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BookGin/a4b9930a8309ac953b6606140e3eef7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BookGin/a4b9930a8309ac953b6606140e3eef7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學術倫理 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 題庫 答案 解答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 感謝!
使用方法:Ctrl + F 直接輸入題目關鍵字搜尋即可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感謝各位的貢獻!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其他資源:
https://github.com/jimting/AREEAnswer
https://medium.com/@pig60214/%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5%AD%B8%E8%A1%93%E7%A0%94%E7%A9%B6%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AA%B2%E7%A8%8B%E7%B7%B4%E7%BF%92%E9%A1%8C%E5%BA%AB-a2ac70568ddd
https://medium.com/@john970473/%E5%8F%B0%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AD%94%E6%A1%88-3e9c5033ef1d
https://medium.com/@hungchienhsiang/%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B7%B4%E7%BF%92%E9%A1%8C%E5%BA%AB-1b5a058b042e
1. 請問下列何種情境有對利益衝突進行管理? 1
(1)王同學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她發現最近有一個申請案件剛好是由母親投資的生技公司委託
露此關係
(2)許同學是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同時駐點於與藥廠合作之V醫院協助臨床試驗招募與進行,身穿
受試者自我介紹
(3)陳同學是某化工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她接受T公司的研究經費贊助,同時讓指導學生參與自己
畫,做為學生的論文主題
(4)某位研究醫師在醫院裡擔任臨床試驗主持人,隨著試驗順利進行,她開始自行投資開發該藥物
2. 下列何者不屬於抄襲、剽竊的狀況? 4
(1)過度使用他人的想法或觀念。
(2)未明確區隔自己與他人的論述。
(3)未清楚明確地標註就使用他人著作。
(4)未經同意便將其掛名為作者。
3.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除了主筆寫作論文的作者之外,下列誰最有資格列為共同作者? 1
(1)建構實驗設計的研究人員
(2)審議該研究之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的委員
(3)訪談研究的受訪對象
(4)蒐集與鍵入資料的助理人員
4.以下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之有效方法?(甲)將自己於某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表,原封不動地使用
同一筆研究資料,不再重複發表論文;(丙)不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重新撰寫一
研究資料擴充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於新論文中清楚註明部分資料的出處,避免讀者誤以為
蒐集而來。 3
(1)甲、乙、丙、丁
(2)甲、乙、丙
(3)乙、丙、丁
(4)甲、乙、丁
5.
以下何者情況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3
(1)將自己之前發表過的論文,內文重要的地方摘出來,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並
資料。
(2)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再把這篇研究論文拿去投稿。
(3)拿自己寫的期刊論文內文重複使用,一字不漏地複製先前文章之內容文字與構想。
(4)以上均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6.
以下何句為使用「引述(quoting)」寫作技巧之文句? 3
(1)綜上所述,過去研究者認為網路科技的興起,有助於知識的流通與各地文化差異的消弭。
(2)Chang & Lee (2012)的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學生藉由網路與外國同儕進行文化交流,有助
之正向與積極態度。
(3)研究者所訪問之專家亦表示「愈來愈多的學習者,包括各行各業,橫跨各年齡層,都已經體認
性。」(專家A訪談,1050210-0900)。
(4)歸納綜合相關研究,避免寫作抄襲的方法可分為引述、改寫、摘寫三種(Chang & Lee, 2014
Wang, 2016)。
7.
小玉就讀某國小二年級,某天放學前,發現國語作業簿不見了,老師為幫小玉找到作業簿,要求全
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阿惠認為老師侵犯她的隱私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
(1)老師是基於幫小玉找到作業簿之目的,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2)阿惠是未成年人,所以沒有隱私權。
(3)阿惠是自己將書包內的東西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4)老師已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8.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先認知到其可能受到的次要利益影響,面對利益衝突情
下列何者? a.公開(disclosure) b.同意(consent) c. 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 d.禁止
(protection) 3
(1)a. b. c. d. e.
(2)a. b. c. d.
(3)a. c. d.
(4)c. d. e.
9.
某醫學研究團隊將進行關於愛滋病的感染研究,針對受試者進行資料蒐集。發表研究結果時,研究
將受試者的病史公開。請問此研究團隊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3
(1)病人自主權利法。
(2)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權益保障辦法。
(3)個人資料保護法。
(4)醫師法。
10.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科技部、經濟部及相
究經費,且三個單位都提供了研究經費給A教授,請問A教授在招募受試者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情同意;乙、確保其研究團隊成員受過受試者保護的教育訓練;丙、適時揭露研究計畫的出資單位
市場行情二十倍的受試費;戊、允許受試者在受試途中可以退出。 4
(1)甲、乙、丙、丁、戊
(2)甲、丙、丁、戊
(3)甲、乙、丁、戊
(4)甲、乙、丙、戊
11.
下列何人並沒有做到合宜的利益衝突管理? 4
(1)張教授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他不參與涉及指導學生之研究計畫的審查會議
(2)陳同學是A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對藥廠近期實驗成功的藥物,著手進行新藥研討會議文件的準
(3)王同學是化工領域的研究員,他在投稿至期刊的文獻裡,聲明自己的研究經費來自某藥廠
(4)林教授發表一篇有關A系統效能的研究,經費來源聲明為科技部補助,同時他擔任
12.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民營大利航空公司基於人事管理之目的,要求每位新進員工填寫一份基本資料表。在基本資料表中
一編號、前科狀況、聯絡電話等項目,何種項目的填寫,違反《個資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3
(1)姓名
(2)身分證統一編號
(3)前科狀況
(4)聯絡電話
13.
何者不是一位負責任的研究者必須落實的倫理規範? 1
(1)選擇性的遵循倫理規範,或刻意忽略應盡的規範義務
(2)在研究當中善盡資料管理及保密的義務
(3)在人體研究當中,落實知情同意的原則
(4)維護人類受試者的尊嚴及人權
14.
改寫(paraphrasing)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因此下
誤? 3
(1)忠實地反映本文意見。
(2)可加上引用者自己的說明。
(3)改寫後就不再需要附資料出處。
(4)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15.
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通常有不同的學術引用格式規範,下列何者引用格式可能最不完整? 1
(1)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訂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未出版之博
師範大學,臺北市。
(2)張芬芬(1995)。教育實習專業理論模式的探討。師資培育專業化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
(3)吳清山、林天祐、黃三吉(2000)。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評鑑與教師遴選之研究。行
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4)林文達(199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16.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下列何種行為無法保障研究參與者的權利,也無法維護他們的安全? 2
(1)落實研究參與者履行知情同意的原則,並瞭解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2)提供研究參與者高額的研究報酬或是其他誘因,以避免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
(3)避免以未成年或其他易受傷害族群(如病患、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4)向研究參與者說明研究時,應避免告知參與此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17.
以下敘述,何者為「文字」上的抄襲? 3
(1)模仿同學的美術作業,而且畫得一模一樣。
(2)模仿同學寫的電影觀賞心得文章脈絡。
(3)將網友在部落格所發表的電影觀賞心得整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作業中。
(4)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步驟。
18.
在下列的研究行為中,何者沒有遵守「尊重人權與人類尊嚴」的原則? 4
(1)在報告研究結果時,將受試者的名字以化名呈現,而非真實姓名
(2)依受試者的要求,詳細地解說研究的流程,並具體回答他們的所有疑問
(3)受試者有權利隨時退出研究,且不應該有任何損失或賠償責任
(4)研究者有權利使用各種誘因或獎勵,吸引潛在的研究受試者能主動參與研究
19.
教育部公布之《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明確規定學生或教師之學術成果違反學術
為非? 2
(1)由他人代寫。
(2)援用他人之研究成果並註明出處。
(3)未經註明而重複出版公開發行。
(4)虛構不存在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
20.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以下何者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4
(1)正義原則主要是在說明分配的課題,包括預期利益和負擔的分配。
(2)如果研究者缺乏良好的理由即否決一個人應得的研究利益,或使人承受過重的研究負擔時,便
(3)在設定研究對象時,研究者應該審慎評估該族群在過去的研究中是否被過度採用。
(4)研究者可以因個人的刻板印象,而將特定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但需要在研究計劃書中詳細載明
21.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確保研究資料品質的方法? 2
(1)保留原始研究資料,以便必要時審閱。
(2)進行實驗之前,不用校準儀器。
(3)與領域專家或指導教授討論,確認研究流程與方法,才開始執行研究。
(4)詳細紀錄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執行事項,並且詳細註解。
22.
在寫作論文時,以下何種情況,「不需」使用引述技巧? 3
(1)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
(2)論文中需要使用到二手文獻的內容。
(3)將自己研究的結果統整在論文的「研究結果與討論」章節。
(4)在自己的論文中陳述前人研究的論點,作為自己研究的理論立基。
24.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何者為非? 4
(1)「改寫」意指:作者用自己的觀點,重新表達資料出處的內容。
(2)「改寫」可視為文章內涵不同面向的重申。
(3)「摘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4)「改寫」常用於縮減一段較長的文字,例如濃縮一本書的章節內容等。
25.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下列研究情境中,何者的「知情同意」屬於有效的? 3
(1)阿明為了做研究,直接對新生兒說要量身長後立即測量相關數據。
(2)小花在研究說明會之前就先請受試者們先填寫研究同意書。
(3)毛毛將研究內容和權利義務告知受試者後,受試者點頭答應訪談。
(4)大華向受試者敲定研究行程,但他未告知到時會有攝影機跟拍。
26. 小明是一位主修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他最近正在以中文撰寫他的碩士論文企劃書,但在過程中遇
在「名詞釋義」的章節中定義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及欲探討的實驗變項,但他覺得自己並非理論的專
麼能自行提出定義去詮釋這些專有名詞呢?因此,他詢問了一些研究所的同班同學,希望得到最正
下列誰提供的方法是最正確的寫作格式呢? 2
(1)小美:小明的學生身分沒有資格自行定義理論或專有名詞。為了確保精準度,他應該先找相關
完整複製論文作者對於這些理論及名詞的定義及敘述來用;在學術寫作上,通常不要求「名詞釋
資料來源,所以小明可以不用註記原創論文的資料出處。
(2)小華:小明應該先閱讀許多相關的文獻,並在融會貫通裡面的內容後,用自己的話語及文字去
名詞,同時也必須正確引註參考文獻的出處。
(3)小天: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小明應該去找這些理論或專有名詞的提出者,並在取得
「名詞釋義」的章節中使用「引號」去引用他們當初針對理論及專有名詞所寫的定義原文;由於
述並非原創,因此小明不用再額外註記原始資料的出處。
(4)以上作法皆正確,可以擇一採用。
27. 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關於資料蒐集程序,下列何者為非? 4
(1)研究者必須使用符合倫理的程序來蒐集、分析和保存資料
(2)若數據分析的結果未如預期,可嘗試使用其他統計分析方式來補救,但絕對不應該篡改原始數
(3)依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研究人員應選擇不同的方法去保護研究過程中的實驗對象
(4)目前學術界已要求所有領域的研究,在正式開始執行研究前,研究計畫均需通過機構審查委員
28.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陳老師因為發現小高去年和今年都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不同門課程的報告
請問陳老師懷疑小高可能出現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4
(1)不當掛名
(2)不當收集資料
(3)分散發表
(4)自我抄襲
30.
引述(quoting)時可能會遇到引述二手資料的情況,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2
(1)一手資料不得採用引述手法以免寫作混淆。
(2)引述二手資料時必須將資料來源清楚標示於文章中。
(3)二手資料若屬翻譯著作則須在引述時附註文獻取得證明。
(4)若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該資料就不得使用在論文寫作中。
31.
依《個資法》規定,當事人對蒐集其個人資料的單位有數種權利,右列何者為非? 1
(1)可請求調閱他人的個人資料
(2)可請求閱覽自己的個人資料
(3)可請求補充自己的個人資料
(4)可請求刪除自己的個人資料
32.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依學術常規而論,當論文有多位共同作者時,最常見是依據哪種原則進行排序? 4
(1)依姓氏的筆畫或字母排序
(2)交由第一作者全權排序
(3)依學術領域排序
(4)依工作項目的貢獻度排序
33.
下列何者不是一位研究作者應持有的認知與態度? 4
(1)要對論文提供具體和實質的學術貢獻
(2)應檢視欲投稿之論文的全文,及確保內容的正確性
(3)應和其他作者共享學術榮譽,同時共擔責任
(4)應讓涉及研究的所有相關人等皆掛名為作者,讓利益最大化
34.
以下關於改寫的寫作規範何者正確? 4
(1)盡量不調整原有的標點符號。
(2)至少需完整保留原文一個分句以上的段落以示尊重。
(3)把握僅將句子結構互換、前後順序改變的書寫原則。
(4)確實掌握文章的關鍵詞語和概念。
35.
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行善」原則的建議,研究者應該採用何種風險和預期利益評估結果
據? 1
(1)應採用風險最小化,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2)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3)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小化。
(4)當風險或預期利益其中之一達到最大化時,即可採用。
@money7623
Copy link

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對於人臉辨識用於犯罪防治,可能會有以下的結論:「對於罪犯的人臉辨識,發現一些具有鑑別力的結構化特徵,例如嘴唇曲率、眼睛內角距離、以及所謂的鼻口角度」,當中的爭議是什麼?
(1)研究者的個人偏見,導致實驗結果扭曲。
(2)此研究結論被過度簡化,導致大眾產生刻板印象。
(3)研究者未善盡知情同意的義務。
(4)資料資料來源多樣化,導致結論過於偏頗。

@money7623
Copy link

@money7623
Copy link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之發展,部份負面議題也開始浮現,例如: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等。關於人工智慧發展所衍伸出的研究倫理議題,請問以下何者錯誤?
(1)機器學習透過分析大量訓練資料以建立學習模型,因此訓練資料的偏差將可能導致模型判斷的偏誤。
(2)為了讓機器學習可以更加精確,因此需要蒐集大量資料,然而蒐集大量資料時進行的資料庫串接有可能侵犯到使用者的個資。
(3)聊天機器人會因應人類輸入的話語,產生有意義的回應。當電腦的輸出產物越來越多樣化,訓練資料的隱私外洩問題愈嚴重。
 (4)網路相簿提供用戶上傳相片,並讓用戶標記相片上的人物,研究團隊便可據此改善、優化臉孔辨識的功能,此種做法並不會有任何違反研究倫理的疑慮。

@guruqiu
Copy link

guruqiu commented Jan 21, 2023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1) 尊重人格

@ckps95027
Copy link

Q小香與小美是研究所同學,他們都正在發想與擇定學位論文的主題,下列何人的行為是最恰當的?
  | (2)小香參閱相關文獻,欲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與工具在不同領域進行研究,以探討跨領域的可行性

Q小劉與小陳是研究所同學,小陳在聊天中得知小劉的研究論文題目後,覺得其題目很有研究價值,因此也以此方向進行研究並發表。請問小陳的行為是否涉及學術剽竊與著作權法的侵犯?
不是  | (2)沒有涉及剽竊與侵犯

@huangkevin88
Copy link

  1. |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份,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份,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份,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非2 (我選2錯了)

答案是 (1)

@ckps95027
Copy link

Q請問下列哪一種智慧財產權,不需申請於完成之時即可享有?
(2)著作權

Q下列各項有關如何避免自我抄襲的敘述,何者有誤?
(2)可購買坊間論文代寫公司的抄襲偵測服務,請他們協助檢測出太相似的部分,並幫忙做文字修改。

Q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認知其可能受到次要利益影響,並瞭解社會大眾若察覺到這種影響,就有可能降低對其研究的信賴。因此在利益衝突處置上,可以透過「利益衝突委員會」或REC/IRB來進行審查、核准,以減少研究者或受試者受到各種次要利益的操弄或干預,預先揭露或公開研究者可能面臨的次要利益,以降低、甚至避免次要利益對研究(主要利益)的影響,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福祉。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包含下列三項:(1)公開(disclosure);(2)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3)禁止(prohibition)。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1)公開意指揭露研究目的與對受試者可能造成的傷害。
(2)審查委員會的成員組成應包含科學及非科學領域的專家,對研究做出審慎的評估及客觀的建議。
不是X (3)當利益衝突的情況可能傷害科學研究誠信或醫病關係的信賴,研究計畫就應該被禁止。
(4)審查過程中,需注意REC/IRB成員與計畫主持人之間是否有法規所規定或自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查的利益關係,如果存在這樣的關係,便應該選擇迴避或退出討論。

Q彭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小學低年級的教育行動研究,但她擔心小朋友會不懂研究計畫的相關事項,所以一方面尋求家長協助,一方面則使用注音版本計畫書,並修改語句,以配合小朋友的閱讀程度。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2)理解

Q小香是某大學的研究生,她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想引用以下四種資料,請問哪種資料可能較不符合著作權法規範的正當引用要件?
(3)某攝影師尚未公開發表的東臺灣攝影全集。

Q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Q小美是一位醫學工程領域的博士生,她的指導教授要求她必須協助三位碩士生進行他們的論文研究。半年前,有一位碩士生的實驗一直失敗,因此尋求小美的協助。小美在經過了解後發現,原來該碩士生一直沒有正確校正一個重要的實驗儀器,才會使得實驗無法進行;因此她花了些時間手動校正儀器,並順利排除了問題。近日,這位碩士生不但通過論文口試,也主筆把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研討會論文,準備投稿到國外的研討會去發表。此時他寫信詢問小美,希望可以將她列名為自己和指導教授以外的第三位論文作者,以感謝她當初在儀器校正上的協助。請問依據一般研究倫理的規範,小美應該答應這個邀請嗎?
(4)不應該:根據研究倫理的規範,作者應該對研究具有實質智慧上的貢獻。小美僅是校正儀器,未達實質貢獻的標準,因此不適合掛名為共同作者;碩士生可以在論文致謝中感謝她對此研究的付出即可。

Q下列何者敘述並非狹義定義下所指稱的科學(science)?
(4)科學對物質或非物質的世界具有預測能力。

Q下列對於著作權法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著作需具創作性,需有注入智慧,低度的創新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Q關於《貝爾蒙特報告書》的價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奠定美國政府訂立人體試驗政策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Q下列何者敘述並非狹義定義下所指稱的科學(science)?
  | (1)科學是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 (2)科學以可供驗證的解釋來建構及組織知識。
  | (3)科學專指需要在實驗室進行人體實驗的學科。
不是X  | (4)科學對物質或非物質的世界具有預測能力。

@ckps95027
Copy link

Q下列關於研究資料管理的敘述,何者有誤?
(1)研究人員更應該將心力放在資料蒐集的細節上,並避免因疏失或粗心所造成的失誤,影響研究成果的正確性。

Q根據「認識學術誠信」單元所述,下列何種行為不算是違反學術誠信的行為?
(1)即使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不佳可能被當掉,但仍願意盡力準備,拒絕作弊。

Q下列何者是一般書目管理工具可執行的功能?
(4)協助研究者有系統地串連與分類各式的文獻資料書目。

Q身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對於研究資料管理的做法,下列何種行為較不被認可?
(4)可以主張自己為研究資料的所有權人

Q下列何項研究行為,較沒有違反資料蒐集程序的疑慮?
(2)讓研究受試者完整理解研究目的及流程,並自願同意參與後,才正式開始進行研究

Q若要引述別人的論點或文章,下列何者的呈現方式較不恰當?
(2)若只更改引述文字中的幾個字,例如「的」改成「之」,就不須再註明出處

Q小美是一位博三的學生,負責協助老師處理研究室經費,期末時老師為體恤團隊一整年的貢獻,所以打算請研究室的成員聚餐,以下哪個作法比較適當?
(4)小美詢問系上秘書系所是否有相關費用可以報支,並依據系上規定報支聚餐費用。

Q研究者在研究經費使用上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2)研究經費報支雖非研究者專業領域,但可尋求機構內專業部門協助。

Q史博士擁有某藥廠的股份,他同時也替該藥廠的藥品進行臨床實驗研究,但他在論文發表時未揭露此事。以利益衝突管理的角度而言,請問他的行為是否恰當?
(2)不恰當,因為史博士未誠實揭露潛在的財務衝突

Q劉教授是一位心理學研究所的教授,他最近正在撰寫將和實驗室成員張姓博士生共同掛名的期刊論文初稿。在寫作的過程中,劉教授對於一些由張姓博士生製作的研究結果表格內容產生疑義;他覺得這些表格中呈現的統計數據不太合邏輯、甚至有許多相同的數據反覆出現,且研究結果過於完美。請問,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正確性,劉教授應該如何處理該事件,才是較恰當且符合研究倫理精神的作法?(1)檢閱原始資料 (2)檢閱實驗室筆記 (3)檢閱統計分析的輸出資料 (4)必要時親自重新驗證統計分析 (5)和張姓博士生討論表格的內容(6)相信張姓博士生提供的表格內容,不多做其他處理(7)馬上將張姓博士生排除在論文作者之外
(3)(1)(2)(3)(4)(5)

@ckps95027
Copy link

ckps95027 commented Feb 20, 2023

Q下列何種行為並非「跨來源請求」(cross-origin request)的請求的應用?
不是X (4)當局政府用來監視國民的上網行為

Q若想提高對研究參與者的尊重,可以按照下列哪種優先順序選用知情同意的實施模式?
不是X (4)動態知情同意>概括同意>一般知情同意

Q研究者以專業術語撰寫知情同意書容易違反知情同意的哪一要件?
(2)瞭解

Q下列關於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特色描述,何者為非?
不是X (3)在人數足夠的前提下,隨機分派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Q身為一位社區介入研究的研究者,這次你選定的群集單位(某高中某個班級的學生),只有一個人不肯參加介入試驗,請問以下哪一種是最恰當的做法?
(4)尊重該學生的權益,實施介入時另外安排活動,也不收集任何資料

QA教授想要了解某一套課程對不同創傷孩子的復原力有何影響,所以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研究。實驗過後A教授讓對照組的孩子也接受了跟實驗組一樣的課程,這是下列哪一項原則所強調的?
不是X (4)最小風險原則

Q下列有關社會工作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2)預防傷害是社會工作者做研究時的最高研究倫理原則。

Q機器學習需要大量的資料,為此研究者必須以各種管道來收集研究數據,下列情況何者可能違反學術倫理?
(3)研究者只向受試者說明單一實驗內容,沒有清楚說明資料將會用在人工智慧研究中。

Q以下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有違反研究倫理之虞?
(2)曉華為了測試人體工學的極限,沒有確切讓參與者知道實驗會產生身體上的痛苦。

Q有關人工智慧資料集中,對於資料蒐集之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4)社群媒體對資料是很開放的,都直接開放官方API可輕鬆蒐集。

Q影像(image)是GIS資料的主要來源之一,下列何者不是?
(2)肖像畫。

Q阿濟是某校統計所的研究生,他針對某縣市預計都市更新的區域進行GIS資料分析,他必須注意下列哪一件事是違反學術倫理的?
(2)將該縣市拒絕拆遷戶地點標誌出來。

Q下列對於倫理審查制度的敘述,何者不適當?
(2)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對學術自由有一定程度且無法避免的阻礙

Q倫理審查的背後意涵主要是期望研究者保有何種態度?
(2)尊重及保護研究中的受試者

Q關於我國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創建歷程,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不是X (3)目前大學校院非生醫領域(以行為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倫理規範之建立,奠基於生物醫學領域之研究倫理規範與審查制度。

Q在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中,研究員各司其職,一同努力完成研究論文,此外,此論文的完成也受到許多非研究團隊人員的幫助。請問下列何人最不可能掛名為此論文的作者?
(4)小樹為研究室助理,負責處理計畫之行政管理與報帳事宜

Q奇奇擔任妙妙的研究助理,兩人以契約約定研究期間之相關事項,關於此契約內容,下列何者非屬得以契約約定之事項?
(1)奇奇所執筆論文的作者列名順序

@j193lepf48
Copy link

1.大學生小鐵正在參與碩士班學長的體適能相關研究,他發現學長在每一階段的研究開始前,總是會詳細說明研究流程,而且不斷提醒他研究過程會錄影,並說明攝影機的位置與取景角度。請問學長的行為,主要是為了確保下列哪一項學術倫理議題的原則?
(3)
  | (1)注意研究契約責任
  | (2)避免抄襲與剽竊
  | (3)避免侵犯他人隱私
  | (4)迴避研究利益衝突

2.下列哪些是妥善管理研究資料的主要目的?甲、利於查詢各種可能的名目以核銷研究經費。乙、能讓他人有機會驗證研究的結果。丙、履行經費補助單位及學術出版社的要求。丁、記錄科學研究的發展進程。戊、利於有效的檢索與再次利用和發表。己、確保資料的所有權歸屬。庚、有助於精簡研究管理上的時間成本。辛、利於操弄出能支持研究假設的實驗結果。
(不是2)
  | (1)甲、乙、丙、丁、戊、己
  | (2)甲、乙、丙、丁、己、庚
  | (3)乙、丙、丁、戊、己、庚
  | (4)乙、丙、丁、己、庚、辛

@mina93612
Copy link

mina93612 commented Mar 3, 2023

Q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Q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
答案不是(3)乙丙丁

Q關於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以下何者不是主要的參照來源?
(4)專業學者在公開場合所發表之演說內容。

Q小光正在撰寫投稿研討會的論文,他想要彙整多篇不同出處之文章,並將文章意義與內涵進行不同面向的重申;他可用以下何種方式達成此目的?
(3)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Q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3)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Q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2)花花為了研究大學女生在宿舍對於手機的使用與沉迷,在自己的宿舍內偷拍室友的作息,但她保證影片不會外流。

Q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Q「變造」(falsification)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或研究過程,或更改、刪除真實的數據、圖片及結果的行為。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變造?
(2)阿華隱藏未符合理想或矛盾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結果的呈現與其預期相符合。

Q小花在撰寫論文時,需要引用以下幾個著作,請問哪些著作需要特別留意其正當性或合法性? 甲、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乙、學長未公開發表的期刊論文初稿。丙、國外網站探討如何改造、私下販售槍枝的文章。丁、六法全書中有關憲法的條文。戊、未經講師同意而錄製的演講錄音檔。己、最新的電影網路超連結(非正版) 。
(3)乙、丙、戊、己

Q何者不是《個資法》第2條第1款所稱的個人資料?
(3)大學入學考試辦法。

Q請問以下哪些是大法官解釋文中歸納的隱私權類型? (A)資訊隱私權,例如個人資料;(B)空間隱私權,例如私人住宅;(C)秘密通訊隱私權,例如兩人私下的手機通話內容;(D)媒體隱私權,例如個人喜愛觀看的電視節目;(E)生活私密隱私權,例如生活私領域中的親暱動作。
(2)ABCE

Q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4)ABCD

Q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著作有哪些好處呢? (A)可以輔佐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B)可以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C)可以大量無上限的複製他人的著作;(D)可以強調該文字或論點是來自於其他人,避免抄襲。
(3)ABD

Q不當研究行為是「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或抄襲(plagiarism)的作為」,可簡稱為FFP。請問此定義是由哪一個單位所提出的呢?
(2)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Q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
答案不是(2)學生之前有抄襲之行為,但沒被抓到。

Q抄襲可分成想法上的抄襲以及文字上的抄襲兩種,請問下列何者配對錯誤?
(3)文字抄襲: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計畫架構與研究問題。

Q來臺灣就學的國際學生小林正面臨畢業門檻的論文發表壓力,他突然想到自己曾在國外發表過一篇英文文章,他直接翻譯成中文後逕自投稿到某中文期刊,沒有註明該篇文章為譯作。此係違反了教育部哪一項研究倫理之規範?
(1)以翻譯代替論著且並未適當註明

Q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認知其可能受到次要利益影響,並瞭解社會大眾若察覺到這種影響,就有可能降低對其研究的信賴。因此在利益衝突處置上,可以透過「利益衝突委員會」或REC/IRB來進行審查、核准,以減少研究者或受試者受到各種次要利益的操弄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益衝突的處置原則包含下列三項:(1)公開(disclosure);(2)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3)禁止(prohibition)。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1)公開意指揭露研究目的與對受試者可能造成的傷害。

Q所謂「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基本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不是(2)正確,適當地運用研究資料避免浪費社會成本。

Q小香是某大學的研究生,她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想引用以下四種資料,請問哪種資料可能較不符合著作權法規範的正當引用要件?
(3)某攝影師尚未公開發表的東臺灣攝影全集。

Q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
(1)某位免疫學的專家,徵求10位受試者進行疫苗反應的測試,但是在其研究報告所列的受試者的受試資料多達100名。

Q《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
(1)在網路上蒐集網紅的email或社群網站,寫信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2)清楚告知填答問卷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答案不是(4)以上皆是

Q關於《貝爾蒙特報告書》的訂立背景和內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起因為納粹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不人道人體試驗。

Q莊同學的學位論文研究欲探討國中生對社交平台的使用頻率和看法。下列是他在執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所採取的受試者保護機制和資料管理作法,何者並不妥當?
(3)在蒐集資料前,他有先向欲參與研究的國中生和他們的家長說明研究事項;只要學生或家長其中一方同意參與研究,他就會將該學生納為研究對象。

Q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者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負起的責任?
(3)為求知識利益最大化,不得使用任何藥劑。

Q在某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阿速在進行系統開發時,發現某個相關網站的登入介面有漏洞,用戶可能因為登入帳號而被竊走個資,於是他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這個問題能夠獲得改進。阿速的做法符合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訂立的《倫理守則》之哪一項規定?
(4)成員所作之決定負有維持公眾福祉、安全之責任;即時告知可能危害之因子。

Q下列各項對於科學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1)科學研究的目的包含發現新知、解釋現象、找出改進學說的新事證等。

Q小雯和指導教授最近聯名要發表一篇期刊,而小雯的男朋友雖然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什麼內容,但還是跟她說他也想要被列在作者群中,並說這不需要問指導教授意見,小雯決定就好。請問小雯的男朋友有沒有資格被列為文章作者?
(4)沒有資格,因為他對論文本身並沒有實質貢獻。

Q請問以下何者可能已經侵犯了研究對象的隱私權?
(3)論文公開發表後,研究過程中取得所有研究對象的錄音或記錄都可以直接公開。

@kuokuojin
Copy link

下列哪位圖書館使用者的行為是恰當的?2

(1)阿田將自己校內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帳號密碼,借給外校的研究生使用
(2)阿平使用校外連線服務,使用後立刻登出連線
(3)阿維於圖書館借了教授指定之教科用書,並整本影印成冊於課堂使用
(4)林教授大量下載圖書館提供的電子書供全所同學使用

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不一定能取得學位論文的什麼資料?3

(1)中英文摘要
(2)目次
(3)電子全文
(4)參考文獻

(答錯)3.
下列關於參考過往研究文獻進行自身的研究時的敘述,何者有誤?3(答錯) 答案為1.

(1)若我的研究結果與引用的文獻不同,這份結果便失去參考價值
(2)使用引述、改寫與摘寫可避免產生抄襲的疑慮
(3)驗證過去研究者之研究結果,此舉絕對涉及抄襲
(4)可運用新研究方法或工具,去延伸過去研究的不足之處

與學術社群交流也可激發研究題目的擬定,但下列何者並非所謂的學術社群?4

(1)相同研究領域舉辦的國際研討會
(2)研究所同儕在網路上組織的討論社群
(3)課堂中的同儕、學長姐與老師
(4)與隔壁系所同辦的聯誼聚會

下列何者不為研究常用的統計方法?2

(1)t考驗
(2)參數估計
(3)積差相關
(4)變異數分析

設計自編問卷的正確流程為何?1

(1)決定形式→編擬初稿→專家檢視→修訂→預試→定稿
(2)決定形式→專家檢視→編擬初稿→修訂→預試→定稿
(3)專家檢視→決定形式→編擬初稿→修訂→預試→定稿
(4)專家檢視→決定形式→編擬初稿→修訂→預試→定稿

甲研究員今年欲投稿一篇期刊論文,該論文是探討小白鼠的記憶長度。在研究執行與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甲研究員接受了許多人士的幫助。請問下列誰最有資格掛名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A教授提供論文方向,並協助通篇論文內容的修改 B學生協助實驗的執行 C博士教他操作電腦分析軟體 D所長用其計畫經費購買實驗動物 E博士生協助撰寫部分的論文內容1

(1)A教授、E博士生
(2)A教授、D所長
(3)B學生、C博士
(4)B學生、E博士

依據研究倫理及合作研究的觀點而言,當研究者之間對於研究的發表及掛名有不同的想法時,可以採取哪些做法尋求解決之道?1

(1)詢問欲投稿之期刊或會議的負責人,或參照學術界和研究領域內的規範
(2)請團隊中學術位階最高者全權指示
(3)請團隊中行政位階最高者全權指示
(4)請團隊中主要提供研究經費的人員全權指示

下列有關學位論文的敘述,何者正確?3

(1)研究生必須在離校申請單上簽署著作財產權讓渡給學校的手續後始能畢業。
(2)若學位論文有多位協同指導教授,則推定所有指導教授共同擁有著作權。
(3)取得博士、碩士學位者,應將其學位論文送交國家圖書館及所屬學校圖書館保存。
(4)如果論文撰寫過程中有發生更換指導教授的情形,前指導教授必須簽署文件,將著作權轉讓給新任指導教授。

呂教授的指導學生畢業後,他便常使用該生的學位論文來進行研究及教學,下列何者可能有違反著作權的疑慮?2

(1)呂教授研究時清楚引用並註名該生的文獻。
(2)未經該生同意將論文印成紙本分送給課堂學生閱讀。
(3)取得該生授權後將論文內容整理成簡報供教學使用。
(4)請該生到課堂中分享學位論文的寫作經驗。

大雄將自己創作的音樂放在創用CC「Creative Commons」上,讓其他使用者自由分享,但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二次創作,請問大雄需要註記創用CC的哪一項授權?4

(1)姓名標示
(2)相同方式分享
(3)非商業性
(4)禁止改作

下列對「重製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4

(1)像是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的行為都算是重製他人著作的行為。
(2)未經著作人同意,除非是合理使用,否則不得將他人著作加以重製。
(3)老師為教學需要,複製一篇文章的一頁給學生當參考,可算是合理重製。
(4)只要是非營利目的,例如為了學校作業,可以不需得到他人同意,任意複製他人的著作。

依《著作權法》規定,著作人原則上於何時即開始享有著作權?4

(1)著作完成登記程序時
(2)著作完成註冊程序時
(3)首次公開發表著作時
(4)著作完成之時

學術研究中所謂的「著作抄襲」,依《著作權法》規定,大多是指對著作的何種行為?2

(1)播送或編輯
(2)重製或改作
(3)傳輸或演出
(4)錄製或拍攝

下列何者為學術寫作中,需要引述(quoting)的情況?4

(1)引述他人論點。
(2)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的內容。
(3)引述二手資料。
(4)以上皆是。

小王於某次朋友聚會中,聽到小陳欲研究「學生家庭環境對其學習風格的影響」,小王覺得小陳的想法不錯,於是也進行了相同的研究。請問小王是否違反學術誠信?1

(1)是,小王剽竊了小陳的想法
(2)否,小陳的想法並非具體事物
(3)是,小王的行為是未經許可的合作
(4)否,小王的研究結果未必和小陳相同

研究生在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行為」時不包含哪一個面向?2

(1)研究指導教授及研究生之間的教導。
(2)為抄襲的研究生同伴扛責任。
(3)研究生間的相互提醒和督促。
(4)協助其他研究生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行為。

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之研究倫理,一般來說就是進行以人類為對象的研究活動時,所可能牽涉的倫理議題。這些研究議題不包括下列何者?4

(1)對人類個人或群體之個人資料。
(2)行為、心理、文化資訊的調查。
(3)生物醫學類的人體實驗。
(4)對人類所創造的科技物之功能探究。

依據論文題目擬定的原則,下列何者不適合當作論文題目4

(1)人力資本的代間移轉:家庭背景對子女教育成就的影響
(2)台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對家長教育選擇權態度之研究
(3)我國實施在家教育之研究
(4)資訊教育研究

研究生在作研究時,可以透過哪些方法去尋找論文研究主題來源呢?4

(1)參考他人相關研究
(2)參考相關時事政策
(3)引用其他領域理論或研究方法
(4)以上皆是

以社會科學類的學位論文為例,其章節順序為何? a.文獻探討 b.結論 c.研究結果 d.緒論 e.研究設計2

(1)a. b. c. d. e.
(2)d. a. e. c. b.
(3)d. e. a. c. b.
(4)a. d. e. c. b.

一般而言,下列何者非屬文獻探討的節次?2

(1)理論探討
(2)研究限制
(3)變項內容敘述
(4)相關研究

下列何者不是常見之通用的研究倫理專業規範的主要類型?2

(1)普世的宣言及報告書
(2)自身經驗累績的直覺判斷
(3)專業學會所訂立之研究倫理守則
(4)學術期刊或出版機構對於研究著作的投稿規範

關於研究倫理規範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

(1)各領域對研究倫理的規範,可能存在些許不同的實務運作操作原則
(2)學術寫作格式(如:APA格式)是學術寫作的規範,而不是研究倫理該討論的範疇
(3)一般而言,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倫理守則,會較其他領域寬鬆
(4)研究倫理規範只是研究行為的最高標準,故研究者可以選擇性地遵守

小美為了完成教育哲學的期末書面報告,她從五個網站中分別擷取資料內容,再拼湊成完整的報告。請問小美的行為是否為抄襲?請選出合理的回答。2

(1)是,因為她沒有事先知會老師
(2)是,因為她過度拼貼其他人的著作,且沒有附上引用文章的出處與資料
(3)不是,因為她沒有照抄完整的文章
(4)不是,因為這只是課堂報告,不是要正式發表的論文。

不同的學術領域有各自的參考文獻格式,因此要了解自身學術領域的參考文獻格式。下列何者為社會科學學術領域常用的參考文獻格式?4

(1)MLA格式
(2)AMA格式
(3)IEEE格式
(4)APA格式

下列何者非自我抄襲行為會造成的重要後果?3

(1)影響審查人員判斷
(2)造成學術資源浪費
(3)強化研究結果的重要性
(4)造成讀者的誤會

下列何者「非」可能產生自我抄襲之情境?3

(1)研究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2)研究論文之文字重複使用
(3)美化研究結果與研究圖表
(4)研究資料切割/分散發表

下列何者為論文寫作中,適當的引號使用方式?4

(1)寫到人名時,使用引號強調他的研究貢獻
(2)提到他人所提出之重要觀念時,使用引號讓文字清楚呈現即可,不須註明出處
(3)欲引用別人文章的論述約80個字,需加上引號並將引文獨立為一個段落,如此便不需註明出處
(4)欲引述自他人文章中的33個字,可用引號與正文區隔,並再註明出處

關於「引述」(quoting)的敘述,何者有誤?4

(1)引用他人資料,目的是讓讀者更了解相關的文獻
(2)為了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故需正確引述出處
(3)引述有其基本格式,也需在文末清楚註明參考文獻
(4)若放在正文內,為避免讀者視覺混雜,不用加上引號

下列對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3

(1)使用時機為: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或者整合多筆文章內容於同一段落。
(2)保留原文作者觀點,並適時加上引用者自身看法,重新表達資料。
(3)改寫後的文字長度必須和原文差非常多。
(4)像是一種「換句話說」的概念,改以其他文字與說法,傳達原文的精神。

下列何者不是「摘寫」 (summarizing) 應注意的事項?3

(1)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2)避免使用過多原文中的字句
(3)進行摘寫時,一定須要調整原文語句間的順序
(4)如果要使用原作者的原文語句,就應使用「引述」的技巧

下列何者的行為較不符合引用之正當行為?4

(1)小忠是學校校刊社的社員,為了呼籲節能省電的行為,在校刊中引用相關學術研究內容。
(2)大孝是動物收容所的員工,其撰寫一本關於正確養育寵物的知識,在注射疫苗一章中引用某獸醫出版著作的一段內容。
(3)大仁是小學校長,向學校老師提倡愛的教育時,在簡報中引用某教育家的研究論文內容。
(4)小義是某藝術大學教授,在出版的童書中,內容引用其他作家出版的故事書內容與圖片,以增加豐富度。

以下關於引用他人著作時,正確的引註方式的描述,何者有誤:3

(1)須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行為。
(2)所引用他人創作之部分與自己創作之部分,必須可加以區辨。
(3)只要所引用的量占整個著作比例很低,即屬於合理使用範圍內。
(4)須明示出處。

下列何者屬於造假資料的案例?3

(1)都教授複製某位研究生的研究內容而未註明出處
(2)都教授修改實驗紀錄中圖片的顏色
(3)都教授用虛構的學術發表履歷申請科技部的研究計畫
(4)都教授幫其研究生竄改原始的研究數據

下列對「造假」資料的敘述,何者有誤?3

(1) 指研究者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指研究者虛構不存在的研究結果。
(3)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造假」。
(4)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造假」。

王教授聘請一位助理,該助理主要工作為處理與研究相關的行政事務。於研究發表前夕,該助理主張王教授應該將其掛名為論文共同作者,因為若無他幫王教授打點繁雜的行政事務,王教授無法順利地發表論文。請問王教授是否應將該助理掛名為共同作者?3

(1)是,因為該助理對於研究有實質貢獻
(2)是,因為該助理的工作與研究有間接相關
(3)否,因為該助理並未實質參與研究與寫作
(4)否,因為該助理無法對該研究負責

在研究的作者定義檢核表中,關於「寫作」的認定標準下,以下何者相對而言較不足以就此擔任作者?4

(1)撰寫論文文稿(manuscript)
(2)撰寫實質重要的部份
(3)草擬研究大綱與研究流程
(4)潤稿與改錯字

@jeffbehold
Copy link

jeffbehold commented Apr 8, 2023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不是3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不是4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以下選項的答案是3)

(1)百貨公司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於蒐集時有明確依個資法向客戶告知相關規定。
(2)醫生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V(3)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4)金融機構對於達一定金額以上之通貨交易,要求確認客戶身分資料及留存交易紀錄憑證。

@jeffbehold
Copy link

jeffbehold commented Apr 8, 2023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1)研究中的次要利益並非不合法,但必定與財務相關。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3)當研究者的學術名聲、研究成果所衍生之商業利益等次要利益而影響到研究者對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此種情況為「機構」的利益衝突。 (4)當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審查人員與被審查計畫之研究者多年以前曾有合作執行研究時,即可能產生利益衝突。

非(1)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以下選項答案是1)

V(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份,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ckps95027
Copy link

關於群眾外包的報酬機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 (1)有償的群眾外包計畫之貢獻者皆為研究者
  | (2)無償的群眾外包計畫之貢獻者皆為無意識的付出貢獻
  | (3)有償的群眾外包計畫皆以金錢回饋給貢獻者
V | (4)無償的群眾外包計畫皆利用貢獻者的需求因素

資訊科技的進步對受試者獲取知情同意的過程有何影響?
  | (1)更能落實知情同意的目的
  | (2)提高知情同意的人事成本
  | (3)使知情同意的執行更加簡易
不是4  | (4)降低知情同意的經濟成本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取得族人的同意並遵循正當的研究倫理規範與行為,採集受試者樣本之檢體,且於研究發現此原住民族確實有血友病的遺傳基因,她再度諮詢並取得部落同意後,將研究結果發表於其研究論文。請問小妮此的發表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 (1)有,小妮沒有讓此原住民族分享相關利益
 不是2 | (2)有,小妮未先將研究結果向族人報告
  | (3)沒有,小妮的發表行為符合人體研究法之規定
  | (4)沒有,小妮忠實表達研究成果

下列敘述何者是Shema(2014b)所列舉的「開放式同儕審查」(open peer review, OPR)的特點? 甲、 論文刊出時審查人的名字也在上面。 乙、 審查過程中論文作者與審查人彼此知道。 丙、 審查過程的原稿、審查意見、作者回應等隨文章刊出。 丁、 在正式刊登前,任何人都可以評論。 戊、 論文發表後在blog等中接受大眾評論。
不是1 (1)甲乙丙丁
(2)乙丙丁戊
(3)甲丙丁戊
(4)甲乙丙丁戊

請問下列何者是進行利益衝突管理的目的? (甲)揭露研究過程中的利益衝突 (乙)確保研究受試者的安全及福祉 (丙)維護研究者與受試者間的和諧 (丁)維護研究人員的財務自主性 (戊)確保研究的廉正性
(1)(甲)、(戊)
(2)(甲)、(丁)、(戊)
(3)(乙)、(丙)、(丁)
V (4)(甲)、(乙)、(丙)、(戊)

@Stella27-miso
Copy link

A醫療機構欲對B做人體試驗,卻未明確告知B有關試驗事項,但B已書面同意A對其做人體試驗,A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
(1) 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2) 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 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4) 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甲醫療機構為研究特殊疾病,欲對十六歲之乙做人體試驗,有關書面同意須由何人為之? 4
(1) 乙本人同意
(2) 乙之法定代理人同意
(3) 乙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中之一同意即可
(4) 乙本人與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研究者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申請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會要求研究者的研究行為須符合學術倫理,何者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所制定的學術倫理規範? 2
(1) 人體研究倫理政策指引
(2) 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3) 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
(4) 人體試驗管理辦法

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在小光完成期刊論文後,他發現距離畢業的時間在即,他不確定自己的作品在畢業前是否可以如期被期刊所刊登,因此他決定將該篇論文一次投稿到三本期刊,以期增加獲刊登的機會;他也告訴自己,一旦該篇論文被重複接受,他也會選擇撤掉其他的投稿,只留其中一本期刊做刊登。小光的行為,是否涉及不當研究行為?4
(1) 否,因為他最終只會選擇一處刊登,所以行為合理
(2) 否,因為一稿多投可以增加論文的曝光率,是學術研究界普遍的行為
(3) 是,小光將同篇論文同時投稿至多本期刊的作法並沒有錯,但他若同時被多個期刊接受卻又撤稿,這是浪費資源的行為,應該全數接受刊登才是合理的作法
(4) 是,即使小光最終只會選擇一處刊登,但他將同篇論文同時投稿至多本期刊的行為,即是重複發表,違反研究倫理。

下列哪些學術研究行為可能構成「抄襲與剽竊」? 2
A. 整段地照抄別人的作品而沒有註明出處。
B. 自己研究資料的統計結果不甚理想,故變造數據,以符合期待中的結果。
C. 將他人的創作改頭換面,未註明出處,使其看起來像是自己的創作。
D. 分別複製不同文章的不同段落,未註明出處地放到自己的文章中。
(1) AC
(2) ACD
(3) ABC
(4) ABCD

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3
(1) 指研究者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 指研究者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
(3) 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造假」。
(4) 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造假」。

下列何者對「變造」資料的敘述 有誤? 4
(1) 指研究者更改或刪除數據、結果或圖片。
(2) 指研究者操弄研究資料或設備,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研究假設。
(3) 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變造」。
(4) 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變造」。

小妍想要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期刊論文投稿,下列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辦法? 4
(1) 即使是使用大量自己已出版文章的內容也沒關係,只要有註明資料來源就好
(2) 若使用已出版的論文文字,全部都要改寫,避免文字上的自我抄襲,圖或表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3) 把之前所發表過的研討會論文內文完全一字不漏地放到期刊論文中
(4) 在新論文中排除先導研究中所使用的資料,另行蒐集資料進行分析

身為學術界的一員,下列哪些行為是可以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作法?1
(a) 同一筆研究資料,勿再重複發表論文。
(b) 將一筆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c) 避免將同一筆資料修改詮釋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d) 善用引述、改寫和摘寫等方法重新處理自己曾經撰寫過的文字,並清楚註明出處。
(e) 把自己於某已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或表,重新原封不動地使用於另一篇文章。
(1) (a) (c) (d)
(2) (a) (b) (e)
(3) (a) (b) (c)
(4) (a) (b) (d)

