 比起作品內容,原來寫的是這種商業上的構想啊。

**庵野:**是這樣。但與其說是商業,不如說我考慮的是動畫業界的未來。雖然我並不喜歡稱動畫為「文化產品」,但在作商業上的考慮時,比起「商品」的稱呼, 這一說法在世間受到的誤解更少所以就只好采用它。將動畫作為文化產品而不是作品來考慮時,在我看來,除兒童向以外的動畫的文化產品現在都陷入了停滯。

兒童向作品的話,像《面包超人》、《哆啦A夢》、《口袋妖怪》、《蠟筆小新》等等,可以舉出豐富的文化產品,商品也在源源不斷地更新,給人一種良好的感覺。

有許多已經持續了十年以上並完全可以繼續下去的作品,估計會按這個狀態一直延續下去吧。

然而,再回頭看看我自己理念中的動畫時,現在卻只有《高達》這一部作品能達到這種程度,實在是令人擔心。

問: 能夠長久進行角色商品化的作品是不是太少了?這個問題我也一直都很在意。

**庵野:**是啊。如果一直像這樣只有《高達》撐著,將來究竟會變成怎樣啊。就算是被稱為斜陽產業的特攝,也有《假面騎士》《奧特曼》和《超級戰隊》三根支柱, 這已經持續了三、四十年。尤其是《超級戰隊》,厲害的是每年都有重制毫無斷絕地持續著。《奧特曼》和《假面騎士》雖然有過空白期,但結果還是維持到了現在, 走上了安定踏實的線路。一想到這三作都屬於和我們自己有關的門類,連特攝都有三根支柱而動畫卻只有《高達》這一根獨苗。連之前一段時間准備路線化的《宇宙戰艦大和號》 ,也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形,一直拖延到現在。

問: 說起路線化,《超時空要塞》不也差不多嗎?

庵野:《超時空要塞》雖然也在持續著,但我認為它的影響力並沒有傳遞到一般社會上去。而吉卜力動畫雖然已經大眾化了,但和迪士尼給人的感覺一樣, 總覺得和我所說的概念有點區別。果然,能擺在普通公司工薪族辦公桌上的動畫產品,也只有《高達》了。就算是別人看見了他桌上的MS, 也只會有「原來這家伙喜歡《高達》啊」這樣的看法而已。不僅僅是宅男宅女,而是作為社會全體共知的東西被允許存在,這就是那部作品厲害的地方。

除此之外,大眾化到能夠大大方方擺到職場辦公桌上程度的動畫,似乎沒有什麼了。正因如此,支撐著吉卜力、宮(崎駿)先生之外動畫業界的文化產品 ,除了《高達》之外無論如何我也想再多增加一個。這就是主要的動機之一。《EVA》還算是勉勉強強達到了能夠放在辦公桌上的這條及格線。 然而,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我希望新的《福音戰士》還能繼續下去。不是由我,而是由年輕人憑自己的想法不斷創造。

問: 原來如此。要將《EVA》重新培育成那種作品的願望,在《新劇場版》之前就是一個主要動機了是吧?

**庵野:**是這樣。只要能成為支撐業界整體的文化產品之一就可以了,我的確是有這樣的願望。雖然如果有其他作品能做到這一點的話,無論是什麼我都無所謂, 但從客觀上來講《福音戰士》這一文化產品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也不用在意原作權這種麻煩的事情,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

問: 這次采用的不是「REMAKE」而是「REBUILD」的方法論,這也是和那個願望一起產生的想法嗎?

