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whtsky
Created June 14, 2018 07:19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whtsky/91930ee0f9b84d24f21725b27616bdd5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whtsky/91930ee0f9b84d24f21725b27616bdd5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作业提交1.2答案:

1.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
	(A)	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B)	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C)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C)	矛盾分析法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D)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5.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发菜,过度放牧,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人们(  )
	(A)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6.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7.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B)	劳动者
 
8.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
	(C)	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9.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D)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10.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B)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1.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
	(B)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12.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3.	
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
	(D)	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14.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D)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15.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6.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7.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18.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19.	
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  )
	(A)	具有普遍性
 
20.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
	(C)	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作业3答案:

1.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
	(C)	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3.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
	(A)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4.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B)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   )的历史观
	(C)	唯意志论
 
6.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D)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7.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
	(B)	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C)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0.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1.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2.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15.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16.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	客观实在性
 
17.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C)	矛盾分析法
 
18.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19.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C)	客观性;
 
20.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C)	科学技术

终极测试答案:

1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答案: D  

2	
《孙子兵法》日:“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孙子兵法》但却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说明
	(A)	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	《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答案: B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的根本因素
	(B)	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的基本因素
	(C)	决定社会进化的速度的基本条件
	(D)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 D  

4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无法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	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 B  

5	
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答案: C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	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 C  

7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	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	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答案: D  

8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A)	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执政党的发展需要
答案: C  

9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	金融风险加大
	(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答案: D  

10	
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A)	人的活动
	(B)	地理环境
	(C)	生产方式
	(D)	上层建筑
答案: C  

11	
资本周转速度
	(A)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B)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答案: A  

12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个观点说明了
	(A)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可以决定生产力
	(B)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超越生产力的需要
	(C)	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
	(D)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答案: D  

13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
	(B)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
	(C)	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
	(D)	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答案: D  

14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	英雄史观
	(B)	唯心史观
	(C)	唯物史观
	(D)	宿命论
答案: C  

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	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	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答案: C  

16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17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C)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18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D)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答案: D  

19	
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	原料和燃料
	(B)	劳动力
	(C)	机器设备
	(D)	商业设施
答案: C  

20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	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有“高尚的理想”
	(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 B  

21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主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 D  

22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这表明
	(A)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性真理走向相对性真理的过程
	(B)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
	(D)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答案: D  

23	
下列能够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资本是Q )
	(A)	货币资本
	(B)	生产资本
	(C)	商品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B  

2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
	(B)	客观实在性
	(C)	时间和空间特性
	(D)	可知性
答案: B  

25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种观点说明了
	(A)	主观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	时间和室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	时间和空间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	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形式
答案: C  

26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案: B  

27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
	(A)	伟大目标
	(B)	长期目标
	(C)	艰巨目标
	(D)	最终目标
答案:  D  

28	
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实践
	(A)	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	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	使认识具有科学性
	(D)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A  

29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A)	唯物论和辩证法
	(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	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B  

30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	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答案: A  

31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B)	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C)	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	制约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答案: C  

32	
马克思说: “货币作为份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劳动时间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货币不过是商品外在的价值尺度
	(B)	货币直接代表劳动时间,从而可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
	(C)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出现以后,各种商品才可以作为价值相互比较
	(D)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答案: A  

33	
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表明意识具有
	(A)	绝对性
	(B)	无限性
	(C)	创造性
	(D)	永恒性
答案: C  

3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答案: A  

35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	新科技革命
	(B)	生产国际化
	(C)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答案: C  

36	
在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时,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这两个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矛盾的
	(B)	后者否定前者
	(C)	各自独立的
	(D)	有内在联系,前者讲客观必然性,后者讲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答案: D  

37	
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是
	(A)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人民当家作主
	(D)	按劳分配
答案: A  

3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答案: B  

39	
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子这一点。”这表明
	(A)	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	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答案: B  

40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 A  

41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答案: D  

42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即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	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	要坚持适度原则
	(D)	要重视量的积累
答案: C  

43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扬弃”
	(B)	斗争的观点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
答案: C  

44	
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答案: A  

45	
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货币的出现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存在
答案: C  

46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A)	资本积累
	(B)	资本集中
	(C)	资本积聚
	(D)	生产集中
答案: A  