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為了避免抄襲,他分別使用「改寫(paraphrasing)」及「摘寫(summarizing)」的方式來引用他人文句。請問下列何者可能使用「摘寫」的寫作技巧? 1
(1) 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
(2) 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
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1)
(3) 以上皆為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
(4) 以上皆為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

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將之對外公開。有一天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一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在上述情境下,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4
(1) 因為乙只貼到自己的部落格上,部落格上沒有放廣告,沒有營利目的,所以乙的行為沒有侵害甲的任何權利。
(2) 如果乙貼上部落格一天後就被甲發現,而立刻刪除該文章,如果在該文上網期間沒有任何人實際看到該部落格文章,乙就沒有侵害甲的權利。
(3) 如果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即可主張合理使用。
(4) 即使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也不得主張合理使用。

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是否為《著作權法》所列不受保護的著作? 1
(1) 是
(2) 否
(3) 著作權法未規定
(4) 並非著作權法第9條規範

「抄襲著作」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第44至65條規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法院還以什麼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3
(1) 「接觸」要件
(2) 「實質相似」要件
(3) 以上皆是
(4) 以上皆非

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2
(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2) 醫療
(3) 家庭
(4) 指紋

小明為了研究,在BBS某版中收集網友的言論,並直接引述一些原文(一字未改)在論文中。小明並未述明這些文字的出處(發言者、暱稱),但如果用這些文字去搜尋,讀者可知是哪位網友說的。請問,小明有侵犯發言網友的隱私嗎? 2
(1) 小明已侵犯網友的資訊隱私權,小明將受刑法的處罰。
(2) 小明應無侵犯網友的隱私權,但使用網路資料時,仍須注意合理使用的範圍。
(3) 只要是為了研究,侵犯他人隱私也是合理的範圍。
(4) 以上皆是。

關於科學研究發展的敘述,請問以下何者有誤?2
(1)科學研究奠基於前人的智慧結晶並以此發展新知,是人類獨有的活動。
(2)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獲准成立的官方科學社群,對政府負責。
(3)科學家波以耳奠定現代化學研究與實驗科學的基礎,被世人認定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
(4)17世紀以前的科學家以撰寫書籍來陳述研究結果;現代科學家多將論文發表於期刊以展現研究成果。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下列何者為是? 1
(1) 蒐集資料前應完善設計和撰寫「資料管理計畫書」,以增進資料蒐集和處理的品質,並節省成本。
(2) 若是放在網路上的資料庫,通常都是已授權給大眾自由使用,因此沒有是否需要申請授權的問題。
(3) 一般研究機構和學術出版單位,都能接受因研究人員粗心或無意間所造成的疏失,故研究人員不必在意這部分。
(4) 蒐集研究資料的方法相當多元,研究人員可以刻意選用某種研究方法或設定某種實驗條件,以得到預期中想要的結論;這是可以被接受的行為。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及成果之所有權的敘述,何者為非?2
(1) 政府若授權研究單位使用經由公家單位取得的資料,以鼓勵他們進行涉及公眾利益之研究時,此時資料的所有權通常便是屬於政府的。
(2) 依據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規定,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的研究計畫,其研究資料及成果的所有權均由計畫主持人持有。
(3) 在蒐集研究資料前,研究人員必須先釐清資料所有權的認定,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誰可以發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 由私人企業出資的研究,可能會保留未來將資料用於商業用途的權利。

研究機構的利益衝突與個人的利益衝突狀況相仿,當發生利益衝突時,研究機構須考量到其主要任務。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1
(1) 經濟利益
(2) 研究
(3) 教育
(4) 公眾服務

下列何者不是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2
(1) 公開原則
(2) 利益交換
(3) 禁止進行
(4) 審核與核准

@Evan102
Copy link

Evan102 commented Apr 23, 2023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我覺得答案是 (2)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利益衝突

@acqxi
Copy link

acqxi commented May 8, 2023

以下何者為想法上的抄襲?(A)花花模仿同學的畫作,構圖與同學的一模一樣,當作是自己的作品繳交;(B)小惜把網路上的心得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報告中,把全文的「之」改成「的」,然後繳交給老師;(C)小妍偷聽到同學所提出的研究構想,依此構想進行實驗,寫成一篇論文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發表;(D)小究把同學的電影賞析論文一字不漏地複製到自己的報告中,以自己的名義繳交給老師。
(4) AC

謙謙是一位新進的生科所研究生,他在實驗記錄中詳實記錄了以下內容:實驗發想的過程、初步的實驗流程構想、具體執行的實驗流程、實驗的結果和數據、他和指導教授討論的摘要,及後續實驗的修改方向。請問還有什麼是他未納入卻一定該記錄的實驗資訊?
(1) 他儲存實驗樣本的位置及儲存方式。

@humanerror80
Copy link

請問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與《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差異為何?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答案是1

@baseball389
Copy link

下列哪一步驟是開發人工智慧資料集的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
(3)資料標記

關於robots.txt協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限制外界使用爬蟲程式抓取資料的行為

在人工智慧的訓練階段,電腦模型接觸大量的問答配對,目的是為了學習彼此間的哪一種關係?
(3)關聯性

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對於人臉辨識用於犯罪防治,可能會有以下的結論:「對於罪犯的人臉辨識,發現一些具有鑑別力的結構化特徵,例如嘴唇曲率、眼睛內角距離、以及所謂的鼻口角度」,當中的爭議是什麼?
(2)此研究結論被過度簡化,導致大眾產生刻板印象。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之發展,部份負面議題也開始浮現,例如: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等。關於人工智慧發展所衍伸出的研究倫理議題,請問以下何者錯誤?
(4)網路相簿提供用戶上傳相片,並讓用戶標記相片上的人物,研究團隊便可據此改善、優化臉孔辨識的功能,此種做法並不會有任何違反研究倫理的疑慮。

下列何種行為並非「跨來源請求」(cross-origin request)的請求的應用?
(1)學術研究界用此來了解受試者的網路成癮程度

若想提高對研究參與者的尊重,可以按照下列哪種優先順序選用知情同意的實施模式?
(3)動態知情同意>一般知情同意>概括同意

下列關於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特色描述,何者為非?
(4)採取「盲性」的目的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教授想要了解某一套課程對不同創傷孩子的復原力有何影響,所以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研究。實驗過後A教授讓對照組的孩子也接受了跟實驗組一樣的課程,這是下列哪一項原則所強調的?
(1)公平受益原則

關於我國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創建歷程,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2)國家科學委員會於2001年底,規劃於北、中、南、東地區及離島地區,嘗試推動大學校院成立大學研究倫理治理架構。

下列哪些是妥善管理研究資料的主要目的?甲、利於查詢各種可能的名目以核銷研究經費。乙、能讓他人有機會驗證研究的結果。丙、履行經費補助單位及學術出版社的要求。丁、記錄科學研究的發展進程。戊、利於有效的檢索與再次利用和發表。己、確保資料的所有權歸屬。庚、有助於精簡研究管理上的時間成本。辛、利於操弄出能支持研究假設的實驗結果。
(3)乙、丙、丁、戊、己、庚

資訊科技的進步對受試者獲取知情同意的過程有何影響?
(1)更能落實知情同意的目的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取得族人的同意並遵循正當的研究倫理規範與行為,採集受試者樣本之檢體,且於研究發現此原住民族確實有血友病的遺傳基因,她再度諮詢並取得部落同意後,將研究結果發表於其研究論文。請問小妮此的發表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3)沒有,小妮的發表行為符合人體研究法之規定

下列敘述何者是Shema(2014b)所列舉的「開放式同儕審查」(open peer review, OPR)的特點? 甲、 論文刊出時審查人的名字也在上面。 乙、 審查過程中論文作者與審查人彼此知道。 丙、 審查過程的原稿、審查意見、作者回應等隨文章刊出。 丁、 在正式刊登前,任何人都可以評論。 戊、 論文發表後在blog等中接受大眾評論。
(4)甲乙丙丁戊

@jsrhjvj0502
Copy link

小宜這學期修了一堂大一英文,這門課的考試方式是集中兩、三百人在活動中心一起考試,考試那天小宜家裡剛好有重要的事情無法出席會考,小宜應該怎麼辦?

@baseball389
Copy link

小宜這學期修了一堂大一英文,這門課的考試方式是集中兩、三百人在活動中心一起考試,考試那天小宜家裡剛好有重要的事情無法出席會考,小宜應該怎麼辦?
(4)考試前趕快告訴老師或助教,詢問是否能事後補考

@2602112
Copy link

2602112 commented Jun 4, 2023

(1)以下哪些是負責任的研究者應該有的行為? 甲、 擔任政府或各式機構的科學科技諮詢角色 乙、 遵守科學研究倫理的規範 丙、 用政府補助的研究經費購買私人使用的器材 丁、 對大眾說明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 戊、 拒絕接受學術社群對於研究過程的監督與研究成果的檢驗
(2)以下何者為科學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甲、 秉著誠實、尊重、嚴謹、課責、透明的基本誠信原則進行研究。 乙、 善用研究經費,致力於追求卓越的研究成果。 丙、 接受同儕的檢驗與評論,對研究過程的合宜性與成果的有效性、正確性擔負相當的責任。 丁、 專注於個人的研究,避免與研究社群、社會大眾接觸。 戊、 遵守國家、研究資助機構、研究者培育機構、任職機構、所屬學界所制訂的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規範。

@goderich
Copy link

goderich commented Jun 5, 2023

Koganei Yoshikiyo(小金井良精)與Kodama Sakuzaemon(兒玉作左衙門)的研究行為中,最引發族人不滿的行為為何?
(1)偷挖取先祖骨骸

關於日本學者 Koganei Yoshikiyo(小金井良精)與 Kodama Sakuzaemon(兒玉作左衙門)對愛努族的研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2)小金井良精收集愛努族祖先人骨,是為了調查愛努人的疾病

臺灣學者若因不適切的研究行為,而引發泛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的話,當局應該如何因應較恰當?
(1)互相溝通協調,取得雙贏的局面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於是就其計畫依法定程序完成諮詢同意,採集受試者樣本之檢體,而研究結果發現此原住民族確實有血友病的遺傳基因。因此,小妮在此研究後,以患有血友病的少數族人為研究對象,並取得參與研究計畫之病患的同意,繼續進行血友病的基因治療研究。請問小妮此一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2)有,基因治療涉及基因資源,研究資料之搜集及分析涉及原住民族,是人體研究法第十五條所稱以研究原住民族為目的者情形之一。此行為應遵循社群同意機制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向此原住民族部落長老告知研究目的,並諮詢其同意,希望族人能提供血液樣本讓她帶回研究室研究。請問小妮此一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1)有,小妮非以部落會議為諮詢主體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取得族人的同意並遵循正當的研究倫理規範與行為,採集受試者樣本之檢體,且於研究發現此原住民族確實有血友病的遺傳基因,她再度諮詢並取得部落同意後,將研究結果發表於其研究論文。請問小妮此的發表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3)沒有,小妮的發表行為符合人體研究法之規定

在研究倫理建置的文化根源下,個人決定自我生活作為,不由得任何他者強迫或外力逼使的意涵是實踐的主軸。下列何者與「對人尊重」較無關?
(2)受試者在該研究成果應用的掛名作者優先權。

下列有關以原住民為對象進行研究的情境,何者正確?
(3)阿彌準備進行研究之前,除了通過大學倫審組織審查外,並先尋求耆老和部落會議同意,並取得個別研究參與者/受市者的知情同意。

對於今日臺灣人類學的倫理審查,研究者需要有諸多省思與體悟,下列何者為非?
(2)免除審查制度

樂樂是某人類學研究所的新生,他已訂定未來要對臺灣原住民族的飲食習慣變遷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下列何種情況是她極有可能會面對的情況?
(1)研究前須將研究計畫送交至「研究倫理審查組織」和「原住民行使集體權的審查組織」進行審查

目前臺灣有哪二個法規規定學術研究必須獲得原住民族同意才能進行?
(1)《原住民族基本法》和《人體研究法》

在第三世界(寮國)田野研究中,作者面臨是否遵行研究倫理的難題。請問下列何者並非本單元作者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經驗?
(3)需要不斷地強求研究參與者在研究一開始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在人類學研究中,容易引出與人相關的爭議話題。下列何者不屬於常見的爭議話題?
(4)研究方法本身的適切性

下列關於研究倫理規範的自律與他律之敘述,何者正確?
(4)他律使研究參與者獲得更精緻的保障

臺灣人類學會較美國人類學會較晚制定研究倫理規範的原因為何?
(1)相關訊息尚未傳至臺灣,研究者的觀念仍未建立

我國研究原住民族之相關法律中,「諮詢」的內涵不包含下列何者?
(1)諮詢即代表取得原住民族同意參與

現今的書面知情同意簽署形式,被認為是直接取自歐美文化,這種「直接移植、套用」的倫理實務機制容易造成什麼問題?
(2)極易與非歐美文化地區人群之生活經驗相牴觸。

下列有關研究倫理建置的文化及其內容規範之敘述,何者正確?
(1)不論是在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的文化,受試方都有隨時隨地無條件退出研究的權利。

黃老師想要研究原住民祖靈信仰對新一代原住民小學生的影響,但當地部落要求他若欲進行研究,必須先向部落提出申請,經部落開會同意後,才能開始接觸研究參與者/受試者;請問,此一特定要求,係何種價值觀的體現?
(4)集體主義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

國際學者進入中國少數民族場域進行田野調查時,較不可能研究何種議題?
(2)社會運動

人類學者於中國進行田野調查時,在尚未取得報導人的知情同意之前即與報導人交談,請問此一行為是否違反研究倫理?
(4)否,人類學主張於自然情境中隨著人際往來的氣氛,適時地讓在地人知情且同意研究者的研究行程

在中國進行田野調查,對於參與者的日常生活,研究者最應特別留意的倫理問題為何?
(2)參與者是否受到政治干擾

在人類學領域中,臺灣與國際學界接觸最密集的時代是 1960 至 1980 年代初,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眾多,下列何者非其中之一?
(4)當時的臺灣政府特別支持人類學研究

為什麼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中(例如本單元的寮國案例),在研究一開始須簽署的知情同意工作是很困難的?
(3)當地人民可能無法理解「研究」和研究計畫的內容。

根據本單元的寮國案例,作者給予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中的研究倫理審查機制什麼樣的建議?
(4)研究倫理審查可以不必拘泥於形式主義,透過研究者的自律,依然能讓研究者在研究實踐中妥善地保護參與者。

民族誌的基本要件為,必須具有參與觀察過程,下列何種情境較符合所謂的「參與」?
(3)連續十年到漁村跟著漁夫一起出海捕魚

比較人類學民族誌與非人類學民族誌,下列何者正確?
(4)人類學民族誌研究者較非人類學民族誌研究者,更融入情境

關於民族誌的說明,以下何者正確?
(4)以上皆正確。

關於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各方立場,以下描述何者錯誤?
(4)毛思迪被開除學籍,完全是因為其違反學術倫理,沒有政治因素介入。

針對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始末,以下描述何者錯誤?
(3)毛思迪當時於中國東北進行博士論文的田野調查。

針對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始末,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3)從事件可以得知,研究倫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維護被研究者/報導人/研究參與者之權益。

身為研究者或研究相關單位之成員,當遇到研究壓力或潛在的壓迫情況時,應以什麼為最高的參照原則?
(2)研究參與者權益

人類學制定倫理規範最著重的項目為何?
(4)知情同意

一般來說,「研究參與者」會如何表達同意「研究者」至其生活領域進行田野研究?
(2)歡迎研究者隨時蒞臨

小洪是一位人類學研究者,他說:「真希望可以和報導人變成一家人。」關於小洪的這句話,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3)既然有此認知,研究者就必須以照顧家人般地保護報導人的權益

下列關於我國學界對於原住民族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3)曾有原住民族人不滿研究者進行田野調查時的出版內容

在日本,面對愛努族不當研究事件,該國學界所表現出的歉意回應,下列何者不包括其中?
(3)永久禁止愛努族的相關研究

關於日本學者 Koganei Yoshikiyo(小金井良精)與 Kodama Sakuzaemon(兒玉作左衙門)對愛努族的研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2)小金井良精收集愛努族祖先人骨,是為了調查愛努人的疾病

關於原住民族社群同意機制之描述,何者正確?
(4)落實原住民族社群同意機制,可避免種族歧視和污名化的風險

下列關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之內涵描述,何者錯誤?
(2)此條文訂有諮詢的原則,包括誠信、程序、方法、代表性、自由、原創、公開、公正、和平等

我國研究原住民族之相關法律中,「諮詢」的內涵不包含下列何者?
(1)諮詢即代表取得原住民族同意參與

在研究倫理建置的文化根源下,個人決定自我生活作為,不由得任何他者強迫或外力逼使的意涵是實踐的主軸。下列何者與「對人尊重」較無關?
(2)受試者在該研究成果應用的掛名作者優先權。

黃老師想要研究原住民祖靈信仰對新一代原住民小學生的影響,但當地部落要求他若欲進行研究,必須先向部落提出申請,經部落開會同意後,才能開始接觸研究參與者/受試者;請問,此一特定要求,係何種價值觀的體現?
(4)集體主義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

《貝爾蒙特報告書》中對「人」尊重的原則係指對每一位研究參與者都視為獨立個體來尊重,這屬於何種主義的展現?
(1)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若有研究新秀欲進入中國進行田野調查,應如何叮嚀對方?
(3)只要不刻意與中國政權作對,無須有太多顧忌

在今日的中國,關於政治監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雖然監控的情形依然存在,但通常尚不至於對研究本身造成實質影響

在人類學領域中,臺灣與國際學界接觸最密集的時代是 1960 至 1980 年代初,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眾多,下列何者非其中之一?
(4)當時的臺灣政府特別支持人類學研究

目前臺灣有哪二個法規規定學術研究必須獲得原住民族同意才能進行?
(1)《原住民族基本法》和《人體研究法》

本章節從許多面向探討臺灣原住民學術界的迷惘,下列何者不為臺灣原住民學術界的迷惘?
(3)醫學研究的審查

根據本單元的寮國案例,作者給予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中的研究倫理審查機制什麼樣的建議?
(4)研究倫理審查可以不必拘泥於形式主義,透過研究者的自律,依然能讓研究者在研究實踐中妥善地保護參與者。

為什麼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中(例如本單元的寮國案例),在研究一開始須簽署的知情同意工作是很困難的?
(3)當地人民可能無法理解「研究」和研究計畫的內容。

關於民族誌的說明,以下何者不正確?
(1)非人類學民族誌,多半是針對人類傳統存在運作之生活情境,諸如農村、漁村、礦村、部落、街坊、廟會等,較感興趣。

民族誌的基本要件為,必須具有參與觀察過程,下列何種情境較符合所謂的「參與」?
(3)連續十年到漁村跟著漁夫一起出海捕魚

身為研究者或研究相關單位之成員,當遇到研究壓力或潛在的壓迫情況時,應以什麼為最高的參照原則?
(2)研究參與者權益

在人類學研究中,容易引出與人相關的爭議話題。下列何者不屬於常見的爭議話題?
(4)研究方法本身的適切性

針對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始末,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3)從事件可以得知,研究倫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維護被研究者/報導人/研究參與者之權益。

研究需有自律與他律的規範,才能保障相關人員之權益。請問研究的「他律」通常是由何人執行?
(2)研究倫理審查組織

下列關於研究倫理規範的自律與他律之敘述,何者正確?
(4)他律使研究參與者獲得更精緻的保障

下列關於人類學研究者與報導人的信任關係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該信任是研究者對報導人而言 B.該信任是報導人對研究者而言 C.該信任是建立在和諧密切的關係上 D.該信任表現在研究者對報導人的物質回饋 E.該信任可能是報導人受騙於研究者的偽裝
(3)B. C.

@ckps95027
Copy link

ckps95027 commented Jun 22, 2023

以下關於論文寫作技巧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甲)藉由引用他人的論述增加自己的談話內容,即為「引述」的技巧;(乙)一般學術論文都會有「引註(citation)」與「參考文獻(reference)」,意義是在清楚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文獻來源;(丙)引述(quoting)以40個字為界線,40字以下不需特別註明資料來源;(丁)清楚的「引述(quoting)」或「引註(citation)」,都需在文後清楚註明參考文獻(reference)。
(2)甲、乙、丁

以下關於「造假」與「變造」的敘述,何者有誤?
(3)為了隱藏矛盾的研究成果,可作適時造假或變造

學術寫作上,在自己的論文中「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可能涉及下列何種權利?
不是(2)重製權

小聰將自己已發表之論文的部份內容拿來重複使用,顧及發表之主題不完全相同,故僅使用相關且重要的部分,並重新整理資料與改寫文字,且註明資料來源。請問小聰的行為是否觸及自我抄襲?
(1)是,因為把已發表之論文的部份內容拿來重複使用,即構成自我抄襲

關於利益衝突管理,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 (3)私人企業付費給研究者,以研究者名義發表有利於企業產品之研究報告,此狀況為主要利益影響次要利益。

有關學術寫作引用他人著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2)引用的目的必須是有正當目的,且必須明確指出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著作,例如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

依《個資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公務機關?
不是  | (1)公立學校
不是 (4)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ckps95027
Copy link

沒有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對個人的何種資料進行蒐集、處理或利用,將會侵犯資訊隱私權? a.姓名 b.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c.特徵 d.職業 e.聯絡方式 f.財務情況 g.家庭
(4)a. b. c. d. e. f. g.

下列何者非《貝爾蒙特報告書》的三項基本原則
(3)忠誠

以下關於「造假」與「變造」的敘述,何者有誤?
(3)為了隱藏矛盾的研究成果,可作適時造假或變造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明訂下列哪一項為研究者不該有的行為?
  | (1)一稿多投

一般在學術界的認定中,審查英文的學術文章是否有抄襲、剽竊的狀況並不看哪項要素?
(2)文法

@Jay113910
Copy link

小華是一位主修管理學的研究生,請先回顧下方關於他的碩士論文研究歷程,再思考他可能涉及何種類型的不當研究行為:在研究初期,小華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利用專業的統計軟體去分析數據。但由於分析的結果不理想,無法支持預期的研究假設,於是他在進行研究結果的製表時,決定刪除及修改了一些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數據,使表格中的資料能呈現他預期中的結果。一學期之後,小華順利完成了碩士論文,並通過口試取得碩士學位。又過了半年,小華依據論文口試委員的指導及建議,使用了高階的統計方法去分析之前的問卷調查資料;這次他並未修改任何原始數據,且依分析結果重新撰寫了一篇全新的論文,並成功獲國內某學術研討會的發表機會。

(1)資料捏造
(2)資料篡改
(3)資料捏造、重複發表
(4)資料篡改、學術抄襲
不是(4)

@942423
Copy link

942423 commented Jul 13, 2023

<style> </style>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個人資料保護法所規範的對象?

(2)政府官員公開在網路上的個人粉絲專頁。

以下關於抄襲或剽竊的敘述,何者正確?

(2)傳統上,剽竊被定義為「將其他作者之文字、影像、想法等以為自己所有」。

不當研究行為是「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或抄襲(plagiarism)的作為」,可簡稱為FFP。請問此定義是由哪一個單位所提出的呢?

(2)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論文作者應負的責任?

(2)將對研究論文沒有實質貢獻,但卻是實驗室的創辦人及協助所有學術行政的工作人員,共同掛名為論文作者。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赫爾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包含六大主要原則,以下何項敘述正確?

(2)研究者須落實受試者「知情同意」的原則。

「變造」(falsification)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或研究過程,或更改、刪除真實的數據、圖片及結果的行為。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變造?(2)阿華隱藏未符合理想或矛盾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結果的呈現與其預期相符合。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者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負起的責任?

(3)為求知識利益最大化,不得使用任何藥劑。

小玉帶著手機上學,由於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因此小玉的手機被老師沒收,然而老師沒經過小玉的同意,卻偷看手機內的簡訊內容。老師的行為可能同時侵害了小玉好幾種隱私權。請問老師的行為沒有侵害哪一種隱私權?(2)空間隱私權。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2)行善

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1)若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近乎逐字使用自己具有版權作品的重要部分,且沒有標上資料來源,極可能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研究生小丁正在進行嚴重傳染病下的心理健康研究,訪談過一些對象後他感覺這些對象都不符合研究的期待,但他又不願意放棄這些努力,因此將他們的訪談逐字稿增加一些文字,以符合小丁的研究需求。請問小丁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3)竄改

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否,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2)捏造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不是1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4)(4)科學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不是2

  (1)尊重人格
  (2)行善
  (3)正義
  (4)利益互補

@YuShiangChao
Copy link

YuShiangChao commented Jul 17, 2023

Q: 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
A: 答案不是 (2)學生之前有抄襲之行為,但沒被抓到 & (3)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清楚的作業指示。

Q: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A: (1) 尊重人格

Q: 所謂「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基本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3)效率,選擇可取得最大化資料的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

Q: 《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
A: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Q: 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65條的規定,請問下列哪個行為應該是符合「合理範圍」和「合理使用」的情況?
A: (1)張教授為了講解教學內容,他將某生物圖鑑教科書中的五張圖片掃描呈電子檔,並放在自己教學用的投影片中使用;這五張圖片僅佔整本教科書的極小篇幅,且張教授有在投影片中說明這些圖片的原始出處。

Q: 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
A: (2)乙丁。

@RHeng08
Copy link

RHeng08 commented Jul 18, 2023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關於「同意」之內涵,何者有誤?
(1)落實對象係針對各國之原住民族

人類學研究通常具有「浪漫色彩」的原因為何?
(1)研究對象多為現代社會所陌生的遠方非我族所屬地區

相較於傳統知情同意模式,下列何者為動態知情同意的優點? A.運作成本低 B.便於研究雙方追蹤與確認研究資料 C.系統化記錄研究雙方連繫過程 D.提高研究參與者的參與感 E.提高對研究參與者的尊重
(2) B. C. D. E.

下列有關群集隨機分派試驗研究的考量,何者較合乎尊重自主原則?
(3)對於群集和個人層次都徵求知情同意,無法行使同意者則徵得代理人或有同意權人之同意。

下列關於以「群集」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特色描述,何者為非?
(2)所謂「污染效應」,指的是研究介入或試驗對參與者造成的傷害。

關於臨床研究的說明,以下何者正確?
(1)臨床研究分為介入型與觀察型

關於臨床研究的知情同意規範和保護方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2)新藥臨床試驗中,當受試者、法定代理人或有同意權之人皆無法閱讀知情同意書時,應由見證人閱讀,且需在場參與討論,以見證研究人員已確實解釋清楚

相較於傳統實地民族誌研究者,網路民族誌研究者有何不同?
(1)相對而言,有較大的機會隱藏研究者的身分

在網路民族誌中,參與者的言論是公開的亦或是私人的,一般的判斷依據為何?
(3)個體期待和社群輿論

社會學者張教授近來蒐集了許多文獻資料,用來分析各個世代的兒童受虐情形如何被敘說和建構。請問張教授的研究比較可能屬於下列何種研究類型?
(2)觀察型研究

下列各項中,何者與受虐兒童參與研究最基本的倫理議題考量條件較無相關?
(3)受虐兒童有無家庭特約醫師。

社會科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傷害風險大多和心理社會方面的傷害有關,下列何者比較不屬於「心理及社會方面的傷害」?
(4)進行運動造成肌肉受傷。

下列何者不是優良研究資料管理的作法?
(2)實驗室主持人應該親自統一管理所有的研究資料,不假他人之手亦不備份,並授權自己為唯一的存取人,以確保機密資料不會外流。

下列何者是磁振造影過程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傷害?
(4)心理焦慮。

下列何者非屬「知情同意」之要素?
(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陳太太在社區聊天的時候聽到鄰居黃太太說:「之前那個醫院的磁振造影研究招募好好哦!去那邊給它照一下,就像免費的健康檢查耶!賺到賺到!」請問從黃太太的發言來看,表示研究人員在哪個方面可能有疏漏?
(3)沒有清楚說明掃描的目的是研究,而不是健康檢查。

當研究團隊發現研究資料有缺損或遺失時,計畫主持人與團隊成員應朝哪些方面進行完整的檢討?
(甲)人員的教育訓練是否充足
(乙)資料的保存環境是否完善
(丙)若已確定遺失,是否有完整的備份
(丁)是人為疏失或惡意破壞
(戊)人員是否履行實驗室的資料管理作業程序
(4)(甲)(乙)(丙)(丁)(戊)。

@Frederickchi
Copy link

  1. | 阿祥在撰寫緒論時,他的研究動機有三點,研究目的有六點,研究問題有八點。請問阿祥犯了撰寫緒論上的什麼錯誤?(1)把研究問題寫成研究假設(2)把提供有關單位參考的建議寫成研究問題(3)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不一致(4)阿祥沒有犯撰寫緒論上的錯誤 |   | (1)把研究問題寫成研究假設 |   | (2)把提供有關單位參考的建議寫成研究問題 |   | (3)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不一致 |   | (4)阿祥沒有犯撰寫緒論上的錯誤
    -- | -- | -- | -- | -- | -- | -- | -- | -- | --
      | (1)把研究問題寫成研究假設
      | (2)把提供有關單位參考的建議寫成研究問題
      | (3)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不一致
      | (4)阿祥沒有犯撰寫緒論上的錯誤
  2. | 下列何者非為社會科學學位論文之文獻探討的主要功能?(1)描述本研究的研究限制(2)掌握欲探究的研究問題(3)奠定研究問題的學理基礎(4)闡述選用研究方法及程序時的參考文獻 |   | (1)描述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   | (2)掌握欲探究的研究問題 |   | (3)奠定研究問題的學理基礎 |   | (4)闡述選用研究方法及程序時的參考文獻
      | (1)描述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 (2)掌握欲探究的研究問題
      | (3)奠定研究問題的學理基礎
      | (4)闡述選用研究方法及程序時的參考文獻
  3. | 關於研究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1)產學合作契約可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3)契約之簽訂須經當事人同意(4)研究契約之條款若與《著作權法》相抵觸則無效 |   | (1)產學合作契約可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   | (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   | (3)契約之簽訂須經當事人同意 |   | (4)研究契約之條款若與《著作權法》相抵觸則無效
      | (1)產學合作契約可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 (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 (3)契約之簽訂須經當事人同意
      | (4)研究契約之條款若與《著作權法》相抵觸則無效
  4. | 小可是A大學的研究生,他將參與的研究是A大學與B企業進行的產學合作計畫。請問該計畫的研究著作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議題,是誰應該要特別去釐清的? a.小可 b.A大學 c.B企業 d.同計畫內之其他研究員 e.未參與此計畫的小可指導教授C(1)a. b. c. d. e(2)a. b. c. d.(3)a. b. c.(4)a. c. d. |   | (1)a. b. c. d. e |   | (2)a. b. c. d. |   | (3)a. b. c. |   | (4)a. c. d.
      | (1)a. b. c. d. e
      | (2)a. b. c. d.
      | (3)a. b. c.
      | (4)a. c. d.
  5. | 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研究,對象為具有意識能力之成年人,但為避免造成研究參與者的壓力,研究團隊並未明確告知研究參與者研究相關事項,但受試者已同意參與研究。請問此研究團隊違反何種研究倫理?(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 (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 (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6. | 臺灣當前的研究倫理單位政策係以行政院隸屬各部所公布,做為研究機構依循的準則,以下哪一部會目前未有公佈學術倫理相關文件?(1)教育部(2)衛福部(3)文化部(4)科技部 |   | (1)教育部 |   | (2)衛福部 |   | (3)文化部 |   | (4)科技部
      | (1)教育部
      | (2)衛福部
      | (3)文化部
      | (4)科技部
  7. | 近日英國著名的學術出版公司揭發了臺灣研究者破壞期刊同儕審查機制的醜聞,該名研究者的不當行為可能造成哪些影響?(1)侵害臺灣的國際形象(2)浪費研究補助經費和研究人力等學術資源(3)傷害個人和其他共同作者的學術信用和聲譽(4)以上皆是 |   | (1)侵害臺灣的國際形象 |   | (2)浪費研究補助經費和研究人力等學術資源 |   | (3)傷害個人和其他共同作者的學術信用和聲譽 |   | (4)以上皆是
      | (1)侵害臺灣的國際形象
      | (2)浪費研究補助經費和研究人力等學術資源
      | (3)傷害個人和其他共同作者的學術信用和聲譽
      | (4)以上皆是
  8. | 何者不是現行研究倫理規範的主要來源?(1)來自研究機構的政策(2)來自各學術領域的專業規範(3)來自政府機構的相關法規(4)來自特定人士的主觀判斷 |   | (1)來自研究機構的政策 |   | (2)來自各學術領域的專業規範 |   | (3)來自政府機構的相關法規 |   | (4)來自特定人士的主觀判斷
      | (1)來自研究機構的政策
      | (2)來自各學術領域的專業規範
      | (3)來自政府機構的相關法規
      | (4)來自特定人士的主觀判斷
  9. | 1997年時,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動物試驗倫理的3R原則上加入了第4個R的概念,請問是以下何者?(1)理性(Reason):強調研究人員應抱持理性態度不對實驗動物產生感情。(2)認識(Realization):強調應在動物試驗前即先對受試對象做好全面性的認識。(3)報告(Report):強調研究人員應忠實報告動物試驗之環節並不得有任何隱瞞。(4)負責(Responsibility):強調研究人員應肩負起善待及保護實驗動物的重責。 |   | (1)理性(Reason):強調研究人員應抱持理性態度不對實驗動物產生感情。 |   | (2)認識(Realization):強調應在動物試驗前即先對受試對象做好全面性的認識。 |   | (3)報告(Report):強調研究人員應忠實報告動物試驗之環節並不得有任何隱瞞。 |   | (4)負責(Responsibility):強調研究人員應肩負起善待及保護實驗動物的重責。
      | (1)理性(Reason):強調研究人員應抱持理性態度不對實驗動物產生感情。
      | (2)認識(Realization):強調應在動物試驗前即先對受試對象做好全面性的認識。
      | (3)報告(Report):強調研究人員應忠實報告動物試驗之環節並不得有任何隱瞞。
      | (4)負責(Responsibility):強調研究人員應肩負起善待及保護實驗動物的重責。
  10. | 關於研究倫理規範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各領域對研究倫理的規範,可能存在些許不同的實務運作操作原則(2)學術寫作格式(如:APA格式)是學術寫作的規範,而不是研究倫理該討論的範疇(3)一般而言,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倫理守則,會較其他領域寬鬆(4)研究倫理規範只是研究行為的最高標準,故研究者可以選擇性地遵守 |   | (1)各領域對研究倫理的規範,可能存在些許不同的實務運作操作原則 |   | (2)學術寫作格式(如:APA格式)是學術寫作的規範,而不是研究倫理該討論的範疇 |   | (3)一般而言,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倫理守則,會較其他領域寬鬆 |   | (4)研究倫理規範只是研究行為的最高標準,故研究者可以選擇性地遵守
      | (1)各領域對研究倫理的規範,可能存在些許不同的實務運作操作原則
      | (2)學術寫作格式(如:APA格式)是學術寫作的規範,而不是研究倫理該討論的範疇
      | (3)一般而言,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倫理守則,會較其他領域寬鬆
      | (4)研究倫理規範只是研究行為的最高標準,故研究者可以選擇性地遵守
  11. | 王同學是一位碩士生,她在畢業前夕已將自己的中文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英文期刊論文,並決定投稿到國外期刊。此時她必須決定,除了自己,誰最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1)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2)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王同學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水準(3)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協助進行實驗室設備和環境的採購及維護,使王同學可以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完成研究(4)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他指導王同學學習使用實驗室內的各種儀器;每當儀器有問題時,也都會幫助王同學進行問題排解 |   | (1)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 |   | (2)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王同學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水準 |   | (3)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協助進行實驗室設備和環境的採購及維護,使王同學可以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完成研究 |   | (4)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他指導王同學學習使用實驗室內的各種儀器;每當儀器有問題時,也都會幫助王同學進行問題排解
      | (1)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
      | (2)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王同學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水準
      | (3)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協助進行實驗室設備和環境的採購及維護,使王同學可以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完成研究
      | (4)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他指導王同學學習使用實驗室內的各種儀器;每當儀器有問題時,也都會幫助王同學進行問題排解
  12. | 依據研究倫理的角度,下列何者並非學術論文作者普遍具備的條件?(1)建構實驗設計(2)主筆撰寫並定稿最終發表的論文(3)分析研究資料及詮釋研究結果(4)購買和維修實驗器材 |   | (1)建構實驗設計 |   | (2)主筆撰寫並定稿最終發表的論文 |   | (3)分析研究資料及詮釋研究結果 |   | (4)購買和維修實驗器材
      | (1)建構實驗設計
      | (2)主筆撰寫並定稿最終發表的論文
      | (3)分析研究資料及詮釋研究結果
      | (4)購買和維修實驗器材
  13. | 下列對於「學術誠信」的敘述,何者正確?(1)因為科技的發達,資料取得容易,個人難以落實學術誠信。(2)學術誠信的規範僅在研究進行中,若研究完成,則不受學術誠信的規範所約束。(3)學術誠信與學術倫理相輔相成。(4)學術誠信的規範對象僅限於進行研究的人,其他對象則不在此規範內。 |   | (1)因為科技的發達,資料取得容易,個人難以落實學術誠信。 |   | (2)學術誠信的規範僅在研究進行中,若研究完成,則不受學術誠信的規範所約束。 |   | (3)學術誠信與學術倫理相輔相成。 |   | (4)學術誠信的規範對象僅限於進行研究的人,其他對象則不在此規範內。
      | (1)因為科技的發達,資料取得容易,個人難以落實學術誠信。
      | (2)學術誠信的規範僅在研究進行中,若研究完成,則不受學術誠信的規範所約束。
      | (3)學術誠信與學術倫理相輔相成。
      | (4)學術誠信的規範對象僅限於進行研究的人,其他對象則不在此規範內。
  14. | 下列何者對「變造/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1)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2)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以支持研究假設。(3)因為不想上課,偽造就醫證明文件。(4)因為投稿期限快到,為了趕時間,先將已發表的論文內容直接複製貼上作為這次的投稿內容。 |   | (1)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   | (2)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以支持研究假設。 |   | (3)因為不想上課,偽造就醫證明文件。 |   | (4)因為投稿期限快到,為了趕時間,先將已發表的論文內容直接複製貼上作為這次的投稿內容。
      | (1)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 (2)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以支持研究假設。
      | (3)因為不想上課,偽造就醫證明文件。
      | (4)因為投稿期限快到,為了趕時間,先將已發表的論文內容直接複製貼上作為這次的投稿內容。
  15. | 關於同儕審查制度的單盲形式,下列說明何者正確?(1)各國研究資助機構對研究計畫書的審查多採用雙盲審查。(2)單盲會讓學術造假更難發現。(3)指作者與審查人互不知道對方身份。(4)指審查人知道作者是誰,但是作者不知道審查人是誰。 |   | (1)各國研究資助機構對研究計畫書的審查多採用雙盲審查。 |   | (2)單盲會讓學術造假更難發現。 |   | (3)指作者與審查人互不知道對方身份。 |   | (4)指審查人知道作者是誰,但是作者不知道審查人是誰。
      | (1)各國研究資助機構對研究計畫書的審查多採用雙盲審查。
      | (2)單盲會讓學術造假更難發現。
      | (3)指作者與審查人互不知道對方身份。
      | (4)指審查人知道作者是誰,但是作者不知道審查人是誰。
  16. | 以下何者不是理想審查人選的要件?(1)具備專業能力者。(2)能提供公平意見者。(3)同機構或目前有密切合作者。(4)沒有潛在的利益衝突者。 |   | (1)具備專業能力者。 |   | (2)能提供公平意見者。 |   | (3)同機構或目前有密切合作者。 |   | (4)沒有潛在的利益衝突者。
      | (1)具備專業能力者。
      | (2)能提供公平意見者。
      | (3)同機構或目前有密切合作者。
      | (4)沒有潛在的利益衝突者。
  17. | 下列對於開放近用出版(OA publishing)的敘述,何者為非?(1)Gold OA publishing是指出版商直接讓研究成果(論文)在出版時,就開放給所有人免費取用,出版費用則由作者支付。(2)Green OA archiving是指作者可以拿他們經過同儕審查的作品,在出版商規定的一段特定時間後,放在某個開放的資料庫(例如服務的機構)或個人網站中。(3)開放近用出版的理念是擴大知識的散布及應用,目前已成為一種新興的研究成果散布方式。(4)為了鼓勵各種知識的傳播,因此開放近用出版的期刊通常不會有同儕審查機制,論文的作者及共同作者們應自主把關文章的品質及正確性。 |   | (1)Gold OA publishing是指出版商直接讓研究成果(論文)在出版時,就開放給所有人免費取用,出版費用則由作者支付。 |   | (2)Green OA archiving是指作者可以拿他們經過同儕審查的作品,在出版商規定的一段特定時間後,放在某個開放的資料庫(例如服務的機構)或個人網站中。 |   | (3)開放近用出版的理念是擴大知識的散布及應用,目前已成為一種新興的研究成果散布方式。 |   | (4)為了鼓勵各種知識的傳播,因此開放近用出版的期刊通常不會有同儕審查機制,論文的作者及共同作者們應自主把關文章的品質及正確性。
      | (1)Gold OA publishing是指出版商直接讓研究成果(論文)在出版時,就開放給所有人免費取用,出版費用則由作者支付。
      | (2)Green OA archiving是指作者可以拿他們經過同儕審查的作品,在出版商規定的一段特定時間後,放在某個開放的資料庫(例如服務的機構)或個人網站中。
      | (3)開放近用出版的理念是擴大知識的散布及應用,目前已成為一種新興的研究成果散布方式。
      | (4)為了鼓勵各種知識的傳播,因此開放近用出版的期刊通常不會有同儕審查機制,論文的作者及共同作者們應自主把關文章的品質及正確性。
  18. | 陳博士生近日完成一篇論文稿件,而在準備投稿之際,剛好收到一本期刊來信邀稿。由於陳博士生對於這本期刊的名稱和出版社並不熟悉,他有點擔心這會不會正是當今所謂掠奪性期刊的詐騙陷阱……。若你是陳博士生,你該採取哪些行動,以驗證這本期刊的品質? 甲、檢查這本期刊的impact factor是否真的是JCR所出版之影響力指標;乙、查詢Beall’s List網站,確認這本期刊是否已經被列為是掠奪性期刊;丙、查詢這本期刊的網站,檢視它是否提供充足的出版資訊,包括論文處理費用的明細;丁、向同儕或指導教授詢問是否聽過或讀過這本期刊的文章;戊、向學校的圖書館員確認這本期刊的品質;己、先行投稿,再視投稿情況決定是否撤回投稿。(1)甲、丙、丁、戊、己(2)甲、乙、丁、戊、己(3)乙、丙、丁、戊、己(4)甲、乙、丙、丁、戊 |   | (1)甲、丙、丁、戊、己 |   | (2)甲、乙、丁、戊、己 |   | (3)乙、丙、丁、戊、己 |   | (4)甲、乙、丙、丁、戊
      | (1)甲、丙、丁、戊、己
      | (2)甲、乙、丁、戊、己
      | (3)乙、丙、丁、戊、己
      | (4)甲、乙、丙、丁、戊
  19. | 小風在進行羅夏克墨漬測驗來研究人類性格時偷偷讓受試者戴上眼動偵測,卻沒有告知他們此研究會收集其眼動生理訊號。請問這是屬於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1)資料蒐集程序不當(2)捏造與篡改(變造)研究資料(3)抄襲與剽竊(4)重複發表 |   | (1)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   | (2)捏造與篡改(變造)研究資料 |   | (3)抄襲與剽竊 |   | (4)重複發表
      | (1)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 (2)捏造與篡改(變造)研究資料
      | (3)抄襲與剽竊
      | (4)重複發表
  20. | 關於一篇科學論文用於判斷作者資格的條件,下列何者為當今學術研究界普遍認可的方式?(1)論個人對研究的實質貢獻度(2)論個人提供研究經費的比例(3)論個人位處之學術行政位階(4)論個人在學術界的資歷 |   | (1)論個人對研究的實質貢獻度 |   | (2)論個人提供研究經費的比例 |   | (3)論個人位處之學術行政位階 |   | (4)論個人在學術界的資歷
      | (1)論個人對研究的實質貢獻度
      | (2)論個人提供研究經費的比例
      | (3)論個人位處之學術行政位階
      | (4)論個人在學術界的資歷
  21. | 大部分的出版商或是期刊,對於研究圖像的處理,皆訂立有相關的規範。下列何者是較不被允許的圖像處理方式?(1)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影像的清晰度,讓讀者更易閱讀。(2)刻意將圖片模糊,讓讀者無法輕易看到影響研究結果的關鍵細節。(3)裁切圖片周圍多餘的空白區。(4)研究結束後,妥善保存未經過後製的原始圖像。 |   | (1)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影像的清晰度,讓讀者更易閱讀。 |   | (2)刻意將圖片模糊,讓讀者無法輕易看到影響研究結果的關鍵細節。 |   | (3)裁切圖片周圍多餘的空白區。 |   | (4)研究結束後,妥善保存未經過後製的原始圖像。
      | (1)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影像的清晰度,讓讀者更易閱讀。
      | (2)刻意將圖片模糊,讓讀者無法輕易看到影響研究結果的關鍵細節。
      | (3)裁切圖片周圍多餘的空白區。
      | (4)研究結束後,妥善保存未經過後製的原始圖像。
  22. | 下列哪些原則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避免不當的處理資料?(1)詳實紀錄所有的實驗數據,並確認數據的正確性。(2)勿因研究結果不符預期,而捏造或是篡改研究數據與圖像。(3)若對處理資料的方式有不甚了解之處,應該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指導教授。(4)以上皆是。 |   | (1)詳實紀錄所有的實驗數據,並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   | (2)勿因研究結果不符預期,而捏造或是篡改研究數據與圖像。 |   | (3)若對處理資料的方式有不甚了解之處,應該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指導教授。 |   | (4)以上皆是。
      | (1)詳實紀錄所有的實驗數據,並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 (2)勿因研究結果不符預期,而捏造或是篡改研究數據與圖像。
      | (3)若對處理資料的方式有不甚了解之處,應該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指導教授。
      | (4)以上皆是。
  23. | 關於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於自我抄襲及其判斷規準之敘述,何者有誤?(1)係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提出(2)不應將已發表之成果當作將要進行之研究(3)不得隱瞞自己曾發表的相似研究,誤導審查人對其貢獻與創見之判斷(4)為維護研究隱私,論文中可以適度隱瞞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 |   | (1)係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提出 |   | (2)不應將已發表之成果當作將要進行之研究 |   | (3)不得隱瞞自己曾發表的相似研究,誤導審查人對其貢獻與創見之判斷 |   | (4)為維護研究隱私,論文中可以適度隱瞞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
      | (1)係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提出
      | (2)不應將已發表之成果當作將要進行之研究
      | (3)不得隱瞞自己曾發表的相似研究,誤導審查人對其貢獻與創見之判斷
      | (4)為維護研究隱私,論文中可以適度隱瞞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
  24. | 以下何者為研究者產生「自我抄襲」之可能原因?(甲)為了避免抄襲他人文字的情況發生,因此拿自己之前撰寫的文字來使用;(乙)為了再一次提醒讀者先前發表文章的內容,因此將自己之前寫出來的大幅文字重新原封不動地使用於另一篇文章;(丙)語言能力有限,也擔心文章用詞不妥切,因此拿自己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內文來使用;(丁)認為前言、研究方法等並不涉及文章創見,非論文核心,因此大量重複使用自己之前撰寫的文字。(1)甲、丙、丁(2)甲、乙、丙、丁(3)甲、乙、丁(4)乙、丙、丁 |   | (1)甲、丙、丁 |   | (2)甲、乙、丙、丁 |   | (3)甲、乙、丁 |   | (4)乙、丙、丁
      | (1)甲、丙、丁
      | (2)甲、乙、丙、丁
      | (3)甲、乙、丁
      | (4)乙、丙、丁
  25. | 下列著作人所為的著作,何者非《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人?(1)熊貓圓圓(2)王永慶(3)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4)台北市野鳥學會 |   | (1)熊貓圓圓 |   | (2)王永慶 |   | (3)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   | (4)台北市野鳥學會
      | (1)熊貓圓圓
      | (2)王永慶
      | (3)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 (4)台北市野鳥學會
  26. | 若不慎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違反者可能必須面對許多懲處,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發生?(1)違反者所服務之單位會保護該違法的著作(2)違反者的學術研究將不被信任(3)違反者將被處以刑事責任:罰金、坐牢(4)違反者將被處以民事責任:負擔損害賠償 |   | (1)違反者所服務之單位會保護該違法的著作 |   | (2)違反者的學術研究將不被信任 |   | (3)違反者將被處以刑事責任:罰金、坐牢 |   | (4)違反者將被處以民事責任:負擔損害賠償
      | (1)違反者所服務之單位會保護該違法的著作
      | (2)違反者的學術研究將不被信任
      | (3)違反者將被處以刑事責任:罰金、坐牢
      | (4)違反者將被處以民事責任:負擔損害賠償
  27. | 依《個資法》第20條第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除敏感性資料外,原則上應具備下列何種要件?(1)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2)不需要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3)可以違反蒐集之特定目的。(4)《個資法》沒有規定。 |   | (1)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   | (2)不需要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   | (3)可以違反蒐集之特定目的。 |   | (4)《個資法》沒有規定。
      | (1)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 (2)不需要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 (3)可以違反蒐集之特定目的。
      | (4)《個資法》沒有規定。
  28. | 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處理,除敏感性資料外,應有特定目的,並且須符合下列何種情形之一,才可以為之?(1)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2)經當事人書面同意(3)對當事人權益無損害(4)以上皆是 |   | (1)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 |   | (2)經當事人書面同意 |   | (3)對當事人權益無損害 |   | (4)以上皆是
      | (1)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
      | (2)經當事人書面同意
      | (3)對當事人權益無損害
      | (4)以上皆是
  29. | 快樂國小寄給小花入學通知單,小花的媽媽收到後即時拆閱,請問小花的媽媽是否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1)小花媽媽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2)小花媽媽已經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3)若小花媽媽在小花面前拆閱,則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4)若小花得知此情形非常不高興,則小花媽媽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 (1)小花媽媽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 (2)小花媽媽已經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 (3)若小花媽媽在小花面前拆閱,則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 (4)若小花得知此情形非常不高興,則小花媽媽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1)小花媽媽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2)小花媽媽已經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3)若小花媽媽在小花面前拆閱,則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 (4)若小花得知此情形非常不高興,則小花媽媽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30. | 下列何者非依據大法官解釋所歸納出的隱私權類型?(1)公開社交隱私權(2)生活私密隱私權(3)資訊隱私權(4)秘密通訊隱私權 |   | (1)公開社交隱私權 |   | (2)生活私密隱私權 |   | (3)資訊隱私權 |   | (4)秘密通訊隱私權
      | (1)公開社交隱私權
      | (2)生活私密隱私權
      | (3)資訊隱私權
      | (4)秘密通訊隱私權
  31. | 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有幾種類型,「不」包含下列何種利益衝突類型?(1)研究倫理委員利益衝突(2)財產申報的利益衝突(3)機構的利益衝突(4)個人的利益衝突 |   | (1)研究倫理委員利益衝突 |   | (2)財產申報的利益衝突 |   | (3)機構的利益衝突 |   | (4)個人的利益衝突
      | (1)研究倫理委員利益衝突
      | (2)財產申報的利益衝突
      | (3)機構的利益衝突
      | (4)個人的利益衝突
  32. | 下列何者不是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1)公開原則(2)利益交換(3)禁止進行(4)審核與核准 |   | (1)公開原則 |   | (2)利益交換 |   | (3)禁止進行 |   | (4)審核與核准
      | (1)公開原則
      | (2)利益交換
      | (3)禁止進行
      | (4)審核與核准
  33. | 以下何者為科學研究的特性? 甲、 具備科學規範與評價制度 乙、 由具備科學家特質者執行 丙、 社會的期待與投資 丁、 高自由度與高自主性 戊、 由正式組織運作(1)甲乙(2)甲乙丙(3)甲乙丙丁(4)甲乙丙丁戊 |   | (1)甲乙 |   | (2)甲乙丙 |   | (3)甲乙丙丁 |   | (4)甲乙丙丁戊
      | (1)甲乙
      | (2)甲乙丙
      | (3)甲乙丙丁
      | (4)甲乙丙丁戊
  34. | 以下何者為科學家與研究經費、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 甲、 研究者有機會以研究成果來造福社會國家。 乙、 研究者可以將研究成果占為己有。 丙、 社會大眾對學術研究、研究者的信任。 丁、 公部門、私部門研究經費的挹注。(1)甲乙丙(2)甲丙丁(3)甲乙丁(4)乙丙丁 |   | (1)甲乙丙 |   | (2)甲丙丁 |   | (3)甲乙丁 |   | (4)乙丙丁
      | (1)甲乙丙
      | (2)甲丙丁
      | (3)甲乙丁
      | (4)乙丙丁
  35. | 關於「引述」(quoting)的敘述,何者有誤?(1)引用他人資料,目的是讓讀者更了解相關的文獻(2)為了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故需正確引述出處(3)引述有其基本格式,也需在文末清楚註明參考文獻(4)若放在正文內,為避免讀者視覺混雜,不用加上引號 |   | (1)引用他人資料,目的是讓讀者更了解相關的文獻 |   | (2)為了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故需正確引述出處 |   | (3)引述有其基本格式,也需在文末清楚註明參考文獻 |   | (4)若放在正文內,為避免讀者視覺混雜,不用加上引號
      | (1)引用他人資料,目的是讓讀者更了解相關的文獻
      | (2)為了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故需正確引述出處
      | (3)引述有其基本格式,也需在文末清楚註明參考文獻
      | (4)若放在正文內,為避免讀者視覺混雜,不用加上引號
  36. | 下列何者不屬於需要使用「引述」(quoting)的情況?(1)引用他人論述的原文(2)呈現受訪者的原始回答內容(3)詮釋自身的觀點(4)引用二手資料 |   | (1)引用他人論述的原文 |   | (2)呈現受訪者的原始回答內容 |   | (3)詮釋自身的觀點 |   | (4)引用二手資料
      | (1)引用他人論述的原文
      | (2)呈現受訪者的原始回答內容
      | (3)詮釋自身的觀點
      | (4)引用二手資料
  37. | 下列何者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1)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2)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3)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4)要引述的資料若過多,徵求原作者同意 |   | (1)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   | (2)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   | (3)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   | (4)要引述的資料若過多,徵求原作者同意
      | (1)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 (2)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 (3)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 (4)要引述的資料若過多,徵求原作者同意
  38. | 花花撰寫作業時,為了避免抄襲的行為,所以引用網路期刊時,將一段內容的幾個名詞換句話說,例如把「老師」換成「教師」、把「台灣」換成「我國」,且不違反本意。請問花花的行為恰當嗎?(1)恰當,因為換幾個詞就不算抄襲(2)恰當,因不是全文複製與貼上(3)不恰當,因為僅是做無意義的文字更換(4)不恰當,因為網路期刊的可信度有疑慮 |   | (1)恰當,因為換幾個詞就不算抄襲 |   | (2)恰當,因不是全文複製與貼上 |   | (3)不恰當,因為僅是做無意義的文字更換 |   | (4)不恰當,因為網路期刊的可信度有疑慮
      | (1)恰當,因為換幾個詞就不算抄襲
      | (2)恰當,因不是全文複製與貼上
      | (3)不恰當,因為僅是做無意義的文字更換
      | (4)不恰當,因為網路期刊的可信度有疑慮
  39. | 下列敘述何者為「摘寫」 (summarizing) 與「改寫」 (paraphrasing) 最主要的差異?(1)「摘寫」為複製原文中的一部分文字,「改寫」為重新表達資料內容(2)「摘寫」後的文長通常較原文精簡,「改寫」後的文長可能和原文差不多(3)「摘寫」後的文長和原文可能差不多,「改寫」則為部分複製原文文字(4)「摘寫」後的長度通常較原文長,「改寫」的文長則較精簡 |   | (1)「摘寫」為複製原文中的一部分文字,「改寫」為重新表達資料內容 |   | (2)「摘寫」後的文長通常較原文精簡,「改寫」後的文長可能和原文差不多 |   | (3)「摘寫」後的文長和原文可能差不多,「改寫」則為部分複製原文文字 |   | (4)「摘寫」後的長度通常較原文長,「改寫」的文長則較精簡
      | (1)「摘寫」為複製原文中的一部分文字,「改寫」為重新表達資料內容
      | (2)「摘寫」後的文長通常較原文精簡,「改寫」後的文長可能和原文差不多
      | (3)「摘寫」後的文長和原文可能差不多,「改寫」則為部分複製原文文字
      | (4)「摘寫」後的長度通常較原文長,「改寫」的文長則較精簡
  40. | 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為了避免抄襲,他分別使用「改寫(paraphrasing)」及「摘寫(summarizing)」的方式來引用他人文句。請問下列何者可能使用「摘寫」的寫作技巧?(1)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2)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1)(3)以上皆為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4)以上皆為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 |   | (1)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 |   | (2)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1) |   | (3)以上皆為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 |   | (4)以上皆為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
      | (1)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
      | (2)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1)
      | (3)以上皆為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
      | (4)以上皆為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
  41. | 以下關於引用他人著作時,正確的引註方式的描述,何者有誤:(1)須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行為。(2)所引用他人創作之部分與自己創作之部分,必須可加以區辨。(3)只要所引用的量占整個著作比例很低,即屬於合理使用範圍內。(4)須明示出處。 |   | (1)須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行為。 |   | (2)所引用他人創作之部分與自己創作之部分,必須可加以區辨。 |   | (3)只要所引用的量占整個著作比例很低,即屬於合理使用範圍內。 |   | (4)須明示出處。
      | (1)須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行為。
      | (2)所引用他人創作之部分與自己創作之部分,必須可加以區辨。
      | (3)只要所引用的量占整個著作比例很低,即屬於合理使用範圍內。
      | (4)須明示出處。
  42. | 在學術著作中,常見著作內容引用他人論述。下列何者比較不是著作人引用他人著作的目的?(1)增加研究新穎性(2)加強自身論述(3)使研究議題更明確(4)使研究內容更深入 |   | (1)增加研究新穎性 |   | (2)加強自身論述 |   | (3)使研究議題更明確 |   | (4)使研究內容更深入
      | (1)增加研究新穎性
      | (2)加強自身論述
      | (3)使研究議題更明確
      | (4)使研究內容更深入