**庵野:**不,那是既定計劃。我記得,要自己成立公司的決定的確是在《EVA新劇場版》的企劃之前,但是制作《EVA》Part 2這件事本身, 在《藍寶石之謎》DVD-BOX(2001年)的時候就已經提過了。

問: 啊,應該是夏天的時候,在King Records的工作室裡編集摩砂雪先生((註3)的特典的時候,和大月先生((註4)幾個人進行了雜談, 提及了「像《高達》《大和號》一樣制作續篇延續下去」。

**庵野:**沒錯,從那個時候起,就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趁熱打鐵,將《福音戰士》作為文化產業擴大,畢竟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在那之後向各種各樣的人搭過話「制作《EVA》的Part 2吧」,但果然全部都是「《福音戰士》的話有點……」這樣的反應,結果誰也沒來做(笑)。

問: 「制作《G EVA》」也就是說不是直接的續篇也可以,不如說是完全不相關的作品這樣的話,我記得好像在那個《藍寶石之謎》的雜談時就已經提出了。

**庵野:**是這樣。「《G EVA》就行了干不干?」雖然向大家提了這個建議,但還是不行。果然不先做個《V》的話就不行啊(笑)。(註2)「既然這樣的話,也就只能自己先做一部《V》出來……」。 如果做出一個樣本,讓大家覺得「這樣的《福音戰士》也沒關系」的話,或許其他人也就比較容易隨意擺弄、制作《EVA》。為了這個目的,自己果然還是不得不以這個題目再做一次。

  1. 《G高達》
    正式名為《機動武斗傳G高達》。為1994年放送的TV動畫,由今川泰宏執導,於格斗游戲全盛時期制作。全世界的斗士駕駛高達,以高達進行格斗。曾是「現實系路線」代名詞的高達系列,其後的展開逐漸多樣化。

  2. 不先做個《V》的話
    《V》指的是富野由悠季執導的《機動戰士V高達》(1993年)。《高達》系列在這部《V高達》之前,雖然也未經富野導演之手,制作了數個續篇或是外傳,但無論哪個都是和初代高達的世界設定、歷史相同。《V高達》是富野導演繼劇場版《機動戰士高達 F91》(1991年)之後再次以《高達》為題制作的作品,是一部描寫「和初代高達毫無聯系的故事」的TV動畫,成為了其後《高達》作品拓展范圍的先驅。

  3. King Records
    日本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31年,原先是講談社旗下的唱片公司,於1951年獨立。舊世紀《EVA》系列的投資方之一兼音像制品發行商,今《EVA新劇場版》系列的音像制品發行商。旗下有AKB48、水樹奈奈等藝人。

  4. 摩砂雪
    1961年出生,庵野的摯友,東京設計師學院畢業後進入スタジオジャイアンツ,之後加入GAINAX成為庵野秀明的左膀右臂,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擔任副導演輔佐庵野,現在是Khara的董事之一,《EVA新劇場版》的導演之一。傳說中的《殘酷的天使綱領》和《魂之輪回》官方MV就是他負責制作的。

  5. 大月俊倫
    1961年出生,庵野的伯樂,畢業於日本大學農獸醫學部,動畫制作人、音樂制作人,King Records專務董事、Gansis社長、圓谷公司董事。大月俊倫與鈴木敏夫、丸山正雄和石川光久並稱日本動畫的四大制作人,曾制作過《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少女革命》和《機動戰艦撫子號:黑暗王子》等名作。

摘自NewType 2011年6月號,khara工作室特集中庵野對新公司的說明

**庵野:**Khara的原則就是好好做一部作品,然後靠這部作品吃飯。錢賺得多的話,我們也會讓制作人員們得到回報。除了獎金等金錢方面的東西,我們也會在社員旅行和福利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考慮到員工退休後的生活,我在做一個亂來的導演的同時,也要做好一個穩重社長。就像宮崎駿先生給我的那張圖裡說的那樣,就算只是為了發出工資也好,我也必須維持好這麼一個穩定的職場環境。

在過了50歲後,我的想法已經漸漸從「對我喜歡的動畫和特攝做出回報」轉變成了「為後世留下這樣的文化」。不管是個人能夠做到的,還是只有在組織裡才能做到的事情,我都會盡可能地去做。而作品的檔案,我也想以《XX 全紀錄全集》這樣的形式留在這個世界。之所以去編輯以及自費出版這樣的作品,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更能向這個社會傳達制作動畫的樂趣。至於名字則是向《大和號全紀錄集》與《高達記錄全集》致敬,將兩個名字組合起來的產物。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