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watert
Created February 17, 2015 10:53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watert/a4db3687eb3742d7287c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watert/a4db3687eb3742d7287c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前端五年,看山不是山

回首码农生涯,我个人大致的学习路线其实算是可考的:

  • 07年高中毕业开始,由潭浩强的《C语言》开始入门。回首而观之,这本不见得是什么好的入门书,如果现在看回来,大概《C++ Primer》与《UNIX编程艺术》算是后台入门圣经,而零基础入门编程大概以《Learn Python the hard way》为上。但其实这些都不算WEB或UX方向。
  • 09年看《CSS禅意花园》及《WEB高级标准解决方案》算是入门WEB前端。做学生会网站,主要是研究Wordpress主题及插件开发。
  • 11年毕业工作,主事数据平台前端开发,此时前端方面主要使用jQuery及其UI,工作内容上前后端依然耦合,所以依然看很多PHP的东西。前端方面嘛,其实没啥书好看,都主要看各种工具的官方文档与各类论坛博客。
  • 13年开始前后端逐渐分离,主要使用 jQuery, BackboneJS, Bootstrap。Nodejs, Expressjs, MongoDB等JS的后端应用开始尝试,但其实缺乏大量实践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处于观望状态。PHP受制于工作环境的5.2版本的限制,基本已经不再钻研。学习的资料内容依然是官方文档和论坛博客。
  • 14年则开始接触Hybrid开发,SPA的开发,以及Grunt, Bower等基于node的工具使用。开始大面积使用LESSCSS与Coffee-Script。

我想这份资历在前端界应该也算是小资深了,毕竟这个领域是如此年轻。

五年最大的感触是,比起三年经验时的彷徨,多了一份从容。已经比较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有哪些坑,可以做哪些尝试。

编程七年,前端五年,看山不是山

如果是其它已经至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沉淀的领域,才这么几年光景远谈不上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前端这样的开荒领域却很悲催,因为整个领域被一团迷雾笼罩,所有人都像盲人摸象。我就感觉,BAT三个公司看前端应该思路都很不一样,甚至腾讯内部做游戏的、做支撑平台的、做媒体的……看前端的思路都很不一样。

知道得越多,当然不会感觉越无知,这个阶段毕业时就该已经跨过去了,而现在心烦的则是另一件事:就是各类知识之间的打架斗殴。前端显然是个领域而不是个方向,所以非常有无头苍蝇的感觉,转来转去不明所以。

显然,前端是没有定位的——缺乏像“编程就是结构与算法”这类的定海神针,还外加夹在了设计、编程、产品之间,让整个基石都不稳固,左右摇摆。悲剧的是,前端人士们也被这样的不稳定拉得左右摇摆,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哪边缺人就被塞到哪边。

显然,前端是没有大师的——甚至连本科这个级别都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专业,大概是没人能教,也发展太快。但社会上行业上却已经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与岗位,然后我所看到的是,各大公司的前端大致可分为由UX入行与编程入行两类人,各自用各自的有色眼镜看待前端。也难怪行业里那么多人呼吁跨界,因为不跨界的话这简直没法干活。

这是一大片的红海,然后所有人都在浅水区徘徊,深水区的人太少以至于简直遇不上彼此。

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使得这个领域相对资深的人士们都非常的开放,自己的思路、成果像不要钱一样地开放给整个互联网,反而造就了看似繁华鼎盛的行业气象。

前端好就好在这些地方——这是个有才能的人、有想法的人、实践的人容易出头的领域,至少值得下一个十年的投资冒险。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