@account1895
Copy link

(2)紐倫堡守則保障了受試者在研究中的知情同意權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發起、主導或從事該試驗的人沒有義務和責任確定此同意的品質,可由他人代為進行。
(2)受試者應不受任何外力干涉、欺騙、蒙蔽、脅迫、過度的或其他隱蔽形式的壓制或强迫。
(3)守則規定受試者有知情的權利,研究者則有研究辯護和拒絕受試者退出之決定權。
(4)受試者能夠以贊助研究經費的方式,更換研究團隊人員與調整研究作者排序。

(2)《貝爾蒙報告書》的緣起與何種實驗研究有關?
(1)田野調查研究。
(2)人體試驗研究。
(3)觀察研究。
(4)個案研究。

(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中規定,首次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之計畫主持人,及首次執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之研究人需受幾小時的教育訓練?
(1)3小時。
(2)18小時。
(3)6小時。
(4)9小時。

(3)廖博士生除了進行自己的學位論文研究外,還另外執行由商業贊助的研究計劃案,這兩個研究的內容有重複性。以利益衝突管理的角度而言,請問廖博士生在分別撰寫論文和研究報告時,是否可以將提及此二研究結果的段落共用,即將相同的文字同時寫進兩份著作中?
(1)一定可以,因為廖博士生確實是此二研究的執行者,研究結果撰寫的決定權完全在於廖博士生。
(2)應該可以,廖博士生只要取得贊助商的同意即可。
(3)不一定,此行為可能會有抄襲與剽竊的問題,因為二者的研究結果歸屬權應該不同。廖博士生應該向贊助商和論文指導教授確認此事。
(4)一定不可以,因為該贊助商一定不知道其贊助的研究與廖博士生的個人研究有重複。

(4)下列何種情況,是當今期刊論文遭撤的主要原因之一?
(1)論文的致謝部分過於簡略。
(2)研究計畫之經費來源為私人企業,而非政府單位。
(3)僅引用對自己研究有利的文獻。
(4)研究結果無法被重製與驗證

(4)下列關於「跨來源請求」(cross-origin request)的內涵,何者有誤?
(1)跨來源請求是一種網路技術。
(2)是指透過瀏覽器執行程式碼監視他人的網上活動。
(3)被監視端對於是否被監視完全不知情。
(4)監視端的行為遊走於法律邊緣。

(4)以個人為單位的全國性或區域性資料,也都常被使用,這些資料庫通常不包含下列何者?
(1)戶政。
(2)稅收。
(3)役政。
(4)飲食。

(4)下列關於網路社會活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1)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已有說明網路社會活動的定義。
(2)網路社會活動一定會暴露行為者隱私,應該盡量避免。
(3)網路社會行為對使用者有利無害,應該多加參與。
(4)網路社會行為可以促進科技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1)甲語音平台網站與乙購物網站合作,當網路使用者瀏覽甲語音平台的視頻時,會穿插網路使用者於乙購物網站瀏覽過的相關產品,請問這樣的廣告宣傳存有何種倫理議題?
(1)隱私權的侵犯。
(2)肖像權的侵犯。
(3)重複蒐集資料。
(4)未迴避利益衝突。

(3)小芷欲研究不同地區的人所使用的招呼用語,因此花了一週的時間分別到北、中、南、東部進行資料蒐集,她在路上隨機向路人打招呼,並使用錄音筆紀錄。請問下列何者為可接受的研究行為?
(1)此研究不對人體造成傷害,故不需進行事後告知。
(2)由於是隨機選取受試者,所以不需要先徵得受試者同意
(3)取得語料後,應再徵詢受試者是否願意提供此語料以進行研究
(4)因為要受試者最自然的反應,因此不用告知受試者研究的相關資訊

(3)小李是年滿20歲的研究生,他欲研究同儕對同輩與長輩說話時用語不同之研究。他平常會隨身攜帶錄音筆以方便記錄,甚至邀請同學到家中作客,讓同學與父母聊天。請問小李的何種作法較適當?
(1)事前取得同輩之監護人以及長輩的知情同意,確定他們允許同儕參與該研究。
(2)告知同輩及長輩若同意參與研究則不得中途退出,以免資料不足。
(3)事前向同輩及長輩告知研究之詳盡資訊,並取得同意書;會影響研究之部分則採事後告知。
(4)事先告知同儕及長輩將參與研究,但為避免影響研究結果,暫不告知研究方法。

(2)一般而言,REC/IRB審查的決定大致可以包括下列幾種,下列何者為非?
(1)核准。
(2)申請仲裁。
(3)修改後核准。
(4)否決。

(3)下列有關IRB審查「通常審查」的研究計畫時可能會進行的措施,何者正確?
(1)為求公平,所有委員不得聯繫研究者並提出詢問或建議。
(2)研究者不得要求出席會議或以電話回答可能被提出的問題。
(3)至少有一位非學術研究者委員在場,以討論決定研究計畫案是否滿足法規要求。
(4)公正起見,由一位毫無相關的研究領域學者擔任主要審查委員。

(4)下列有關美國召開的紐倫堡醫師大審(The Nuremberg Doctors' trial)之敘述,何者正確?
(1)紐倫堡醫師大審主要審理研究中大量食用速食後的不人道肥胖問題。
(2)醫師與學術研究者被指控不愛護自己身體,擅自進行自體試驗。
(3)後來法官於宣判時將內容整理,發布《赫爾辛基宣言》。
(4)紐倫堡大審的結果引起眾人對於醫學研究倫理的省思。

(3)依據APA格式中關於英文論文寫作之敘述,以下何者為有效避免抄襲之方式?
(1)他人的著作在經改寫後,已算是自己的創作,所以不用註明資料來源。
(2)若引述他人文字在40字以內時,可直接與其他內容合併於文章中呈現,不需加上任何引號。
(3)若引述他人文字超過40字,應省略引號,並將其置於一個獨立方塊文內(block quotation),從左邊縮排,同時註明出處。
(4)原則上論文寫作沒有任何規範與特定的寫作格式,依照自己偏好的格式或使用前人文獻的撰寫方式即可。

(2)以下何者為研究者會涉及「自我抄襲」之可能原因?
(甲)為了避免抄襲他人文字的情況發生,因此拿自己之前撰寫的文字來使用;
(乙)為了再次強調先前發表過的成果,因此將自己已出版之論文的部分內容,原封不動地再次使用於新的文章中;
(丙)外語能力有限,因此拿自己之前經語法修訂且發表過的部分內容,原封不動地再次使用於新的文章中;
(丁)認為前言、研究方法等並不涉及文章創見,亦非論文的核心部分,因此大量重複使用自己之前已出版過的文字。
(1)甲、丙、丁。
(2)甲、乙、丙、丁。
(3)甲、乙、丁。
(4)乙、丙、丁。

(2)蔡教授和陳教授決定共同進行一項研究。他們使用完全相同的兩份研究計畫書,向不同單位申請研究經費獎補助,且互列為研究計畫之共同主持人。請問兩位教授最可能涉及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1)不被授權的合作關係。
(2)重複申請研究經費獎補助(一稿多投)。
(3)不當的學術掛名。
(4)兩人的行為未違反研究倫理。

(4)下列何人較沒有涉及「未適當引註」的不當行為?
(1)A教授:在期刊中大量使用其指導學生之畢業論文的段落文句。
(2)B教授:將他人的外文著作翻譯後,使用於自己的論文中;由於語言已轉換,故未加註原始資料的出處。
(3)C教授:專題研究計畫書的文字和圖表,有部分來自其任教課程之學生的作業內容。
(4)D教授:專題研究計畫書之研究方法章節的部分內容,是改寫自個人過去已發表的期刊論文,但有正確引註舊作出處。

@crq0803
Copy link

crq0803 commented Aug 17, 2023

花花目前正在撰寫研究論文,在自己的論文中常需要「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下列哪些要件是她需要考量的,以免侵反他人著作權?(A)須為正當目的之行為,例如為了研究所需;(B)須有引用行為,必須明確指出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著作;(C)須從引用資料的質量比例來考慮合理使用的範圍;(D)被引用著作一定要是已公開發表的作品;(E)被引用著作不可為公開發表過的,以免侵犯著作財產權。(1)ABC。(2)ABD。(3)ABCD。(4)ABCE。
不是(1)

《著作權法》是為保護人類創作而制定的規範,請問下列哪些創作是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類別,受到著作權法保護?(A)高中美術班同學們的畢業作品集;(B)中央氣象局最近地震報告,XX地區最大震度3級;(C)101大樓、台中國家歌劇院或國父紀念館等建築物;(D)猴子自己按下相機快門鍵的自拍照;(E)指導教授近10年來的期刊著作。
  | (1)AE。
  | (2)ABE。
  | (3)ACE。
  | (4)ABCE。
不是(1)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不是(4)

《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須明確告知相關事項,請問下列何者敘述有誤?(1)須清楚告知蒐集的機關名稱與目的。(2)須清楚告知蒐集的個人資料類別。(3)個人資料已由本人自行公開或其他已合法公開,依然必須在處理利用前向當事人告知。(4)若不能向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的情形,可免為告知。例如當事人因病昏迷,且無法得知其法定代理人為何人時。
不是(4)

下列何者敘述並非狹義定義下所指稱的科學(science)?(1)科學是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2)科學以可供驗證的解釋來建構及組織知識。(3)科學專指需要在實驗室進行人體實驗的學科。(4)科學對物質或非物質的世界具有預測能力。
不是(2)

@kkjj2266
Copy link

(1) Medical Institution A intends to conduct human trials on B without explicitly informing B about the details of the experiment. However, B had already given written consent for A to conduct human trials. What type of research ethics has A violated?
(1) Violated the principles that the researcher has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the subject and obtain his or her informed consent.
(2) Violated the principle that the researcher has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but not that of obtaining the subject’s informed consent.
(3) Violated the principle that the researcher must obtain the subject’s informed consent; but did not violate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4) Did not violate either the principle that the researcher has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or that of obtaining the subject’s informed consent.

(1) 3. Most publishers or periodicals have rules for the processing of research imag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cceptabl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1) Adjusting the clarity of the image within a reasonable scope so that the readers can easily see the image.
(2) Deliberately blurring the image so that the reader cannot easily see the details.
(3) Intentionally delete part of the image so that the reader cannot get a whole view of image.
(4) Researcher did not retain the original images after concluding the research.

(2) 3. Shuo is writing thesis about online teach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uses the technique of quoting?
(1) Wang (2006) believes that students will have more chances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 when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tool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Therefore students will hav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
(2)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this research interview also express similar ideas:
I really lik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It helps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 backgrounds to lessen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is the good part of internet learning. I think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use internet as a learning tool. (Teacher 1)
(3) To sum up, researchers believe the immediate and borderless features of the internet greatly lessen the time, dista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4) All of the above.

(3)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a scenario of self-plagiarism?
(1) Expand research data and re-submit the paper
(2) Reuse wordings from other paper.
(3) Beauty research results and graphs.
(4) Data aggregation/salami-slicing.

(2) 4. As a member in academi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to avoid self-plagiarism?
(1) Do not duplicate publications with the same set of data.
(2) Expand and add new data to an old set of data then write a new article for publication.
(3) Quote, paraphrase and summarize one’s own previous words and include clear citations.
(4) Reuse graphs and tables from one’s own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

(1)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ses of copyrighted works is correct?
(1) If the quotation is excessive (e.g., more than 40 English words), it should be a block quotation separated from the text.
(2) It is acceptable not to use quotations or notes when using the copyrighted works of others.
(3) It is not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cited text from original text as long as the source is indicated at the end of the text.
(4) When a source is cited verbatim, only the source must be indicated, without using quotation marks.

(2) 1. In principle, when does the author of a work acquire copyrights?
(1) The application was approved before creating a work.
(2) After the registration of a work.
(3)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a work.
(4) After the work is approved by an impartial third-party independent reviewer.

(1) 2. Are oral and literary works that are intended strictly to communicate facts in the form of news reports not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Act?
(1) No, they are not protected.
(2) Yes, they are protected.
(3) This is not specified by the Copyright Act.
(4) Such works are assessed on a case-by-case basis.

(2) 6. Are the test questions from examinations held pursuant to acts or regulations works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Act?
(1) Yes, they are protected.
(2) No, they are not protected.
(3) This is not specified by the Copyright Act.
(4) Such works are assessed by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on a case-by-case basis.

(2) 3. Regarding the ownership of research data and resul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
(1) Governments usually give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right to use data collected with public funds as an incentive to put research to use for the public good; when this is the case, the government usually owns the data
(2)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NSTC, the research data and results of projects funded by the MOST belong to the project investigators
(3) Before collecting research data, researchers must be sure of the attribution of data ownership, because it may affect who can publish the research results
(4) When private companies fund research, they may seek to retain the right to use the data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n the future

(4) 但覺得這題很怪!!!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manage conflict of interest?
(1) Ensur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published
(2) Ensuring the welfare of participants
(3) Ensuring th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of participants
(4) Ensuring the research has economic benefits

(2)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rinciple of managing conflict of interest?
(1) Disclosure
(2)Exchange of benefits
(3) Prohibition
(4) Review and authorization

(4)4. Academic research cannot be accomplished scientists alo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gencies also contribute to academic research?
A.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which a researcher works.
B. The university at which the scientist studied.
C. Various academic communities (academic societies).
D. Research funding agencie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E. The outsourced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cleaning the toilets of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1)ABCD
(2)BCDE
(3)ACDE
(4)ABCDE

(2)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arratives of academic research development is incorrect?
(1) Academic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wisdom of predecessors, and new knowledge is acquired on the basis of this wisdom; this activity is unique to humankind.
(2) The Royal Society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 was the world’s first government-approved offici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is accountable to the government.
(3) The researcher Robert Boyl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chemic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and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modern chemist.
(4) Before the 17th century, researchers wrote books to present their research results; modern scientists mostly publish papers in journals to disseminate their research result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ypes of privacy that are recognized by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 Information privacy, such as personal data;
(B) Spatial privacy, such as private homes;
(C) Freedom of Privacy of Correspondence, such as the content of a private phone call between two parties;
(D) Media privacy, such as television programs that an individual watches;
(E) Life privacy, such as intimate actions in private life.

(1)ACE
(2)ABCE
(3)ACDE
(4)ABCDE

(3) For research purposes, Hsiao-pao collected articles on parenting shared by netizens for a thesis related to online parent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1)Searching for articles by others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consent may violate information privacy.
(2)Even with quoting or paraphrasing, and with indicating the source, using an articl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riginal author violates copyright.
(3)Capturing pictures and videos outside the window of a netizen’s house to observe real-life childcare in their home may infringe on spatial privacy.
(4)All of the above constitute inappropriate and illegal behavior and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caution.

(2)2.
Chang, a researcher at a medical institution, is accused of the improp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a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who Chang involved in brain wave research and is severely punished. Which principle in the Belmont Report is the improper treatment of the vulnerable against?

(1)Respect for persons
(2)Beneficence
(3)Justice
(4)Complementary interest

(4) 3.
Hsiao Mei is a doctoral student in medical engineering. Her supervising professor asked her to assist th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for their theses. Six months ago, one of the student’s experiments failed. Therefore, he came to seek help from Hsiao Mei. Hsiao Mei discovered that the failure was caused by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 did not calibrate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properly. Therefore, she spent some time and manually calibrated the instrument and prevented the problem from reoccurring. Recently, the student not only passed the oral defense of his paper, but also modified the paper into a seminar essay to be published at a foreign seminar. He wrote to ask Hsiao Mei’s permission to list her as the third author, apart from the supervising professor and himself, in gratitude for her assistance in the instrument calibration. Should Hsiao Mei accept the off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ethics?

(1)She should, as long as she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regardless of 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the contribution, she is qualified to be listed as co-author of the paper.
(2)She should, if all co-authors agre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e authorship of the paper. Therefore, since the master’s student believed that Hsiao Mei is qualified to be the author, she can be listed as a co-author if the supervising professor has no objection.
(3)She should not. The master’s student does not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e authorship of the paper, as his positio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s not high enough. Therefore, Hsiao Mei should reject the student’s offer and submit the proposal to the supervising professor to request his permission.
(4)She should not. According to the norms of academic ethics, the author of a paper should make a substantial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Hsiao Mei only helped with the calib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rather than provide any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hence, she is not qualified to be listed as a co-author. The master’s student could include her contribution in the acknowledgment section.

(1) 5.
Xiao-lin,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 Taiwan, is facing pressure to meet the publ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ion. It suddenly occurs to him that he has published an English article abroad, so he directly translates the article into Chinese and submits it to a Chinese journal without specifying that the article is a translation. Which code of academic ethics announc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this against?

(1)Use of translated works and theoretical works without providing appropriate specifications
(2)Committing plagiarism
(3)Not specifying the co-authorship of theoretical work and not submitting a co-authorship form
(4)Applicants affecting the review process through illegal or improper means

(4)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require quoting?
(A) To use the original text of a verse in classic literature;
(B) To present an interviewee’s speech word for word;
(C) To copy the interview content of a journalist;
(D) To present key statements of a political figure at a press conference word for word.

(1)ABC
(2)BCD
(3)ACD
(4)ABCD

答案不是(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personal data protected by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A) National identity card number;
(B) medical records;
(C) fingerprints;
(D) literary works;
(E) financial situations;
(F) criminal history;
(G) genetic information.

(1)ACG
(2)ABCG
(3)ABCEFG
(4)ABCDEFG

答案不是(1)Plagiarism can be divided into plagiarism of ideas and plagiarism of word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

(1)Plagiarism of ideas: I followed the script content shared by my classmates to complete my own final script assignment.
(2)Plagiarism of ideas: I imitated the structure and painting method of a senior’s artwork in my own graduation thematic artwork.
(3)Plagiarism of words: I imitated the research project structure and research topics of the thesis of a former student.
(4)Plagiarism of words: I copied the programming work of a peer, modified the variable names, and submitted the work.

答案不是(1)
Xiao-no, a graduate student, is writing a journal article. Considering that the fields are very similar, he copies charts and results from his published articles and pastes them into the one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thinking that no one will find out. Which research misconduct is Xiao-no involved in?

(1)Duplicate publication
(2)Separate publication
(3)Republication with extended data
(4)Textual reuse

@Save-lives
Copy link

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 第三題是錯的 需要參考在這( https://ethics-s.moe.edu.tw/static/ethics/u10/index.html)

小美是一位醫學工程領域的博士生,她的指導教授要求她必須協助三位碩士生進行他們的論文研究。半年前,有一位碩士生的實驗一直失敗,因此尋求小美的協助。小美在經過瞭解後發現,原來該碩士生一直沒有正確校正一個重要的實驗儀器,才會使得實驗無法進行;因此她花了些時間手動校正儀器,並順利排除了問題。近日,這位碩士生不但通過論文口試,也主筆把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研討會論文,準備投稿到國外的研討會去發表。此時他寫信詢問小美,希望可以將她列名為自己和指導教授以外的第三位論文作者,以感謝她當初在儀器校正上的協助。請問依據一般研究倫理的規範,小美應該答應這個邀請嗎? 第二題是錯的 (在一、三、四 自己評估一下)

@LI-33234
Copy link

大牛跟小天是研究所同學,他們為了通過研究所設立的畢業發表門檻,決定各自先寫出一篇研究,然後再互相掛名投稿。一來是增加投稿錄取的機會,二來快速累積著作量。這類性質的作者被稱作?

@Antony-star
Copy link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選3是錯的)

  | (1)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 (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選2是錯的)
  | (1)ABC。
  | (2)BCD。
  | (3)ACD。
  | (4)ABCD。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選1是錯的)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ckps95027
Copy link

ckps95027 commented Aug 30, 2023

  1. | 研究生小膜去材料行訂購新兔籠時看見師傅正在打造一個放置於籠子內的平檯,請問這是為了做什麼用途?(1)讓籠子看起來比較美觀。(2)讓兔子可以滿足登高觀望警戒的習性。(3)讓研究人員方便把兔子抓起來觀察。(4)沒有特別用途,是商品固定格式。 |   | (1)讓籠子看起來比較美觀。 |   | (2)讓兔子可以滿足登高觀望警戒的習性。 |   | (3)讓研究人員方便把兔子抓起來觀察。 |   | (4)沒有特別用途,是商品固定格式。
      | (1)讓籠子看起來比較美觀。
     v | (2)讓兔子可以滿足登高觀望警戒的習性。
      | (3)讓研究人員方便把兔子抓起來觀察。
      | (4)沒有特別用途,是商品固定格式。
  2. | 實驗動物飼養人員宜與實驗動物進行下列哪些活動,使實驗動物處於愉快放鬆的狀態?(甲)機巧訓練(乙)遊戲時間(丙)探索活動(丁)玩具玩耍(戊)餵獎賞食物(1)(乙)、(丁)、(戊)。(2)(甲)、(丙)、(戊)。(3)(乙)、(丙)、(丁)、(戊)。(4)(甲)、(乙)、(丙)、(丁)、(戊)。 |   | (1)(乙)、(丁)、(戊)。 |   | (2)(甲)、(丙)、(戊)。 |   | (3)(乙)、(丙)、(丁)、(戊)。 |   | (4)(甲)、(乙)、(丙)、(丁)、(戊)。
      | (1)(乙)、(丁)、(戊)。
      | (2)(甲)、(丙)、(戊)。
      | (3)(乙)、(丙)、(丁)、(戊)。
     v | (4)(甲)、(乙)、(丙)、(丁)、(戊)。
  3. | 下列何者不包含在「賦予農場動物五項自由」的主張?(1)免於成為實驗動物的自由。(2)免於飢渴的自由。(3)能夠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4)免於恐懼與焦慮的自由。 |   | (1)免於成為實驗動物的自由。 |   | (2)免於飢渴的自由。 |   | (3)能夠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 |   | (4)免於恐懼與焦慮的自由。
    v  | (1)免於成為實驗動物的自由。
      | (2)免於飢渴的自由。
      | (3)能夠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
      | (4)免於恐懼與焦慮的自由。
  4. | 下列何種對實驗動物的標記方式可讓實驗動物免於疼痛?(1)烙號。(2)剪耳。(3)畫記。(4)刻尾。 |   | (1)烙號。 |   | (2)剪耳。 |   | (3)畫記。 |   | (4)刻尾。
      | (1)烙號。
      | (2)剪耳。
     v | (3)畫記。
      | (4)刻尾。
  5. | 關於提供科學應用動物良好的居住空間環境條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為實驗動物佈置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是研究倫理的重要觀念之一。(2)若因現實環境條件因素,實驗動物的生活品質不盡完善也無可奈何。(3)目前尚未有實驗動物居住品質的環境標準,研究員只能主觀地隨時視動物情況做調整。(4)影響動物生活品質的條件視實驗動物的種類而不同,通常影響因素不超過三種。 |   | (1)為實驗動物佈置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是研究倫理的重要觀念之一。 |   | (2)若因現實環境條件因素,實驗動物的生活品質不盡完善也無可奈何。 |   | (3)目前尚未有實驗動物居住品質的環境標準,研究員只能主觀地隨時視動物情況做調整。 |   | (4)影響動物生活品質的條件視實驗動物的種類而不同,通常影響因素不超過三種。
    v  | (1)為實驗動物佈置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是研究倫理的重要觀念之一。
      | (2)若因現實環境條件因素,實驗動物的生活品質不盡完善也無可奈何。
      | (3)目前尚未有實驗動物居住品質的環境標準,研究員只能主觀地隨時視動物情況做調整。
      | (4)影響動物生活品質的條件視實驗動物的種類而不同,通常影響因素不超過三種。
  6. | 對於科學應用動物的居住環境,飼養員應該有何種態度或認知?(1)讓科學應用動物不要有不良生理反應即可。(2)居住環境佈置應與野生環境完全相同。(3)應滿足科用應用動物的基本居住環境需求。(4)居住環境並不會影響科學應用動物的心理狀態。 |   | (1)讓科學應用動物不要有不良生理反應即可。 |   | (2)居住環境佈置應與野生環境完全相同。 |   | (3)應滿足科用應用動物的基本居住環境需求。 |   | (4)居住環境並不會影響科學應用動物的心理狀態。
      | (1)讓科學應用動物不要有不良生理反應即可。
      | (2)居住環境佈置應與野生環境完全相同。
    v  | (3)應滿足科用應用動物的基本居住環境需求。
      | (4)居住環境並不會影響科學應用動物的心理狀態。
  7. | 您是小葉的博士班學長,在小葉撰寫將要發表的期刊論文期間,您時常提供研究內容及論文結構上的修改建議,甚至協助撰寫了部分的文章段落,使此論文更符合期刊發表的品質。請問您是否可要求小葉將您列為此期刊的共同作者?(1)不可,因為您並無實際撰寫期刊論文。(2)不可,因為您是自願協助,而非出自小葉之請求。(3)可,因為您對此期刊有實質貢獻。(4)可,因為可以增加您的研究發表數量。 |   | (1)不可,因為您並無實際撰寫期刊論文。 |   | (2)不可,因為您是自願協助,而非出自小葉之請求。 |   | (3)可,因為您對此期刊有實質貢獻。 |   | (4)可,因為可以增加您的研究發表數量。
      | (1)不可,因為您並無實際撰寫期刊論文。
      | (2)不可,因為您是自願協助,而非出自小葉之請求。
    v  | (3)可,因為您對此期刊有實質貢獻。
      | (4)可,因為可以增加您的研究發表數量。
  8. | 下列哪位人員最可以與黃禹錫共同掛名為論文的作者?(1)研究單位的行政主管。(2)提供研究資金的捐贈者。(3)提供實驗樣本的受試者。(4)參與撰寫論文的研究人員。 |   | (1)研究單位的行政主管。 |   | (2)提供研究資金的捐贈者。 |   | (3)提供實驗樣本的受試者。 |   | (4)參與撰寫論文的研究人員。
      | (1)研究單位的行政主管。
      | (2)提供研究資金的捐贈者。
      | (3)提供實驗樣本的受試者。
     v | (4)參與撰寫論文的研究人員。
  9. | 假設黃禹錫已知使用女助理之卵子來研究是違反研究倫理,但其仍向女助理要求提供卵子供研究用,他這麼做可能有多方面的考量,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為其考量內容?(1)為保護其他女性,只向助理取得卵子。(2)樣本取得不易。(3)研究時程緊湊。(4)助理不會拒絕。 |   | (1)為保護其他女性,只向助理取得卵子。 |   | (2)樣本取得不易。 |   | (3)研究時程緊湊。 |   | (4)助理不會拒絕。
    v  | (1)為保護其他女性,只向助理取得卵子。
      | (2)樣本取得不易。
      | (3)研究時程緊湊。
      | (4)助理不會拒絕。
  10. | 若您為黃禹錫領軍的研究團隊之一員,當您對團隊的研究過程有道德上的疑義時,你該如何因應比較符合研究倫理的精神?(1)直接退出研究團隊並向專責單位舉發。(2)向黃禹錫或其助理提出自己的疑義,然後繼續研究。(3)我不是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不是我要承擔的責任,故繼續研究沒關係。(4)向專責單位諮詢看是否真有違反研究倫理,若有則考慮退出並舉發。 |   | (1)直接退出研究團隊並向專責單位舉發。 |   | (2)向黃禹錫或其助理提出自己的疑義,然後繼續研究。 |   | (3)我不是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不是我要承擔的責任,故繼續研究沒關係。 |   | (4)向專責單位諮詢看是否真有違反研究倫理,若有則考慮退出並舉發。
      | (1)直接退出研究團隊並向專責單位舉發。
      | (2)向黃禹錫或其助理提出自己的疑義,然後繼續研究。
      | (3)我不是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不是我要承擔的責任,故繼續研究沒關係。
    v  | (4)向專責單位諮詢看是否真有違反研究倫理,若有則考慮退出並舉發。
  11. | 下列何者非屬「知情同意」之要素?(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2)能自由行使選擇權,不受干涉、欺騙、蒙蔽、與脅迫。(3)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理解,足以做出知情的決定。(4)具有行使同意的能力。 |   | (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   | (2)能自由行使選擇權,不受干涉、欺騙、蒙蔽、與脅迫。 |   | (3)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理解,足以做出知情的決定。 |   | (4)具有行使同意的能力。
    v  | (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 (2)能自由行使選擇權,不受干涉、欺騙、蒙蔽、與脅迫。
      | (3)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理解,足以做出知情的決定。
      | (4)具有行使同意的能力。
  12. | 1947年的紐倫堡守則對於受試者之知情同意有相關論述,以下何者有誤?(1)受試者應有選擇更換研究團隊人員之權力。(2)受試者應有法律上行使同意的能力。(3)受試者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知識和理解。(4)受試者應處於能自由行使選擇權的地位。 |   | (1)受試者應有選擇更換研究團隊人員之權力。 |   | (2)受試者應有法律上行使同意的能力。 |   | (3)受試者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知識和理解。 |   | (4)受試者應處於能自由行使選擇權的地位。
    v  | (1)受試者應有選擇更換研究團隊人員之權力。
      | (2)受試者應有法律上行使同意的能力。
      | (3)受試者對於試驗的項目有充分的知識和理解。
      | (4)受試者應處於能自由行使選擇權的地位。
  13. | 下列對於倫理審查制度的敘述,何者不適當?(1)不是只有對研究參與者有身體上的直接風險的研究才需要進行倫理審查。(2)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對學術自由有一定程度且無法避免的阻礙。(3)非該專業學術領域的審查委員能協助該領域研究者發現盲點。(4)審查委員均須簽署保密協議,不得外洩或所審核的研究計畫內容。 |   | (1)不是只有對研究參與者有身體上的直接風險的研究才需要進行倫理審查。 |   | (2)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對學術自由有一定程度且無法避免的阻礙。 |   | (3)非該專業學術領域的審查委員能協助該領域研究者發現盲點。 |   | (4)審查委員均須簽署保密協議,不得外洩或所審核的研究計畫內容。
      | (1)不是只有對研究參與者有身體上的直接風險的研究才需要進行倫理審查。
    v  | (2)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對學術自由有一定程度且無法避免的阻礙。
      | (3)非該專業學術領域的審查委員能協助該領域研究者發現盲點。
      | (4)審查委員均須簽署保密協議,不得外洩或所審核的研究計畫內容。
  14. | 倫理審查的背後意涵主要是期望研究者保有何種態度?(1)知識發展。(2)對受試者/研究參與者的同理心。(3)誠信。(4)守法。 |   | (1)知識發展。 |   | (2)對受試者/研究參與者的同理心。 |   | (3)誠信。 |   | (4)守法。
      | (1)知識發展。
    v  | (2)對受試者/研究參與者的同理心。
      | (3)誠信。
      | (4)守法。
  15. | 我國在大學校院成立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近因源於兩項重要事件,請問是哪兩項?(1)首屆WCRI世界倫理大會舉辦、行政院「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三校合併案。(3)南韓黃禹錫事件、《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公布施行。(4)行政院「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決議文與會議報告、《人體研究法》公布施行。 |   | (1)首屆WCRI世界倫理大會舉辦、行政院「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 (2)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三校合併案。 |   | (3)南韓黃禹錫事件、《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公布施行。 |   | (4)行政院「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決議文與會議報告、《人體研究法》公布施行。
      | (1)首屆WCRI世界倫理大會舉辦、行政院「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2)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三校合併案。
      | (3)南韓黃禹錫事件、《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公布施行。
    v  | (4)行政院「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決議文與會議報告、《人體研究法》公布施行。
  16. | 研究生小云在某大學進行有關深山部落原住民的基因定序研究,需要採集受試者的血液、唾液等檢體,請問小云的研究是否需要送交REC/IRB倫理審查?若需送審,應送審哪一個研究倫理審查單位?(1)需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2)需送審/受理單位為醫院REC/IRB。(3)建議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4)免審查。 |   | (1)需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 |   | (2)需送審/受理單位為醫院REC/IRB。 |   | (3)建議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 |   | (4)免審查。
    v  | (1)需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
      | (2)需送審/受理單位為醫院REC/IRB。
      | (3)建議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
      | (4)免審查。
  17. | 研究在保密及尊重隱私的方面相當重要,但不包含下列哪一項?(1)研究參與者所拿到的施測費金額(2)個人資料(3)研究參與者所屬之單位(4)研究參與者所在地區資訊 |   | (1)研究參與者所拿到的施測費金額 |   | (2)個人資料 |   | (3)研究參與者所屬之單位 |   | (4)研究參與者所在地區資訊
    v  | (1)研究參與者所拿到的施測費金額
      | (2)個人資料
      | (3)研究參與者所屬之單位
      | (4)研究參與者所在地區資訊
  18. | 對於非侵入性的測量方法而言,最主要的風險為?(1)生理傷害的風險(2)個資外洩的風險(3)錢財損失的風險(4)信任他人的風險 |   | (1)生理傷害的風險 |   | (2)個資外洩的風險 |   | (3)錢財損失的風險 |   | (4)信任他人的風險
      | (1)生理傷害的風險
    v  | (2)個資外洩的風險
      | (3)錢財損失的風險
      | (4)信任他人的風險
  19. | 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設置的最主要目的為何?(1)進行思想審查。(2)保護受試對象。(3)收取研究費用。(4)制裁不當研究。 |   | (1)進行思想審查。 |   | (2)保護受試對象。 |   | (3)收取研究費用。 |   | (4)制裁不當研究。
      | (1)進行思想審查。
    v  | (2)保護受試對象。
      | (3)收取研究費用。
      | (4)制裁不當研究。
  20. | 有些研究內容受到「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的管理,以下何者即屬於此例?(1)收集政府國營企業之財務報表並建立成資料庫。(2)收集詩人所著之文學作品並建立成資料庫。(3)收集人類檢體與個人資料並建立成資料庫。(4)收集各級學校教師教學檔案並建立成資料庫。 |   | (1)收集政府國營企業之財務報表並建立成資料庫。 |   | (2)收集詩人所著之文學作品並建立成資料庫。 |   | (3)收集人類檢體與個人資料並建立成資料庫。 |   | (4)收集各級學校教師教學檔案並建立成資料庫。
      | (1)收集政府國營企業之財務報表並建立成資料庫。
      | (2)收集詩人所著之文學作品並建立成資料庫。
    v  | (3)收集人類檢體與個人資料並建立成資料庫。
      | (4)收集各級學校教師教學檔案並建立成資料庫。
  21. | 關於我國實驗動物的相關法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目前動物保護法規的修正頻率高,意味著對動物照護的不完全、或仍有不合理對待動物的案例出現。(2)我國現行法規的重點在建置一個合理使用動物於研究的管理體制,並且清楚界定各管理階層的權責。(3)研究人員應謹守合理對待實驗動物的法規,而非抱怨越趨嚴格的管制條例。(4)以上皆是。 |   | (1)目前動物保護法規的修正頻率高,意味著對動物照護的不完全、或仍有不合理對待動物的案例出現。 |   | (2)我國現行法規的重點在建置一個合理使用動物於研究的管理體制,並且清楚界定各管理階層的權責。 |   | (3)研究人員應謹守合理對待實驗動物的法規,而非抱怨越趨嚴格的管制條例。 |   | (4)以上皆是。
      | (1)目前動物保護法規的修正頻率高,意味著對動物照護的不完全、或仍有不合理對待動物的案例出現。
      | (2)我國現行法規的重點在建置一個合理使用動物於研究的管理體制,並且清楚界定各管理階層的權責。
      | (3)研究人員應謹守合理對待實驗動物的法規,而非抱怨越趨嚴格的管制條例。
     v | (4)以上皆是。
  22. | 下列關於《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敘述,何者有誤?(1)違反此法屬於刑事責任。(2)主要原則為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3)若某動物的族群量逾越環境容許量,則可以合理減量。(4)即使是基於教育目的,仍不得以保育類野生動物做為研究對象。 |   | (1)違反此法屬於刑事責任。 |   | (2)主要原則為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 |   | (3)若某動物的族群量逾越環境容許量,則可以合理減量。 |   | (4)即使是基於教育目的,仍不得以保育類野生動物做為研究對象。
      | (1)違反此法屬於刑事責任。
      | (2)主要原則為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
      | (3)若某動物的族群量逾越環境容許量,則可以合理減量。
    v  | (4)即使是基於教育目的,仍不得以保育類野生動物做為研究對象。
  23. | 實驗動物照護委員會成員依其身分有不同的作用,下列何者配對有誤?(1)使用動物的學術研究者:最常使用動物進行實驗的人員。(2)獸醫:協助實驗動物在實驗過程中的醫療、急救及人道安樂死。(3)動物福祉專家:協助檢視研究過程,考量及關注動物平日作息的所有感受與舒適度。(4)社會人士:能以旁觀者提出問題或意見,通常也是最不偏頗的觀點。 |   | (1)使用動物的學術研究者:最常使用動物進行實驗的人員。 |   | (2)獸醫:協助實驗動物在實驗過程中的醫療、急救及人道安樂死。 |   | (3)動物福祉專家:協助檢視研究過程,考量及關注動物平日作息的所有感受與舒適度。 |   | (4)社會人士:能以旁觀者提出問題或意見,通常也是最不偏頗的觀點。
      | (1)使用動物的學術研究者:最常使用動物進行實驗的人員。
    v  | (2)獸醫:協助實驗動物在實驗過程中的醫療、急救及人道安樂死。
      | (3)動物福祉專家:協助檢視研究過程,考量及關注動物平日作息的所有感受與舒適度。
      | (4)社會人士:能以旁觀者提出問題或意見,通常也是最不偏頗的觀點。
  24. | 各國管理實驗動物單位的名稱不盡相同,但其宗旨是一樣的。下列何者非常見的管理實驗動物單位之名稱?(1)動物保護委員會。(2)動物倫理委員會。(3)動物研究委員會。(4)動物照護委員會。 |   | (1)動物保護委員會。 |   | (2)動物倫理委員會。 |   | (3)動物研究委員會。 |   | (4)動物照護委員會。
      | (1)動物保護委員會。
      | (2)動物倫理委員會。
      | (3)動物研究委員會。
    xxx不是  | (4)動物照護委員會。
  25. | 綜觀古今,人類對於使用動物作為試驗對象的態度為何?(1)先支持後反對。(2)先反對後支持。(3)先隨意後嚴謹。(4)先嚴謹後隨意。 |   | (1)先支持後反對。 |   | (2)先反對後支持。 |   | (3)先隨意後嚴謹。 |   | (4)先嚴謹後隨意。
      | (1)先支持後反對。
      | (2)先反對後支持。
    v  | (3)先隨意後嚴謹。
      | (4)先嚴謹後隨意。
  26. | 紐倫堡守則要求醫學研究必須根據動物實驗結果設計人體實驗,紐倫堡守則裡會有此要求的原因為何?(1)降低高風險實驗對人體的危害。(2)堅信人類的福祉大於動物的生存權。(3)動物的多樣性可為實驗結果提供極大的參考價值。(4)動物的繁殖能力大於人類。 |   | (1)降低高風險實驗對人體的危害。 |   | (2)堅信人類的福祉大於動物的生存權。 |   | (3)動物的多樣性可為實驗結果提供極大的參考價值。 |   | (4)動物的繁殖能力大於人類。
     v | (1)降低高風險實驗對人體的危害。
      | (2)堅信人類的福祉大於動物的生存權。
      | (3)動物的多樣性可為實驗結果提供極大的參考價值。
      | (4)動物的繁殖能力大於人類。
  27. | 以下何者屬於以群集為單位的隨機分派試驗研究?(1)在某公司做反菸介入,每個員工抽籤決定自己分到角色扮演組或書面衛教組。(2)在某醫院進行疫苗試驗,某些分科病人分到實驗組,某些科別病人分到對照組。(3)某學生利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研究。(4)在某鄉鎮做高血壓防治教育,參與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聽飲食衛教演講或是用藥安全衛教演講。 |   | (1)在某公司做反菸介入,每個員工抽籤決定自己分到角色扮演組或書面衛教組。 |   | (2)在某醫院進行疫苗試驗,某些分科病人分到實驗組,某些科別病人分到對照組。 |   | (3)某學生利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   | (4)在某鄉鎮做高血壓防治教育,參與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聽飲食衛教演講或是用藥安全衛教演講。
      | (1)在某公司做反菸介入,每個員工抽籤決定自己分到角色扮演組或書面衛教組。
    v  | (2)在某醫院進行疫苗試驗,某些分科病人分到實驗組,某些科別病人分到對照組。
      | (3)某學生利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 (4)在某鄉鎮做高血壓防治教育,參與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聽飲食衛教演講或是用藥安全衛教演講。
  28. | 下列關於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特色描述,何者為非?(1)臨床藥物試驗通常是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2)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隨機分派試驗盲性研究,是實驗性或介入性研究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3)在人數足夠的前提下,隨機分派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4)採取「盲性」的目的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   | (1)臨床藥物試驗通常是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 |   | (2)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隨機分派試驗盲性研究,是實驗性或介入性研究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   | (3)在人數足夠的前提下,隨機分派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   | (4)採取「盲性」的目的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 (1)臨床藥物試驗通常是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
      | (2)以「個人」為分組和介入單位的隨機分派試驗盲性研究,是實驗性或介入性研究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 (3)在人數足夠的前提下,隨機分派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v  | (4)採取「盲性」的目的是避免或減少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
  29. | 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向此原住民族部落長老告知研究目的,並諮詢其同意,希望族人能提供血液樣本讓她帶回研究室研究。請問小妮此一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1)有,小妮應提出研究基本資料表、研究計畫摘,向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為諮詢主體。(2)有,小妮沒有告知長老研究之風險。(3)沒有,小妮諮詢的對象具有代表性。(4)沒有,小妮有落實知情同意之原則。 |   | (1)有,小妮應提出研究基本資料表、研究計畫摘,向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為諮詢主體。 |   | (2)有,小妮沒有告知長老研究之風險。 |   | (3)沒有,小妮諮詢的對象具有代表性。 |   | (4)沒有,小妮有落實知情同意之原則。
    v  | (1)有,小妮應提出研究基本資料表、研究計畫摘,向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為諮詢主體。
      | (2)有,小妮沒有告知長老研究之風險。
      | (3)沒有,小妮諮詢的對象具有代表性。
      | (4)沒有,小妮有落實知情同意之原則。
  30. | 下列關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之內涵描述,何者錯誤?(1)此條文之「諮詢」帶有獲致「同意」之目的性,故此二者之意義不同。(2)此條文明白揭示諮詢的原則,包括誠信、程序、方法、代表性、自由、原創、公開、公正、和平等。(3)此條文明定原住民得分享研究相關利益,保障原住民的權益。(4)條文著重於族群諮詢與同意,非參與研究計畫之原住民個人同意。 |   | (1)此條文之「諮詢」帶有獲致「同意」之目的性,故此二者之意義不同。 |   | (2)此條文明白揭示諮詢的原則,包括誠信、程序、方法、代表性、自由、原創、公開、公正、和平等。 |   | (3)此條文明定原住民得分享研究相關利益,保障原住民的權益。 |   | (4)條文著重於族群諮詢與同意,非參與研究計畫之原住民個人同意。
      | (1)此條文之「諮詢」帶有獲致「同意」之目的性,故此二者之意義不同。
    v  | (2)此條文明白揭示諮詢的原則,包括誠信、程序、方法、代表性、自由、原創、公開、公正、和平等。
      | (3)此條文明定原住民得分享研究相關利益,保障原住民的權益。
      | (4)條文著重於族群諮詢與同意,非參與研究計畫之原住民個人同意。
  31. | 依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的醫學期刊投稿建議規範,下列何者非為作者之認定的要件?(1)對創作內容給予重大修改。(2)對定稿進行最終審閱。(3)願意承擔論文之相關責任。(4)針對論文進行編修或翻譯。 |   | (1)對創作內容給予重大修改。 |   | (2)對定稿進行最終審閱。 |   | (3)願意承擔論文之相關責任。 |   | (4)針對論文進行編修或翻譯。
    xxx不是  | (1)對創作內容給予重大修改。
      | (2)對定稿進行最終審閱。
      | (3)願意承擔論文之相關責任。
      | (4)針對論文進行編修或翻譯。
  32. | 關於學術論文之作者的認定,下列何者恰當?(1)當事人得以契約約定著作人。(2)指導教授必為作者之一。(3)作者之列名順序有統一的絕對標準,無需考慮所屬專長領域的規範或學術慣例。(4)由於各專業領域論文撰寫方式不同,故作者之列名順序有可能因所屬專長領域不同而異。 |   | (1)當事人得以契約約定著作人。 |   | (2)指導教授必為作者之一。 |   | (3)作者之列名順序有統一的絕對標準,無需考慮所屬專長領域的規範或學術慣例。 |   | (4)由於各專業領域論文撰寫方式不同,故作者之列名順序有可能因所屬專長領域不同而異。
      | (1)當事人得以契約約定著作人。
      | (2)指導教授必為作者之一。
      | (3)作者之列名順序有統一的絕對標準,無需考慮所屬專長領域的規範或學術慣例。
    v  | (4)由於各專業領域論文撰寫方式不同,故作者之列名順序有可能因所屬專長領域不同而異。
  33. | 以下對次級資料的使用方法,哪一個是比較合乎倫理的作法?(1)請教專業時要評估對方的品德修養,分工事先說明,必要時簽署合約或備忘錄。(2)研究推論就算產生生態謬誤也是正常現象,不須在意。(3)資料庫中有關民眾、醫事人員,或醫療機構的個資完全透明公開。(4)為了學術研究需要,上鎖的資料庫得以試圖破解加密。 |   | (1)請教專業時要評估對方的品德修養,分工事先說明,必要時簽署合約或備忘錄。 |   | (2)研究推論就算產生生態謬誤也是正常現象,不須在意。 |   | (3)資料庫中有關民眾、醫事人員,或醫療機構的個資完全透明公開。 |   | (4)為了學術研究需要,上鎖的資料庫得以試圖破解加密。
    v  | (1)請教專業時要評估對方的品德修養,分工事先說明,必要時簽署合約或備忘錄。
      | (2)研究推論就算產生生態謬誤也是正常現象,不須在意。
      | (3)資料庫中有關民眾、醫事人員,或醫療機構的個資完全透明公開。
      | (4)為了學術研究需要,上鎖的資料庫得以試圖破解加密。
  34. | 下列何者非屬初級資料(primary data)?(1)研究者自己或學生收集的資料。(2)自己作答心理測驗得到的選項數據。(3)研究者到宮廟訪談的活動內容。(4)全民健保資料庫。 |   | (1)研究者自己或學生收集的資料。 |   | (2)自己作答心理測驗得到的選項數據。 |   | (3)研究者到宮廟訪談的活動內容。 |   | (4)全民健保資料庫。
      | (1)研究者自己或學生收集的資料。
      | (2)自己作答心理測驗得到的選項數據。
      | (3)研究者到宮廟訪談的活動內容。
    v  | (4)全民健保資料庫。
  35. | 在面對不顯著的研究結果時,統計專家應採取何種作法,才合乎研究倫理?(1)不斷重分直到找到其中一組變項有呈現顯著關係為止。(2)維持原狀不做更改,並對此進行檢討分析。(3)直接修改統計結果的數值直到有顯著關係為止。(4)排除掉相關較低的受試者資料。 |   | (1)不斷重分直到找到其中一組變項有呈現顯著關係為止。 |   | (2)維持原狀不做更改,並對此進行檢討分析。 |   | (3)直接修改統計結果的數值直到有顯著關係為止。 |   | (4)排除掉相關較低的受試者資料。
      | (1)不斷重分直到找到其中一組變項有呈現顯著關係為止。
    v  | (2)維持原狀不做更改,並對此進行檢討分析。
      | (3)直接修改統計結果的數值直到有顯著關係為止。
      | (4)排除掉相關較低的受試者資料。
  36. | 一般而言,統計專家和研究者的關係為何?(1)平等的合作關係。(2)顧問諮詢的關係。(3)協助會計計算的關係。(4)外包雇用的關係。 |   | (1)平等的合作關係。 |   | (2)顧問諮詢的關係。 |   | (3)協助會計計算的關係。 |   | (4)外包雇用的關係。
    v  | (1)平等的合作關係。
      | (2)顧問諮詢的關係。
      | (3)協助會計計算的關係。
      | (4)外包雇用的關係。

