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psnote
psnote / note.md
Last active July 21, 2018 08:55
极限的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

avatar

avatar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7:36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7:35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背景:  (1)中国社会双重危机(民族危机和自身的社会危机)的出现  (2)清末“新政”的破绽  (3)中国资产阶级不断觉醒和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构成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 

2、 孙中山的早期思想及活动:1894年11月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由一个改良主义者成为一个革命主义者。“断发改装”   3、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纲领: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7:30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1)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言(资源或物品不能满足欲望或需要)       (2)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            资源: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经济资源与否取决于时空的稀缺程度)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等)        物品:经济品(economic goods):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噪音、垃圾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7:16
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概念与性质
  1. 二重积分 #####概念

空间内一”曲顶柱体”的体积

  设空间里一曲面方程为 , 其在xoy平面的投影为面S , 则二重积分 表示由S和方程f构成的柱体的体积. 其中, dσ表示S中的每一个”面积微元”, f(ξ,η) 表示每一个”体积微元”的高.   

平面内一”平面薄片”的质量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6:48
极限的定义

avatar

avatar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4:27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4:27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4:27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psnote
psnote / note.md
Created July 19, 2018 04:27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