47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A)	劳动支出不同
	(B)	劳动过程不同
	(C)	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同
	(D)	在生产商品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答案: D  

48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	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	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	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强竞争能力
	(D)	剩余价值资本化
答案: A  

49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	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	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	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答案: A  

50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	宪法是资产阶级制定的
	(B)	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	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答案: D  

5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	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
	(B)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D  

52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
	(A)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B)	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
	(C)	奉献精神和献身精神
	(D)	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
答案: A  

53	
下列命题中反映规律客观性的有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答案: A  

54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裕性
答案:  A  

55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
	(B)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C)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D)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答案: C  

56	
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
	(A)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B)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街的政治机制
	(C)	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D)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答案: D  

57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
	(A)	直接现实性
	(B)	普遍性
	(C)	辩证性
	(D)	主体能动性
答案: A  

5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	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	国家调节经济
	(C)	公私合营经济
	(D)	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答案: B  

59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这种对和谐的看法,表明
	(A)	和谐与矛盾是排斥的
	(B)	和谐和矛盾是同一的
	(C)	和谐包含着矛盾
	(D)	有矛盾就没有和谐
答案: C  

60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D)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答案: D  

61	
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由原来的100%变为
	(A)	150%,100%
	(B)	150%,200%
	(C)	100%,200%
	(D)	150%,300%
答案: D  

62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科学性
	(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阶级性
	(D)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答案: B  

63	
恩格斯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这表明
	(A)	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B)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是对相对性的否定和超越
	(C)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有原则的界限
	(D)	真理包含绝对性,是不可被超越的
答案: A  

64	
有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观点属于
	(A)	机械决定论
	(B)	唯心史观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唯物史观
答案: D  

65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
答案: A  

6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A)	发展缓慢不稳定
	(B)	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	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D)	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答案:  B  

67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A)	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	降低其生产成本
	(C)	扩大了贸易逆差
	(D)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答案: C  

68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	有利于所有国家
	(B)	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6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 B  

70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
	(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	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
	(C)	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D)	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答案: D  

71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说明实现共产主义是
	(A)	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
	(B)	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
	(C)	一个艰巨曲折的过程
	(D)	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答案: D  

72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答案: D  

7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答案: C  

74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	客观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具体分析法
	(D)	调查研究法
答案: B  

75	
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启发我们
	(A)	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的
	(C)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	事物发展过程中只有偶然没有必然
答案: A  

76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B)	人民当家作主
	(C)	生产资料私有制
	(D)	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  D  

77	
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国际垄断同盟
	(C)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	殖民地和宗主国
答案:  B  

78	
下列关于抽象与具体思维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有
	(A)	感性中的具体是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起点
	(B)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从抽象的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的具体
	(C)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以具体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的运行过程
	(D)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
答案: B  

79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根本原因是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答案: B  

8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A)	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B)	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C)	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
	(D)	波浪式发展的过程
答案: B  

81	
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看优点与缺点要分清主次。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答案: D  

82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	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B)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 D  

83	
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有
	(A)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B)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就意味着认识是被实践决定的被动的因素
	(C)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
	(D)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答案: B  

84	
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社会意识
	(A)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一致的
	(C)	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
	(D)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 A  

85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
	(A)	能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
	(B)	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C)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就消失
答案: C  

86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	“代理制”
	(B)	“个人联合”
	(C)	“企业联合”
	(D)	“参与制”
答案: D  

87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答案: D  

88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意愿和要求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	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C  

89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答案: B  

90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
	(A)	实际体现
	(B)	客观体现
	(C)	真实体现
	(D)	根本体现
答案:  D  

91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
	(A)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B)	资本积累
	(C)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D)	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
答案: C  

92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
	(A)	深刻地揭示了联系的条件性,属于辩证法
	(B)	否认了不同事物及其性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
	(C)	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答案: B  

93	
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表明
	(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9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答案: D  

95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
	(A)	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B)	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C)	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
	(D)	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
答案: A  

96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	建立工农联盟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答案: D  

97	
真理的一元性是由
	(A)	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
	(B)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
	(C)	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
	(D)	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
答案: B  

98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种观点表明
	(A)	意识具有能动性
	(B)	人在实践中可任意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成果
	(C)	劳动可以创造一切
	(D)	它是一种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 A  

99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答案: B  

100	
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	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	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	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答案: D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