@younger1612
Copy link

《紐倫堡宣言》、《赫爾辛基宣言》和《貝爾蒙報告書》為最根本的研究倫理準則,均強調對被研究者的權益保護原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選3是錯的)
(1)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研究者說明參與研究可能的風險及後續資料處理等事項。
(2)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確實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不被侵犯。
(3)進行研究前,被研究者應充分瞭解參與研究應負的義務,再決定是否參與研究。
(4)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避免挑選易受傷害族群(如:原住民、孕婦、年長者、小孩等)進行資料蒐集,以降低研究可能承擔之風險。
針對《貝爾蒙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v (1)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2)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3)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 (選3是錯的)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zxlinchristine
Copy link

王教授正在力推,系上所有的研究案都應該詳實具體地揭露所有的利益關係。請問這個做法如果以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而言,符合下列哪一項?
y(1)公開原則。
(2)利益交換。
(3)禁止進行。
(4)審核與核准。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個人資料保護法所規範的對象?
(1)某大學新生入學時,參加新生體檢的健康檢查報告。
y(2)政府官員公開在網路上的個人粉絲專頁。
(3)郝教授請班上同學填寫個人資料通訊錄。
(4)某大學新生入學時,新生所填寫的個人資料。

小茶畢業在即,但苦於沒有辦法通過期刊論文發表的畢業門檻,於是他為了確保文章能夠在期限內被刊登,他將同一篇文章同時投到數個不同的期刊去接受審查,但沒有告知審查單位這個行為。小茶這個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y(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行善」原則,當下列何種情況發生時,研究人員應該立即考慮中止研究?
(1)研究人員發現特定實驗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的配合度不佳,因此請他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參與實驗。
y(2)研究者人員在人體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受試者面臨到預期外之嚴重傷害的風險。
(3)部分實驗參與者決定在研究中途退出參與。
(4)研究人員欲擴編研究人力,以滿足實驗過程中的人力需求。

刑法中有許多與隱私權相關的規定,請問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甲、沒有正當理由拆閱或隱匿他人密封的信函、文書或圖畫,或以其他方式偷窺內容-妨害文件秘密罪。
乙、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例如使用竊聽設備偷聽他人不願公開的談話內容-窺視竊聽竊錄罪。
丙、因為職務關係而持有他人的資料,並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工商秘密罪。
丁、因業務關係而持有他人個人資料或隱私者,例如醫師、藥師、律師、心理師等,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他人秘密罪。
戊、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而獲得他人的秘密,卻沒有正當理由而洩密者-洩漏電腦秘密罪。
(1)甲乙丙。
(2)甲乙丁。
y(3)甲乙丁戊。
(4)甲乙丙丁戊。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對「論文作者的定義」,以下何者敘述是有誤的?
(1)論文作者應對研究計畫的構想或設計,或對蒐集、分析或詮釋研究資料有實質貢獻。
(2)論文作者應同意對整體論文負責,以確保能夠適當地查驗與解決論文中任一部分之精確性或完整性的相關問題。
y(3)署名作者的排序應由全體作者共同決定,只要全體作者同意,應尊重作者群的建議而決定掛名順序。
(4)只要是對研究有實質貢獻者,應該給他們對論文提供實質重要的修改、或草擬/定稿最終發表論文的機會,以保障其掛名的權利。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y(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以制定學術研究論文寫作格式而聞名的「美國心理學學會」,所訂定的《心理學家倫理原則與行為守則》(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明訂心理學家在從事研究和教學時,所需依循的倫理準則,請問下列不包括何者?
(1)尊重人權以及保護隱私。
(2)公平與公正對待受試者。
y(3)進行有利社會的學術研究。
(4)瞭解研究者應負的責任。

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要撰寫論文投稿到研討會,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
(1)小光將自己期末報告的文獻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並適時補充最新的文獻資料。
(2)小究在文獻探討部分,將數篇文獻整理合併並將文句改寫,詮釋自身觀點,註明資料來源。
y(3)小妍照著已畢業學長論文中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步驟,撰寫自己論文的研究方法。
(4)花花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改寫成要投稿研討會的研究論文。

研究員小夫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受試者投訴,指控他問了許多和研究說明書明顯沒有關係的問題,還增加了一些本來受試者不知道的活動環節。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y(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小花是人文領域的碩士生,她與指導教授的團隊共同寫了一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請問一般而言,依實質貢獻的程度來說,除了構思並負責撰寫整個研究的小花外,下列哪些作者適合共同掛名?
(甲)指導小花並給予研究建議的指導教授;
(乙)協助小花印製與回收問卷的研究助理;
(丙)與小花一起進行問卷設計的同學;
(丁)協助問卷統計與研究結論建議的學長;
(戊)最後幫忙潤稿的語言中心老師。
(1)甲乙丙。
y(2)甲丙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請問下列關於引述「二手資料」的敘述,何者為錯誤的?
(1)即使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都不可以在論文中使用二手資料。
(2)在寫作文章時,如同一手資料,也要引述,也必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3)只要是由他人那邊借來的「字」,即使是二手資料,也要清楚註明出處。
(4)以上皆為錯誤敘述。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A教授的研究成果有了重大的突破後,欲將研究成果發表成學術論文,請問哪些人可以掛為作者?
甲、A教授;
乙、A教授實驗室有實質貢獻的研究人員;
丙、出資廠商的老闆;
丁、A教授任職學校的主管
(1)甲、丁
y(2)甲、乙
(3)甲、乙、丙
(4)甲、乙、丙、丁

方醫師正在研究男性腳掌大小和生殖器長度的相關研究,結果在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表簡報中卻將受試者本名和生殖器照片毫無修改的呈現出來。請問上述方醫師的研究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y(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紐倫堡宣言》、《赫爾辛基宣言》和《貝爾蒙報告書》為最根本的研究倫理準則,均強調對被研究者的權益保護原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研究者說明參與研究可能的風險及後續資料處理等事項。
(2)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確實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不被侵犯。
(3)進行研究前,被研究者應充分瞭解參與研究應負的義務,再決定是否參與研究。
y(4)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避免挑選易受傷害族群(如:原住民、孕婦、年長者、小孩等)進行資料蒐集,以降低研究可能承擔之風險。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以下哪些引用目的可能較難主張合理使用?
(甲)為分析國內乳製品的行銷策略,引用各廠商網站公開的廣告文宣;
(乙)為收費型的英文畢業公演,使用某院線電影的主題曲;
(丙)為設計防制校園霸凌的教育策略,引用與摘寫國外的期刊文獻;
(丁)為探討大麻的合法性,轉貼國外如何種植與販賣大麻的資料。
(1)甲、乙、丁。
y(2)乙、丁。
(3)甲、丙。
(4)甲、乙、丙、丁。

引用他人著作時,需要確認引用行為是否具有正當性,且在合理範圍內,請問較不需要考量何種要件?
(1)須有「引用」之行為。
(2)被引用之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y(3)被引用之著作須具有市場性。
(4)須考量利用質量的比例。

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
(1)精簡管理的時間成本。
(2)作為研究結果的佐證資源。
y(3)作為防弊或揭弊之用。
(4)滿足經費補助單位及研究機構對於資料管理的要求。

小花與嘉嘉的通識課期末作業幾乎一模一樣,請問下列哪一個同學的說詞,最可能用以判斷是嘉嘉侵犯小花的著作權?
(1)嘉嘉:我們只是剛好做同一個主題、想法也相近。
y(2)小花:嘉嘉說她不知道報告的格式要怎麼寫,我前兩天有傳檔案給她參考。
(3)小香:我前兩天有跟嘉嘉、小花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4)大同:我前兩天有看到小香、嘉嘉、小花三個人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研究生大野認為自己寫了很多文章,但他其中許多非論文的核心部分都有相似的內容,像是緒論和研究方法等,所以他後來就直接複製貼上。請問大野的行為屬於下列何者?
y(1)自我抄襲。
(2)研究造假。
(3)以譯代著。
(4)利益衝突。

以下關於「引註(citation)」的敘述,何種組合完全正確?
(A)使用時機為在文章主體中引述他人的說法時;
(B)一般作法皆是放在文章的最後,文章主體中不須出現任何資訊;
(C)除了用來援引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外,也能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書目資訊;
(D)目的是在清楚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以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
(1)ABC。
y(2)ACD。
(3)BCD。
(4)ABD。

研究生小丁正在進行嚴重傳染病下的心理健康研究,訪談過一些對象後他感覺這些對象都不符合研究的期待,但他又不願意放棄這些努力,因此將他們的訪談逐字稿增加一些文字,以符合小丁的研究需求。請問小丁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1)抄襲。
(2)造假。
y(3)變造。
(4)隱匿。

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2)「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y(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以下關於「引述(quoting)」技巧的敘述句,何種組合完全正確?
(A)引述為保留原作者意涵最適當的做法;
(B)引述為直接將他人文章中的文字放到自己的論文中,並區別他人文字與作者己身論述;
(C)使用引述技巧於文章中,還須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
(D)使用引述技巧的用亦意是為了清楚呈現原始文獻之內容文字,不需另外於文末註明參考文獻。
y(1)ABC。
(2)ACD。
(3)BCD。
(4)ABD。

翁老師在訓練他的研究團隊如何在外招募受試者,他認為研究團隊必須要清楚說明研究計畫內容,並且能夠提供充足的問答管道以供受試者諮詢。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y(1)資訊。
(2)理解。
(3)自願。
(4)公平。

請問下列哪一個狀況不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
y(1)畫家沛沛要結婚了,跟朋友蒐集地址資料郵寄喜帖。
(2)健身俱樂部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
(3)公司辦員工旅遊時向員工及眷屬要求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辦理旅遊平安險。
(4)看診時醫生撰寫的病例資料。

下列哪些著作是著作權法保護的類型?
(甲)音樂系學生自己創作的歌曲;
(乙)憲法、著作權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法律條文;
(丙)媽媽口述的糖醋排骨料理方法;
(丁)國小三年級學童用心繪製的暑假出遊畫作;
(戊)逗號、句號、分號等標點符號。
(1)甲乙。
y(2)甲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丁戊。

《個資法》第3條規定,以下何者不是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的權利?
(1)請求刪除。
(2)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3)查詢或請求閱覽。
y(4)請求散佈。

進行改寫(paraphrasing)時,需要注意以下哪個事項?
(1)用自己的話並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見,評論原文之內容。
(2)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可以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
(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可以在句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
y(4)先熟悉文章的重要觀點、語意和結構後,儘量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花花正在撰寫畢業論文,在文獻探討的部分她想要利用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來引用他人資料,請問下列關於改寫的要點何者有誤?
(1)改寫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
y(2)改寫的文字應盡量中性,一言以蔽之,用最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3)改寫必須要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4)改寫應避免只有增減字數,或將原文重新排列的情形。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論文作者應負的責任?
(1)對研究論文中所呈現的數據、圖表、實驗細節、研究結果及文字等事項全然負責。
y(2)將對研究論文沒有實質貢獻,但卻是實驗室的創辦人及協助所有學術行政的工作人員,共同掛名為論文作者。
(3)確認文章精確性及研究倫理方面的責任。
(4)能夠適當地查驗與解決論文中任一部分之精確性或完整性的相關問題。

小明將公司內部的人事資料私下賣給獵人頭公司,請問小明可能侵害公司人員的哪一種隱私權?
y(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2)居住自由。
(3)秘密通訊之自由。
(4)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小玉帶著手機上學,由於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因此小玉的手機被老師沒收,然而老師沒經過小玉的同意,卻偷看手機內的簡訊內容。老師的行為可能同時侵害了小玉好幾種隱私權。請問老師的行為沒有侵害哪一種權利?
(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y(2)居住自由。
(3)秘密通訊之自由。
(4)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赫爾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包含六大主要原則,以下何項敘述正確?
(1)必須以科學和社會之利益為首,研究受試者之利益為次要考量。
(2)受試者在一開始確定參加後,不得因私人因素退出以影響實驗。
y(3)研究者須落實受試者「知情同意」的原則。
(4)受試者對於研究專業領域的知識不足,故無需告知實驗的目的與方法,避免造成受試者之恐慌。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y(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Ruei0214
Copy link

Ruei0214 commented Sep 3, 2023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v(1)尊重人格。
(2)行善。
(3)正義。
(4)利益互補。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v(1)學術研究的目的包含發現新知、解釋現象、找出改進學說的新事證等。
(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榮譽,且為無給職工作,研究經費通常由自籌或向政府自薦取得。
(3)學術研究者通常反對籌組學會,認為此有害新進人員推廣其研究成果。
(4)早期從事研究的人通常是奴隸,受到環境或其他力量壓迫而企圖找出改變的方法。

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
(1)引述某本書的文章段落,原作者已逝世五十年,有註明出處。
(2)引用二張在網路上搜尋到的教育部宣導海報,有註明出處。
v(3)在個人的即時動態直播收費型的演唱會,發佈的內容會在24 小時後消失。
(4)以上皆有可能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三個單位都提供了研究經費給A教授,請問A教授在招募受試者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甲、取得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乙、確保其研究團隊成員受過受試者保護的教育訓練;
丙、適時揭露研究計畫的出資單位;
丁、給與受試者超過市場行情二十倍的受試費;
戊、允許受試者在受試途中可以退出。

(1)甲、乙、丙、丁、戊
(2)甲、丙、丁、戊
(3)甲、乙、丁、戊
v(4)甲、乙、丙、戊

@ChexterWang
Copy link

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認知其可能受到次要利益影響,並瞭解社會大眾若察覺到這種影響,就有可能降低對其研究的信賴。因此在利益衝突處置上,可以透過「利益衝突委員會」或REC/IRB來進行審查、核准,以減少研究者或受試者受到各種次要利益的操弄或干預,預先揭露或公開研究者可能面臨的次要利益,以降低、甚至避免次要利益對研究(主要利益)的影響,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福祉。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包含下列三項:(1)公開(disclosure);(2)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3)禁止(prohibition)。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1)公開意指揭露研究目的與對受試者可能造成的傷害。
(2)審查委員會的成員組成應包含科學及非科學領域的專家,對研究做出審慎的評估及客觀的建議。
(3)當利益衝突的情況可能傷害學術研究誠信或醫病關係的信賴,研究計畫就應該被禁止。
(4)審查過程中,需注意REC/IRB成員與計畫主持人之間是否有法規所規定或自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查的利益關係,如果存在這樣的關係,便應該選擇迴避或退出討論。


小美為了要趕在期限內繳交作業,動了想「抄襲」網路資料的念頭,但她又想到抄襲可能的後果,於是搖擺不定是否該抄襲。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她應該思考的可能後果?

(1)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可能會違反著作權法。
(2)導致研究信用的瑕疵,同學或老師可能都不再相信你作業的可信度。
(3)可能會因為複製的文字太多,浪費了老師批改的時間。
(4)違反校規或老師作業的規定,老師與學校可能會給予懲處。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以下說法何者有誤?

(1)在本課程中,FFP縮寫字母分別代表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抄襲(plagiarism)。
(2)資料程序蒐集不當的行為可能由人為疏失或儀器及設備失常等因素所造成。
(3)不當之作者定義或不當掛名可能的狀況包括:作者的分配與排序不公平、未取得他人的同意,便將其掛名為作者、代替作品的原著作人發表等行為。
(4)將過去已發表之著作中的語句或概念大量地重複使用,但卻不將他們列於參考文獻中,此種行為有造假之疑慮。


下列各項有關如何避免自我抄襲的敘述,何者有誤?

(1)將之前所發表的論文列為參考著作,註明資料來源。
(2)可購買坊間論文代寫公司的抄襲偵測服務,請他們協助檢測出太相似的部分,並幫忙做文字修改。
(3)可使用引述、改寫、摘寫等方式重新詮釋自身之前已發表之內容。
(4)可告知讀者哪些為之前研究的結果,以避免讀者錯誤地評價後文的創新性。


小究、小光、花花和小妍要共同撰寫一篇論文投稿期刊,以下哪位學生的行為,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2)小光:一字不漏地將自己在另一篇期刊論文寫的文獻探討部分直接用於此次期刊內文,未註明資料來源。
(3)花花:使用「引述」、「改寫」與「摘寫」等方式整理相關文獻,並註明資料來源。
(4)小妍:以自己之前所製作的表格為基礎,加上近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所需要之表格,註明資料來源。


下列何者敘述並非狹義定義下所指稱的科學(science)?

(1)科學是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2)科學以可供驗證的解釋來建構及組織知識。
(3)科學專指需要在實驗室進行人體實驗的學科。
(4)科學對物質或非物質的世界具有預測能力。


下列對於著作權法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著作需具創作性,需有注入智慧,低度的創新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2)「著作完成」才會產生著作權,存在腦中的構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3)主要是在保護人類的創造力,動物或機器完成的著作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4)保障的著作強調創作的「文藝性」或「學術性」,而不問其是否有實用價值。


《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須明確告知相關事項,請問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1)須清楚告知蒐集的機關名稱與目的。
(2)須清楚告知蒐集的個人資料類別。
(3)個人資料已由本人自行公開或其他已合法公開,依然必須在處理利用前向當事人告知。
(4)若不能向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的情形,可免為告知。例如當事人因病昏迷,且無法得知其法定代理人為何人時。


某研究團隊將針對學習動機的議題進行相關研究,為了能夠確實瞭解國中生影響學習動機的可能因素,研究團隊利用眼動儀與腦波測量等相關工具進行實驗。蒐集相關數據並加以分析,最後將研究結果撰寫成論文,投稿至學術研討會進行發表。關於這一系列研究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應先瞭解研究機構對於研究計畫的相關規範,並將研究計畫送至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進行倫理審查,待取得審查通過證明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2)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可以透過不同方式招募受試者,應詳細告知受試者關於此研究的所有程序及注意事項,待受試者確實瞭解研究情形取得受試者本人的參與同意書,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3)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尊重並保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未經受試者同意,不得在研究過程及結果中揭露受試者的身分及相關個人隱私,且若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感到不適,可以隨時退出研究。
(4)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根據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結果應將訪談資料進行多方檢證以確定沒有過分推論,問卷資料也應該進行客觀的統計分析,並確實將所有資料保存紀錄。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請問下列何本碩士論文的引用行為較符合此合理範圍?

(1)日本漫畫產業的發展與文化:複製一本尚在連載的日本漫畫全文於附錄中,以供讀者參考。
(2)歐美媒體素養教育之探討:將歐美相關文獻翻譯並改寫或摘寫,整理於文獻探討中,有註明資料來源。
(3)臺日韓教育制度之探討:將其他研究者的論文全文放置論文的前四章,有註明出處,第五章結論寫總結。
(4)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評論:將論文中所評論的流行音樂壓製成光碟,附錄於論文最後,只放在學校圖書館供校內師生借閱。


請問以下哪些是大法官解釋文中歸納的隱私權類型?
(A)資訊隱私權,例如個人資料;
(B)空間隱私權,例如私人住宅;
(C)秘密通訊之自由,例如兩人私下的手機通話內容;
(D)媒體隱私權,例如個人喜愛觀看的電視節目;
(E)生活私密隱私權,例如生活私領域中的親暱動作。

(1)ACE。
(2)ABCE。
(3)ACDE。
(4)ABCDE。


以下哪一個選項所提及之三種技巧,用於學術寫作中可有效避免抄襲情況的出現?

(1)改寫、複製、引述。
(2)仿作、引述、歸納。
(3)引述、摘寫、改寫。
(4)統整、歸納、模仿。


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將自己的碩論改寫成期刊論文,投稿到期刊,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

(1)小光在文獻探討部分,將碩論中使用到的文獻再次整理合併並將文句改寫,詮釋自身觀點,註明資料來源。
(2)小究將碩論改寫出來的論文先用中文投稿期刊被接受後,再將中文稿件整篇翻譯成英文論文投稿到國外期刊,稿件未註明已使用不同語文發表。
(3)小妍將自己的碩論文獻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適時補充最新的文獻資料,再將改寫過的論文投稿期刊。
(4)花花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並多收資料,擴充改寫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


抄襲可分成想法上的抄襲以及文字上的抄襲兩種,請問下列何者配對錯誤?

(1)想法抄襲:同學跟我分享的劇本內容,我就照著他的故事線,完成自己的期末劇本作業。
(2)想法抄襲:仿照學長姐美術著作的架構與畫法,再畫成自己的畢業專題畫作。
(3)文字抄襲: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計畫架構與研究問題。
(4)文字抄襲:同學的程式設計作業,複製到自己的電腦,隨意修改變數名稱後繳交。


關於隱私權的概念,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1)隱私權是在尊重個人自主的權利。
(2)侵害隱私權將負擔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
(3)隱私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
(4)隱私權的保護僅限於姓名、病歷資料與出生年月日。


請問下列哪一種智慧財產權,不需申請於完成之時即可享有?

(1)專利權。
(2)著作權。
(3)品種權。
(4)商標權。


關於《貝爾蒙報告書》的價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奠定美國政府訂立人體試驗政策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2)奠定美國政府訂立動物試驗政策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3)奠定美國政府訂立機密研究資料管理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4)奠定美國政府訂立利益衝突管理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小香是某大學的研究生,她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想引用以下四種資料,請問哪種資料可能較不符合著作權法規範的正當引用要件?

(1)交通部觀光局近十年統計的來臺人次變化。
(2)教育類期刊資料庫找到的三篇文章之段落。
(3)某攝影師尚未公開發表的東臺灣攝影全集。
(4)指導教授與自己曾發表的研討會論文摘要。


《著作權法》是為保護人類創作而制定的規範,請問下列哪些創作是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類別,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A)高中美術班同學們的畢業作品集;
(B)中央氣象局最近地震報告,XX地區最大震度3級;
(C)101大樓、台中國家歌劇院或國父紀念館等建築物;
(D)猴子自己按下相機快門鍵的自拍照;
(E)指導教授近10年來的期刊著作。

(1)AE。
(2)ABE。
(3)ACE。
(4)ABCE。


花花目前正在撰寫研究論文,在自己的論文中常需要「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下列哪些要件是她需要考量的,以免侵反他人著作權?
(A)須為正當目的之行為,例如為了研究所需;
(B)須有引用行為,必須明確指出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著作;
(C)須從引用資料的質量比例來考慮合理使用的範圍;
(D)被引用著作一定要是已公開發表的作品;
(E)被引用著作不可為公開發表過的,以免侵犯著作財產權。

(1)ABC。
(2)ABD。
(3)ABCD。
(4)ABCE。


何者不是《個資法》第2條第1款所稱的個人資料?

(1)出生年月日。
(2)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3)大學入學考試辦法。
(4)病歷資料。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彭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小學低年級的教育行動研究,但她擔心小朋友會不懂研究計畫的相關事項,所以一方面尋求家長協助,一方面則使用注音版本計畫書,並修改語句,以配合小朋友的閱讀程度。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1)資訊。
(2)理解。
(3)自願。
(4)公平。

@eating218
Copy link

eating218 commented Sep 8, 2023

關於《貝爾蒙報告書》的訂立背景和內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選2是錯的]
(1)起因為納粹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不人道人體試驗。
(2)《貝爾蒙報告書》訂立的前幾年,美國國會剛通過《國家研究法》(National Research Act)。
(3)《貝爾蒙報告書》提出了三項基本研究倫理原則: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行善(beneficence)和正義(justice)。
(4)即使不是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仍可以從《貝爾蒙報告書》中窺見受試者保護的本質和作法。

@eating218
Copy link

eating218 commented Sep 8, 2023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 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選3是錯的]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DINO900104
Copy link

不當研究行為:造假與變造資料 課後測驗

  1. 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1) 指研究者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 指研究者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
    v(3) 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造假」。
    (4) 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便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造假」。

  2. 下列何者對「變造」資料的敘述有誤?
    (1) 指研究者更改或刪除數據、結果或圖片。
    (2) 指研究者操弄研究資料或設備,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研究假設。
    (3) 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變造」。
    v(4) 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變造」。

  3. 大部分的出版商或是期刊,對於研究圖像的處理,皆訂立有相關的規範。下列何者是較可被允許的圖像處理方式?
    v(1) 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影像的清晰度,讓讀者更易閱讀。
    (2) 刻意將圖片模糊,讓讀者無法輕易看到細節。
    (3) 去掉圖片內所有空白處,以節省空間。
    (4) 局部放大有顯著差異結果的物件。

  4. 下列哪些原則無法幫助研究人員避免不當的處理資料?
    (1) 詳實紀錄所有的實驗數據,並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2) 勿因研究結果不符預期,而造假或是變造研究數據與圖像。
    (3) 若對處理資料的方式有不瞭解之處,應該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指導教授。
    v(4) 寫實驗週記,用回溯法寫下過去一周每天的實驗進展。

  5. 下列何者不是忠實呈現研究結果的主要理由?
    (1) 秉持誠信原則行事,預防不實成果影響個人信譽和生涯發展。
    (2) 不實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導致他人持續研究結果的正確性。
    (3) 發表不實研究成果的話,可能會被教育部依《學位授予法》撤銷學位。
    v(4) 變造原始數據太麻煩、太燒腦了,所以還是忠實研究結果就好。

@DINO900104
Copy link

不當研究行為:抄襲與剽竊

  1. 下列哪些學術研究行為不算是構成「抄襲與剽竊」?
    (1) 整段地照抄別人的作品而沒有註明出處。
    v(2) 自己研究資料的統計結果不甚理想,故變造數據,以符合期待中的結果。
    (3) 將他人的創作改頭換面,未註明出處,使其看起來像是自己的創作。
    (4) 分別複製不同文章的不同段落,未註明出處地放到自己的文章中。

  2. 下列何者不是抄襲與剽竊的後果?
    (1) 可能破壞自身的研究信用
    (2) 可能會受到撤銷學位的懲處
    v(3) 可能會受到原作者的讚賞
    (4) 原作者有可能提出法律告訴

  3. 下列何者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
    (1) 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v(2) 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3) 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4) 要引述的資料過多,故徵求原作者同意

@DINO900104
Copy link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 4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紐倫堡宣言》、《赫爾辛基宣言》和《貝爾蒙報告書》為最根本的研究倫理準則,均強調對被研究者的權益保護原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選3是錯的) (1)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研究者說明參與研究可能的風險及後續資料處理等事項。 (2)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確實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不被侵犯。 (3)進行研究前,被研究者應充分瞭解參與研究應負的義務,再決定是否參與研究。 (4)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避免挑選易受傷害族群(如:原住民、孕婦、年長者、小孩等)進行資料蒐集,以降低研究可能承擔之風險。 針對《貝爾蒙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v (1)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2)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3)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 (選3是錯的)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weimenglin
Copy link

下列關於《貝爾蒙報告書》(Belmont Report)中提及之受試者保護原則的應用,何者是正確的敘述? 4
(1)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恬恬是一位幼教領域的研究生,為了研究需要,她招募了一群五至十歲的兒童,請他們一起參與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在研究前,恬恬除了向兒童的父母說明研究目的及流程之外,她也自製了附有注音符號的知情同意文件,一面導讀一面向參與的兒童說明研究的細節。
(2)行善(beneficence):小寶是一位臨床心理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員,她最近在執行一項和情緒壓力有關的研究。她使用了自行設計的輔導方法嘗試協助患有「壓力創傷症候群」的人士走出情緒壓力。但在經過兩個月的實驗後,小寶發現受試者並沒有顯著好轉的跡象,因此他決定提早終止研究,並轉介受試者至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3)正義(justice):芳芳是某醫院的醫師,她近年都在進行一項關於臺灣新住民子女的長期追蹤研究。但近日她察覺一個狀況: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或雙方在溝通上的缺失,使得有些新住民父母同意讓自己的兒女成為研究受試者,不是出自於完全自主同意,而是期待獲得一些醫療或物資上的額外補助。芳芳覺得這有違正義原則,因此她想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暫時終止這個長期追蹤的研究。
(4)以上皆正確

@3may3
Copy link

3may3 commented Sep 14, 2023

1.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
(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
(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
(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
(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y(1)ABC。
(2)ACE。
(3)ABCD。
(4)ABCDE。

2.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y(1)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生活私密隱私權。
(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私權的保護範圍。
(4)秘密通訊之自由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於使用網路通訊工

3.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1)改寫必須要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y(2)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摘寫可以在段落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讓讀者更清楚原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3)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而經過摘寫後的文章則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改寫與摘寫為二種適當的引用他人文字的寫作方式,也是避免抄襲的方法,不論是改寫或摘寫,都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4.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y(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1. 關於研究數據的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正確?

    (1)當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不符預期時,可詢問統計專家,調整研究分析資料,使分析結果符合期待。
    y(2)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應詳實紀錄所有實驗數據,並再三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3)研究結束之後,為了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研究者應銷毀所有的研究資料、檢體、樣本。
    (4)研究者應該謹慎且小心處理所有的研究事項,因此原則上研究資料的保存期限為至研究者公開發表之後的300年內。

6.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2)著作人格權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以及同一性保持權(或稱禁止不當修改權)。
y(3)著作人格權採創作保護主義,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需至智慧財產局登記才擁有。
(4)著作財產權有一定的保護期間,自然人之著作,一般保護期間為著作人終身加死後五十年。
  1. 《著作權法》是為保護人類創作而制定的規範,請問下列哪些創作是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類別,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A)高中美術班同學們的畢業作品集;
    (B)中央氣象局最近地震報告,XX地區最大震度3級;
    (C)101大樓、台中國家歌劇院或國父紀念館等建築物;
    (D)猴子自己按下相機快門鍵的自拍照;
    (E)指導教授近10年來的期刊著作。

(1)AE。
(2)ABE。
y(3)ACE。
(4)ABCE。

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不是4

(1)不同領域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各領域皆需瞭解作者定義、協商與適切安排,以避免爭議。
(2)不同領域間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但共同準則是: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3)不當的掛名文化形同一種學術共犯結構,有違研究倫理及學術研究求真求實的基本精神。
(4)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問題大多只出現在醫學領域,其他領域較少見。

  1. 小如喜歡在臉書打卡,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有一天,其與親戚在某餐廳的包廂聚會,拍攝許多照片,然後在臉書打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不是2

(1)小如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放在臉書上,並不會侵犯親戚的隱私。
(2)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3)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不受《個資法》規範。
(4)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PO在臉書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1.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不是3和4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1. 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著作有哪些好處呢?不是1和2
    (A)可以輔佐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
    (B)可以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
    (C)可以大量無上限的複製他人的著作;
    (D)可以強調該文字或論點是來自於其他人,避免抄襲。

(1)AD。
(2)ABC。
(3)ABD。
(4)ABCD。

  1. 以下何者為想法上的抄襲?
    (A)花花模仿同學的畫作,構圖與同學的一模一樣,當作是自己的作品繳交;
    (B)小惜把網路上的心得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報告中,把全文的「之」改成「的」,然後繳交給老師;
    (C)小妍偷聽到同學所提出的研究構想,依此構想進行實驗,寫成一篇論文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發表;
    (D)小究把同學的電影賞析論文一字不漏地複製到自己的報告中,以自己的名義繳交給老師。

(1)AD。
(2)BC。
(3)BD。
y(4)AC。

  1.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請問此研究成果歸屬於誰? 不是1

(1)A教授
(2)研究經費投入最多的出資單位
(3)依簽訂的合約決定研究成果歸屬
(4)A教授任職的學校

  1.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不是1和4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2. 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y(1)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生活私密隱私權。
    (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私權的保護範圍。
    (4)秘密通訊之自由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於使用網路通訊工具。

  3. 小君是大一新生,對於大學生活有著很多的憧憬與計畫。她積極參與系上與校內的社團活動,也擔任社團的重要幹部,導致小君在課業上花費的時間愈來愈少,逐漸影響了小君的學業表現。關於小君的大學生活,下列哪一項行為不恰當?不是4

(1)為了能夠在考試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找了幾位同學共同做考前複習,跟學長姐要考古題參考並一起討論練習,最後在考試成績上獲得理想的分數。
(2)個人作業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幾位同學共同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個部分,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重新組合完成作業。
(3)期末報告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歸納統整完成報告。
(4)為了能夠在作業報告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參考過去學長姊繳交過的報告,以這些報告作為此次作業報告的內容架構,重新找資料歸納整理並以自己的文字撰寫報告,最後順利繳交。

  1. 大中想瞭解在公園內,人們最常進行的活動,於是觀察及拍攝數個公園內人們所進行的活動,並且加以記錄。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不是3
    (1)大中蒐集公園內人們活動情形的行為,不適用《個資法》規定。
    (2)大中拍攝的照片內容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3)大中將拍攝的照片PO上網,不適用《個資法》規定。
    (4)大中將拍攝的照片PO上網,並註記照片上活動者的姓名,不適用《個資

@Charlotte5849
Copy link

Charlotte5849 commented Sep 15, 2023

  •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請問此研究成果歸屬於誰?(3)
    (1)A教授
    (2)研究經費投入最多的出資單位
    (3)依簽訂的合約決定研究成果歸屬
    (4)A教授任職的學校

  • 關於「摘寫(summarizing)」與「改寫(paraphrasing)」的敘述,何者正確?(1)
    (1)無論進行摘寫或改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要忠於原文的意見。
    (2)一段原文經過摘寫後,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
    (3)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文章篇幅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摘寫時若要使用到原文的文字,可直接放進原文內,不須引用。

  • 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處境,請問下列何者最不適合擔任研究計畫的審查人員?(1)
    (1)研究計畫申請人5年內的指導教授。
    (2)同研究領域的專家。
    (3)研究機構的高層主管。
    (4)研究倫理的專家。

  •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答案不是 (1) 我猜是 (3)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ting0522
Copy link

◆ 關於《貝爾蒙報告書》的訂立背景和內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V(1)起因為納粹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不人道人體試驗。
(2)《貝爾蒙報告書》訂立的前幾年,美國國會剛通過《國家研究法》(National Research Act)。
(3)《貝爾蒙報告書》提出了三項基本研究倫理原則: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行善(beneficence)和正義(justice)。
(4)即使不是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仍可以從《貝爾蒙報告書》中窺見受試者保護的本質和作法。

◆ 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
V(1)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
(2)學生之前有抄襲之行為,但沒被抓到。
(3)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清楚的作業指示。
(4)學生想用最少時間完成該項作業。

◆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
(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
(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
(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1)ABC。
(2)BCD。
(3)ACD。
V(4)ABCD。

◆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1)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V(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不是2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young03600
Copy link

  •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4)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根據其他人給出的結果 答案不是(1)(2),個人選(3)也是錯的
答案應為(4)

@Imcyj123
Copy link

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答案不是3
(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
(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
(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
(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
(1)甲、乙、丙。
(2)甲、丙、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不屬於造假?答案不是1
(1)小光因為問卷樣本的回收數量不足,而無法做出有效的統計分析並撰寫出論文,因此小光商請同學和朋友協助,請他們一人填答兩份以上相同的問卷,以快速累積研究用的數據資料。
(2)花花在課堂報告的繳交前夕,因來不及看完指定閱讀的文獻,於是在該報告的文獻探討段落中,撰寫下自己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文獻內容,以求得即時完成論文。
(3)阿博在博士班畢業後,求職處處碰壁,他為了讓個人著作列表看起來豐富一點,於是他將別人的論文著作的作者名字改為自己,並將此著作列於自己的個人著作表中。
(4)某位學者在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或經費補助時,提供不存在的研究成果作為申請資料。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答案不是4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答案不是1
(1)精簡管理的時間成本。
(2)作為研究結果的佐證資源。
(3)作為防弊或揭弊之用。
(4)滿足經費補助單位及研究機構對於資料管理的要求。

刑法中有許多與隱私權相關的規定,請問以下配對何者正確?答案不是2
甲、沒有正當理由拆閱或隱匿他人密封的信函、文書或圖畫,或以其他方式偷窺內容-妨害文件秘密罪。
乙、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例如使用竊聽設備偷聽他人不願公開的談話內容-窺視竊聽竊錄罪。
丙、因為職務關係而持有他人的資料,並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工商秘密罪。
丁、因業務關係而持有他人個人資料或隱私者,例如醫師、藥師、律師、心理師等,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他人秘密罪。
戊、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而獲得他人的秘密,卻沒有正當理由而洩密者-洩漏電腦秘密罪。
(1)甲乙丙。
(2)甲乙丁。
(3)甲乙丁戊。
(4)甲乙丙丁戊。

下列哪些資料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A)身分證編號;
(B)病歷;
(C)指紋;
(D)著作;
(E)財務情況;
(F)犯罪前科;
(G)基因。
(1)ACG。
(2)ABCG。
V(3)ABCEFG。
(4)ABCDEFG。

請問下列關於引述「二手資料」的敘述,何者為錯誤的?
V(1)即使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都不可以在論文中使用二手資料。
(2)在寫作文章時,如同一手資料,也要引述,也必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3)只要是由他人那邊借來的「字」,即使是二手資料,也要清楚註明出處。
(4)以上皆為錯誤敘述。

根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之第九點關於共同作者列名的原則與責任歸屬。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作者列名的原則應依照研究人員所屬之研究領域規範或學術慣例為準。
(2)共同作者應依據各自的研究貢獻進行排序且應經過全員同意。
V(3)共同作者排序為第一位須負研究完全的責任。
(4)致謝欄可註明未列名作者之相關研究人員,感謝其研究貢獻。

有些歐美國家喜歡到非洲或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去做研究,但研究若成功發展疫苗或藥物,並申請專利和上市之後,這類藥物或疫苗的價格通常都非常昂貴,這些開發中國家的人民花了數十年去配合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承受風險和傷害,但最後他們卻無法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請問這是《貝爾蒙報告書》中所關注的何種層次之議題?
(1)世界層次的經濟自由。
(2)區域層次的宗教觀。
V(3)社會層次的不正義。
(4)個人層次的需求論。

研究倫理的專業規範之一「普世的宣言及報告書」,對於研究倫理之相關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進行研究前,必須取得受試者知情且自願的同意。
V(2)進行研究前,應先考慮對科學及社會產生的研究利益,再考量受試者可能承受的研究風險。
(3)進行研究前,應先通過相關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才可進行。
(4)進行研究時,應確實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

不當的資料蒐集程序大略可分為生物、非生物兩種,下列何者屬於「非生物」為研究對象時所造成的資料蒐集問題?
(1)研究者變造未達顯著的研究數據。
V(2)儀器及設備失常造成數據失準。
(3)受試者車馬費及交通往來問題。
(4)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資料缺件。

小花是人文領域的碩士生,她與指導教授的團隊共同寫了一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請問一般而言,下列何人可能較不適合共同列名為作者?
(1)構思與指導整個研究設計的指導教授。
(2)負責蒐集文獻與撰寫文獻探討的同學。
(3)負責進行問卷設計、發放與統計的同學。
V(4)最後幫忙潤稿與改錯字的語言中心老師。

@AysunL9
Copy link

AysunL9 commented Sep 20, 2023

今日 REC/IRB 的陳主委審查一案,發現某位 REC/IRB 成員與該案的計畫主持人之間存在高權關係,於是他請該 REC/IRB 成員迴避審查該案。請問如此一來,該案可依下列何種方式進行後續處置?
 (1)公開原則。
 (2)利益交換。
 (3)禁止進行。
y (4)審核與核准。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1)現今學術研究工作具有特殊權利,能夠免除國家稅賦及一切勞務。
y(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專業且為有給職之工作。
(3)籌組學會的工作皆由政府主導,因學術研究者被賦予特殊權利,包括免除行政工作。
(4)學術研究以其花費經費來衡量學術價值;換言之,無須經費的研究項目通常價值性較低。

請問以下哪一個不是《憲法》保障或大法官解釋的隱私權類型?
y(1)學術自由。
(2)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3)居住自由。
(4)秘密通訊之自由。

@Louis-Kao-0128
Copy link

怎樣才算是成功的改寫(paraphrasing)?
(2)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在某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阿速在進行系統開發時,發現某個相關網站的登入介面有漏洞,用戶可能因為登入帳號而被竊走個資,於是他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這個問題能夠獲得改進。阿速的做法符合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訂立的《倫理守則》之哪一項規定?
(4)成員所作之決定負有維持公眾福祉、安全之責任;即時告知可能危害之因子。

關於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以下何者不是主要的參照來源?
(4)專業學者在公開場合所發表之演說內容。

有關隱私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2)隱私與隱私權相同,具有高度個人主觀性,法律都會對個人隱私加以保護。

請問下列何者是在法律規範之合理範圍中,正當引用他人著作之作法?
(3)老師因授課需要於課堂上引用他人著作並註明出處。

某研究機構近來取得某大廠的巨額資金合作,正在開發一款能促進行為改變的賭博成癮戒除電子裝置,卻屢屢出現受試者被電擊受傷的意外,然而該機構卻仍然堅持該裝置絕對安全,不願公開研究細節讓大眾檢視。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3)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下列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1)犯罪前科資料。。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請問當以易受傷害族群(如未成年人)作為研究受試者時,需注意哪些事項?
(4)除了審慎執行簽署知情同意的流程之外,若已有其他的相關規範用於保障他們的權利時,研究者也務必履行這些規範所要求的義務。

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
(1)某位免疫學的專家,徵求10位受試者進行疫苗反應的測試,但是在其研究報告所列的受試者的受試資料多達100名。

@midnightla0710
Copy link

今日 REC/IRB 的陳主委審查一案,發現某位 REC/IRB 成員與該案的計畫主持人之間存在高權關係,於是他請該 REC/IRB 成員迴避審查該案。請問如此一來,該案可依下列何種方式進行後續處置? 答案不是(3)
(1)公開原則。
(2)利益交換。
(3)禁止進行。
(4)審核與核准。

參考單元: 0201_研究中的利益衝突

@weihusan0313
Copy link

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
(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
(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
(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
(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
答案不是(4)
(1)甲、乙、丙。
(2)甲、丙、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Legolas3351
Copy link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y(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配對,何者錯誤?
(1)改寫:是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
(2)改寫:換句話說的概念,改寫後長度與原文略同。
y(3)摘寫:整理較長的文字段落,將原文的贅字刪除即可。
(4)摘寫:一言以蔽之的概念,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 2018 年新修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明訂受補助之研究計畫應妥善保存研究資料至少幾年?
y(1)三年。
(2)五年。
(3)七年。
(4)永久保存。

@sifa1024
Copy link

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象是四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因為問卷調查並非人體試驗研究,為了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團隊向被研究者說明研究參與事項之後,就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請問此研究團隊可能違反何種研究倫理?答案不是3

(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為落實保障資料本人對其個人資料有自決權,《個資法》第3條規定,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以下哪些權利?不是4
(A)可以向蒐集研究資料的研究者請求查詢、閱覽、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個人資料;
(B)可要求研究者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個資;
(C)可以請求刪除資料;
(D)研究者不得要求個資所有人拋棄或限制個人資料行使的權利;
(E)可要求研究者免費、無限制製給複製本。

(1)ABD。
(2)ADE。
(3)ABCD。
(4)ABCDE
。

以下何種行為,會構成法律所定義的狹義抄襲?

(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
V(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
(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
(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大同正在撰寫期末作業,老師要求同學需利用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來整理他人資料,請問下列關於摘寫的要點哪些是正確的?
(A)縮減較長的文字段落,摘寫後的長度較原文精簡;
(B)保留原文作者觀點,摘寫後的長度與原文略同;
(C)避免使用過多原文句子,重新撰寫的文章需用詞精準;
(D)是一言以蔽之、簡化資料的概念;
(E)是一種換句話說、轉化資料的概念。

(1)ABC。
V(2)ACD。
(3)ABE。
(4)BCE。	

小瑜是大一新鮮人,她的某一堂通識課需要寫電影心得,請問以下四個與寫作業有關的行為中,你覺得哪一個最可能構成侵犯他人著作?

(1)引用某本書的文章段落,原作者已逝世五十年,有註明出處。
(2)引用二張在網路上搜尋到的電影劇照,是官方發布的,有註明出處。
V(3)在網路上搜尋此部電影的心得文章,各擷取幾個段落,拼湊成一篇心得繳交。
(4)口頭詢問同學有關這部電影的見解,沒有在心得上註明是哪個同學說的。

對東方文明來說,科學一詞也代表了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1)科學活動僅存在於已發展國家的教育制度中。
(2)科學乃係西方文明產物,東方文明並無發展出科學觀念。
(3)南宋學者朱熹為東方第一位公開反對科學的著名人物。
V(4)「科學」兩字源自中國隋代以來的科舉制度。

關於符合學術倫理規範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撰寫論文時,應使用正確的格式以及適當地引註他人的著作。
V(2)為了滿足研究假設,應只挑選符合研究假設的研究數據呈現即可。
(3)進行研究時,應確實依照研究設計進行資料蒐集及處理。
(4)進行研究前,應注意是否可能耗費過多的研究資源與社會成本。

以下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相關規範敘述,何者正確?

(1)可將已發表之研究成果寫入研究計畫書中,當作即將要進行之研究內容。
(2)研究計畫或論文之內容,可大量地使用自己已發表之著作文字。
(3)論文中不須註明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否則會降低該論文之學術創見與貢獻度。
V(4)自我抄襲是否嚴重,應視抄襲內容是否為著作中之創新核心部分,亦即是否有誤導誇大創新貢獻之嫌而定。

以下哪一位學生的作法,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
V(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
(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著作權法中,有關「引用他人著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引用他人著作即侵犯著作權法中的重製權,無其他例外,都需負擔刑事與民事責任。
(2)引用他人著作之外,還「散布」該著作,會侵犯著作權法中的重製權與散布權。
V(3)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行為,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4)即使是在合理範圍內引用他人著作,也不能翻譯原文,以免侵犯著作權法中的改作權。	

請問以下關於著作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
(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
V(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
(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造假?

(1)小光為了能在期限內取得碩士學位,複製了某篇文獻裡的1萬多個字放到自己的論文裡。
(2)因為教授臨時需要實驗數據,在實驗來不及完成的情況下,小花直接將同學的實驗數據抄錄在自己的實驗報告中。
V(3)因為教授臨時需要實驗數據,小究目前還有三筆數據的結果還未取得,為了可以如期交付實驗結果,小究在未完成之三筆數據結果的欄位,隨機填上數字。
(4)小妍把所有收集到的300筆研究問卷資料進行分析,並不特別過濾問卷填答者是否符合研究需求。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

V(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4)以上皆是。

請問下列誰的行為有違反他人隱私權的疑慮?

(1)小方是一位博士生,他想做一個親子關係的社會學研究。為求研究的真實性,他主動拜訪一位長期存在親子問題的親戚,並在親戚家的客廳盆栽內放置了一台錄音筆,希望可以錄到一些親子互動間的對話。小方雖然知道這不是個理想的研究方法,但他深信這是為了取得珍貴研究資料所必須採取的必要手段。
(2)小生是一位諮商輔導領域的碩士生,他為了學位論文的需要,訪談了十位曾遭受網路霸凌的人士,藉此探討霸凌對受害者的身心影響。小生在研究室分析這些訪談資料時,隨口和隔壁的芳芳討論起訪談的內容,並提及其中一位受訪者的身分及身世背景……。
(3)廖教授受邀至張教授任教的醫學工程研究所演講,演講結束後他和張教授回到辦公室敘舊。閒談中張教授因學生有事詢問而中途離開辦公室,廖教授在無聊之下便隨意翻了翻張教授放在桌上的日誌,意外發現張教授正在草擬一份給任教系所的離職信,內容提及他已獲得美國科技公司提供的研究職,並有意至國外發展。廖教授返校後,把這件事告訴了系上的博士後研究員,請他留意醫學工程研究所即將釋出的教職徵才……。
V(4)以上行為皆不恰當,且有違反他人隱私權的疑慮。

以下何種方式,較可有效避免「自我抄襲」?

(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
(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
V(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關於研究資料的圖像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有誤?

(1)在製作研究圖像時,必須維持圖像的完整性及所含訊息的正確性。
(2)研究者若有調整圖像之情形,必須在研究中主動說明原因及調整的幅度。
(3)研究者需妥善保存研究圖像的原始圖檔,並避免針對圖像進行過度的修改與更動,以便日後可能的查證之用。
V(4)利用強調、模糊、移動、刪除或增加圖像之具體特徵等方式後製研究圖片,使圖片符合研究者的期待。

基於《個資法》的規範,以下哪一種蒐集資料的方式有違反《個資法》的疑慮?

(1)小光在網路上蒐集各大學教授的email,並邀請邀請其中幾位大學教授到學校演講。
V(2)某個補習班為了招生,向某高中三年級的各班班長購買班級通訊錄。
(3)新聞媒體為了讓大眾瞭解食品安全事件,公布衛生福利部檢驗不合格廠商名單。
(4)小光因學術論文需要蒐集網路匿名問卷,並告知填答者資料決不外流

@anyi318
Copy link

anyi318 commented Sep 25, 2023

小花在撰寫論文時,需要引用以下幾個著作,請問哪些著作需要特別留意其正當性或合法性?
甲、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乙、學長未公開發表的期刊論文初稿。
丙、國外網站探討如何改造、私下販售槍枝的文章。
丁、六法全書中有關憲法的條文。
戊、未經講師同意而錄製的演講錄音檔。
己、最新的電影網路超連結(非正版) 。

(1)甲、乙、丁、戊、己
(2)乙、丙、丁、戊、己
Y(3)乙、丙、戊、己
(4)乙、丙、己

所謂「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基本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誠實:據實地蒐集與處理資料,根據數據分析報告研究結果。
(2)正確,適當地運用研究資料避免浪費社會成本。
Y(3)效率,選擇可取得最大化資料的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
(4)客觀,不針對研究結果進行過度詮釋。

@kyoko08100
Copy link

你是國內一位權威的內科醫生,近年來致力於研究癌症標靶藥物的治療成效,在研究過程中,藥廠贊助商除了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源之外,也提供額外的研究經費,並要求你提供有利於藥品上市的證據。基於利益衝突管理的重要性,請問你需要優先考慮的事不包含以下哪一項?3

(1)是否需要公開揭露接受廠商贊助之情事。
(2)確實地向受試者說明研究目的,並取得受試者同意參與研究。
(3)贊助商可提供多少的回扣金。
(4)此藥品對於醫療是否有重大貢獻。

@Urnimk
Copy link

Urnimk commented Sep 27, 2023

@aurinkoff 感謝你的大愛! 但圖片的話可能沒辦法用文字搜尋,你可以改成用文字的方式貼上嗎?

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報告書》的「正義」原則?
  | (1)在研究過程中,因研究人員的個人偏見而做出具族群歧視的行為。
  | (2)報告研究成果時,在未有科學理由的情況下,刻意強調受試者的族裔。
  | (3)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尊重並配合當地之風俗文化。
  | (4)研究人員以不斷加強誘因的方式,再三說服少數族群的居民參與研究。

@Urnimk
Copy link

Urnimk commented Sep 27, 2023

#某研究團隊將針對學習動機的議題進行相關研究,為了能夠確實瞭解國中生影響學習動機的可能因素,研究團隊利用眼動儀與腦波測量等相關工具進行實驗。蒐集相關數據並加以分析,最後將研究結果撰寫成論文,投稿至學術研討會進行發表。關於這一系列研究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是錯的

@Urnimk
Copy link

Urnimk commented Sep 27, 2023

#某研究團隊將針對學習動機的議題進行相關研究,為了能夠確實瞭解國中生影響學習動機的可能因素,研究團隊利用眼動儀與腦波測量等相關工具進行實驗。蒐集相關數據並加以分析,最後將研究結果撰寫成論文,投稿至學術研討會進行發表。關於這一系列研究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是錯的

(1)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應先瞭解研究機構對於研究計畫的相關規範,並將研究計畫送至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進行倫理審查,待取得審查通過證明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2)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可以透過不同方式招募受試者,應詳細告知受試者關於此研究的所有程序及注意事項,待受試者確實瞭解研究情形取得受試者本人的參與同意書,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3)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尊重並保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未經受試者同意,不得在研究過程及結果中揭露受試者的身分及相關個人隱私,且若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感到不適,可以隨時退出研究。

(4)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根據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結果應將訪談資料進行多方檢證以確定沒有過分推論,問卷資料也應該進行客觀的統計分析,並確實將所有資料保存紀錄。

@weiheng900911
Copy link

Q: 小如喜歡在臉書打卡,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有一天,其與親戚在某餐廳的包廂聚會,拍攝許多照片,然後在臉書打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小如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放在臉書上,並不會侵犯親戚的隱私。
(2)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3)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不受《個資法》規範。
(4)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PO在臉書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a3097806a
Copy link

  1. 下列何者「非」可能產生自我抄襲之情境?
    (1) 研究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2) 研究論文之文字重複使用
    V(3) 美化研究結果與研究圖表
    (4) 研究資料切割/分散發表

  2. 小妍想要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期刊論文投稿,下列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辦法?
    (1) 即使是使用大量自己已出版文章的內容也沒關係,只要有註明資料來源就好。
    (2) 若使用已出版的論文文字,全部都要改寫,避免文字上的自我抄襲,圖或表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3) 把之前所發表過的研討會論文內文完全一字不漏地放到期刊論文中。
    V(4) 在新論文中排除先導研究中所使用的資料,另行蒐集資料進行分析。

  3. 下列何者「非」產生自我抄襲之可能原因?
    (1) 撰寫論文時不免會提及之前的研究成果,為了避免抄襲他人文字,因此使用自己已發表的文字。
    V(2) 為了確保自己研究論文的品質與研究結果的精確性。
    (3) 語言的使用能力有限,擔心文章用詞不妥切,因此使用自己已發表的文字。
    (4) 具有在某期限內必須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壓力。

  4. 身為學術界的一員,下列哪些行為不算是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作法?
    (1) 不將同一筆已出版的研究資料,以相同的研究假設或研究問題去重複發表論文
    V(2) 小幅擴充已出版之研究資料的收案數量,即使經分析後沒有新的研究發現,仍能以相同的研究假設或研究問題去重複發表論文。
    (3) 善用引述、改寫和摘寫等方法重新編輯自己曾經出版過的文字,並清楚註明出處。
    (4) 把自己在某已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或表,再次使用於另一篇學術著作中,並於新作中進行自我引用。

  5. 下列何者是自我抄襲所衍伸出之對研究者個人和學術研究社群的不利影響?
    (1) 產生一稿二投、重複發表、重複申請經費等的疑慮。
    (2) 自我抄襲之作對學術研究社群的貢獻度低,被視為是浪費學術資源的行為。
    (3) 自我抄襲之作易使讀者誤認為所閱讀之內容是首次出現的創新意見或構想,誤導讀者對所讀內容的正確詮釋。
    V(4) 以上皆是。

@chanmi001
Copy link

何種情況之下,需要使用到「引述(quoting)」的技巧? (1)是錯的
(A)將他人論點一字不漏地敘述出來;
(B)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
(C)講述自己的研究立論;
(D)引述二手資料。
(1)ABC
(2)ACD
(3)BCD
(4)ABD

@atwolin
Copy link

atwolin commented Oct 2, 2023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不是1和4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也不是3

@Vita-guo
Copy link

Vita-guo commented Oct 2, 2023

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y(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
(1)機構的名稱與目的。
(2)蒐集的資料類別。
(3)當事人可行使的權利。
y(4)可能得到的潛在利益。

謝教授追求論文文章產量,因此他都讓其指導學生將一篇論文切割成數個部分,潤飾後分別投稿出刊,使得文章數能大幅上升。請問謝教授此一行為最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重複出版。
y(2)資料切割/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張教授在自己開設的「教育學研究方法」課程中,和碩一新生們討論研究倫理的議題。許多同學發表了自己對研究倫理的看法,請問下列誰的敘述是正確的?
小奇:研究倫理的精神包括公正、誠信、負責等,我們應該秉持這些精神去做研究,才能獲得社會大眾對研究成果的信任,也有助於學術研究的長遠發展。
小倫:研究倫理是給專業研究人員依循的行為規範。由於研究生是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因此可以自行斟酌是否遵循,沒有強制要求得照著標準行事。
菲菲:在我國《人體研究法》中定義的「研究」,僅限於高風險的人體醫學研究,例如:注射試驗藥品、進行臨床試驗療程等。其他研究類型則不適用此法。
蒂蒂:依據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中的規定,研究人員必須在取得實驗受試者的自主同意之後,才能蒐集、處理及利用他們的個人資料。
小明:我國的《著作權法》保障了學術研究中之語言及文字創作成果的著作權(例如:學位論文、研討會或期刊論文等),但尚未擴及至其他類型的學術成果,例如電腦程式著作、戲劇創作,或工業設計成品等。
(1)小奇、菲菲
(2)小倫、小明
y(3)小奇、蒂蒂
(4)菲菲、蒂蒂

@caro84810
Copy link

2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1)改寫必須要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2)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摘寫可以在段落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讓讀者更清楚原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3)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而經過摘寫後的文章則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改寫與摘寫為二種適當的引用他人文字的寫作方式,也是避免抄襲的方法,不論是改寫或摘寫,都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1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1)學術研究的目的包含發現新知、解釋現象、找出改進學說的新事證等。
(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榮譽,且為無給職工作,研究經費通常由自籌或向政府自薦取得。
(3)學術研究者通常反對籌組學會,認為此有害新進人員推廣其研究成果。
(4)早期從事研究的人通常是奴隸,受到環境或其他力量壓迫而企圖找出改變的方法。

3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2)「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3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報告書》的「正義」原則?
(1)在研究過程中,因研究人員的個人偏見而做出具族群歧視的行為。
(2)報告研究成果時,在未有科學理由的情況下,刻意強調受試者的族裔。
(3)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尊重並配合當地之風俗文化。
(4)研究人員以不斷加強誘因的方式,再三說服少數族群的居民參與研究。

3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對「論文作者的定義」,以下何者敘述是有誤的?
(1)論文作者應對研究計畫的構想或設計,或對蒐集、分析或詮釋研究資料有實質貢獻。
(2)論文作者應同意對整體論文負責,以確保能夠適當地查驗與解決論文中任一部分之精確性或完整性的相關問題。
(3)署名作者的排序應由全體作者共同決定,只要全體作者同意,應尊重作者群的建議而決定掛名順序。
(4)只要是對研究有實質貢獻者,應該給他們對論文提供實質重要的修改、或草擬/定稿最終發表論文的機會,以保障其掛名的權利。

2謝教授追求論文文章產量,因此他都讓其指導學生將一篇論文切割成數個部分,潤飾後分別投稿出刊,使得文章數能大幅上升。請問謝教授此一行為最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重複出版。
(2)資料切割/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1請問下列關於引述「二手資料」的敘述,何者為錯誤的?
(1)即使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都不可以在論文中使用二手資料。
(2)在寫作文章時,如同一手資料,也要引述,也必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3)只要是由他人那邊借來的「字」,即使是二手資料,也要清楚註明出處。
(4)以上皆為錯誤敘述。

4《個資法》第3條規定,以下何者不是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的權利?
(1)請求刪除。
(2)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3)查詢或請求閱覽。
(4)請求散佈。

3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者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負起的責任?
(1)降低動物在實驗中的苦痛。
(2)盡量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為求知識利益最大化,不得使用任何藥劑。
(4)動物實驗後善盡安置之責。

4小雯和指導教授最近聯名要發表一篇期刊,而小雯的男朋友雖然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什麼內容,但還是跟她說他也想要被列在作者群中,並說這不需要問指導教授意見,小雯決定就好。請問小雯的男朋友有沒有資格被列為文章作者?
(1)有資格,因為他給予小雯很多情感支持。
(2)有資格,因為這是小雯自願的。
(3)沒有資格,因為小雯的指導教授沒有同意。
(4)沒有資格,因為他對論文本身並沒有實質貢獻。

1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3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
(1)精簡管理的時間成本。
(2)作為研究結果的佐證資源。
(3)作為防弊或揭弊之用。
(4)滿足經費補助單位及研究機構對於資料管理的要求。

3《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
(1)在網路上蒐集網紅的email或社群網站,寫信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2)清楚告知填答問卷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4)以上皆是。

2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1)小偉為了研究網友對於偶像粉絲專頁的網路行為,蒐集與分類網友們在網路上的按讚與留言截圖。
(2)花花為了研究大學女生在宿舍對於手機的使用與沉迷,在自己的宿舍內偷拍室友的作息,但她保證影片不會外流。
(3)大同為了要寄送問卷給現職大學教師填答,蒐集了網路上有公開聯絡方式的大學教師email。
(4)嘉嘉為了研究上班族近期購買的商品種類,發放問卷時,清楚告知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1王教授正在力推,系上所有的研究案都應該詳實具體地揭露所有的利益關係。請問這個做法如果以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而言,符合下列哪一項?
(1)公開原則。
(2)利益交換。
(3)禁止進行。
(4)審核與核准。

2花花正在撰寫畢業論文,在文獻探討的部分她想要利用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來引用他人資料,請問下列關於改寫的要點何者有誤?
(1)改寫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
(2)改寫的文字應盡量中性,一言以蔽之,用最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3)改寫必須要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4)改寫應避免只有增減字數,或將原文重新排列的情形。

1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生活私密隱私權。
(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私權的保護範圍。
(4)秘密通訊之自由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於使用網路通訊工具。

4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不同領域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各領域皆需瞭解作者定義、協商與適切安排,以避免爭議。
(2)不同領域間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但共同準則是: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3)不當的掛名文化形同一種學術共犯結構,有違研究倫理及學術研究求真求實的基本精神。
(4)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問題大多只出現在醫學領域,其他領域較少見。

4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1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
(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
(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
(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
(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1)ABC。
(2)ACE。
(3)ABCD。
(4)ABCDE。

2「變造」(falsification)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或研究過程,或更改、刪除真實的數據、圖片及結果的行為。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變造?
(1)阿博為了累積研究問卷樣本的回收數量,阿博自己填寫了十份問卷,以快速累積研究用的數據資料。
(2)阿華隱藏未符合理想或矛盾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結果的呈現與其預期相符合。
(3)某位化學領域的學者在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或經費補助時,提供不存在的研究著作作為申請資料。
(4)小妍與教授約好要討論研究文獻,但因為小妍來不及看完指定閱讀的文獻,於是在該報告的文獻探討段落中,隨意寫下自己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文獻內容,以求得即時完成論文。

1來臺灣就學的國際學生小林正面臨畢業門檻的論文發表壓力,他突然想到自己曾在國外發表過一篇英文文章,他直接翻譯成中文後逕自投稿到某中文期刊,沒有註明該篇文章為譯作。此係違反了教育部哪一項研究倫理之規範?
(1)以翻譯代替論著且並未適當註明。
(2)抄襲。
(3)代表作未確實填載為合著及繳交合著人證明。
(4)送審人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之審查。

4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
(1)機構的名稱與目的。
(2)蒐集的資料類別。
(3)當事人可行使的權利。
(4)可能得到的潛在利益。

3小光正在撰寫投稿研討會的論文,他想要彙整多篇不同出處之文章,並將文章意義與內涵進行不同面向的重申;他可用以下何種方式達成此目的?
(1)翻譯(translate)並註明資料來源。
(2)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引述(quoting)不須註明資料來源。

3莊同學的學位論文研究欲探討國中生對社交平台的使用頻率和看法。下列是他在執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所採取的受試者保護機制和資料管理作法,何者並不妥當?
(1)他將此研究送交校內的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進行審查,並於計劃書中詳細說明研究資料的管理辦法。
(2)他在取得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核准通知後,才正式開始執行研究計畫。
(3)在蒐集資料前,他有先向欲參與研究的國中生和他們的家長說明研究事項;只要學生或家長其中一方同意參與研究,他就會將該學生納為研究對象。
(4)他購買了一個具雙重加密機制的網路空間,專門用於管理及備份透過這次研究所蒐集到的研究資料。

2關於研究數據的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正確?
(1)當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不符預期時,可詢問統計專家,調整研究分析資料,使分析結果符合期待。
(2)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應詳實紀錄所有實驗數據,並再三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3)研究結束之後,為了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研究者應銷毀所有的研究資料、檢體、樣本。
(4)研究者應該謹慎且小心處理所有的研究事項,因此原則上研究資料的保存期限為至研究者公開發表之後的300年內。

2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行善」原則,當下列何種情況發生時,研究人員應該立即考慮中止研究?
(1)研究人員發現特定實驗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的配合度不佳,因此請他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參與實驗。
(2)研究者人員在人體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受試者面臨到預期外之嚴重傷害的風險。
(3)部分實驗參與者決定在研究中途退出參與。
(4)研究人員欲擴編研究人力,以滿足實驗過程中的人力需求。

1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1)尊重人格。
(2)行善。
(3)正義。
(4)利益互補。

3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2)著作人格權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以及同一性保持權(或稱禁止不當修改權)。
(3)著作人格權採創作保護主義,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需至智慧財產局登記才擁有。
(4)著作財產權有一定的保護期間,自然人之著作,一般保護期間為著作人終身加死後五十年。

2不當研究行為是「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或抄襲(plagiarism)的作為」,可簡稱為FFP。請問此定義是由哪一個單位所提出的呢?
(1)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2)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3)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4)美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 AAHRPP)。

3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著作有哪些好處呢?
(A)可以輔佐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
(B)可以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
(C)可以大量無上限的複製他人的著作;
(D)可以強調該文字或論點是來自於其他人,避免抄襲。
(1)AD。
(2)ABC。
(3)ABD。
(4)ABCD。

1研究員小夫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受試者投訴,指控他問了許多和研究說明書明顯沒有關係的問題,還增加了一些本來受試者不知道的活動環節。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1小究是一位運動生理學領域的博士生,他最近正在規劃一個體重控制的研究,預計招募一些35至50歲、體重過胖,且無特殊疾病的人士參與實驗。希望在實驗過程中,透過飲食控制、定期運動及社會支持等介入,能達到減重及減脂的目的。請問下列哪些流程是小究該執行的,而執行的流程又該為何?
(1)正式招募受試者,並排除不適合的志願者
(2)規劃研究企劃書,並妥善安排保護受試者的機制
(3)將研究計畫交給校內的機構審查委員會(IRB)接受倫理審查
(4)在實驗進行階段,定期追蹤每位受試者的生心理狀態
(5)撰寫研究論文,且不在報告中提及任何可能揭露受試者身分的資訊
(6)對於減重狀況不佳或生心理狀態異常者,建議他尋求正規醫療或輔導的介入
(1)(2)(3)(1)(4)(6)(5)
(2)(1)(2)(3)(4)(6)(5)
(3)(1)(2)(3)(4)(5)
(4)(2)(1)(4)(5)(6)

3以制定學術研究論文寫作格式而聞名的「美國心理學學會」,所訂定的《心理學家倫理原則與行為守則》(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明訂心理學家在從事研究和教學時,所需依循的倫理準則,請問下列不包括何者?
(1)尊重人權以及保護隱私。
(2)公平與公正對待受試者。
(3)進行有利社會的學術研究。
(4)瞭解研究者應負的責任。

3刑法中有許多與隱私權相關的規定,請問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甲、沒有正當理由拆閱或隱匿他人密封的信函、文書或圖畫,或以其他方式偷窺內容-妨害文件秘密罪。
乙、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例如使用竊聽設備偷聽他人不願公開的談話內容-窺視竊聽竊錄罪。
丙、因為職務關係而持有他人的資料,並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工商秘密罪。
丁、因業務關係而持有他人個人資料或隱私者,例如醫師、藥師、律師、心理師等,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他人秘密罪。
戊、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而獲得他人的秘密,卻沒有正當理由而洩密者-洩漏電腦秘密罪。
(1)甲乙丙。
(2)甲乙丁。
(3)甲乙丁戊。
(4)甲乙丙丁戊。

@lujames13
Copy link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4)
 (1)重複出版。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經過前人的犧牲,確認答案為(4)

@M124020049
Copy link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答案不是1、4"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M124020049
Copy link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答案是2"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V(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zxasdfcvdfcv
Copy link

1 學術研究期刊或出版社所訂立的投稿規範可分為兩種:寫作格式規範及投稿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應清楚瞭解並遵循自身領域所使用的寫作格式,例如:動物實驗相關領域的論文,主要採APA格式;電機資訊領域的論文,主要採IEEE格式。
(2)須審慎閱讀並瞭解各期刊的寫作格式及投稿規定。
(3)投稿論文不可一稿多投或重複投稿發表。
(4)投稿論文不可違反著作權法及抄襲他人或自己。

@zxasdfcvdfcv
Copy link

2 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將自己的碩論改寫成期刊論文,投稿到期刊,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
(1)小光在文獻探討部分,將碩論中使用到的文獻再次整理合併並將文句改寫,詮釋自身觀點,註明資料來源。
(2)小究將碩論改寫出來的論文先用中文投稿期刊被接受後,再將中文稿件整篇翻譯成英文論文投稿到國外期刊,稿件未註明已使用不同語文發表。
(3)小妍將自己的碩論文獻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適時補充最新的文獻資料,再將改寫過的論文投稿期刊。
(4)花花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並多收資料,擴充改寫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

2 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否,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1)抄襲。
(2)造假。
(3)變造。
(4)隱匿。

1 萍萍是一位管理學領域的博士生,她最近完成了一項研究,正準備將自己主筆撰寫的英文論文投稿至國外的管理學期刊。依據下方的敘述,除了萍萍之外,誰也有資格成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指導教授:他引導萍萍發想及建構她的研究,也協助她解決研究上的困難。他曾多次批閱萍萍的論文,並修正研究結果的詮釋及推論;他也是萍萍的研究的經費支持者。Williams教授:他是萍萍在論文中採用之管理學理論的提出者,也是一名美國的大學教授。他和萍萍不認識,雙方也沒有合作關係;萍萍在論文中引用了多篇Williams教授的著作。王姓教授:他協助萍萍解決統計分析上的困難,並多次和萍萍討論統計結果的推論,對研究結果的詮釋也提供了不少個人想法,且多數想法都被萍萍採用。黃姓教授:他讓萍萍在自己任課的四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並依據時間點的不同,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至少填寫了三回合的問卷。萍萍非常感謝黃姓助理教授對她在受試者招募上的協助。
(1)指導教授、王姓教授
(2)指導教授、Williams教授
(3)指導教授、王姓教授、Williams教授
(4)王姓教授、黃姓教授

4 關於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以下何者不是主要的參照來源?
(1)指標性研究單位所提出之重要宣言或報告書。
(2)指標性學術研究社群所制定之研究行為倫理守則。
(3)專業學術研究期刊所訂立的投稿規範。
(4)專業學者在公開場合所發表之演說內容

1 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
(1)若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近乎逐字使用自己具有版權作品的重要部分,且沒有標上資料來源,極可能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2)抄襲屬於一種「欺騙」之行為,但自我抄襲的核心在於「偷竊」而非欺騙。
(3)目前已有「自我抄襲」的具體判斷依據。
(4)「自我抄襲」的文章對學術研究仍有其貢獻,因此通常被視為可接受之行為。

2 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
(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
(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
(1)甲丙。
(2)乙丁。
(3)乙丙丁。
(4)甲乙丙丁。

@eggfrog-51
Copy link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不是1.3
  |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eggfrog-51
Copy link

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象是四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因為問卷調查並非人體試驗研究,為了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團隊向被研究者說明研究參與事項之後,就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請問此研究團隊可能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不是3.4
  | (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eggfrog-51
Copy link

為落實保障資料本人對其個人資料有自決權,《個資法》第3條規定,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以下哪些權利?
(A)可以向蒐集研究資料的研究者請求查詢、閱覽、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個人資料;
(B)可要求研究者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個資;
(C)可以請求刪除資料;
(D)研究者不得要求個資所有人拋棄或限制個人資料行使的權利;
(E)可要求研究者免費、無限制製給複製本。

  (1)ABD。
  (2)ADE。
  ⌄(3)ABCD。
  (4)ABCDE

@eggfrog-51
Copy link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romayang3
Copy link

romayang3 commented Oct 14, 2023

  1. 以下何者是一位負責任的論文作者應有的行為?
    (1) 規避論文發表後,讀者對論文內容所提出的質疑。
    v(2) 在執行合作型的研究時,避免著作權的爭議。
    (3) 為提升研究論文被接受的可能性,只呈現預期的結果。
    (4) 為增進研究的時效性,跳過一些次要的研究步驟。

@romayang3
Copy link

  1. 著作人原則上於什麼時候取得著作權?
    (1) 著作人創作前先申請許可通過後
    (2) 著作人於著作登記時取得著作權
    v(3) 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取得著作權
    (4) 著作人之著作被公正第三方獨立審查人通過後

  2. 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是否為《著作權法》規定之受保護著作?
    (1) 是,受保護
    v(2) 否,不受保護
    (3) 著作權法未規定
    (4) 網路上的資料不屬於創作,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romayang3
Copy link

  1. 最近有許多網友在BBS版上以暱稱發言批評政府的政策。小明開始扮演網路柯南,搜尋某暱稱(A)過往所有的發言,並從其IP位置,推測其在真實世界中可能是誰,並公開可能發言者的真實身分。請問,小明的行為有可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嗎?
    v(1) 小明已侵犯網友的隱私權,可能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2) 暱稱(A)過往所有的發言和其IP位置,都是公開的。既然是公開的,人人都能蒐集利用。不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3) 小明的網路調查,也是一種研究,只要為了研究,就不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4) 以上皆是。

@KH-0123
Copy link

KH-0123 commented Oct 20, 2023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不是1>

  | (1)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sky726-d
Copy link

小瑜是大一新鮮人,她的某一堂通識課需要寫電影心得,請問以下四個與寫作業有關的行為中,你覺得哪一個最可能構成侵犯他人著作?

  (1)引用某本書的文章段落,原作者已逝世五十年,有註明出處。
  (2)引用二張在網路上搜尋到的電影劇照,是官方發布的,有註明出處。
  (3)在網路上搜尋此部電影的心得文章,各擷取幾個段落,拼湊成一篇心得繳交。
  (4)口頭詢問同學有關這部電影的見解,沒有在心得上註明是哪個同學說的。

@sky726-d
Copy link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1)現今學術研究工作具有特殊權利,能夠免除國家稅賦及一切勞務。
  (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專業且為有給職之工作。
  (3)籌組學會的工作皆由政府主導,因學術研究者被賦予特殊權利,包括免除行政工作。
  (4)學術研究以其花費經費來衡量學術價值;換言之,無須經費的研究項目通常價值性較低。

@Blinhy0131
Copy link

花花目前正在撰寫研究論文,在自己的論文中常需要「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下列哪些要件是她需要考量的,以免侵反他人著作權?不是2
(A)須為正當目的之行為,例如為了研究所需;
(B)須有引用行為,必須明確指出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著作;
(C)須從引用資料的質量比例來考慮合理使用的範圍;
(D)被引用著作一定要是已公開發表的作品;
(E)被引用著作不可為公開發表過的,以免侵犯著作財產權。

(1)ABC。
(2)ABD。
(3)ABCD。
(4)ABCE。

@Zhe2006
Copy link

Zhe2006 commented Oct 26, 2023

@RHPCH
Copy link

RHPCH commented Oct 30, 2023

1.下列何者並非是管理研究資料並避免受試者隱私外洩的正確做法?
(4)把資料放在公共可存取之資料夾。

2.研究員小柯在國際會議上一不小心將罹患心理疾病的受試者個資說出來,後續產生對該受試者的污名化效應,此屬於下列哪一種研究上的傷害?
(1)社會性的傷害。

3.下列何者非屬「知情同意」之要素?
(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4.下列關於同意書的敘述,何者有誤?
(4)為避免研究資料外流,同意書簽署一份即可,並由研究者統一保管。

5.原始研究資料和實驗記錄的管理及保存相當重要。若未妥善管理、甚至是遺失原始資料或實驗記錄,將無法佐證研究結果的正確性。因此,若研究人員未善盡管理研究資料之責,將可能面臨哪些狀況?
(4)以上皆是。

6.下列何種情況,是當今期刊論文遭撤的主要原因之一?
(4)研究結果無法被重製與驗證。

7.「網路言論審查調查計畫」(Encore)中的兩位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造成疑慮的原因是?
(4)使網路使用者處於風險之中。

8.請問「網路言論審查調查計畫」(Encore)中的程式碼,可以取得遠端網路使用者的何種資訊?
(3)地理位置。

9.下列有關大型資料庫的敘述,何者正確?
(4)資料庫資訊的正確性與完整性不一定都十分良好。

10.以下對次級資料的使用方法,哪一個是比較合乎倫理的作法?
(2)申請研究者健保資料使用,都需要有特定目的,不能隨意使用資料。

11.下列三人都曾進行網路行為研究時,誰的作法較沒有侵害網路使用者的權利,也較無觸犯法律規範的疑慮?
(2)小助:利用政府在網站上公開的調查資料,瞭解臺灣家庭的數位科技使用狀況。

12.在法律未明訂相關規範的情形下,網路行為研究員在研究中應秉持何種態度,以免侵害網路使用者權益?
(4)以上皆是。

13.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錯誤?
(3)當嬰幼兒在實驗進行中有哭泣、不安等狀況,研究者應盡量讓實驗繼續進行,以免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無法做完實驗很沒面子。

14.以下有關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做法,何者正確?
(1)必要時應有研究團隊的其他成員專門負責照顧與參與幼兒同行之其他年幼手足。

15.陳醫師正在對曾面對災難的群體,進行災後的心理健康研究。當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產生不適的身心症狀時,陳醫師較不可能以下列何種方式處理?
(4)繼續進行對此受試者的研究,並請受試者勇敢克服對回憶災難的恐懼。

16.碩士生小曼針對面對災難後的個人進行臨床心理研究,於研究過程中,她會依受試者的狀態,調整研究進行的時間長度。請問小曼這麼做的可能原因為何?
(2)避免受試者的二度心理傷害。

17.下列何人的研究活動屬於口語研究?
(4)以上皆是。

18.下列四人皆在進行口語研究時,何人的研究行為較不適當?
(2)小福:向受試者再三強調語料的分析重點。

19.在第三世界(寮國)田野研究中,作者面臨研究倫理的形式難題,是指?
(4)當地人民可能無法理解「研究」和研究計畫的內容。

20.在第三世界(寮國)田野研究中,作者面臨是否遵行研究倫理的難題。請問,下列何者並非本單元作者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經驗?
(3)需要強求研究參與者在研究一開始時,即簽署知情同意書。

21.進行外語教學研究時,應避免蒐集非必要性的意見或非必要的個人資料。請問此作法是何種研究倫理的應用?
(1)隱私。

22.1980年美國TESOL年會通過了ESL研究倫理準則(Guidelines For Ethical Research in ESL, Tarone)。請問該倫理準則包含哪些項目?
(1) 知情同意、(2) 隱瞞、(3) 行善、(4) 隱私、(5) 保密與匿名、(6) 風險評估、(7) 正義、(8) 公平
(2)(1) (2) (4) (5) (6)。

23.下列對於非人類學民族誌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2)研究人員通常僅從旁觀察,未親身參與。

24.下列對於人類學民族誌的相關敘述,何者有誤?
(1)研究人員必須站在詢問者與答詢者角色分明的狀況下蒐集資料。

25.依據人類學學會提出的研究倫理規範內容,人類學家於研究過程中,若出現下列哪種行為就必須中斷研究?
(1)研究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利益,但會對研究對象產生生理、心理或物質損傷。

26.在美國,有三種特定情況下,執法人員可以強迫研究者違反保密原則,請選出哪個不在此三種情況之內?
(4)縱火。

27.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行為有時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易受傷害族群。請問下列何者即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1)身心障礙人士。

28.為了因應一種全球性爆發的新型傳染病,某藥廠接獲通知後開始進行人體試驗的研究招募。下列相關之研究行為,何者比較符合學術倫理規範?
(4)募集足夠之健康成年受試者,搭配適當補償機制在意外發生時補償受試者是必須的。

29.跨國研究主要倫理爭議有些在於研究或資助者來自掌握權力的工業化國家或跨國藥廠,但研究卻在發展中國家進行。下列何者不是其原因?
(3)發展中國家人口較多而且不需要簽署受試者同意書,對於研究較為便利。

30.美國聯邦法規45CFR46除討論一般人類受試者權益保障外,還對「易受傷害族群」設立最基本的保障規範。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
(1)監所員。

31.下列情境中,何者屬於「人體研究」?
(4)以磁振造影技術測量失語症患者發聲時之大腦活化區塊。

32.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2)若研究屬於「人類研究」類別,意味著不可能對研究參與者造成任何傷害。

33.社會工作研究有時須以欺瞞方式取得研究參與者之資料,欺瞞雖然抵觸知情同意,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比較好的倫理措施?
(4)若事後告知研究參與者並取得其同意,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34.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傷害最小化」,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3)應積極保護弱勢者不受身體上及精神上的傷害,以及不合理日常生活干擾或未被告知隱私侵犯。

35.若研究者欲進入幼兒園場域對幼童進行研究,下列何種行為較為恰當?
(2)於研究開始前,先參與結構性較低的幼兒園活動,與幼童培養投契(rapport)。

36.研究者若要招募學齡前兒童參與研究,研究者應該注意的重點為何?
(4)以上皆是。

1.下列何者非合宜的知情同意之內涵?
(4)向受試者再三強調參與研究可獲得的酬賞。

2.小安在進行行為和社會科學研究,他在回收研究問卷後,先對受試者姓名進行編碼。請問小安的編碼行為是在進行何種傷害與風險的預防措施?
(2)個人資料和隱私管理。

3.下列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自主權的施行?a. 情境、b. 認知、c. 時間、d. 酬勞、e. 退出機制
(4)a. b. c. d. e.

4.下列何者非屬「知情同意」之要素?
(1)能親筆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5.研究者有保存實驗原始數據的責任。請問以實務操作的觀點而言,保存實驗原始數據的主要原因及重要性為何?
(2)供必要時的檢視或重新驗證。

6.陳教授將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於期刊後,便將研究過程中的資料銷毀,以免資料遭他人竊取。請問陳教授的行為恰當嗎?
(3)不恰當,因為陳教授未妥善管理及保存研究的原始數據。

7.下列關於「跨來源請求」(cross-origin request)的內涵,何者有誤?
(4)監視端的行為遊走於法律邊緣。

8.小秉欲研究使用者進行網路行為的媒介,下列何種媒介不會出現在小秉的研究中?
(2)室內電話。

9.以下哪一項為目前資料庫主要用以串接不同個人資料之密碼?
(1)身份證統一編號。

10.如果想要使用全國性的「全民健保資料庫」,需向哪個部會提交申請及使用手續?
(3)衛生福利部

11.下列三人都曾進行網路行為研究時,誰的作法較沒有侵害網路使用者的權利,也較無觸犯法律規範的疑慮?
(2)小助:利用政府在網站上公開的調查資料,瞭解臺灣家庭的數位科技使用狀況。

12.甲語音平台網站與乙購物網站合作,當網路使用者瀏覽甲語音平台的視頻時,會穿插網路使用者於乙購物網站瀏覽過的相關產品,請問這樣的廣告宣傳存有何種倫理議題?
(1)隱私權的侵犯。

13.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2)若家長決定終止參與研究,研究者應給予完全尊重。

14.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4)身為研究者,不應以為有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就可以不顧嬰幼兒的反應。

15.陳醫師正在對曾面對災難的群體進行災後的心理健康研究。當某位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產生不適的身心症狀時,陳醫師可能以下列何種方式處理?
(甲)將此受試者轉介至任職醫院的身心科門診
(乙)提供此受試者關於心理諮詢的管道和資訊
(丙)暫停進行對此受試者的研究
(丁)將此受試者排除在研究受試者之列
(戊)言語激勵此受試者克服對回憶災難的恐懼
(4)(甲)、(乙)、(丙)、(丁)。

16.阿寶以訪談的方式對災難後個人進行研究,何者較不可能是阿寶能自受試者身上蒐集到的資訊?
(4)災難前後的健保就醫記錄。

17.口語研究者告知受試者研究相關資訊的目的為何?
(4)以上皆是。

18.下列四人皆在進行口語研究時,何人的研究行為較不適當?
(2)小福:向受試者再三強調語料的分析重點。

19.綜觀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環境與現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以上皆是。

20.在第三世界(寮國)田野研究中,作者需要不斷對在地友人解釋自身的研究內容,其原因不包含下列何者?
(3)當地人民的記憶力經生理學檢測實證較差。

21.當外語教學研究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產生倫理議題上的疑義時,應該尋求適當的協助。請問下列何者並非其應採取的適切做法?
(4)直接修改研究內容以避開此議題。

22.外語教學研究常探究某些教學法或教學處置的正向效果,但其中仍有一些風險存在,下列何者非其中的風險?
(1)研究帶給學生的過度成就感。

23.民族誌的基本要件為,必須具有參與觀察過程,下列何種情境較符合所謂的「參與」?
(3)十年間經常到特定漁村跟著居民一起生活。

24.下列對於人類學民族誌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4)研究人員通常都長期甚至終身於當地進行田野調查。

25.下列關於當代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描述,何者最為正確?
(4)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沒有很明確,有時互補、有時重疊、有時沒有關聯性。

26.在美國,有三種特定情況下,執法人員可以強迫研究者違反保密原則,請選出哪個不在此三種情況之內?
(4)縱火。

27.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行為有時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易受傷害族群。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2)軍人。

28.研究員泰絲在一項臨終關懷的研究中試圖訪問那些臨終人士他們當前對自身的人生檢視和生死看法。下列敘述何者可能違反學術倫理規範?
(4)由於是臨終人士的訪談,逝世後不再具備法律身分,故研究中無須匿名。

29.下列國際指引有關易受傷害族群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4)根據「「涉及人類受試者之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2002),為促進新藥開發,應鼓勵經濟弱勢之國家國民踴躍參與跨國之藥物試驗。

30.美國聯邦法規45CFR46除討論一般人類受試者權益保障外,還對「易受傷害族群」設立最基本的保障規範。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
(1)監所員。

31.下列何者較能用「正義原則」來降低語言學跨醫療領域研究可能帶來的傷害與風險?
(3)招募有語言障礙的受試者進行研究,並適時給予醫療協助。

32.下列事項何者不屬於為避免對研究對象可能造成的身心傷害的告知(知情)項目?
(3)研究機構名稱及經費來源。

33.社會科學研究的特色可能會造成研究倫理審查的挑戰,但不包含下列何者?
(2)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單一且固定。
(3)社會科學的研究有時會牽涉到隱瞞的研究設計。
(4)社會科學研究傷害的疑慮是洩漏研究參與者的身分隱私。

34.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避免雙重關係及利益衝突」,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1)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間存在雙重關係時必須事先說清楚。

35.若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參與者,關於知情同意應如何取得才正確?
(3)取得學齡前參與者之首肯同意,以及家長或監護人簽章的知情同意書。

36.研究者為學齡前兒童受試者介紹研究內容時,應多方面注意兒童的心理層面,下列何者為之?
(甲)觀點取替、(乙)後設認知、(丙)心智理論、(丁)社交能力、(戊)記憶廣度
(3)(甲)、(乙)、(丙)、(戊)。

@xuannn1076
Copy link

xuannn1076 commented Nov 2, 2023

3.對於Anversa涉嫌假造研究數據,我們該用何種態度面對此事件?

3.以下何者不是醫學研究倫理的原則?

3.如果某幼兒發展研究欲以未滿七歲無行為能力人之精神疾患為研究對象,那麼要取得誰的知情同意才可進行研究?

4.研究員大魚正在進行精神疾患臨床研究,但有一位病患原本狀況很正常,突然大聲嚷嚷著要退出研究,大魚該怎麼辦?

4.運動研究場域的研究者通常具有多重身分,下列何者非為其中之一?

4.王教練想以自己隊上的選手為研究參與者,他知道自己的角色對選手而言具有權威性,選手們可能因而不敢拒絕參與研究,若王教練在取得知情同意時,告知下列哪一內容則可能可以避免此情況發生?

3.某運動廠商對某國小棒球隊教練說他們想要贊助學校代表隊,但希望代表隊小朋友可以幫他們測試新開發的運動襪,請問這是何種權力關係?

3.身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對於研究資料管理的做法,下列何種行為較不被認可?

2.下列對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3.關於「哈佛大學Piero Anversa的心臟幹細胞系列研究」的敘述,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甲、 Anversa涉及造假或變造研究資料,且有問題的論文數量高達31篇。
乙、 Anversa的實驗很容易被其他學者重現。
丙、 因為研究結果的成功,使得Anversa獲得許多研究獎項獎勵,以及要和他合作的國內外研究機構的贊助。
丁、 Anversa假造研究資料,誤導了心臟醫學的研究近20年。

2.以下哪個理由較不可能促使研究者做出造假或變造研究資料的行為?

3.請問Project 226:哈佛大學的心臟病評論論文的研究,將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致病飲食因子歸咎於何種物質?

3.小光這學期需要繳交很多份期末作業,為了趕在繳交期限前完成,小光以參考為由,向學長借了歷年的作業當做範本。然而,因為時間有限,小光來不及做適度的改寫,便直接將學長提供的歷年作業,一字不漏地複製並貼於自己的報告中,最後終於如期完成所有的作業。請問小光的行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1.小花很喜歡射箭,但加入學校的射箭隊後一直被教練斥責,教練認為她的拉弓姿勢完全不對,請問這是何種權力關係?

4.運動研究場域的研究者通常具有多重身分,下列何者非為其中之一?

4.張教授最近正在執行體適能相關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專案計畫,研究生小雯擔任其研究助理,同時也是其碩士論文指導學生,請問這是何種權力關係?

1.下列有關運動場域研究中教練與選手之權力關係,何者正確?

4.王教練想以自己隊上的選手為研究參與者,他知道自己的角色對選手而言具有權威性,選手們可能因而不敢拒絕參與研究,若王教練在取得知情同意時,告知下列哪一內容則可能可以避免此情況發生?

4.依據人體研究法,以下有關人體研究對象的敘述,何者正確?

2.如果某幼兒發展研究欲以未滿七歲無行為能力人之精神疾患為研究對象,那麼要取得誰的知情同意才可進行研究?

2.下列敘述何者並非研究造假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3.現在學術界多要求透明化(transparency),其中特別強調需要揭露研究贊助者或是研究經費來源,下列敘述何者並非此作法的意義?

2.研究員小莫正在進行口罩實名制系統的評估研究,此次他針對一些人士進行訪談,其中下列何者非屬於研究上的「易受傷害族群」?

1.下列有關易受傷害族群的研究敘述,何者正確?

4.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行為有時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易受傷害族群。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1.張研究生近期正在針對大地震受災戶的心理創傷情形進行探究,以下各種他面對受災戶的研究行為,何者比較符合學術倫理規範?

2.下列有關對易受傷害族群進行研究之倫理考量,何者有誤?

4.2012年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公告的「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中,易受傷害族群原則上並不包括下列何者?

2.2012年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公告的「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中,易受傷害族群包括下列何者?

1.易受傷害族群參與臨床試驗之自願性,可能因為許多因素而受影響,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內?

3.新手爸爸阿威為了賺奶粉錢,準備帶著一歲的孩子參加某機構的研究測試,請問下列哪一項是他應該要關注的重點?

3.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錯誤?

1.整體來說,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有幾項準則可以遵循,以下何者為非?

4.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4.某些針對一般嬰幼兒的研究,可能會有疑似有情緒、行為或發展障礙的嬰幼兒之家長報名參與。面對這些嬰幼兒及其家長,下列研究者的作法何者正確?

1.研究人員該如何面對未參與研究幼童可能產生的失落感?

2.一般而言,我們常指的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之間的孩童?

3.若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下列對於給予幼童酬賞的操作方式,何者恰當?

2.下列有關學齡前兒童的敘述,何者正確?

3.若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參與者,關於知情同意應如何取得才正確?

3.何種實驗操作最有可能會讓動物感受到疼痛?

2.面對實驗動物,研究人員應持有何種心態?

4.阿三正在進行白鼠的實驗操作,此實驗將會造成小鼠的疼痛,請問阿三的下列行為或想法何者較不適當?

4.下列關於實驗動物之疼痛知覺反應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關於「賦予農場動物五項自由」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4.為了給予實驗動物適合其習性的生活環境,以落實尊重及善待動物之責,下列哪些是常見應納入評估之生活空間及環境的條件?

1.關於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11)建議的實驗用齧齒類動物最小空間需求,下列何者敘述最正確?

3.已知準實驗用的家鼠具有群居習性,在佈置牠們的飼養環境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關於設置科學應用動物的居住空間環境,下列何種做法最恰當?

4.下列有關研究中兔子表現的行為,何者正確?

4.新來的研究生小膜看到學姊在兔籠內放置了一些木塊或樹枝,請問這是為了做什麼用途?

2.下列關於實驗動物飼養環境之硬體與軟體設施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1.一般來說,從小就飼養於單獨兔籠的兔子,會有抗拒社交的傾向,並且會表現出攻擊性。兔子的攻擊性可能會表現出何種行為?

1.下列何者為常見的「研究資料」類型?
a.紙本問卷
b.田野調查紀錄
c.實驗數據
d.錄音資料
e.他人的研究論文
f.實驗過程的錄影檔

3.王同學是一位細胞學領域的研究生,她在每次的實驗室記錄當中,一定必須詳細記錄哪些實驗的細節?

4.請問在蒐集具隱私性的個人資料(如:心理狀態、醫療背景)之前,研究人員應該妥善規劃哪些工作事項?

1.張研究生近期正在針對大地震受災戶的心理創傷情形進行探究,以下各種他面對受災戶的研究行為,何者比較符合學術倫理規範?

2.小漢得知利用幹細胞可以培養組織器官,因此想研究幹細胞對燒燙傷皮膚的治療功效。小漢和某醫院燒燙傷中心合作,以院中的燒燙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年齡分布從嬰幼兒至老年人都有,而此研究皆獲得這些燒燙傷患者包括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小漢在研究過程中曾做出下列之行為,請問哪一種行為並沒有做到保護受試者之責?

4.研究員泰絲在一項臨終關懷的研究中試圖訪問那些臨終人士他們當前對自身的人生檢視和生死看法。下列敘述何者可能違反學術倫理規範?

2.研究員小莫正在進行口罩實名制系統的評估研究,此次他針對一些人士進行訪談,其中下列何者非屬於研究上的「易受傷害族群」?

2.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行為有時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易受傷害族群。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2.研究者與潛在的受試者在同意參與研究前須進行協商,下列對於協商過程的內容敘述,何者不正確?

3.請問,下列有關知情同意的重要倫理意涵,何者為非?

2.某研究人員在執行研究時,其告知受試者之內容呈現如下,請問何者較不適當?

3.下列之人皆以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請問何人的行為合乎現行法令所要求之諮詢或同意方式?

1.2012年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公告的「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中,將其他潛在的易受傷害族群則保留給下列何者判斷?

4.小城欲進行國小三年級學生的閱讀行為研究,並想以實習學校的中年級某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當小城告知其指導老師此想法時,指導老師很贊同,並告知小城在做研究時必須落實知情同意的原則。小城在同意書上詳列各項研究資訊,請問下列資訊何者「不適當」?

4.請問,缺漏哪項知情同意要件將會影響知情同意的有效性?

3.小妮在幫某教授進行研究數據分析時發現:某一原住民族患有血友病的比例較其他原住民族高,因此小妮欲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知道此一現象是否與此原住民族的基因相關。小妮就其計畫依法定程序完成諮詢同意,且於研究發現此原住民族確實有血友病的遺傳基因,認為發表成果是研究的一環,於是將研究結果發表於其研究論文。請問小妮此的發表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

2.研究實驗在選用兔籠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中,何者較為不適當?

3.研究器材對實驗動物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營造,以兔子來說,在選用兔籠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何者正確?

4.新來的研究生小膜看到學姊在兔籠內放置了一些木塊或樹枝,請問這是為了做什麼用途?

2.下列何者非一般常用來瞭解動物感受的指標?

4.下列何者不屬於實驗動物經常面對的負面知覺感受?

3.對於科學應用動物的居住環境,飼養員應該有何種態度或認知?

2.不良的生活環境因素對科學應用動物易有生理及心理上的影響,下列哪些不良因素與可能產生的生理或心理影響之配對是正確的?

3.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為避免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的方式之一,透明化了過往封閉的學術研究歷程。請問下列哪些為開放科學的方法?

4.下列關於註冊研究(registered reports)的敘述,何者正確?

  1. 下列哪些學術行為是目前心理科學領域常見的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值得我們注意與避免的?

3.下列何者學術行為不屬於心理科學領域常見的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而是確切的學術不當行為(research misconduct)?

3.下列關於註冊研究(registered reports)的敘述,何者錯誤?

3.錯,猜2.。為何「重複研究(replication research)」會被視為預防或減少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的策略之一?

3.錯,猜1.。預防或減少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的策略之一為進行大規模、跨實驗室、甚至跨國的合作研究,以驗證過去研究的可推廣性。請問這類型的研究,心理科學家通常稱之為?

2.為何「註冊研究」會被視為預防或減少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的策略之一?

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或減低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

2.下列哪些改革做法,是目前心理科學領域推動預防或減少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的策略?

3.(外籍移工)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行為有時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易受傷害族群。請問下列何者即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3.以下有關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做法,何者有誤?

1.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2.就取得知情同意的過程而言,下列何者正確?

2.研究員小胡發現實驗用的兔子最近常啃咬籠子,小胡應該怎麼做比較適當?

1.研究生小膜總是看到一位學長會在特定時間進到兔子飼養區把燈關暗,請問這是為了做什麼用途?

1.下列對於科學應用動物活動空間需求的敘述,何者正確?

4.錯。科學應用動物會因其本性而有不同的特殊生活環境需求,下列實驗動物常見的特殊需求中,何者是飼養員可以控制的?

2.飼養環境中的噪音與震動若超過警戒值,對於實驗動物會有許多不良影響。下列關於實驗動物居住環境的噪音與震動之敘述,何者正確?

2.關於設置科學應用動物的居住空間環境,下列何種做法最恰當?

1.科學應用動物居住環境的空氣品質不良對其生理會有所影響,請問哪些空氣含量過高會對科學應用動物有不良影響?

@karta1571234
Copy link

karta1571234 commented Nov 2, 2023

[更正]

  •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答案不是1、4"
  •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答案不是1",應該是3

@hannahaha0612
Copy link

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些是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類型,若將這些人掛名為作者,很有可能會引起作者掛名的爭議?
(甲)負責實驗設計與初稿撰寫的第一作者(first author)
(乙)考量私人因素而掛名的受贈作者
(丙)因個人名聲而被列名的聲望作者
(丁)因人情或回饋等理由而掛名的名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
(戊)負責主持研究、回應讀者而列名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 (1)甲戊。
  | (2)甲丙戊。
  (3)乙丙丁。
  | (4)甲乙丙丁戊。

@TzuMinYang
Copy link

不是(2)_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chuyk
Copy link

chuyk commented Nov 12, 2023

小君是大一新生,對於大學生活有著很多的憧憬與計畫。她積極參與系上與校內的社團活動,也擔任社團的重要幹部,導致小君在課業上花費的時間愈來愈少,逐漸影響了小君的學業表現。關於小君的大學生活,下列哪一項行為不恰當?
答案是 (2)

(1)為了能夠在考試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找了幾位同學共同做考前複習,跟學長姐要考古題參考並一起討論練習,最後在考試成績上獲得理想的分數。

y(2)個人作業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幾位同學共同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個部分,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重新組合完成作業。

(3)期末報告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歸納統整完成報告。
(4)為了能夠在作業報告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參考過去學長姊繳交過的報告,以這些報告作為此次作業報告的內容架構,重新找資料歸納整理並以自己的文字撰寫報告,最後順利繳交。

@shuanyu0130
Copy link

shuanyu0130 commented Nov 13, 2023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x)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3確定是錯的,回去看課程,可能是2

@skysilence216731
Copy link

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
(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
(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
(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
(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
(1)甲、乙、丙。
(2)甲、丙、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經過前人與我的排雷,最終答案為2

@kanflin
Copy link

kanflin commented Nov 30, 2023

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65條的規定,請問下列哪個行為應該是符合「合理範圍」和「合理使用」的情況?
------(1)張教授為了講解教學內容,他將某生物圖鑑教科書中的五張圖片掃描呈電子檔,並放在自己教學用的投影片中使用;這五張圖片僅佔整本教科書的極小篇幅,且張教授有在投影片中說明這些圖片的原始出處。
(2)最近王教授新開了一門管理學的通識課程,但由於全班一起購買的教科書尚未到貨,使得學生面臨沒有教科書可用的窘境。在無法預期教科書到貨日期的情況下,王教授請助教先掃描自己手上唯一的一本教科書,掃描範圍是該書前二分之一的章節(約半本),並將電子檔上傳到封閉式、必須使用學號登錄的網路教學平台上,供全班約70位修課生能暫時有書可讀。
 (3)華華是一位電影學研究所的博士生,他的研究主題是分析十部在2010年出版的外語片。上個月,華華終於通過學位論文的口試,正式取得博士資格。當初為了撰寫論文,華華曾購買這十部電影的正版光碟來看;而為了使讀者能更清楚他的論文內容,華華私下重製了這十部電影的光碟,並附夾在他的紙本論文中,供校內圖書館館藏之用。
(4)以上行為皆違反《著作權法》。

小花在撰寫論文時,需要引用以下幾個著作,請問哪些著作需要特別留意其正當性或合法性?
甲、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乙、學長未公開發表的期刊論文初稿。
丙、國外網站探討如何改造、私下販售槍枝的文章。
丁、六法全書中有關憲法的條文。
戊、未經講師同意而錄製的演講錄音檔。
己、最新的電影網路超連結(非正版) 。

(1)甲、乙、丁、戊、己
(2)乙、丙、丁、戊、己
------(3)乙、丙、戊、己
(4)乙、丙、己

@candy890314
Copy link

  1. |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不是3
      |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x(我錯了)  |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2. | 關於隱私權保障的法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 (1)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是有可能將負擔民法上對於財產及精神的損害賠償。
      | (2)未經他人同意竊錄他人非公開的活動,是有可能侵犯刑法的。
     v | (3)在手機通訊軟體上的對話內容,因可預期有資安的風險,所以不算隱私。
      | (4)未經當事人許可,隨意蒐集他人個人資料,有可能侵犯個人資料保護法。

有些歐美國家喜歡到非洲或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去做研究,但研究若成功發展疫苗或藥物,並申請專利和上市之後,這類藥物或疫苗的價格通常都非常昂貴,這些開發中國家的人民花了數十年去配合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承受風險和傷害,但最後他們卻無法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請問這是《貝爾蒙報告書》中所關注的何種層次之議題?
  | (1)世界層次的經濟自由。
| (2)區域層次的宗教觀。
v  | (3)社會層次的不正義。
  | (4)個人層次的需求論。

基於《個資法》的規範,以下哪一種蒐集資料的方式有違反《個資法》的疑慮?
  | (1)小光在網路上蒐集各大學教授的email,並邀請邀請其中幾位大學教授到學校演講。
v  | (2)某個補習班為了招生,向某高中三年級的各班班長購買班級通訊錄。
  | (3)新聞媒體為了讓大眾瞭解食品安全事件,公布衛生福利部檢驗不合格廠商名單。
  | (4)小光因學術論文需要蒐集網路匿名問卷,並告知填答者資料決不外流。

關於符合學術倫理規範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
  | (1)撰寫論文時,應使用正確的格式以及適當地引註他人的著作。
v  | (2)為了滿足研究假設,應只挑選符合研究假設的研究數據呈現即可。
  | (3)進行研究時,應確實依照研究設計進行資料蒐集及處理。
  | (4)進行研究前,應注意是否可能耗費過多的研究資源與社會成本。

下列哪些著作是著作權法保護的類型?
(甲)音樂系學生自己創作的歌曲;
(乙)憲法、著作權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法律條文;
(丙)媽媽口述的糖醋排骨料理方法;
(丁)國小三年級學童用心繪製的暑假出遊畫作;
(戊)逗號、句號、分號等標點符號。


  | (1)甲乙。
v  | (2)甲丁。
  | (3)甲乙丙丁。
  | (4)甲乙丁戊。

小究閱讀了文獻,想將文獻的內容統整寫成一篇論文投稿期刊。在文獻探討部分,小究可以使用什麼寫作技巧,避免產生抄襲他人論文的疑慮?
(A)摘寫(summarizing);
(B)引述(quoting)
(C)翻譯(translate);
(D)改寫(paraphrasing)


  | (1)ABC。
v | (2)ACD。
  | (3)BCD。
  | (4)ABD。

針對《貝爾蒙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v  | (2)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 (3)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以下何者為想法上的抄襲?(A)花花模仿同學的畫作,構圖與同學的一模一樣,當作是自己的作品繳交;(B)小惜把網路上的心得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報告中,把全文的「之」改成「的」,然後繳交給老師;(C)小妍偷聽到同學所提出的研究構想,依此構想進行實驗,寫成一篇論文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發表;(D)小究把同學的電影賞析論文一字不漏地複製到自己的報告中,以自己的名義繳交給老師。
  | (1)AD。
  | (2)BC。
  | (3)BD。
 v | (4)AC。

翁老師在訓練他的研究團隊如何在外招募受試者,他認為研究團隊必須要清楚說明研究計畫內容,並且能夠提供充足的問答管道以供受試者諮詢。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 (1)資訊。
v  | (2)理解。
  | (3)自願。
  | (4)公平。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


  | (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v  | (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 (4)以上皆是。

對東方文明來說,科學一詞也代表了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1)科學活動僅存在於已發展國家的教育制度中。
  | (2)科學乃係西方文明產物,東方文明並無發展出科學觀念。
  | (3)南宋學者朱熹為東方第一位公開反對科學的著名人物。
  v| (4)「科學」兩字源自中國隋代以來的科舉制度。
 
13. | 《紐倫堡宣言》、《赫爾辛基宣言》和《貝爾蒙報告書》為最根本的研究倫理準則,均強調對被研究者的權益保護原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研究者說明參與研究可能的風險及後續資料處理等事項。(2)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確實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不被侵犯。(3)進行研究前,被研究者應充分瞭解參與研究應負的義務,再決定是否參與研究。(4)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避免挑選易受傷害族群(如:原住民、孕婦、年長者、小孩等)進行資料蒐集,以降低研究可能承擔之風險。
  | (1)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研究者說明參與研究可能的風險及後續資料處理等事項。
  | (2)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確實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不被侵犯。
  | (3)進行研究前,被研究者應充分瞭解參與研究應負的義務,再決定是否參與研究。
v  | (4)進行研究前,研究者應避免挑選易受傷害族群(如:原住民、孕婦、年長者、小孩等)進行資料蒐集,以降低研究可能承擔之風險。

  1. | 請問以下關於著作權的敘述何者正確?(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   | (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 |   | (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 |   | (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 |   | (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 (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
      | (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
     v | (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
      | (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2.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 2018 年新修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明訂受補助之研究計畫應妥善保存研究資料至少幾年?(1)三年。(2)五年。(3)七年。(4)永久保存。 |   | (1)三年。 |   | (2)五年。 |   | (3)七年。 |   | (4)永久保存。
    v  | (1)三年。
      | (2)五年。
      | (3)七年。
      | (4)永久保存。

  3. | 小明將公司內部的人事資料私下賣給獵人頭公司,請問小明可能侵害公司人員的哪一種隱私權?(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2)居住自由。(3)秘密通訊之自由。(4)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   | (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   | (2)居住自由。 |   | (3)秘密通訊之自由。 |   | (4)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v  | (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 (2)居住自由。
      | (3)秘密通訊之自由。
      | (4)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4. | 不當的資料蒐集程序大略可分為生物、非生物兩種,下列何者屬於「非生物」為研究對象時所造成的資料蒐集問題?(1)研究者變造未達顯著的研究數據。(2)儀器及設備失常造成數據失準。(3)受試者車馬費及交通往來問題。(4)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資料缺件。 |   | (1)研究者變造未達顯著的研究數據。 |   | (2)儀器及設備失常造成數據失準。 |   | (3)受試者車馬費及交通往來問題。 |   | (4)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資料缺件。
      | (1)研究者變造未達顯著的研究數據。
    v  | (2)儀器及設備失常造成數據失準。
      | (3)受試者車馬費及交通往來問題。
      | (4)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資料缺件。

  5. |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配對,何者錯誤?(1)改寫:是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2)改寫:換句話說的概念,改寫後長度與原文略同。(3)摘寫:整理較長的文字段落,將原文的贅字刪除即可。(4)摘寫:一言以蔽之的概念,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   | (1)改寫:是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 |   | (2)改寫:換句話說的概念,改寫後長度與原文略同。 |   | (3)摘寫:整理較長的文字段落,將原文的贅字刪除即可。 |   | (4)摘寫:一言以蔽之的概念,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 (1)改寫:是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
      | (2)改寫:換句話說的概念,改寫後長度與原文略同。
    v  | (3)摘寫:整理較長的文字段落,將原文的贅字刪除即可。
      | (4)摘寫:一言以蔽之的概念,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6. | 小花是人文領域的碩士生,她與指導教授的團隊共同寫了一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請問一般而言,下列何人可能較不適合共同列名為作者?(1)構思與指導整個研究設計的指導教授。(2)負責蒐集文獻與撰寫文獻探討的同學。(3)負責進行問卷設計、發放與統計的同學。(4)最後幫忙潤稿與改錯字的語言中心老師。 |   | (1)構思與指導整個研究設計的指導教授。 |   | (2)負責蒐集文獻與撰寫文獻探討的同學。 |   | (3)負責進行問卷設計、發放與統計的同學。 |   | (4)最後幫忙潤稿與改錯字的語言中心老師。
      | (1)構思與指導整個研究設計的指導教授。
      | (2)負責蒐集文獻與撰寫文獻探討的同學。
      | (3)負責進行問卷設計、發放與統計的同學。
    v  | (4)最後幫忙潤稿與改錯字的語言中心老師。

  7. | 關於「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的意涵,下列何者為非?(1)研究者的「告知」是被研究者是否同意加入研究的必要程序,亦是誠實做研究的基礎。(2)對人體試驗的研究,取得受試者同意前,研究者必須進行告知研究事項的義務。(3)對非人體試驗的研究,研究者無需承擔明確告知的義務。(4)被研究者若為未滿7歲的未成年人,取得同意前需告知其法定代理人。 |   | (1)研究者的「告知」是被研究者是否同意加入研究的必要程序,亦是誠實做研究的基礎。 |   | (2)對人體試驗的研究,取得受試者同意前,研究者必須進行告知研究事項的義務。 |   | (3)對非人體試驗的研究,研究者無需承擔明確告知的義務。 |   | (4)被研究者若為未滿7歲的未成年人,取得同意前需告知其法定代理人。
      | (1)研究者的「告知」是被研究者是否同意加入研究的必要程序,亦是誠實做研究的基礎。
      | (2)對人體試驗的研究,取得受試者同意前,研究者必須進行告知研究事項的義務。
    v  | (3)對非人體試驗的研究,研究者無需承擔明確告知的義務。
      | (4)被研究者若為未滿7歲的未成年人,取得同意前需告知其法定代理人。

  8. | 以下哪一位學生的作法,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   |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   | (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 |   | (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 |   | (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 (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
    v  | (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
      | (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9. | 小茶畢業在即,但苦於沒有辦法通過期刊論文發表的畢業門檻,於是他為了確保文章能夠在期限內被刊登,他將同一篇文章同時投到數個不同的期刊去接受審查,但沒有告知審查單位這個行為。小茶這個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1)重複出版。(2)分散發表。(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4)文字重複使用。 |   | (1)重複出版。 |   | (2)分散發表。 |   |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   | (4)文字重複使用。
    v  | (1)重複出版。
      | (2)分散發表。
      |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 (4)文字重複使用。

  10. | 請問下列哪一個狀況不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1)畫家沛沛要結婚了,跟朋友蒐集地址資料郵寄喜帖。(2)健身俱樂部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3)公司辦員工旅遊時向員工及眷屬要求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辦理旅遊平安險。(4)看診時醫生撰寫的病例資料。 |   | (1)畫家沛沛要結婚了,跟朋友蒐集地址資料郵寄喜帖。 |   | (2)健身俱樂部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 |   | (3)公司辦員工旅遊時向員工及眷屬要求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辦理旅遊平安險。 |   | (4)看診時醫生撰寫的病例資料。
    v  | (1)畫家沛沛要結婚了,跟朋友蒐集地址資料郵寄喜帖。
      | (2)健身俱樂部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
      | (3)公司辦員工旅遊時向員工及眷屬要求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辦理旅遊平安險。
      | (4)看診時醫生撰寫的病例資料。

  11. |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以下哪些引用目的可能較難主張合理使用?(甲)為分析國內乳製品的行銷策略,引用各廠商網站公開的廣告文宣;(乙)為收費型的英文畢業公演,使用某院線電影的主題曲;(丙)為設計防制校園霸凌的教育策略,引用與摘寫國外的期刊文獻;(丁)為探討大麻的合法性,轉貼國外如何種植與販賣大麻的資料。(1)甲、乙、丁。(2)乙、丁。(3)甲、丙。(4)甲、乙、丙、丁。 |   | (1)甲、乙、丁。 |   | (2)乙、丁。 |   | (3)甲、丙。 |   | (4)甲、乙、丙、丁。
      | (1)甲、乙、丁。
    v  | (2)乙、丁。
      | (3)甲、丙。
      | (4)甲、乙、丙、丁。

  12. | 以下何種行為,會構成法律所定義的狹義抄襲?(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   | (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 |   | (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 |   | (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 |   | (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 (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
    v  | (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
      | (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
      | (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13. | 以下何種方式,較可有效避免「自我抄襲」?(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   | (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   | (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 |   | (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 |   | (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 (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 (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
      | (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
    v  | (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14. | 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資料管理的妥善作法?(1)定期備份各式資料,以避免資料損毀或遺失。(2)詳時撰寫實驗記錄,以供團隊成員閱讀及參考。(3)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向研究團隊以外的成員展示研究資料,以推廣研究成果。(4)限定具個人隱私資訊之研究資料的存取權限,以保護機密內容。 |   | (1)定期備份各式資料,以避免資料損毀或遺失。 |   | (2)詳時撰寫實驗記錄,以供團隊成員閱讀及參考。 |   | (3)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向研究團隊以外的成員展示研究資料,以推廣研究成果。 |   | (4)限定具個人隱私資訊之研究資料的存取權限,以保護機密內容。
      | (1)定期備份各式資料,以避免資料損毀或遺失。
      | (2)詳時撰寫實驗記錄,以供團隊成員閱讀及參考。
    v  | (3)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向研究團隊以外的成員展示研究資料,以推廣研究成果。
      | (4)限定具個人隱私資訊之研究資料的存取權限,以保護機密內容。

  15. |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1)個人的利益衝突。(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4)機構的利益衝突。 |   | (1)個人的利益衝突。 |   |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   |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   | (4)機構的利益衝突。
      | (1)個人的利益衝突。
    v  | (2)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 (4)機構的利益衝突。

  16. | 進行改寫(paraphrasing)時,需要注意以下哪個事項?(1)用自己的話並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見,評論原文之內容。(2)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可以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可以在句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4)先熟悉文章的重要觀點、語意和結構後,儘量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   | (1)用自己的話並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見,評論原文之內容。 |   | (2)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可以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 |   | (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可以在句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 |   | (4)先熟悉文章的重要觀點、語意和結構後,儘量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 (1)用自己的話並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見,評論原文之內容。
      | (2)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可以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
      | (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可以在句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
    v  | (4)先熟悉文章的重要觀點、語意和結構後,儘量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17. | 小花與嘉嘉的通識課期末作業幾乎一模一樣,請問下列哪一個同學的說詞,最可能用以判斷是嘉嘉侵犯小花的著作權?(1)嘉嘉:我們只是剛好做同一個主題、想法也相近。(2)小花:嘉嘉說她不知道報告的格式要怎麼寫,我前兩天有傳檔案給她參考。(3)小香:我前兩天有跟嘉嘉、小花一起討論期末作業。(4)大同:我前兩天有看到小香、嘉嘉、小花三個人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   | (1)嘉嘉:我們只是剛好做同一個主題、想法也相近。 |   | (2)小花:嘉嘉說她不知道報告的格式要怎麼寫,我前兩天有傳檔案給她參考。 |   | (3)小香:我前兩天有跟嘉嘉、小花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   | (4)大同:我前兩天有看到小香、嘉嘉、小花三個人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 (1)嘉嘉:我們只是剛好做同一個主題、想法也相近。
    v  | (2)小花:嘉嘉說她不知道報告的格式要怎麼寫,我前兩天有傳檔案給她參考。
      | (3)小香:我前兩天有跟嘉嘉、小花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 (4)大同:我前兩天有看到小香、嘉嘉、小花三個人一起討論期末作業。

  18. | 小君是大一新生,對於大學生活有著很多的憧憬與計畫。她積極參與系上與校內的社團活動,也擔任社團的重要幹部,導致小君在課業上花費的時間愈來愈少,逐漸影響了小君的學業表現。關於小君的大學生活,下列哪一項行為不恰當?(1)為了能夠在考試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找了幾位同學共同做考前複習,跟學長姐要考古題參考並一起討論練習,最後在考試成績上獲得理想的分數。(2)個人作業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幾位同學共同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個部分,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重新組合完成作業。(3)期末報告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歸納統整完成報告。(4)為了能夠在作業報告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參考過去學長姊繳交過的報告,以這些報告作為此次作業報告的內容架構,重新找資料歸納整理並以自己的文字撰寫報告,最後順利繳交。 |   | (1)為了能夠在考試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找了幾位同學共同做考前複習,跟學長姐要考古題參考並一起討論練習,最後在考試成績上獲得理想的分數。 |   | (2)個人作業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幾位同學共同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個部分,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重新組合完成作業。 |   | (3)期末報告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歸納統整完成報告。 |   | (4)為了能夠在作業報告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參考過去學長姊繳交過的報告,以這些報告作為此次作業報告的內容架構,重新找資料歸納整理並以自己的文字撰寫報告,最後順利繳交。
      | (1)為了能夠在考試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找了幾位同學共同做考前複習,跟學長姐要考古題參考並一起討論練習,最後在考試成績上獲得理想的分數。
    v  | (2)個人作業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幾位同學共同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個部分,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重新組合完成作業。
      | (3)期末報告繳交期限將至,小君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自找資料撰寫被分配到的部分,最後將每個人寫的內容歸納統整完成報告。
      | (4)為了能夠在作業報告取得較好的分數,小君參考過去學長姊繳交過的報告,以這些報告作為此次作業報告的內容架構,重新找資料歸納整理並以自己的文字撰寫報告,最後順利繳交。

  19. | 以下關於「引註(citation)」的敘述,何種組合完全正確?(A)使用時機為在文章主體中引述他人的說法時;(B)一般作法皆是放在文章的最後,文章主體中不須出現任何資訊;(C)除了用來援引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外,也能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書目資訊;(D)目的是在清楚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以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1)ABC。(2)ACD。(3)BCD。(4)ABD。 |   | (1)ABC。 |   | (2)ACD。 |   | (3)BCD。 |   | (4)ABD。
      | (1)ABC。
    v  | (2)ACD。
      | (3)BCD。
      | (4)ABD。

  20. |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v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21. |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   |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   |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   |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   |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v  |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22. | 二年前,小花還是一位碩士生,她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並在問卷結束前請參與作答的 535 位受試者提供個人真實姓名、地址、電話及電郵信箱,以寄送回饋禮品給他們。小花在蒐集這些資料前,有先聲明這些資料的用途及保存方式,並強調這些資料僅供此次禮品寄送之用。此外填答者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提供資料;僅有同意並簽署線上同意聲明文件者,小花才會使用他們的地址寄送禮品。後來小花畢業了,又繼續在同一間學校的博士班就讀。有一次為了所上學術活動的需要,她調出了過去透過問卷調查而蒐集來的地址,並以系所的名義寄發活動的邀請函給這些過去的研究參與者。請問小花的作法是否有違反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1)沒有:小花是寄送學術活動的邀請函給過去的研究參與者,此作法屬於教育目的的個人資料使用,因此沒有違法的疑慮。(2)沒有:我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並不承認透過網路所簽署的線上聲明,因此當初簽署的文件不存在法律效益。(3)有:小花不能使用系所的名義去寄送邀請函,此舉不但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更有盜用他人名義的法律問題。(4)有:過去的填答者僅同意小花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當次的禮品寄送,但小花卻在事後挪做其他用途使用,此舉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 |   | (1)沒有:小花是寄送學術活動的邀請函給過去的研究參與者,此作法屬於教育目的的個人資料使用,因此沒有違法的疑慮。 |   | (2)沒有:我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並不承認透過網路所簽署的線上聲明,因此當初簽署的文件不存在法律效益。 |   | (3)有:小花不能使用系所的名義去寄送邀請函,此舉不但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更有盜用他人名義的法律問題。 |   | (4)有:過去的填答者僅同意小花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當次的禮品寄送,但小花卻在事後挪做其他用途使用,此舉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
      | (1)沒有:小花是寄送學術活動的邀請函給過去的研究參與者,此作法屬於教育目的的個人資料使用,因此沒有違法的疑慮。
      | (2)沒有:我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並不承認透過網路所簽署的線上聲明,因此當初簽署的文件不存在法律效益。
      | (3)有:小花不能使用系所的名義去寄送邀請函,此舉不但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更有盜用他人名義的法律問題。
    v  | (4)有:過去的填答者僅同意小花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當次的禮品寄送,但小花卻在事後挪做其他用途使用,此舉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

@SYJINTW
Copy link

SYJINTW commented Dec 7, 2023

(4) A 醫療機構欲對 B 做人體試驗,未明確告知 B 有關試驗事項,但 B 已書面同意 A 對其做人體試驗,A 醫療機構違反下列何種法律之規定?
(3) 黃研究員從事有關愛滋病之研究,對李小姐進行深度訪談,李小姐要求不可將其患病之情況曝光。然而,黃研究員在發表研究結果時,不小心洩漏帶有李小姐個人身份資訊的愛滋病歷內容,黃研究員之行為已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2) 黃研究員從事有關愛滋病之研究,對李小姐進行深度訪談,李小姐要求不可將其患病之情況曝光。然而,黃研究員在發表研究結果時,不小心洩漏帶有李小姐個人身份資訊的愛滋病歷內容,黃研究員之行為已違反何種法律之規定?

@WeiJAY059
Copy link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2)

(1)現今學術研究工作具有特殊權利,能夠免除國家稅賦及一切勞務。
(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專業且為有給職之工作。
(3)籌組學會的工作皆由政府主導,因學術研究者被賦予特殊權利,包括免除行政工作。
(4)學術研究以其花費經費來衡量學術價值;換言之,無須經費的研究項目通常價值性較低。

@liaobala
Copy link

大中想瞭解在公園內,人們最常進行的活動,於是觀察及拍攝數個公園內人們所進行的活動,並且加以記錄。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4)
(1)大中蒐集公園內人們活動情形的行為,不適用《個資法》規定。
(2)大中拍攝的照片內容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3)大中將拍攝的照片PO上網,不適用《個資法》規定。
(4)大中將拍攝的照片PO上網,並註記照片上活動者的姓名,不適用《個資

@pei527
Copy link

pei527 commented Dec 27, 2023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回去看課程的內容這題結果應該是1,可以確定答案不是4

@shane-1213
Copy link

以下有關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做法,何者正確?
(1)施測環境必須門窗緊閉,為減少聚集,家長不得在場,讓研究人員一對一施測。
(4)施測環境中應有讓母親方便哺乳、換尿布的場所。

非財務之利益衝突資訊,於臨床心理學領域之研究較為常見,下列何者屬於這類衝突?
(2)研究者將其子女當作研究受試對象。

下列何者並非是管理研究資料並避免受試者隱私外洩的正確做法?
(4)把資料放在公共可存取之資料夾。

下列有關嬰幼兒參與研究中對於發展遲緩嬰幼兒的做法,何者正確?
(2)研究人員應優先考量嬰幼兒福祉,建議家長如有疑慮可詢問專業門診。

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錯誤?
(3)當嬰幼兒在實驗進行中有哭泣、不安等狀況,研究者應盡量讓實驗繼續進行,以免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無法做完實驗很沒面子。

方醫師將要執行一項嬰幼兒研究,請問她在布置研究的環境安排上,需要注重下列何項準則?
(4)安全。

有關在研究中採取欺騙策略的優點,下列何者不是?
(1)促進受試者對於研究者的信任。

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避免雙重關係及利益衝突」,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1)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間存在雙重關係時必須事先說清楚。

研究者若以其子女為研究對象,此情況是否會產生利益衝突?
(2)是,有非財務利益衝突的疑慮。

整體來說,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有幾項準則可以遵循,以下何者為非?
(1)密閉空間。

一般來說,應於何處向研究參與者宣告研究利益衝突?
(2)知情同意書。

詹教授正在針對空難家屬進行災後心理適應的訪談研究,而他不應該對受試者揭露何種內容?
(2)其他類似事件之家屬的聯絡方式。

阿寶以訪談的方式對災難後個人進行研究,何者較不可能是阿寶能自受試者身上蒐集到的資訊?
(4)災難前後的健保就醫記錄。

「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源查詢系統」收錄的內容不包含什麼?
(1)社群媒體內容

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不一定能取得學位論文的什麼資料?
(3)電子全文。

下列關於資料庫訂閱功能的敘述,何者有誤?
(2)特定文章被引用提醒,是指使用者發表過的文章被引用時,系統會通知使用者該文章被引用。因此,此功能僅限有過學術發表的人使用。

陳醫師正在對曾面對災難的群體進行災後的心理健康研究。當某位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產生不適的身心症狀時,陳醫師可能以下列何種方式處理?
(4)(甲)、(乙)、(丙)、(丁)。

下列何者非行為和社會科學研究常見的風險和傷害?
(4)試驗藥物造成受試者生理上的副作用。

研究人員以災難後個人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的目的可能為何?
a. 期望發現更多心理防衛機制的面向
b. 期望發展出更有效的心理治療策略
c. 欲瞭解受難者於災難後的生心理變化
d. 欲研究出舒緩心理病徵的藥劑
(4)a. b. c. d.

下列關於參考過往研究文獻進行自身的研究時的敘述,何者有誤?
(1)若我的研究結果與引用的文獻不同,這份結果便失去參考價值。

歷經災難事件之個人,會是在研究中特別受保護之對象,其主要原因為何?
(3)因其可能須再度回憶災難的經過,並再次經歷災難所帶來的苦痛。

下列哪位研究員有做到誠信負責的研究行為?
(4)婷婷在撰寫學位論文時,引用某學者的研究結果,並加上自己的觀點和文字進行批判。

在規劃學位論文時,何者不是在「研究設計」階段主要關注的研究倫理議題?
(4)論文作者掛名的考量。

小琪參與某企業機構的研究計畫,並簽訂研究契約,內容載明著作人之著作權皆歸屬於此企業。請問下列何者沒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即無法享有著作的權利?
(1)小琪。

小可是A大學的研究生,他將參與的研究是A大學與B企業進行的產學合作計畫。請問該計畫的研究著作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議題,是誰應該要特別去釐清的?
a. 小可
b. A大學
c. B企業
d. 同計畫內之其他研究員
e. 未參與此計畫的小可指導教授C
(2)a. b. c. d.

關於論文題目的擬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4)題目越長越好。

與學術社群交流也可激發研究題目的擬定,但下列何者並非所謂的學術社群?
(4)與隔壁系所同辦的聯誼聚會。

下列對於研究流程與研究倫理議題的配對,何者正確?
(4)以上皆是。

撰寫學位論文的過程有分為前期與後期,下列哪些工作不屬於前期的工作內容?
(3)發表研究。

在社會科學學位論文第三章研究設計的節次中,所包含的研究倫理愈來愈受學術界重視。請問研究倫理的重點議題為何?
(4)以上皆是。

下列哪一位研究生找尋論文題目的方法,是從時事政策中著手的?
(2)小奇從社會新聞報導中發想靈感。

若同一觀點的引用文獻非常多時,引用時應該避免下列哪一個引用行為?
(2)同一觀點的文獻,至少要列舉6至10篇。

請問下列何者為社會科學學位論文之第一章緒論的主要功能?
(4)闡明此研究的價值性。

社會科學學位論文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的撰寫重點,下列何者正確?
(4)以上皆是。

有關研究工具的描述,下列何者有誤?
(3)問卷的篇幅越長、題目越多則越好。

下列何者不是找尋研究主題的思考原則?
(4)研究者都必須瞭解論文的寫作規範。

透過相關文獻所附的參考文獻,找到更多重要的核心文獻,這是屬於何種文獻搜尋技巧?
(2)引用文獻滾雪球法。

在撰寫第二章文獻探討時,下列哪一種行為明顯地犯了「把文獻鉅細靡遺地列出來」的錯誤?
(1)在論文中詳細列舉了九份完全相同觀點的文獻。

研究架構是學位論文執行的藍圖,下列何者不是研究架構的常見名稱?
(1)實驗影像。

有關社會科學學位論文的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章節,請問哪一個人的結論標題犯了「結論缺乏明確意義標題」的錯誤?
(4)阿四:「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其學習成效沒差」。

有關社會科學學位論文第四章的撰寫特點,何者有誤?
(4)只需以表格方式呈現分析後的資料結果即可。

阿強看到新聞在報導塵爆意外,就讀化工科的他覺得塵暴的發生與預防可以作為他的論文主體。請問阿強的論文題目來源為下列何者?
(2)參考時事政策。

研究者選定論文題目後,仍須檢核哪些問題會影響論文題目的可行性與價值性?
(4)已上皆是。

關於學位論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學位論文是每位研究生在學術上的研究成果。

下列何者不是受《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
(4)法律條文。

下列關於資料庫的敘述,何者有誤?
(4)坊間的資料庫已同步結合各領域的著作,因此在任一資料庫皆可找到所有領域的文獻。

相較於其他領域的研究,針對面對災難後的個人進行臨床心理研究時,研究者須特別留意何種倫理議題?
(2)避免受試者的二度心理傷害。

當我們蒐集文獻資料時,需留意資料的「著作授權範圍」,請問下列關於著作授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3)不管是否獲得著作授權,皆不可任意販賣著作資源。

關於研究主題之發想與擬定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企業機構基於其需求與動機所委託執行的研究計畫,也可以成為研究主題的來源,且通常會簽訂契約

下列何者是蒐集研究文獻資料的主要管道?
(4)以上皆是。

陳醫師正在對曾面對災難的群體,進行災後的心理健康研究。當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產生不適的身心症狀時,陳醫師較不可能以下列何種方式處理?
(4)繼續進行對此受試者的研究,並請受試者勇敢克服對回憶災難的恐懼。

下列何者非進行欺騙策略時應注意的要點?
(3)欺騙策略僅能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臨床實驗。

下列何者非合宜的知情同意之內涵?
(4)向受試者再三強調參與研究可獲得的酬賞。

下列何種情況屬於非財務利益之衝突?
(2)研究者與研究委託者為師生關係。

非財務之利益衝突資訊,於臨床心理學領域之研究較為常見,下列何者不屬於這類衝突?
(1)研究者有從研究委託者處收到金錢。

以下有關嬰幼兒參與研究的環境安排做法,何者有誤?
(3)為了讓監視攝影機有良好的運作,施測室以全黑或全亮為原則。

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傷害最小化」,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3)應積極保護弱勢者不受身體上及精神上的傷害,以及不合理日常生活干擾或未被告知隱私侵犯

在心理科學領域中,下列哪些行為常被稱為p-hacking?
甲、在報告中,將p值「掐頭去尾」。
乙、在報告裡,同時提到所有變數的結果。
丙、看到統計結果顯著後,或擔心再收下去的統計結果反而會不顯著等,才決定提前中止蒐集。
丁、看到統計結果是否顯著後,再決定是否繼續蒐集更多資料。
戊、比較過對結果的影響後,再決定是否刪除特定的資料點。
(3)甲丙丁戊。

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4)身為研究者,不應以為有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就可以不顧嬰幼兒的反應。
(2)若家長決定終止參與研究,研究者應給予完全尊重。

社會工作研究有時須以欺瞞方式取得研究參與者之資料,欺瞞雖然抵觸知情同意,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比較好的倫理措施?
(4)若事後告知研究參與者並取得其同意,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基於社會工作研究對象大多為弱勢族群,社會工作研究者最關切的研究倫理議題為何?
(3)研究過程是否會洩漏研究對象的身份隱私資料。

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自願參與」,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1)應充分告知研究參與者有「拒絕參與研究」和「隨時退出研究」的權利。

研究倫理實踐準則中所談的「避免欺騙」,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有何種概念?
(2)研究者應避免於研究中採取欺騙的研究步驟。

社會工作研究應正確並客觀的報告研究結果,這項說法符合下列哪一項倫理精神?
(4)謹守學術誠信與研究倫理。

社會工作研究與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之研究最主要的差異為何?
(2)研究參與者多為弱勢者。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或減低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
甲、資料蒐集前清楚陳述研究計畫
乙、驗證過去研究的可推廣性
丙、嚴格禁止使用開源軟體
丁、程式碼或原始資料公開
戊、統計觀念的教法與概念更新
(2)甲乙丁戊。

下列哪些改革做法,是目前心理科學領域推動預防或減少待澄清的研究行為(QRPs)的策略?
甲、旗艦級期刊公開宣布接受註冊研究的投稿。
乙、相關機構在新聘人員時,特別加上「對推動開放科學的努力」。
丙、提高研究者的自由度,以更開放的研究精神與態度接受各研究。
丁、大規模、較大樣本的重複實驗,驗證文獻,並自省過往的研究方法。
戊、知名學者邀請眾人協助建置支持開放科學的草根網絡。
(2)甲乙丁戊。

下列何者學術行為不屬於心理科學領域常見的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而是確切的學術不當行為(research misconduct)?
(3)將效果不符預期的實驗結果變造成符合假設。

近年來,越來越多心理科學家改革統計觀念的教法與概念更新,以預防或減低待澄清的研究行為。請問下列何者並非心理科學家嘗試更新的統計教法或概念?
(2)盡量利用付費的統計軟體。

有關研究無行為能力人時的知情同意方式,何者正確?
(4)通常必須讓其照顧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才能執行研究。

為了得知人們在面對他人危險駕駛行為時採取的態度與行為,在未告知所招募來的研究參與者們的情況下,小芷親自對研究參與者們做出危險駕駛的行為。雖然取得珍貴的研究資料,但許多參與者都怒不可遏地離開,雖然小芷當下立刻誠摯道歉並且講述清楚研究細節及參與者權益,參與者仍然無法接受,這是未達事後知情同意的哪一項要件?
(4)能有效化解被騙的不佳感受。

研究倫理規範對於欺瞞性研究(deception researches)的知情同意流程有何解釋?
(3)把知情同意的過程往後推延,等到研究過程完成時再據實以告。

參與研究同意書通常不會包含下列何者?
(1)放棄申訴宣告。

下列何者較能用「正義原則」來降低語言學跨醫療領域研究可能帶來的傷害與風險?
(3)招募有語言障礙的受試者進行研究,並適時給予醫療協助。

下列有關研究倫理審查會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2)「人類研究」目前尚不需要經過任何研究倫理審查會的審查。

欲從事跨醫學領域的語言學研究人員,應瞭解以下何種觀念?
(3)如果研究預計在A、B、C三間醫院進行收案,很可能需要分別通過這三間醫院的IRB審查,因此應提早開始規劃。

下列何者為制定ESL研究倫理準則的原因?
(2)研究對象多為權力不對等下的受制群體。

下列關於當代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描述,何者最為正確?
(4)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沒有很明確,有時互補、有時重疊、有時沒有關聯性。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2)暗中潛伏觀察是網路民族誌研究方法的最佳方式。

小紀想要探究台灣網路世代對於道德難題的應變能力,因此找了許多受試者進行道德兩難問題的實驗,為了避免霍桑效應而影響實驗的信效度,直到實驗結束後才告知其研究細節,並且保障若不願意參與研究會立即刪除該筆數據。請問這是屬於何種知情同意方式?
(2)事後知情同意。

下列何人的研究活動屬於口語研究?
(4)以上皆是。

研究時除了須取得研究參與者本身的知情同意,常常也得同時取得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下列何者非屬研究可能無法執行的窘境?
(1)需要知情同意的人數過多造成研究人員在簽署流程上的困擾。

下列關於註冊研究(registered reports)的敘述,何者正確?
(4)作者需先將研究計畫書投稿,並遵照計畫書收集資料,如實呈現研究結果。

下列有關第三方見證的知情同意方式,何者正確?
(2)第三方見證的用意在於避免參與者本身因簽名而暴露身分。

小李是年滿20歲的研究生,他欲研究同儕對同輩與長輩說話時用語不同之研究。他平常會隨身攜帶錄音筆以方便記錄,甚至邀請同學到家中作客,讓同學與父母聊天。請問小李的何種作法較適當?
(3)事前向同輩及長輩告知研究之詳盡資訊,並取得同意書;會影響研究之部分則採事後告知。

在美國,有三種特定情況下,執法人員可以強迫研究者違反保密原則,請選出哪個不在此三種情況之內?
(4)縱火。

研究人員進行口語研究,何者為其涉入不當研究行為的可能原因?
(4)以上皆是。

以下有關第三方見證者的知情同意方式,何者正確?
(2)受試者願意參加研究,受試者本身可能具有不願被揭露的隱私身分因而不願簽名。

進行口語研究時,造成研究人員違反研究倫理的常見原因為何?
(1)擔心資料被刻意修飾。

下列何者非常見的知情同意的形式?
(1)影音。

人類語言學研究的研究者如果想要進入一個較為封閉的社群,能夠引薦自己進入社群的人是研究的開端,通常被稱作?
(3)看門人。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研究者必須考量到在地文化的特殊性,並且尋求當地專家的諮詢。

依據人類學學會提出的研究倫理規範內容,人類學家於研究過程中,若出現下列哪種行為就必須中斷研究?
(1)研究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利益,但會對研究對象產生生理、心理或物質損傷。

外語教學研究常探究某些教學法或教學處置的正向效果,但其中仍有一些風險存在,下列何者非其中的風險?
(1)研究帶給學生的過度成就感。

小蘭在進行外語教學研究時,使用了隱瞞策略。於是她在研究執行結束後,如實向參與研究的學生揭露此事,並告知真實的研究內容。然而,有些學生在瞭解詳情後感到不滿,並拒絕小蘭使用自他們身上所蒐集到的研究資料。請問小蘭應該如何做比較恰當?
(3)不再使用從這些學生身上蒐集而來的資料,且消除內容。

任教於A大學的小林預計以填寫問卷方式調查B醫院門診病人於醫用台語需求程度的感受。請問,有關此計畫送審相關事宜,下列處理方式何者較佳?
(3)先詢問B醫院關於此類型研究的審查規範,並及早進行規劃。

小明在訪問過程中,記錄了受訪者A1口述的內容:「…大家都知道肺結核在偏鄉還是蠻普遍的,貧窮就是疾病嘛,像我的故鄉xx縣xx鄉的一個老村長一家人都被感染了…」。請問,當小明在撰寫論文時,應如何呈現比較妥當?
(3)將與該文論點無關之個人身分背景略做修改,例如:「…貧窮就是疾病嘛,像xx縣有一個小村莊老村長一家人都被感染了…」。

小林著手的研究案涉及人類受試者/研究參與者,並屬於語言學跨醫學領域的研究,她正在思考此研究應該送請「大學的倫理審查委員會」還是「醫院的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下列何者為可能的影響因素?
A. 自己所屬的研究領域
B. 研究對象是否來自醫院
C. 研究設備(如:功能性磁振造影)隸屬的單位
D. 研究進行場所的規範
E. 研究計畫屬性(人類研究、人體研究、或人體試驗)
(3)B. C. D. E.

有關「知情同意」,請問下列哪位研究者的做法較妥當?
(1)小明將受試者同意書發給受試者,帶領受試者讀過一次,並詢問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

下列情境中,何者屬於「人體試驗」?
(1)面對神祕病毒爆發,讓病患使用新開發藥物進行適應性測試。

以田野資料提供者而言,常見的傷害不包含下列何者?
(4)理想。

外語教學研究常涉及許多研究倫理議題,若在校園內進行外語教學研究,應該關注的議題為何?
a. 研究的隱瞞策略
b. 易受傷害族群的保護
c. 知情同意的行使
d. 個人資料的保護
(4)a. b. c. d.

當外語教學研究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產生倫理議題上的疑義時,應該尋求適當的協助。請問下列何者並非其應採取的適切做法?
(4)直接修改研究內容以避開此議題。

下列情境中,何者屬於「人體研究」?
(4)以磁振造影技術測量失語症患者發聲時之大腦活化區塊。

阿祥在撰寫第一章緒論時,他的研究動機有三點,研究目的有六點,研究問題有八點。請問阿祥犯了撰寫緒論上的什麼錯誤?
(3)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的不一致。

撰寫論文時,用哪些方法找尋論文題目最能讓自己的論文具有原創性?
a. 引用文獻滾雪球法
b. 每天收看新聞接觸新素材
c. 結合不同領域的議題
d. 與教授討論研究方向
e. 採用多年前的研究主題再重做
f. 翻譯國外論文成中文
(3)a. b. c. d.

關於研究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A君為B君的指導教授,B君將A君論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寫並用於自己的論文中。請問B君是否侵犯A君的著作權?
(4)不一定,需視A君是否同意與授權,以及B君是否正確引用資料而定。

比較碩士學位論文與博士學位論文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1)碩士論文的篇幅與博士論文相差無幾。

擬定研究題目時,須考量研究的價值性;研究議題與下列哪種事項結合的研究價值性較不明時,可能需要再多觀察發展的趨勢再行決定?
(4)一時興起的時下話題。

關於從過去文獻發想新題目之敘述,何者錯誤?
(2)可以重複使用他人的文字敘述,毋須引用。

許多研究機構(如:大學校院)會都訂有關於智慧財產歸屬的規範,請問其內容通常不包含下列何者?
(2)智慧財產權的消滅期限。

研究者若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作權上的問題或爭議,可透過管道尋求協助,下列何者為非?
(4)大學機構文書處。

小香與小美是研究所同學,他們都正在發想與擇定學位論文的主題,下列何人的行為是最恰當的?
(2)小香參閱相關文獻,欲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與工具在不同領域進行研究,以探討跨領域的可行性。

下列何人犯了「引用二手文獻」的錯誤?
(1)小林直接引用學長翻譯的英文資料,未經查證翻譯的精確性。

任職於A醫學院的張醫師想用B醫院的設備進行物理治療研究,會與受試者在B醫院物理治療區進行互動。請問此一研究計畫應該送審哪一個單位?
(3)需要同時送審A醫院和B醫院。

1932至1972年間發生在美國針對黑人的Tuskegee試驗,研究人員為了完整觀察梅毒病程發展,故意不提供受試者有效治療梅毒的藥品,嚴重損及受試者的醫療權益。此違反了貝爾蒙報告書中的哪一原則?
(3)正義。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2)若研究屬於「人類研究」類別,意味著不可能對研究參與者造成任何傷害。

@AlitsenN
Copy link

AlitsenN commented Jan 3, 2024

以下關於研究倫理審查的敘述,何者正確? (2)
(1)如果研究符合「免除審查」的條件,表示完全不需要送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審查的意思。
(2)審查案件的基本原則包括有:尊重自主原則、行善原則、與正義原則等。
(3)對於一般審查的案件,一旦取得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核准通知,接下來的研究進行與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就不再有關係,由研究團隊自行監督與負責即可。
(4)進行中的研究計畫,若有任何內容或執行方式的修正,為了使研究進行有效率,最好不要向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提計畫修正案。

@AlitsenN
Copy link

AlitsenN commented Jan 3, 2024

申請「簡易審查」的研究,為受試者所帶來的風險為「不能超過微小風險」(Not more than minimal risk),請問關於「微小風險」的定義,下列何者正確: (4)
(1)參與研究預期對受試者造成的傷害與不適,其可能性與程度不會大於日常生活事件。
(2)參與研究預期對受試者造成的傷害與不適,其可能性與程度不會大於例行性的身體檢查。
(3)參與研究預期對受試者造成的傷害與不適,其可能性與程度不會大於例行性的心理測驗。
(4)以上皆是。

@AlitsenN
Copy link

AlitsenN commented Jan 3, 2024

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 的審查程序依照研究計畫的研究對象、方式及內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審查類型,一般分為「一般審查」、「簡易審查」與「免除審查」三類,請問以下案例的審查分類何者最可能有誤?(3)
(1)一般審查:未符合簡易審查與免除審查標準之研究計畫,得送一般審查。
(2)簡易審查:為研究目的藉由非侵入性方法(例如毛髮、指甲)採集人體的生物樣本。
(3)簡易審查:使用HIV陽性患者之病歷,對於病人的臨床治療反應進行個案研究。
(4)免除審查:研究對象不是易受傷害族群,且屬最低風險。

下列何者是與受試者保護相關的國際指引? (4)
(1) 紐倫堡守則
(2) 貝爾蒙報告書
(3) CIOMS及WHO所提出的「涉及人類受試者生物醫學研究的國際倫理準則」
(4) 以上皆是

有關我國對於易受傷害族群的規範,下列何者為非? (3)
(1)「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裡有詳細載明易受傷害族群的定義及保障規範,並闡明可能成為易受傷害族群的原因。
(2)「人體試驗管理辦法」指出,審查人體試驗計畫應注意到易受傷害族群之保護,針對易受傷害族群擬定額外保護措施。
(3)根據「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若受試者不包含:未成年人、收容人、原住民、孕婦、身心障礙、精神病患,就絕對不會有涉及易受傷害族群的可能。
(4)2010年起國科會補助建立北、中、南三區之區域研究倫理審查會,受理生物醫學、社會行為科學及工程自然科學等人類研究之倫理審查。

關於對易受傷害族群進行研究之倫理考量,下列何者為非? (2)
(1)若要選擇易受傷害受試族群當試者,研究目的應該符合受試者的健康需求與族群優先利益。
(2)雖然選擇一般受試者也能達到一樣的研究目的,但為使受試者招募流程更有效率,還是可以選擇易受傷害族群來參與試驗(例:找自己班上的學生)。
(3)研究者必須在開始進行研究前,釐清研究對象成為易受傷害族群之可能原因,主動採取必要防範或保護措施,在研究進行前、中、後執行。
(4)對於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對易受傷害族群可能造成之影響,研究者應審慎評估。

當一個受試者會被視為「易受傷害族群」,可能是因為下列何者原因?(4)
(1)缺乏決定能力而無法行使知情同意或受疾病影響其自願性
(2)因所處情境、位階而減損其自主性
(3)政治、經濟、種族及文化弱勢族群
(4)以上皆是

關於將「易受傷害族群」納入人體研究,下列觀念何者正確?(4)
(1)為了保護易受傷害族群,最好不要設計與這些族群有關的人體研究。
(2)為了便利研究進行,一律不要選擇易受傷害族群當受試者。
(3)面對經濟弱勢的潛在受試者,可以透過給予龐大的報酬來作為保護機制。
(4)選擇以易受傷害受試族群進行研究,只有當研究目的對這個族群有優先利益,且非以此族群為受試者無法完成研究時,才能使這個研究正當化。

下列關於各種易受傷害族群的描述,何者錯誤?(3)
(1)選擇以孕婦做為受試者時,當研究在未來能同時帶給孕婦及胎兒直接利益時,僅需徵求母親同意即可進行。
(2)決定能力遭疾病影響而喪失的患者,如失智症者,應由法定代理人考量其本人意願與最佳利益後決定是否參與研究。
(3)教授選擇找自己系所裡的研究生當受試者,這些研究生都已經成年,且具有知悉、理解研究相關資訊的專業能力與自由意志,因此不算是易受傷害族群。
(4)末期患者對於新發展的治療方法,往往抱持最後一絲希望,心態上可能特別容易受到傷害與操控。

下列關於以易受傷害族群做研究的態度,何者正確? (3)
(1)在以公共衛生為目的進行新移民傳染病研究時,新移民不算是易受傷害族群,進行研究時也不需要考量任何保護機制。
(2)當以原住民為對象進行基因研究時,由於研究內容太過專業複雜,就算說明也難以讓他們了解,所以可以用「免費健康檢查」作為名目招攬。
(3)選擇以氣爆事件後的災民為研究對象時,應格外謹慎設計訪談內容、補償、與保護措施(如提供心理諮商等),避免因參與研究而對他們產生操控與剝削。
(4)婦女屬於「易受傷害族群」,其在其所屬家庭、社會或文化中不僅缺乏自主權,還遭受各種形式的身心傷害及歧視。

@AlitsenN
Copy link

AlitsenN commented Jan 3, 2024

下列關於二氧化碳方法安樂死的敘述,何者正確?(2)

(1)二氧化碳安樂死是屬於物理性方法。
(2)二氧化碳方法安樂死容易讓實驗動物有嫌惡反應。
(3)二氧化碳方法安樂死的對象通常是魚類。
(4)在國外使用二氧化碳安樂死方法完全無條件限制。

2.大毛正在進行與磁振造影實驗有關的研究,今天有四名志願者前來報名參加掃描,何者較可能因被磁振造影本身的風險而列為排除對象?(2)

(1)9歲,法定代理人陪同,癲癇女性。
(2)29歲,幽閉恐懼症男性。
(3)39歲,健康原住民男性。
(4)49歲,未懷孕,睡眠呼吸中止症女性。

科學界若能多多研發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將有許多好處,下列何者非其好處?(2)

(1)減少活體動物的使用。
(2)提升學術研究表現。
(3)避開無效動物實驗。
(4)幫助人類更快速有效找到疾病解方。

下列關於動物被使用於科學應用類型及其替代方案的配對,何者正確?(4)

(1)研究:細胞體外培養。
(2)檢驗:電腦虛擬。
(3)生產:使用天然成分。
(4)教學:影音、模具。

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者亦有發表預印本論文的習慣,並且通常將預印本稱為?(2)

(1)研究手稿(research manuscript)
(2)進行中論文(working paper)
(3)私人通訊(private communication)
(4)初步草案(preliminary draft)

站在預印本的歷史發展而言,下列何者並非屬於早期的預印本論文特徵?(3)

(1)數理學界多由論文作者自己印行與分送
(2)以紙本形式傳遞
(3)預印本屬於高度機密,只有內部成員可以閱覽
(4)電腦科學與經濟學領域是由所屬機構協助發行

下列關於疼痛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1)

(1)這類研究為了觀察動物的全程生理反應。
(2)這類研究不會造成實驗動物經歷病程之發展過程。
(3)這類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仍須使用麻醉或止痛。
(4)這類研究違反學術研究倫理。

剪尾操作在動物科學應用中是屬於哪一疼痛分級?(2)

(1)無疼痛。
(2)極小到輕微疼痛。
(3)輕微到中度疼痛。
(4)中度到嚴重疼痛。

下列何者非授予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法律地位的相關法律?(1)

(1)醫師法。
(2)醫療法。
(3)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
(4)人體研究法。

下列何者非我國常使用實驗動物的單位?(4)

(1)試驗研究機構。
(2)生物製劑製藥廠。
(3)專科以上學校。
(4)自然科學教育單位。

下列關於《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敘述,何者有誤?(4)

(1)違反此法屬於刑事責任。
(2)主要原則為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
(3)若某動物的族群量逾越環境容許量,則可以合理減量。
(4)即使是基於教育目的,仍不得以保育類野生動物做為研究對象。

實驗動物照護委員通常不會做哪件事?(2)

(1)提供動物實驗的訓練計畫。
(2)提供實驗動物的購買資訊。
(3)監督實驗動物之取得和飼養。
(4)提出審查案件之修改建議。

請問下列哪些研究計畫,一定需送交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進行審查?(4)
(甲)蒐集國小學生的健康檢查報告,並彙整分析近視者的比例
(乙)蒐集高中生的社團活動參與度和學測成績,並分析兩者間的關係
(丙)以內政部公告在網路上的本國歷年出生率,進行比例變動原因之分析探討
(丁)訪問原住民部落的成員,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

(1)(甲)、(乙)、(丙)。
(2)(乙)、(丙)、(丁)。
(3)(甲)、(丙)、(丁)。
(4)(甲)、(乙)、(丁)。

凡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之計畫,由《人體研究法》規範的「人體案」必須達到下列何項要求?(2)

(1)必須繳交一百萬元保證金以及相關財力證明書。
(2)須於執行前取得倫理審查通過之核可證明文件否則不予補助。
(3)專職工作年資需滿五年以上,並繳交近三年學術著作審查。
(4)需設籍於中華民國至少三年並領有身分證者方可執行。

@ckps95027
Copy link

動物實驗的學術研究,普遍已接受3R原則並力求對動物盡最大的照顧責任,下列何者並非3R原則?
  | (1)履行(Redemption):履行保護動物權利的責任。

陳同學正準備進一項行動物實驗,根據 4R 原則,他需注意哪些研究行為的倫理守則?


  | (1)取代、減量、精緻化、負責。

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來源?
4)個人責任與道德感。

研究受試者應被平等的對待與選擇,其揭示何種研究倫理?
3)公平對待原則。

研究機構應該從數個面向來落實學術自律及機構內控,但不包含?
(4)酬賞。

研究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去使用到別人的理論、概念、想法和文字,但是該如何呈現才能避免抄襲呢?
1)適度地以自己的文字重新詮釋他人的論述,並註明資料來源

若要引述別人的論點或文章,下列何者的呈現方式較不恰當?
(2)若只更改引述文字中的幾個字,例如「的」改成「之」,就不須再註明出處。

下關於引述(quoting)的敘述何者正確
(3)引述是指引用他人的論述支持自己的討論內容。

關於「引述」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1)在引述文字前後使用「引號」或「雙引號」的目的是為了與文章中自己所寫的文句區隔,也讓讀者知道這句話是使用他人的原始敘述,並未加入作者自身意見。

下列哪些行為或事物受《著作權法》保護?
a.舞蹈著作
b.情書
c.構想
d.國小教科書
e.標點符號
f.臺中市政府發布之命令
(3) a. b. d.

《個資法施行細則》要求「無從識別特定當事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新聞報導將特定人物打馬賽克,此合於法規。

下列何者不是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
(2)利益交換。

研究機構的利益衝突與個人的利益衝突狀況相仿,當發生利益衝突時,研究機構須考量到其主要任務。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
XXX(4)公眾服務。

關於引用行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若引文字數過多(如引英文字數超過40字),引文必須自正文中獨立出來,自成一段,或以其他適當方式予以明顯區別。

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對外公開。有一天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4)即使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也不得主張合理使用。

@kkk0059
Copy link

kkk0059 commented Jan 15, 2024

今日 REC/IRB 的陳主委審查一案,發現某位 REC/IRB 成員與該案的計畫主持人之間存在高權關係,於是他請該 REC/IRB 成員迴避審查該案。請問如此一來,該案可依下列何種方式進行後續處置?
| (1)公開原則。
| (2)審核與核准。
| (3)利益交換。
v | (4)禁止進行。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 (1)學術研究以其花費經費來衡量學術價值;換言之,無須經費的研究項目通常價值性較低。
v | (2)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專業且為有給職之工作。
| (3)籌組學會的工作皆由政府主導,因學術研究者被賦予特殊權利,包括免除行政工作。
| (4)現今學術研究工作具有特殊權利,能夠免除國家稅賦及一切勞務。

請問以下哪一個不是《憲法》保障或大法官解釋的隱私權類型?
v | (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 (2)居住自由。
| (3)秘密通訊之自由。
| (4)學術自由。

翁老師在訓練他的研究團隊如何在外招募受試者,他認為研究團隊必須要清楚說明研究計畫內容,並且能夠提供充足的問答管道以供受試者諮詢。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 (1)自願。
v | (2)資訊。
| (3)理解。
| (4)公平。

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象是四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因為問卷調查並非人體試驗研究,為了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團隊向被研究者說明研究參與事項之後,就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請問此研究團隊可能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v |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3)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v | (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 (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下列各項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v | (1)學術研究的目的包含發現新知、解釋現象、找出改進學說的新事證等。
| (2)學術研究者通常反對籌組學會,認為此有害新進人員推廣其研究成果。
| (3)早期從事研究的人通常是奴隸,受到環境或其他力量壓迫而企圖找出改變的方法。
| (4)學術研究工作是一份榮譽,且為無給職工作,研究經費通常由自籌或向政府自薦取得。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個人資料保護法所規範的對象?
| (1)某大學新生入學時,新生所填寫的個人資料。
| (2)某大學新生入學時,參加新生體檢的健康檢查報告。
| (3)郝教授請班上同學填寫個人資料通訊錄。
v | (4)政府官員公開在網路上的個人粉絲專頁。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論文作者應負的責任?
| (1)能夠適當地查驗與解決論文中任一部分之精確性或完整性的相關問題。
| (2)確認文章精確性及研究倫理方面的責任。
| (3)對研究論文中所呈現的數據、圖表、實驗細節、研究結果及文字等事項全然負責。
v | (4)將對研究論文沒有實質貢獻,但卻是實驗室的創辦人及協助所有學術行政的工作人員,共同掛名為論文作者。

下列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 (1)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 (2)家庭。
v | (3)犯罪前科資料。
| (4)指紋。

以下關於「引述(quoting)」技巧的敘述句,何種組合完全正確?
(A)引述為保留原作者意涵最適當的做法;
(B)引述為直接將他人文章中的文字放到自己的論文中,並區別他人文字與作者己身論述;
(C)使用引述技巧於文章中,還須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
(D)使用引述技巧的用亦意是為了清楚呈現原始文獻之內容文字,不需另外於文末註明參考文獻。
| (1)ACD。
v | (2)ABC。
| (3)ABD。
| (4)BCD。

研究生大野認為自己寫了很多文章,但他其中許多非論文的核心部分都有相似的內容,像是緒論和研究方法等,所以他後來就直接複製貼上。請問大野的行為屬於下列何者?
| (1)研究造假。
| (2)以譯代著。
| (3)利益衝突。
v | (4)自我抄襲。

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
| (1)抄襲屬於一種「欺騙」之行為,但自我抄襲的核心在於「偷竊」而非欺騙。
| (2)「自我抄襲」的文章對學術研究仍有其貢獻,因此通常被視為可接受之行為。
| (3)目前已有「自我抄襲」的具體判斷依據。
v | (4)若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近乎逐字使用自己具有版權作品的重要部分,且沒有標上資料來源,極可能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以下關於抄襲或剽竊的敘述,何者正確?
| (1)法律上所定義的狹義的抄襲,為「思想」上的抄襲。
| (2)數據資料與電腦程式是無法被抄襲的。
v | (3)傳統上,剽竊被定義為「將其他作者之文字、影像、想法等以為自己所有」。
| (4)只有複製某人的字句並當作自己本身所有,才構成抄襲行為;若是複製他人的藝術創作則不算抄襲。

學術研究期刊或出版社所訂立的投稿規範可分為兩種:寫作格式規範及投稿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
| (1)須審慎閱讀並瞭解各期刊的寫作格式及投稿規定。
| (2)投稿論文不可一稿多投或重複投稿發表。
| (3)投稿論文不可違反著作權法及抄襲他人或自己。
v | (4)應清楚瞭解並遵循自身領域所使用的寫作格式,例如:動物實驗相關領域的論文,主要採APA格式;電機資訊領域的論文,主要採IEEE格式。

某研究機構近來取得某大廠的巨額資金合作,正在開發一款能促進行為改變的賭博成癮戒除電子裝置,卻屢屢出現受試者被電擊受傷的意外,然而該機構卻仍然堅持該裝置絕對安全,不願公開研究細節讓大眾檢視。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v | (1)機構的利益衝突。
| (2)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 (3)個人的利益衝突。
| (4)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方醫師正在研究男性腳掌大小和生殖器長度的相關研究,結果在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表簡報中卻將受試者本名和生殖器照片毫無修改的呈現出來。請問上述方醫師的研究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 (1)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 (2)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v |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 (4)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否,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 (1)抄襲。
v | (2)造假。
| (3)變造。
| (4)隱匿。

來臺灣就學的國際學生小林正面臨畢業門檻的論文發表壓力,他突然想到自己曾在國外發表過一篇英文文章,他直接翻譯成中文後逕自投稿到某中文期刊,沒有註明該篇文章為譯作。此係違反了教育部哪一項研究倫理之規範?
| (1)送審人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之審查。

  • | (2)代表作未確實填載為合著及繳交合著人證明。
    v | (3)以翻譯代替論著且並未適當註明。
  • | (4)抄襲。

小光正在撰寫投稿研討會的論文,他想要彙整多篇不同出處之文章,並將文章意義與內涵進行不同面向的重申;他可用以下何種方式達成此目的?
v | (1)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2)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3)翻譯(translate)並註明資料來源。
| (4)引述(quoting)不須註明資料來源。

《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
v | (1)在網路上蒐集網紅的email或社群網站,寫信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 (2)清楚告知填答問卷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 (4)以上皆是。

怎樣才算是成功的改寫(paraphrasing)?
v | (1)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 (2)在句中保留大量原始他人文句,以免扭曲原作者要表達的意涵。
| (3)將原文前後句子順序互換,不作其他任何更動。
| (4)僅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

赫爾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包含六大主要原則,以下何項敘述正確?
| (1)受試者在一開始確定參加後,不得因私人因素退出以影響實驗。
| (2)必須以科學和社會之利益為首,研究受試者之利益為次要考量。
v | (3)研究者須落實受試者「知情同意」的原則。
| (4)受試者對於研究專業領域的知識不足,故無需告知實驗的目的與方法,避免造成受試者之恐慌。

小雯和指導教授最近聯名要發表一篇期刊,而小雯的男朋友雖然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什麼內容,但還是跟她說他也想要被列在作者群中,並說這不需要問指導教授意見,小雯決定就好。請問小雯的男朋友有沒有資格被列為文章作者?
| (1)有資格,因為他給予小雯很多情感支持。
| (2)有資格,因為這是小雯自願的。
| (3)沒有資格,因為小雯的指導教授沒有同意。
v | (4)沒有資格,因為他對論文本身並沒有實質貢獻。

請問下列何者是在法律規範之合理範圍中,正當引用他人著作之作法?
| (1)研究人員自己複印整本書有違著作權法之虞,因此請影印店來複印就沒有違法的問題。
v | (2)老師因授課需要於課堂上引用他人著作並註明出處。
| (3)作研究報告時,只要是網路上的留言或貼文,直接截取畫面成為附件即可,不需特別標明出處。
| (4)可以撰寫有關毒品交易的投資報告。

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 (1)嘉嘉為了研究上班族近期購買的商品種類,發放問卷時,清楚告知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 (2)小偉為了研究網友對於偶像粉絲專頁的網路行為,蒐集與分類網友們在網路上的按讚與留言截圖。
| (3)大同為了要寄送問卷給現職大學教師填答,蒐集了網路上有公開聯絡方式的大學教師email。
v | (4)花花為了研究大學女生在宿舍對於手機的使用與沉迷,在自己的宿舍內偷拍室友的作息,但她保證影片不會外流。

「變造」(falsification)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或研究過程,或更改、刪除真實的數據、圖片及結果的行為。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變造?
| (1)某位化學領域的學者在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或經費補助時,提供不存在的研究著作作為申請資料。
v | (2)阿華隱藏未符合理想或矛盾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結果的呈現與其預期相符合。
| (3)阿博為了累積研究問卷樣本的回收數量,阿博自己填寫了十份問卷,以快速累積研究用的數據資料。
| (4)小妍與教授約好要討論研究文獻,但因為小妍來不及看完指定閱讀的文獻,於是在該報告的文獻探討段落中,隨意寫下自己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文獻內容,以求得即時完成論文。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者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負起的責任?
| (1)降低動物在實驗中的苦痛。
v | (2)為求知識利益最大化,不得使用任何藥劑。
| (3)盡量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 (4)動物實驗後善盡安置之責。

下列關於《貝爾蒙報告書》(Belmont Report)中提及之受試者保護原則的應用,何者是正確的敘述?
| (1)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恬恬是一位幼教領域的研究生,為了研究需要,她招募了一群五至十歲的兒童,請他們一起參與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在研究前,恬恬除了向兒童的父母說明研究目的及流程之外,她也自製了附有注音符號的知情同意文件,一面導讀一面向參與的兒童說明研究的細節。
| (2)行善(beneficence):小寶是一位臨床心理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員,她最近在執行一項和情緒壓力有關的研究。她使用了自行設計的輔導方法嘗試協助患有「壓力創傷症候群」的人士走出情緒壓力。但在經過兩個月的實驗後,小寶發現受試者並沒有顯著好轉的跡象,因此他決定提早終止研究,並轉介受試者至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 (3)正義(justice):芳芳是某醫院的醫師,她近年都在進行一項關於臺灣新住民子女的長期追蹤研究。但近日她察覺一個狀況: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或雙方在溝通上的缺失,使得有些新住民父母同意讓自己的兒女成為研究受試者,不是出自於完全自主同意,而是期待獲得一些醫療或物資上的額外補助。芳芳覺得這有違正義原則,因此她想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暫時終止這個長期追蹤的研究。
v | (4)以上皆正確

不當研究行為是「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或抄襲(plagiarism)的作為」,可簡稱為FFP。請問此定義是由哪一個單位所提出的呢?
| (1)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 (2)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v | (3)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 (4)美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 AAHRPP)。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 (1)行善。
| (2)正義。
v | (3)尊重人格。
| (4)利益互補。

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著作有哪些好處呢?
(A)可以輔佐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
(B)可以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
(C)可以大量無上限的複製他人的著作;
(D)可以強調該文字或論點是來自於其他人,避免抄襲。
| (1)ABCD。
v | (2)ABD。
| (3)ABC。
| (4)AD。

引用他人著作時,需要確認引用行為是否具有正當性,且在合理範圍內,請問較不需要考量何種要件?
| (1)須有「引用」之行為。

  • | (2)須考量利用質量的比例。
    | (3)被引用之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v | (4)被引用之著作須具有市場性。

小花是人文領域的碩士生,她與指導教授的團隊共同寫了一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請問一般而言,依實質貢獻的程度來說,除了構思並負責撰寫整個研究的小花外,下列哪些作者適合共同掛名?
(甲)指導小花並給予研究建議的指導教授;
(乙)協助小花印製與回收問卷的研究助理;
(丙)與小花一起進行問卷設計的同學;
(丁)協助問卷統計與研究結論建議的學長;
(戊)最後幫忙潤稿的語言中心老師。
v | (1)甲丙丁。
| (2)甲乙丙丁。
| (3)甲乙丙丁戊。
| (4)甲乙丙。

小玉帶著手機上學,由於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因此小玉的手機被老師沒收,然而老師沒經過小玉的同意,卻偷看手機內的簡訊內容。老師的行為可能同時侵害了小玉好幾種隱私權。請問老師的行為沒有侵害哪一種權利?
| (1)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
| (2)秘密通訊之自由。
| (3)在公共場所不受侵擾之自由。
v | (4)居住自由。

小華是一位主修管理學的研究生,請先回顧下方關於他的碩士論文研究歷程,再思考他可能涉及何種類型的不當研究行為:在研究初期,小華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利用專業的統計軟體去分析數據。但由於分析的結果不理想,無法支持預期的研究假設,於是他在進行研究結果的製表時,決定刪除及修改了一些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數據,使表格中的資料能呈現他預期中的結果。一學期之後,小華順利完成了碩士論文,並通過口試取得碩士學位。又過了半年,小華依據論文口試委員的指導及建議,使用了高階的統計方法去分析之前的問卷調查資料;這次他並未修改任何原始數據,且依分析結果重新撰寫了一篇全新的論文,並成功獲國內某學術研討會的發表機會。

  • | (1)資料變造、學術抄襲
    v | (2)資料造假、重複出版
    | (3)資料造假
    | (4)資料變造

請問當以易受傷害族群(如未成年人)作為研究受試者時,需注意哪些事項?
| (1)僅需受試者口頭同意即可。
| (2)僅需提供少部分的資訊給受試者即可,不需要提供充足的研究資訊給受試者。
v | (3)除了審慎執行簽署知情同意的流程之外,若已有其他的相關規範用於保障他們的權利時,研究者也務必履行這些規範所要求的義務。
| (4)只要有執行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的流程即可。

研究生小丁正在進行嚴重傳染病下的心理健康研究,訪談過一些對象後他感覺這些對象都不符合研究的期待,但他又不願意放棄這些努力,因此將他們的訪談逐字稿增加一些文字,以符合小丁的研究需求。請問小丁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 (1)隱匿。
| (2)抄襲。
| (3)造假。
v | (4)變造。

有關隱私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 (1)隱私權是在尊重個人自主的權利,也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
| (2)即使是有學術研究目的性,亦不得擅自揭露他人的隱私或是私密資料。
| (3)民法與刑法對於隱私權侵害的行為都有加以規範。
v | (4)隱私與隱私權相同,具有高度個人主觀性,法律都會對個人隱私加以保護。

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
| (1)引述某本書的文章段落,原作者已逝世五十年,有註明出處。
| (2)引用二張在網路上搜尋到的教育部宣導海報,有註明出處。
v | (3)在個人的即時動態直播收費型的演唱會,發佈的內容會在24 小時後消失。
| (4)以上皆有可能

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
(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
(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
| (1)甲丙。
v | (2)甲乙丙丁。
| (3)乙丁。
| (4)乙丙丁。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 (1)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v | (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3)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 (4)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
(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
(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
(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 (1)BCD。
| (2)ABC。
| (3)ACD。
v | (4)ABCD。

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
| (1)學生想用最少時間完成該項作業。
| (2)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清楚的作業指示。
v | (3)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
| (4)學生之前有抄襲之行為,但沒被抓到。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v | (1)當研究者的學術名聲、研究成果所衍生之商業利益等次要利益而影響到研究者對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此種情況為「機構」的利益衝突。
|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 (3)當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審查人員與被審查計畫之研究者多年以前曾有合作執行研究時,即可能產生利益衝突。
| (4)研究中的次要利益並非不合法,但必定與財務相關。

刑法中有許多與隱私權相關的規定,請問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甲、沒有正當理由拆閱或隱匿他人密封的信函、文書或圖畫,或以其他方式偷窺內容-妨害文件秘密罪。
乙、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例如使用竊聽設備偷聽他人不願公開的談話內容-窺視竊聽竊錄罪。
丙、因為職務關係而持有他人的資料,並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工商秘密罪。
丁、因業務關係而持有他人個人資料或隱私者,例如醫師、藥師、律師、心理師等,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他人秘密罪。
戊、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而獲得他人的秘密,卻沒有正當理由而洩密者-洩漏電腦秘密罪。
| (1)甲乙丁戊。
v | (2)甲乙丙丁戊。
| (3)甲乙丁。
| (4)甲乙丙。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對「論文作者的定義」,以下何者敘述是有誤的?
v | (1)署名作者的排序應由全體作者共同決定,只要全體作者同意,應尊重作者群的建議而決定掛名順序。
| (2)論文作者應對研究計畫的構想或設計,或對蒐集、分析或詮釋研究資料有實質貢獻。
| (3)只要是對研究有實質貢獻者,應該給他們對論文提供實質重要的修改、或草擬/定稿最終發表論文的機會,以保障其掛名的權利。
| (4)論文作者應同意對整體論文負責,以確保能夠適當地查驗與解決論文中任一部分之精確性或完整性的相關問題。

關於《貝爾蒙報告書》的訂立背景和內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 (1)《貝爾蒙報告書》提出了三項基本研究倫理原則: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行善(beneficence)和正義(justice)。
| (2)《貝爾蒙報告書》訂立的前幾年,美國國會剛通過《國家研究法》(National Research Act)。
v | (3)起因為納粹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不人道人體試驗。
| (4)即使不是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仍可以從《貝爾蒙報告書》中窺見受試者保護的本質和作法。

請問以下何者可能已經侵犯了研究對象的隱私權?
| (1)未經研究對象同意不可錄音或錄影。
| (2)若研究對象不同意,不得公開對其訪談的內容。
v | (3)論文公開發表後,研究過程中取得所有研究對象的錄音或記錄都可以直接公開。
| (4)使用符號或數字取代研究對象的真實姓名。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三個單位都提供了研究經費給A教授,請問A教授在招募受試者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甲、取得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乙、確保其研究團隊成員受過受試者保護的教育訓練;
丙、適時揭露研究計畫的出資單位;
丁、給與受試者超過市場行情二十倍的受試費;
戊、允許受試者在受試途中可以退出。
v | (1)甲、乙、丙、戊
| (2)甲、乙、丁、戊
| (3)甲、乙、丙、丁、戊
| (4)甲、丙、丁、戊

以制定學術研究論文寫作格式而聞名的「美國心理學學會」,所訂定的《心理學家倫理原則與行為守則》(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明訂心理學家在從事研究和教學時,所需依循的倫理準則,請問下列不包括何者?
v | (1)進行有利社會的學術研究。
| (2)公平與公正對待受試者。
| (3)瞭解研究者應負的責任。
| (4)尊重人權以及保護隱私。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 (1)醫生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v | (2)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 (3)百貨公司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於蒐集時有明確依個資法向客戶告知相關規定。
| (4)金融機構對於達一定金額以上之通貨交易,要求確認客戶身分資料及留存交易紀錄憑證。

花花正在撰寫畢業論文,在文獻探討的部分她想要利用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來引用他人資料,請問下列關於改寫的要點何者有誤?
| (1)改寫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
| (2)改寫應避免只有增減字數,或將原文重新排列的情形。
v | (3)改寫必須要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 (4)改寫的文字應盡量中性,一言以蔽之,用最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p
| (1)滿足經費補助單位及研究機構對於資料管理的要求。
| (2)精簡管理的時間成本。
v | (3)作為防弊或揭弊之用。
| (4)作為研究結果的佐證資源。

關於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以下何者不是主要的參照來源?
| (1)指標性學術研究社群所制定之研究行為倫理守則。
v | (2)專業學者在公開場合所發表之演說內容。
| (3)專業學術研究期刊所訂立的投稿規範。
| (4)指標性研究單位所提出之重要宣言或報告書。

在某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阿速在進行系統開發時,發現某個相關網站的登入介面有漏洞,用戶可能因為登入帳號而被竊走個資,於是他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這個問題能夠獲得改進。阿速的做法符合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訂立的《倫理守則》之哪一項規定?
| (1)拒絕各種形式之賄賂。
v | (2)成員所作之決定負有維持公眾福祉、安全之責任;即時告知可能危害之因子。
| (3)承認並改正錯誤,並且適當地歸功他人的貢獻。
| (4)不論種族、年齡、性別、國籍等因素,均公正對待他人。

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
| (1)國外某位醫師修改實驗報告中受試者的年齡與身體狀況資料。
v | (2)某位免疫學的專家,徵求10位受試者進行疫苗反應的測試,但是在其研究報告所列的受試者的受試資料多達100名。
| (3)小明為了讓研究圖像可以更加清晰,利用了強調與增加邊緣銳利度的方式後製研究圖片。
| (4)小明將收集回來的問卷樣本分成兩部分進行分析,並分別寫成兩篇不同的論文投稿到不同的期刊。

請問下列誰的行為有違反他人隱私權的疑慮?
| (1)小方是一位博士生,他想做一個親子關係的社會學研究。為求研究的真實性,他主動拜訪一位長期存在親子問題的親戚,並在親戚家的客廳盆栽內放置了一台錄音筆,希望可以錄到一些親子互動間的對話。小方雖然知道這不是個理想的研究方法,但他深信這是為了取得珍貴研究資料所必須採取的必要手段。
| (2)小生是一位諮商輔導領域的碩士生,他為了學位論文的需要,訪談了十位曾遭受網路霸凌的人士,藉此探討霸凌對受害者的身心影響。小生在研究室分析這些訪談資料時,隨口和隔壁的芳芳討論起訪談的內容,並提及其中一位受訪者的身分及身世背景……。
| (3)廖教授受邀至張教授任教的醫學工程研究所演講,演講結束後他和張教授回到辦公室敘舊。閒談中張教授因學生有事詢問而中途離開辦公室,廖教授在無聊之下便隨意翻了翻張教授放在桌上的日誌,意外發現張教授正在草擬一份給任教系所的離職信,內容提及他已獲得美國科技公司提供的研究職,並有意至國外發展。廖教授返校後,把這件事告訴了系上的博士後研究員,請他留意醫學工程研究所即將釋出的教職徵才……。
v | (4)以上行為皆不恰當,且有違反他人隱私權的疑慮。

根據《貝爾蒙報告書》的「行善」原則,當下列何種情況發生時,研究人員應該立即考慮中止研究?
| (1)部分實驗參與者決定在研究中途退出參與。
| (2)研究人員發現特定實驗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的配合度不佳,因此請他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參與實驗。
v | (3)研究者人員在人體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受試者面臨到預期外之嚴重傷害的風險。
| (4)研究人員欲擴編研究人力,以滿足實驗過程中的人力需求。

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 (1)「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 (2)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v |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 (4)「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王教授正在力推,系上所有的研究案都應該詳實具體地揭露所有的利益關係。請問這個做法如果以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而言,符合下列哪一項?
| (1)審核與核准。
| (2)公開原則。
v | (3)禁止進行。
| (4)利益交換。

請問下列關於引述「二手資料」的敘述,何者為錯誤的?
v | (1)即使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都不可以在論文中使用二手資料。
| (2)在寫作文章時,如同一手資料,也要引述,也必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 (3)只要是由他人那邊借來的「字」,即使是二手資料,也要清楚註明出處。
| (4)以上皆為錯誤敘述。

研究員小夫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受試者投訴,指控他問了許多和研究說明書明顯沒有關係的問題,還增加了一些本來受試者不知道的活動環節。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 (1)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v | (2)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 (3)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 (4)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個資法》第3條規定,以下何者不是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的權利?
| (1)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v | (2)請求散佈。
| (3)請求刪除。
| (4)查詢或請求閱覽。

下列何者敘述並非狹義定義下所指稱的科學(science)?不是4
| (1)科學是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 (2)科學專指需要在實驗室進行人體實驗的學科。
| (3)科學以可供驗證的解釋來建構及組織知識。

  • | (4)科學對物質或非物質的世界具有預測能力。

請問下列哪一種智慧財產權,不需申請於完成之時即可享有?
| (1)品種權。
| (2)商標權。
v | (3)著作權。
| (4)專利權。

小香是某大學的研究生,她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想引用以下四種資料,請問哪種資料可能較不符合著作權法規範的正當引用要件?
v | (1)某攝影師尚未公開發表的東臺灣攝影全集。
| (2)指導教授與自己曾發表的研討會論文摘要。
| (3)教育類期刊資料庫找到的三篇文章之段落。
| (4)交通部觀光局近十年統計的來臺人次變化。

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認知其可能受到次要利益影響,並瞭解社會大眾若察覺到這種影響,就有可能降低對其研究的信賴。因此在利益衝突處置上,可以透過「利益衝突委員會」或REC/IRB來進行審查、核准,以減少研究者或受試者受到各種次要利益的操弄或干預,預先揭露或公開研究者可能面臨的次要利益,以降低、甚至避免次要利益對研究(主要利益)的影響,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福祉。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包含下列三項:(1)公開(disclosure);(2)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3)禁止(prohibition)。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v | (1)公開意指揭露研究目的與對受試者可能造成的傷害。
| (2)審查委員會的成員組成應包含科學及非科學領域的專家,對研究做出審慎的評估及客觀的建議。
| (3)審查過程中,需注意REC/IRB成員與計畫主持人之間是否有法規所規定或自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查的利益關係,如果存在這樣的關係,便應該選擇迴避或退出討論。
| (4)當利益衝突的情況可能傷害學術研究誠信或醫病關係的信賴,研究計畫就應該被禁止。

所謂「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之基本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1)正確,適當地運用研究資料避免浪費社會成本。
v | (2)效率,選擇可取得最大化資料的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
| (3)客觀,不針對研究結果進行過度詮釋。
| (4)誠實:據實地蒐集與處理資料,根據數據分析報告研究結果。

《著作權法》是為保護人類創作而制定的規範,請問下列哪些創作是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類別,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A)高中美術班同學們的畢業作品集;
(B)中央氣象局最近地震報告,XX地區最大震度3級;
(C)101大樓、台中國家歌劇院或國父紀念館等建築物;
(D)猴子自己按下相機快門鍵的自拍照;
v(E)指導教授近10年來的期刊著作。
| (1)AE。
| (2)ABCE。
| (3)ABE。
| (4)ACE。

關於《貝爾蒙報告書》的價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奠定美國政府訂立動物試驗政策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 (2)奠定美國政府訂立利益衝突管理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v | (3)奠定美國政府訂立人體試驗政策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 (4)奠定美國政府訂立機密研究資料管理的倫理原則與標準,也是世界各國制定相關規範時的必要諮詢文獻。

關於隱私權的概念,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v | (1)隱私權的保護僅限於姓名、病歷資料與出生年月日。
| (2)隱私權是在尊重個人自主的權利。
| (3)隱私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
| (4)侵害隱私權將負擔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不是4
|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 |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小美為了要趕在期限內繳交作業,動了想「抄襲」網路資料的念頭,但她又想到抄襲可能的後果,於是搖擺不定是否該抄襲。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她應該思考的可能後果?
| (1)導致研究信用的瑕疵,同學或老師可能都不再相信你作業的可信度。
| (2)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可能會違反著作權法。
v | (3)可能會因為複製的文字太多,浪費了老師批改的時間。
| (4)違反校規或老師作業的規定,老師與學校可能會給予懲處。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請問下列何本碩士論文的引用行為較符合此合理範圍?
| (1)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評論:將論文中所評論的流行音樂壓製成光碟,附錄於論文最後,只放在學校圖書館供校內師生借閱。
v | (2)歐美媒體素養教育之探討:將歐美相關文獻翻譯並改寫或摘寫,整理於文獻探討中,有註明資料來源。
| (3)臺日韓教育制度之探討:將其他研究者的論文全文放置論文的前四章,有註明出處,第五章結論寫總結。
| (4)日本漫畫產業的發展與文化:複製一本尚在連載的日本漫畫全文於附錄中,以供讀者參考。

彭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小學低年級的教育行動研究,但她擔心小朋友會不懂研究計畫的相關事項,所以一方面尋求家長協助,一方面則使用注音版本計畫書,並修改語句,以配合小朋友的閱讀程度。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不是1

  • | (1)資訊。
    | (2)理解。
    | (3)公平。
    | (4)自願。

請問以下哪些是大法官解釋文中歸納的隱私權類型?
(A)資訊隱私權,例如個人資料;
(B)空間隱私權,例如私人住宅;
(C)秘密通訊之自由,例如兩人私下的手機通話內容;
(D)媒體隱私權,例如個人喜愛觀看的電視節目;
(E)生活私密隱私權,例如生活私領域中的親暱動作。
| (1)ACE。
v | (2)ABCE。
| (3)ABCDE。
| (4)ACDE。

花花目前正在撰寫研究論文,在自己的論文中常需要「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下列哪些要件是她需要考量的,以免侵反他人著作權?
(A)須為正當目的之行為,例如為了研究所需;
(B)須有引用行為,必須明確指出哪些部分是他人的著作;
(C)須從引用資料的質量比例來考慮合理使用的範圍;
(D)被引用著作一定要是已公開發表的作品;
(E)被引用著作不可為公開發表過的,以免侵犯著作財產權。
v | (1)ABCD。
| (2)ABCE。
| (3)ABC。
| (4)ABD。

抄襲可分成想法上的抄襲以及文字上的抄襲兩種,請問下列何者配對錯誤?
| (1)想法抄襲:仿照學長姐美術著作的架構與畫法,再畫成自己的畢業專題畫作。
| (2)想法抄襲:同學跟我分享的劇本內容,我就照著他的故事線,完成自己的期末劇本作業。
v | (3)文字抄襲: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計畫架構與研究問題。
| (4)文字抄襲:同學的程式設計作業,複製到自己的電腦,隨意修改變數名稱後繳交。

下列對於著作權法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 (1)「著作完成」才會產生著作權,存在腦中的構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v | (2)著作需具創作性,需有注入智慧,低度的創新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 (3)保障的著作強調創作的「文藝性」或「學術性」,而不問其是否有實用價值。
| (4)主要是在保護人類的創造力,動物或機器完成的著作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你是國內一位權威的內科醫生,近年來致力於研究癌症標靶藥物的治療成效,在研究過程中,藥廠贊助商除了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源之外,也提供額外的研究經費,並要求你提供有利於藥品上市的證據。基於利益衝突管理的重要性,請問你需要優先考慮的事不包含以下哪一項?
| (1)確實地向受試者說明研究目的,並取得受試者同意參與研究。
v | (2)贊助商可提供多少的回扣金。
| (3)是否需要公開揭露接受廠商贊助之情事。
| (4)此藥品對於醫療是否有重大貢獻。

何者不是《個資法》第2條第1款所稱的個人資料?
| (1)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 (2)病歷資料。
| (3)出生年月日。
v | (4)大學入學考試辦法。

小如喜歡在臉書打卡,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有一天,其與親戚在某餐廳的包廂聚會,拍攝許多照片,然後在臉書打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v | (2)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不受《個資法》規範。
| (3)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PO在臉書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 (4)小如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放在臉書上,並不會侵犯親戚的隱私。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以下說法何者有誤?
| (1)在本課程中,FFP縮寫字母分別代表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抄襲(plagiarism)。
v | (2)將過去已發表之著作中的語句或概念大量地重複使用,但卻不將他們列於參考文獻中,此種行為有造假之疑慮。
| (3)不當之作者定義或不當掛名可能的狀況包括:作者的分配與排序不公平、未取得他人的同意,便將其掛名為作者、代替作品的原著作人發表等行為。
| (4)資料程序蒐集不當的行為可能由人為疏失或儀器及設備失常等因素所造成。

下列各項有關如何避免自我抄襲的敘述,何者有誤?
| (1)將之前所發表的論文列為參考著作,註明資料來源。
v | (2)可購買坊間論文代寫公司的抄襲偵測服務,請他們協助檢測出太相似的部分,並幫忙做文字修改。
| (3)可使用引述、改寫、摘寫等方式重新詮釋自身之前已發表之內容。
| (4)可告知讀者哪些為之前研究的結果,以避免讀者錯誤地評價後文的創新性。

小究、小光、花花和小妍要共同撰寫一篇論文投稿期刊,以下哪位學生的行為,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
|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 (2)小妍:以自己之前所製作的表格為基礎,加上近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所需要之表格,註明資料來源。
v | (3)小光:一字不漏地將自己在另一篇期刊論文寫的文獻探討部分直接用於此次期刊內文,未註明資料來源。
| (4)花花:使用「引述」、「改寫」與「摘寫」等方式整理相關文獻,並註明資料來源。

《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須明確告知相關事項,請問下列何者敘述有誤?不是1

  • | (1)若不能向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的情形,可免為告知。例如當事人因病昏迷,且無法得知其法定代理人為何人時。
    | (2)須清楚告知蒐集的個人資料類別。
    | (3)個人資料已由本人自行公開或其他已合法公開,依然必須在處理利用前向當事人告知。
    | (4)須清楚告知蒐集的機關名稱與目的。

以下哪一個選項所提及之三種技巧,用於學術寫作中可有效避免抄襲情況的出現?
| (1)改寫、複製、引述。
| (2)統整、歸納、模仿。
| (3)仿作、引述、歸納。
v | (4)引述、摘寫、改寫。

@YUJUN0118
Copy link

| 研究倫理的專業規範之一「普世的宣言及報告書」,對於研究倫理之相關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進行研究前,必須取得受試者知情且自願的同意。
(2)進行研究前,應先考慮對科學及社會產生的研究利益,再考量受試者可能承受的研究風險。
(3)進行研究前,應先通過相關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才可進行。X
(4)進行研究時,應確實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

|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X

(2) |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分散發表。X
(2)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3)重複出版。X
(4)文字重複使用。

(3) | 下列哪些資料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A)身分證編號;
(B)病歷;
(C)指紋;
(D)著作;
(E)財務情況;
(F)犯罪前科;
(G)基因。
(1)ABCDEFG。X
(2)ABCG。
(3)ABCEFG。
(4)ACG。

@su-bo-rong
Copy link

su-bo-rong commented Feb 1, 2024

su-bo-rong 2024.02.01提供
*是答錯後認為的答案,大錯的題目後面(X)是答錯的選項

*2張教授是李博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他們現正對於研究期程有不一樣的見解。
李博士生對於此情況有下列想法,請問何者為較積極的作法?(X3)

2吳同學在執行研究的過程中,常遇到瓶頸與低潮,他的好友陳同學常在一旁給於鼓勵和支持。最後吳同學終於順利完成碩士論文的初稿,並決定投稿至某研討會發表。請問依照研究倫理的通則規範,吳同學是否能將陳同學掛名為共同作者?

1研究生阿發在大學招募眼動軌跡偵測研究測試對象,但阿發將每個受試者看到煽情畫面的表情跟個資暴露出來並放在網路上供朋友觀賞。請問阿發的行為是違反貝爾蒙報告書中的哪一原則?

*4研究者在評估研究風險時,應考量到受試者哪些方面的權益,並善盡保護責任?(X1)

*2關於「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X4)

4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創作之人於創作完成時,必定享有何種權利?

2下列有關「受告知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4研究生阿昴正在進行家用電玩與手遊課金選擇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以發放匿名網路問卷來做統計,沒有蒐集個資,請問阿昴的研究是否需要送交REC/IRB倫理審查?若需送審,應送審哪一個研究倫理審查單位?(X3)

1朱教授是某大學的哲學權威,他最近想要針對民眾的道德感進行實驗測試,需要欺騙與事先隱瞞受試者,請問朱教授的研究是否需要送交REC/IRB倫理審查?若需送審,應送審哪一個研究倫理審查單位?

3下列有關「聽證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ladymoon446
Copy link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hzus1105
Copy link

hzus1105 commented Feb 15, 2024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不是4
  |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不是1,答案應該是3
  |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 (2)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 (3)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 (4)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chilin0525
Copy link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 ✔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 (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ck6wl6
Copy link

ck6wl6 commented Feb 27, 2024

3若您正在為搜尋文獻資料苦惱,您可參與圖書館開設的什麼課程?
a. 資料庫檢索功能
b.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利用課程
c. 各類知識庫簡介
d. 投稿策略與技巧
e. 如何使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1)a. b. c. d. e.
(2)a. c. e.
(3)a. b. c. e.
(4)a. b. c. d.

1文獻蒐集的方法有很多種,當不知如何著手搜尋文獻資料時,下列何者是較適宜的方法?

(1)參與圖書館提供的相關課程。
(2)直接向指導老師索取文獻。
(3)在網路上發文,請大家寄文獻給自己。
(4)以上皆可。

4下列何者對「變造」資料的敘述有誤?

(1)指研究者更改或刪除研究數據、結果或圖片。
(2)指研究者操弄研究資料或設備,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研究假設。
(3)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變造」。
(4)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變造」。

3花花撰寫作業時,為了避免抄襲的行為,所以引用網路期刊時,將一段內容的幾個名詞換句話說,例如把「老師」換成「教師」、把「台灣」換成「我國」,且不違反本意。請問花花的行為恰當嗎?

(1)恰當,因為換幾個詞就不算抄襲。
(2)恰當,因不是全文複製與貼上。
(3)不恰當,因為僅是做無意義的文字更換。
(4)不恰當,因為網路期刊的可信度有疑慮。

3下列何者不是抄襲可能產生的後果?

(1)依照我國《著作權法》第91條規定,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者,可能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若碩博士畢業論文於發表後被發現抄襲,學校可能撤除該研究生的學位。
(3)若未找到學校明文規定禁止抄襲的相關條文,就沒有問題,不會受到懲罰。
(4)抄襲別人的文章是研究信用的瑕疵,可能導致老師和同學不再信任該研究生的作品。

@ck6wl6
Copy link

ck6wl6 commented Feb 27, 2024

3「宮崎駿強調 “對動畫依舊抱持極大熱情,直到我死之前,都會繼續從事創作。”」引號內的文句是否為正確的引述?

(1)是,只要有引號都稱為引述。
(2)是,只要標明出受訪者是誰,則稱為引述。
(3)否,如文中已有使用單引號時,則加雙引號(『』),且須註明引述的文獻資料來源。
(4)否,因引用的文句不具有研究價值,故不是正確的引述。

3以下關於引述(quoting)的敘述何者正確?

(1)只有引註(citation)需要註明出處。
(2)直接將他人文章中的文字放到自己的論文中是引述的一大禁忌。
(3)引述是指引用他人的論述支持自己的討論內容。
(4)二手資料不得使用引述以免混淆。

1以下的論文寫作方法何者屬於「改寫」 (paraphrasing)?

(1)掌握原文的重要觀點,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
(2)把原文中的「之」改成「的」。
(3)使用原作者的原文語句,並註明其出處。
(4)用自己的文字簡述原作者的重點。

2下列敘述何者為「摘寫」 (summarizing) 與「改寫」 (paraphrasing) 最主要的差異?

(1)「摘寫」為複製原文中的一部分文字,「改寫」為重新表達資料內容。
(2)「摘寫」後的文長通常較原文精簡,「改寫」後的文長可能和原文差不多。
(3)「摘寫」後的文長和原文可能差不多,「改寫」則為部分複製原文文字。
(4)「摘寫」後的長度通常較原文長,「改寫」的文長則較精簡。

3「過年快到了,所以要大掃除,這星期天早上媽媽要拖地、爸爸要掃地、姊姊要擦窗戶、哥哥要清蜘蛛絲,而我要洗鍋子。」若將上述內容「摘寫」(summarizing),何者最恰當?

(1)因為過年快到了,為了除舊佈新,所以要大掃除,我們全家便開始分工合作,這星期天早上媽媽要拖地、爸爸要掃地、姊姊要擦窗戶、哥哥要清蜘蛛絲,而我的工作就是要洗鍋子。
(2)過年到了要大掃除,這星期天早上媽媽要拖地、爸爸要掃地、姊姊要擦窗戶、哥哥要清蜘蛛絲,我要洗鍋子。
(3)過年快到了,這星期天我們全家一起大掃除。
(4)過年快到了,就在這星期天早上。

2「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的最大不同在於哪裡?

(1)改寫只對原文增減幾個字,摘寫要增加主觀意識。
(2)改寫後長度和原文略同,摘寫後長度較原文精簡。
(3)改寫後長度和原文精簡,摘寫後長度較原文略同。
(4)以上皆是。

3有關於研究作者的定義,下列何項敘述錯誤?

(1)作者並不一定是論文寫作的人,但一定具有實質貢獻。
(2)在研究中沒有實質重大貢獻但值得感謝的人員可列在論文的「致謝」欄位。
(3)當文章被質疑時,只有第一作者須承擔研究責任。
(4)研究者們在執行研究的初始階段,即應詳加討論合作人員的責任歸屬。

2學術界對於誰有資格可以掛名為論文作者,並沒有統一的定論,不同領域間也存在一些相衝突的認定標準。然而有一個核心的共同準則是?

(1)論文作者必須提出財力證明。
(2)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3)論文作者必須是該研究領域的專家。
(4)論文作者必須具有學術研究單位專職身分。

4在論文中提供不正確的作者名單,可能會造成哪種問題?

(1)誤導讀者對研究貢獻者的認定。
(2)違反研究倫理。
(3)可能違反《著作權法》。
(4)以上皆是。

@ck6wl6
Copy link

ck6wl6 commented Feb 29, 2024

2依《個資法》規定,何種取得個人資料的方式須告知當事人資料來源?

(1)某員工曠職,老闆為瞭解事因向人事室取得其連絡方式。
(2)通訊業者向網購網站取得會員的手機號碼。
(3)記者向警政署取得通緝犯名字。
(4)計畫主持人為瞭解受試者來源之分佈,向研究助理取得受試者名單。

1快樂國小寄給小花入學通知單,小花的媽媽收到後即時拆閱,請問小花的媽媽是否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1)小花媽媽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2)小花媽媽已經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3)若小花媽媽在小花面前拆閱,則沒有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4)若小花得知此情形非常不高興,則小花媽媽侵犯到小花的隱私權。

2國中生的小玉不想讓他人知道阿志寄給她的情書內容,於是將它放在學校抽屜裡。由於近來小玉的行為表現不太正常,老師為瞭解小玉的交友情況,發現小玉的抽屜有一封情書,因此,將該情書沒收並閱讀內容,老師是否侵犯小玉的隱私?

(1)老師沒有侵犯小玉的隱私。
(2)老師已侵犯小玉的隱私。
(3)小玉未滿20歲,並沒有隱私的問題。
(4)老師是為瞭解學生交友情形,當然可以侵犯學生的隱私。

1下列何者非依據大法官解釋所歸納出的隱私權類型?

(1)公開社交隱私權。
(2)生活私密隱私權。
(3)資訊隱私權。
(4)秘密通訊之自由。

2關於隱私及隱私權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1)侵犯隱私並不一定侵犯隱私權。
(2)隱私權的範圍比隱私廣泛。
(3)個人不想讓他人知道的人、事、物,都算是隱私。
(4)隱私會依每個人的感受或想法而有差異。

1依據《貝爾蒙報告書》中的「行善」原則,研究者必須在何種風險和預期利益評估結果下執行研究?

(1)風險最小化、預期利益最大化。
(2)風險最大化、預期利益最小化。
(3)風險和預期利益皆最小化。
(4)風險和預期利益皆最大化。

4以下何者符合《貝爾蒙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1)因私人因素而將某位「不」符合招募條件的病人,納入可能對他有益的人體試驗。
(2)並非因為有必要的研究考量,僅因採樣便利、配合度高等原因,而以特定弱勢族群作為研究對象。
(3)以物質利誘弱勢族群參加研究。
(4)確保受試者能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

4有一研究計畫以免費治療梅毒為名,在某一貧民社區進行一系列人體試驗。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小組並沒有誠實地告知受試者該實驗的目的僅在追蹤梅毒病患在未接受任何治療下的病程發展。此事件涉及許多研究倫理議題,若僅單看知情同意的部分,該事件的研究者不符合何種要素?

(1)使受試者充分理解研究目的和流程。
(2)尊重受試者自主參與的意願。
(3)提供合理的補償措施。
(4)以上皆是。

@array123dfe
Copy link

小王是獸醫師,他受邀參與實驗動物科學應用研究,研究者可能會請他規劃下列哪些事宜?
A. 實驗計畫
B. 實驗動物使用種類
C. 觀察實驗動物之頻率
D. 實驗動物環境舒適度
E. 實驗動物疼痛評估
(1)C. D. E.
(2)B. C. E.
(3)A. B. C. E.
(4)A. B. C. D. E.

@array123dfe
Copy link

下列何者非我國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的任務?
(1)審核機構進行實驗動物的科學應用。
(2)負責實驗動物之取得、飼養、管理和繁殖。
(3)提供機構年度執行實驗動物科學應用之監督報告。
(4)受理機構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之動物科學應用爭議案件。

@charlie1228
Copy link

小花是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最近剛完成了一篇英文期刊論文,她決定投稿到某國際期刊,但她覺得這篇文章可以順利寫完是因為有許多人的幫忙,她開始猶豫該掛哪些人為共同作者,請問以下哪些人較適合共同掛名為作者?
甲、指導教授:從研究題目的發想到研究結果的解釋,都給予此篇文章許多實質上的貢獻。
乙、指導教授的助理:協助小花進行實驗的問卷影印、電腦維護、報帳等事務。
丙、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長:給予小花許多研究方法上的建議,協助修改英文論文與定稿。
丁、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同學:常常和小花一起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的進度,共同擬訂實驗的流程與施測。

(1)甲、乙、丁
(2)甲、乙、丙
(3)甲、乙、丙、丁
✔(4)甲、丙、丁

@tzulin5
Copy link

tzulin5 commented Mar 28, 2024

*下列關於利益衝突的處置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2)財務利益衝突於知情同意書宣告,非財務利益衝突於研究結果中宣告。

*社會工作研究者應確保研究者本人之能力足以勝任該項研究並符合社會科學之最高標準。此是研究倫理基本精神中的哪一項精神?(2)提升社會福祉,促進社會正義。

*下列關於ESL研究倫理準則(Guidelines For Ethical Research in ESL, Tarone)之內涵的敘述,何者錯誤?(2)該準則的第三項是「風險評估」,是指外語教學研究都必須經過「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的倫理審查,以確保實驗參與者(通常是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口語研究者在研究前無須向受試者告知哪種資訊?(4)研究人員的母語背景。

*下列何人的研究活動最可能需要送交人體研究倫理委員進行審查?(1)小王欲蒐集某校學生的健康檢查報告,並彙整分析近視者的比例。

*下列何者是此民族誌Yanomamö: The Fierce People(亞諾瑪米:一個好鬥的民族)所引發的學術研究倫理爭議?(4)未進行知情同意程序。

*小美和研究機構約好要去進行核磁造影實驗,她身上哪一樣東西可以帶入實驗場所? (4)實驗用口罩。

*小寶和研究機構約好要去進行核磁造影實驗,若他一開始不太適應核磁造影設備產生的雜音,研究人員可以怎麼做?(3)給予耳塞。

*下列關於審查單位名稱與審查範圍的敘述,何者正確?(1)國內各「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範圍不區分是否涉及醫療醫療,只要是「研究」都必須審查。

*關於人類學者在中國進行田野調查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3)研究者不容易與報導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2)在某些狀況中,簽署知情同意書代表互不信任的侮辱。

*若人類學者須挖掘印地安族群的祖墳以進行研究,應如何做才合於研究倫理?(4)先取得先人後裔或所屬族群同意,在他們的監督和參與下挖掘、研究、及重新埋葬。

*碩士生小曼欲針對面對災難後的個人進行臨床心理研究,她會依受試者的狀態,調整研究進行的時間長度。請問小曼這麼做的原因較不可能為何?(3)避免受試者產生心理傷害的措施。

*王博士為臨床心理學的研究員,他針對災難後的群體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何者非王博士於研究過程應有的行為? (1)研究前,至醫療院所調閱準受試者的病歷。

*下列何者並非是管理研究資料並避免受試者隱私外洩的正確做法?(4)把資料放在公共可存取之資料夾。

*下列何者非行為和社會科學研究常見的倫理議題?(4)研究者都必須瞭解論文的寫作規範。

*某些針對一般嬰幼兒的研究,可能會有疑似有情緒、行為或發展障礙的嬰幼兒之家長報名參與。面對這些嬰幼兒及其家長,下列研究者的作法何者正確? (4)以上皆是。

*關於研究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花花在期刊論文的創作期間受到許多人的協助,包含:A同學協助整理與彙整蒐集之數據;B學姊協助操作軟體分析數據;C教授協助論文
之投稿;D學妹協助撰寫論文的部分內容。請問何人可向花花主張法律上的著作權歸屬?(3)D學妹。

*下列各行為與研究倫理原則的配對,何者有誤?(1)瞭解研究成果的著作權或所有權歸屬,可以避免資料遭變造。

*下列對於第三世界田野研究倫理之論述,何者正確?(4)研究倫理審查在第三世界場域容易受阻,不必執著於形式主義。

*以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情境來看,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通常有何種相對身分?(1)「已開發國家」對比「開發中國家」。

*阿喜為阿樂的學弟,阿喜受阿樂之託撰寫阿樂的畢業論文,兩人約定此論文之著作人為阿樂,而阿樂須給付一筆酬金給阿喜。請問此論文
作者之掛名行為是否適當?(2)不適當,學術論文的作者不應任由當事人以契約方式約定之。

*對「單一原住民族」進行研究時,若不留意研究倫理,極有可能會引發「泛原住民族」社會運動。請問下列何者並非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2)各族群間的社交模式。

*下列有關原住民族人對我國學界的批評與因應措施,何者為正確?(3)曾有原住民族人對研究者的田野調查和出版內容提出質疑。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關於「同意」之內涵,何者有誤?(1)分別個別諮詢取得同意達一定數兩可以視為原住民族同意。

*研究生小依想要將某教科書的內容分析當成其碩士論文的主題,請問小依的研究是否需要送交REC/IRB倫理審查?若需送審,應送審哪一個研究倫理審查單位?(3)建議送審/受理單位為大學REC/IRB。

*請問下列哪些研究計畫,一定需送交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進行審查?(甲)蒐集國小學生的健康檢查報告,並彙整分析近視者的比例
(乙)蒐集高中生的社團活動參與度和學測成績,並分析兩者間的關係(丙)以內政部公告在網路上的本國歷年出生率,進行比例變動原因之分析探討(丁)訪問原住民部落的成員,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4)(甲)、(乙)、(丁)。

*外國人類學者進入中國場域進行田野調查,有高比例是探究何種議題?(4)邊陲群體的社會文化位置。

*相較於傳統實地民族誌研究參與者而言,網路民族誌研究參與者較可能具有哪一項特質?(1)參與者來去自如。

*研究者在人口販賣的場域中進行研究時,為何其話語會受到被害者的質疑?(4)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感。

@kiwi1005
Copy link

張教授在自己開設的「教育學研究方法」課程中,和碩一新生們討論研究倫理的議題。許多同學發表了自己對研究倫理的看法,請問下列誰的敘述是正確的?小奇:研究倫理的精神包括公正、誠信、負責等,我們應該秉持這些精神去做研究,才能獲得社會大眾對研究成果的信任,也有助於學術研究的長遠發展。小倫:研究倫理是給專業研究人員依循的行為規範。由於研究生是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因此可以自行斟酌是否遵循,沒有強制要求得照著標準行事。菲菲:在我國《人體研究法》中定義的「研究」,僅限於高風險的人體醫學研究,例如:注射試驗藥品、進行臨床試驗療程等。其他研究類型則不適用此法。蒂蒂:依據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中的規定,研究人員必須在取得實驗受試者的自主同意之後,才能蒐集、處理及利用他們的個人資料。小明:我國的《著作權法》保障了學術研究中之語言及文字創作成果的著作權(例如:學位論文、研討會或期刊論文等),但尚未擴及至其他類型的學術成果,例如電腦程式著作、戲劇創作,或工業設計成品等。(1)菲菲、蒂蒂(2)小奇、蒂蒂(3)小倫、小明(4)小奇、菲菲 |   | (1)菲菲、蒂蒂 |   | (2)小奇、蒂蒂 |   | (3)小倫、小明 |   | (4)小奇、菲菲

  | (1)菲菲、蒂蒂
V  | (2)小奇、蒂蒂
  | (3)小倫、小明
  | (4)小奇、菲菲

學術研究期刊或出版社所訂立的投稿規範可分為兩種:寫作格式規範及投稿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1)須審慎閱讀並瞭解各期刊的寫作格式及投稿規定。
  | (2)投稿論文不可違反著作權法及抄襲他人或自己。
  | (3)投稿論文不可一稿多投或重複投稿發表。
V  | (4)應清楚瞭解並遵循自身領域所使用的寫作格式,例如:動物實驗相關領域的論文,主要採APA格式;電機資訊領域的論文,主要採IEEE格式。

@kiwi1005
Copy link

《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
| (1)在網路上蒐集網紅的email或社群網站,寫信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 (2)清楚告知填答問卷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V|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 (4)以上皆是。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
 V | (1)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 (3)學術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 (4)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cpprust
Copy link

cpprust commented Apr 17, 2024

v: 正確, x: 錯誤

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著作人格權採創作保護主義,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需至智慧財產局登記才擁有。
|(2)著作人格權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以及同一性保持權(或稱禁止不當修改權)。
x|(3)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4)著作財產權有一定的保護期間,自然人之著作,一般保護期間為著作人終身加死後五十年。

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不當的掛名文化形同一種學術共犯結構,有違研究倫理及學術研究求真求實的基本精神。
v|(2)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問題大多只出現在醫學領域,其他領域較少見。
|(3)不同領域間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但共同準則是: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4)不同領域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各領域皆需瞭解作者定義、協商與適切安排,以避免爭議。

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要撰寫論文投稿到研討會,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
x|(1)花花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改寫成要投稿研討會的研究論文。
|(2)小妍照著已畢業學長論文中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步驟,撰寫自己論文的研究方法。
x|(3)小光將自己期末報告的文獻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並適時補充最新的文獻資料。
|(4)小究在文獻探討部分,將數篇文獻整理合併並將文句改寫,詮釋自身觀點,註明資料來源。

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
|(1)蒐集的資料類別。
|(2)機構的名稱與目的。
|(3)當事人可行使的權利。
v|(4)可能得到的潛在利益。

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1)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利益衝突。
v|(2)個人的利益衝突。
|(3)機構的利益衝突。
|(4)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萍萍是一位管理學領域的博士生,她最近完成了一項研究,正準備將自己主筆撰寫的英文論文投稿至國外的管理學期刊。依據下方的敘述,除了萍萍之外,誰也有資格成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指導教授:他引導萍萍發想及建構她的研究,也協助她解決研究上的困難。他曾多次批閱萍萍的論文,並修正研究結果的詮釋及推論;他也是萍萍的研究的經費支持者。Williams教授:他是萍萍在論文中採用之管理學理論的提出者,也是一名美國的大學教授。他和萍萍不認識,雙方也沒有合作關係;萍萍在論文中引用了多篇Williams教授的著作。王姓教授:他協助萍萍解決統計分析上的困難,並多次和萍萍討論統計結果的推論,對研究結果的詮釋也提供了不少個人想法,且多數想法都被萍萍採用。黃姓教授:他讓萍萍在自己任課的四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並依據時間點的不同,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至少填寫了三回合的問卷。萍萍非常感謝黃姓助理教授對她在受試者招募上的協助。
|(1)王姓教授、黃姓教授
v|(2)指導教授、王姓教授
|(3)指導教授、Williams教授
|(4)指導教授、王姓教授、Williams教授

關於研究數據的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正確?
|(1)當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不符預期時,可詢問統計專家,調整研究分析資料,使分析結果符合期待。
v|(2)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應詳實紀錄所有實驗數據,並再三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3)研究者應該謹慎且小心處理所有的研究事項,因此原則上研究資料的保存期限為至研究者公開發表之後的300年內。
|(4)研究結束之後,為了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研究者應銷毀所有的研究資料、檢體、樣本。

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1)改寫與摘寫為二種適當的引用他人文字的寫作方式,也是避免抄襲的方法,不論是改寫或摘寫,都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2)改寫必須要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摘寫可以在段落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讓讀者更清楚原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x|(4)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而經過摘寫後的文章則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謝教授追求論文文章產量,因此他都讓其指導學生將一篇論文切割成數個部分,潤飾後分別投稿出刊,使得文章數能大幅上升。請問謝教授此一行為最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2)文字重複使用。
v|(3)資料切割/分散發表。
|(4)重複出版。

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v|(2)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3)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4)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
(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
(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
(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
(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1)ABCD。
|(2)ABCDE。
x|(3)ACE。
|(4)ABC。

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報告書》的「正義」原則?
|(1)報告研究成果時,在未有科學理由的情況下,刻意強調受試者的族裔。
|(2)在研究過程中,因研究人員的個人偏見而做出具族群歧視的行為。
|(3)研究人員以不斷加強誘因的方式,再三說服少數族群的居民參與研究。
v|(4)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尊重並配合當地之風俗文化。

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秘密通訊之自由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
於使用網路通訊工具。
x|(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生活私密隱私
權。
|(4)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
私權的保護範圍。

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
(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
(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
(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
|(1)乙丙丁。
x|(2)甲乙丙丁。
|(3)乙丁。
|(4)甲丙。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
|(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x|(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x|(4)以上皆是。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1)研究中的次要利益並非不合法,但必定與財務相關。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x|(3)當研究者的學術名聲、研究成果所衍生之商業利益等次要利益而影響到研究者對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此種情況為「機構」的利益衝突。
|(4)當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審查人員與被審查計畫之研究者多年以前曾有合作執行研究時,即可能產生利益衝突。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1)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2)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x|(3)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針對《貝爾蒙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2)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v|(3)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請問此研究成果歸屬於誰?
|(1)A教授任職的學校
|(2)依簽訂的合約決定研究成果歸屬
|(3)研究經費投入最多的出資單位
x|(4)A教授

關於符合學術倫理規範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進行研究前,應注意是否可能耗費過多的研究資源與社會成本。
v|(2)為了滿足研究假設,應只挑選符合研究假設的研究數據呈現即可。
|(3)進行研究時,應確實依照研究設計進行資料蒐集及處理。
|(4)撰寫論文時,應使用正確的格式以及適當地引註他人的著作。

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
|(1)目前已有「自我抄襲」的具體判斷依據。
x|(2)若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近乎逐字使用自己具有版權作品的重要部分,且沒有標上資料來源,極可能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3)「自我抄襲」的文章對學術研究仍有其貢獻,因此通常被視為可接受之行為。
|(4)抄襲屬於一種「欺騙」之行為,但自我抄襲的核心在於「偷竊」而非欺騙。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x|(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cchao1023
Copy link

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
|(1)目前已有「自我抄襲」的具體判斷依據。
x|(2)若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近乎逐字使用自己具有版權作品的重要部分,且沒有標上資料來源,極可能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X|(3)「自我抄襲」的文章對學術研究仍有其貢獻,因此通常被視為可接受之行為。
|(4)抄襲屬於一種「欺騙」之行為,但自我抄襲的核心在於「偷竊」而非欺騙。

學術研究期刊或出版社所訂立的投稿規範可分為兩種:寫作格式規範及投稿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投稿論文不可一稿多投或重複投稿發表。
v(2)應清楚瞭解並遵循自身領域所使用的寫作格式,例如:動物實驗相關領域的論文,主要採APA格式;電機資訊領域的論文,主要採IEEE格式。
(3)投稿論文不可違反著作權法及抄襲他人或自己。
(4)須審慎閱讀並瞭解各期刊的寫作格式及投稿規定。

小如喜歡在臉書打卡,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有一天,其與親戚在某餐廳的包廂聚會,拍攝許多照片,然後在臉書打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X | (2)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不受《個資法》規範。
| (3)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PO在臉書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 (4)小如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放在臉書上,並不會侵犯親戚的隱私。

@ray-qwer
Copy link

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象是四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因為問卷調查並非人體試驗研究,為了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團隊向被研究者說明研究參與事項之後,就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請問此研究團隊可能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不是1
(1)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2)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以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4)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但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不是1
(1)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2)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yukiyoru98
Copy link

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些是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類型,若將這些人掛名為作者,很有可能會引起作者掛名的爭議?
(甲)負責實驗設計與初稿撰寫的第一作者(first author);
(乙)考量私人因素而掛名的受贈作者(gift author);
(丙)因個人名聲而被列名的聲望作者(prestige author);
(丁)因人情或回饋等理由而掛名的名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
(戊)負責主持研究、回應讀者而列名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1)甲丙戊。
(2)甲戊。
v (3)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以下何種行為,在法律上最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抄襲?

(1)為了增加自己的研究回收樣本數,自己一人填答10份問卷。
(2)為了確保研究成功,逕自調整實驗數據。
(3)付費請別人幫忙尋找研究文獻,並代寫論文。
v (4)複製貼上使用他人的大量文句,寫成一篇論文,當作是自己的文章發表。

根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之第九點關於共同作者列名的原則與責任歸屬。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致謝欄可註明未列名作者之相關研究人員,感謝其研究貢獻。
(2)作者列名的原則應依照研究人員所屬之研究領域規範或學術慣例為準。
(3)共同作者應依據各自的研究貢獻進行排序且應經過全員同意。
v (4)共同作者排序為第一位須負研究完全的責任。

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
(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
(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
(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
(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
(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

(1)甲、乙、丙、丁。
(2)甲、乙、丙。
(3)甲、乙、丙、丁、戊。
v (4)甲、丙、丁。

關於「摘寫(summarizing)」與「改寫(paraphrasing)」的敘述,何者正確?

v (1)無論進行摘寫或改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要忠於原文的意見。
(2)一段原文經過摘寫後,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
(3)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文章篇幅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摘寫時若要使用到原文的文字,可直接放進原文內,不須引用。

學期末,小究、小光、小生與花花一起做期末分組報告,小究負責搜尋參考文獻、小光負責撰寫文獻探討、花花負責發問卷調查、小生負責分析問卷結果,請問以下誰的做法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

(1)小生因為分析結果不如預期,因此刪除部分研究數據,讓分析結果能夠與理論相符。
(2)小光直接將原論文的摘要一字不漏地複製出來放在文獻探討。
(3)花花為求方便,自己一個人填完所有的問卷。
v (4)小究利用搜尋引擎搜尋參考文獻,並且詳列每一筆參考文獻的來源網址。

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處境,請問下列何者最不適合擔任研究計畫的審查人員?

(1)同研究領域的專家。
(2)研究機構的高層主管。
v (3)研究計畫申請人5年內的指導教授。
(4)研究倫理的專家。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

v (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4)以上皆是。

@hsin-ray-yang
Copy link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請問此研究成果歸屬於誰?
x|(1)A教授
|(2)A教授任職的學校
v|(3)依簽訂的合約決定研究成果歸屬
|(4)研究經費投入最多的出資單位

小寶為了研究,在網路上蒐集了一些網友們分享的教養文章,打算撰寫一篇網路育兒的相關論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未經他人同意,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文章,可能有違反資訊隱私權的問題。
|(2)即使有引述或改寫,註明出處,未經原作者同意使用文章,還是違反著作權。
v|(3)若找到該網友家,在窗邊偷拍家裡的真實育兒生活,有侵犯空間隱私權疑慮。
x|(4)以上皆為不適當與不法行為,宜慎行。

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
(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
(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
(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
(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x|(1)ABCD。
x|(2)ACE。
|(3)ABC。
|(4)ABCDE。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x|(2)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v|(4)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65條的規定,請問下列哪個行為應該是符合「合理範圍」和「合理使用」的情況?
|(1)張教授為了講解教學內容,他將某生物圖鑑教科書中的五張圖片掃描呈電子檔,並放在自己教學用的投影片中使用;這五張圖片僅佔整本教科書的極小篇幅,且張教授有在投影片中說明這些圖片的原始出處。
|(2)最近王教授新開了一門管理學的通識課程,但由於全班一起購買的教科書尚未到貨,使得學生面臨沒有教科書可用的窘境。在無法預期教科書到貨日期的情況下,王教授請助教先掃描自己手上唯一的一本教科書,掃描範圍是該書前二分之一的章節(約半本),並將電子檔上傳到封閉式、必須使用學號登錄的網路教學平台上,供全班約70位修課生能暫時有書可讀。
|(3)華華是一位電影學研究所的博士生,他的研究主題是分析十部在2010年出版的外語片。上個月,華華終於通過學位論文的口試,正式取得博士資格。當初為了撰寫論文,華華曾購買這十部電影的正版光碟來看;而為了使讀者能更清楚他的論文內容,華華私下重製了這十部電影的光碟,並附夾在他的紙本論文中,供校內圖書館館藏之用。
x|(4)以上行為皆違反《著作權法》。

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1)改寫與摘寫為二種適當的引用他人文字的寫作方式,也是避免抄襲的方法,不論是改寫或摘寫,都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2)改寫必須要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v|(3)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摘寫可以在段落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讓讀者更清楚原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x|(4)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而經過摘寫後的文章則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v|(1)著作人格權採創作保護主義,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需至智慧財產局登記才擁有。
|(2)著作人格權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以及同一性保持權(或稱禁止不當修改權)。
x|(3)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4)著作財產權有一定的保護期間,自然人之著作,一般保護期間為著作人終身加死後五十年。

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秘密通訊之自由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
於使用網路通訊工具。
x|(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生活私密隱私
權。
x|(4)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
私權的保護範圍。

小究閱讀了文獻,想將文獻的內容統整寫成一篇論文投稿期刊。在文獻探討部分,小究可以使用什麼寫作技巧,避免產生抄襲他人論文的疑慮?
(A)摘寫(summarizing);
(B)引述(quoting)
(C)翻譯(translate);
(D)改寫(paraphrasing)
| (1)ABC。
x(好怪我錯或者我手殘) | (2)ACD。
| (3)BCD。
| (4)ABD。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不是3
x |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x |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Cheng-Yuan-Chen
Copy link

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

@40823108
Copy link

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不同領域間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但共同準則是: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2)不當的掛名文化形同一種學術共犯結構,有違研究倫理及學術研究求真求實的基本精神。
(3)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問題大多只出現在醫學領域,其他領域較少見。
y(4)不同領域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各領域皆需瞭解作者定義、協商與適切安排,以避免爭議。

@chiuluung
Copy link

空間資訊科技研究的倫理議題

  1. 下列哪項GIS的特性,可能涉及倫理議題?(a)位置資訊(b)空間與屬性的連結(c)空間資料的套疊(d)地理標註資料
    (1) (a) (b)
    (2) (a) (c)
    (3) (b) (c) (d)
    y(4) (a) (b) (c) (d)

  2. 下列何者不是內隱的空間資訊?
    (1) 地名。
    (2) 地址。
    y(3) 經緯度。
    (4) 路口

  3. 下列哪項GIS資料存在高度空間敏感性?
    (1) 土地利用。
    y(2) 病患住所。
    (3) 各級學校分布。
    (4) 地形

  4. 有關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與其研究倫理特性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1) 此系統處理的大多屬於初級資料(primary data)。
    (2) 國內外的GIS相關社群都已經訂立倫理規範,後續不需要進行教育推廣和觀念推展。
    y(3) 因定位技術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無時無刻都有許多帶有位置資訊的地理標註資料產生,並造成一些對個人監控的隱憂。
    (4) 地理資訊系統指的是透過人力與田野調查方式所建立的質性資料庫。

  5. 有關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資料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1) GIS資料為位置導向並連結屬性的資料。
    (2) GIS資料以點、線及面為資料的基本單元。
    (3) GIS資料因將位置資訊與特定屬性(如犯罪率、經濟狀況等)連結,揭露時可能造成污名化或歧視。
    y(4) 以上皆是。

  6. 有關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研究倫理考量之描述,何者不正確?
    (1) 由於網路、定位技術與行動裝置的普及,地理標註資料(geo-tagged data)無時無刻被悄悄的產生,造成了對個人監控的隱憂。
    (2) 藉由大數據分析將GIS資料與個人在社群媒體上的資料串連,個人生活中的偏好將可能顯露無遺。
    (3) 將位置資訊與特定屬性(如犯罪率、經濟狀況等)連結,揭露時可能造成污名化或歧視。
    y(4) 以賦稅資料為例,刪除姓名、身分證字號後,即可確保個人不被識別。

  7. 有關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研究倫理隱憂對策之描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y(1) 為保障個人隱私,應將GIS資料隱性位置資訊去除。
    (2) GIS資料一般採取所謂彙總(aggregation)方法進行去識別化。
    (3) 透過統計區彙整的方式,可呈現空間分布特性但不暴露個人的確切位置。
    (4) GIS專業及從業人員必須秉持對他人的尊重、行善與正義的倫理原則。

@chiuluung
Copy link

人工智慧研究資料集開發的研究倫理

1.下列哪一種資料集(dataset)可以直接公開在網站上讓其他研究單位取用,不須知會原作者?
(1)一千篇公開的部落格文章內文。
y(2)十萬筆Tweet的網址。
(3)一萬篇設為公開分享的Facebook文章。
(4)一千篇購物網站上買家公開分享的心得。

2.資料標記涉及的研究倫理問題,何者為非?
(1)群眾外包是流行的資料標記方式。
(2)Amazon Mechanical Turk的酬勞可能低於美國法定的最低時薪。
y(3)在現有的資料集上做新的標記屬於剽竊的行為。
(4)機器學習模型有可能會學到資料中的刻板印象與偏見。

3.以下哪個原因不是開發新資料集的好理由?
(1)現有的資料集難度太低,沒有鑑別力。
(2)全新的研究議題,沒有對應的資料集。
(3)現有的資料集須支付昂貴費用才能取得。
y(4)現有的資料集規模太大,訓練費時。

4.robots.txt的作用是什麼?
y(1)限制爬蟲程式的行為
(2)追蹤網友的瀏覽過程
(3)實現動態知情同意
(4)阻止駭客攻擊網站

5.以下述敘何者正確?
(1)網路上公開的文章屬於公有領域資料。
(2) Wikipedia的文章不能作為資料集的素材。
y(3)釋出資料集可望提高研究的影響力。
(4)Facebook在釋出資料的態度,比Twitter更友善。

6.以下有關各種公眾領域、創作共用授權標章及其配對的意涵,何者不正確?
(1)著作權屆滿,可以複製、修改、發布或展示此作品,亦可進行商業利用,不需要經過許可。
(2)創作者拋棄著作權,可以複製、修改、發布或展示此作品,亦可進行商業利用,不需要經過許可。
(3)可以依據創作者的條件複製、散布。條件:須標示授權人姓名。
y(4) 可以依據創作者的條件複製、散布。條件:允許修改。

7.有關資料集(dataset)在人工智慧研究所扮演之角色,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資料集可用來做為機器學習的訓練資料(training data)。
(2)資料集可用來做為人工智慧系統的測試資料(test data)。
y(3)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開發新的資料集為常態,鮮少團隊會採用其他團隊釋出的現成資料集。
(4)人工智慧研究的資料集,特點在於輸入資料與標記之間的配對。

@chiuluung
Copy link

研究中常見之著作權爭議案例分析

  1. 下列何者不是受臺灣《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
    (1) 某大學教授所設計並編訂的臺灣大學生人格特質量表
    y(2) 某博士生利用上述之臺灣大學生人格特質量表所蒐集到的研究資料
    (3) 各式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
    (4) 實驗室團隊所研發的電腦程式

  2. 為了避免著作權的爭議,在執行研究前,研究者應該先試問自己、或和其他研究成員討論哪些問題,以釐清研究資料和成果之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議題?
    (1) 未來誰能擁有研究成果的所有權及使用權
    (2) 未來各研究員被授與以哪些形式、哪個時間點,以及發表哪些研究資料和成果等
    (3) 各研究人員在離開研究單位後(如:畢業、轉職),是否可以帶走或續用這些研究資料或成果
    y(4) 以上皆是

  3. 未經原著作人同意,而將他人的學位論文進行改寫,並將改寫之作發表於學術期刊中,此行為可能違反哪些專業規範?
    (1) 違反《著作權法》,包括在未授權的情況下,擅自進行「改作」或「公開傳輸」等行為
    (2) 違反研究倫理,包括涉及抄襲、不當之作者定義等行為
    (3) 違反該學術期刊所訂立之著作權規範,故即使改寫之作被期刊所刊載,仍有被撤稿的風險
    y(4) 以上皆是

  4. 小究在讀碩士班的期間利用指導教授過去所編訂的心理學量表蒐集資料,並完成碩士論文。在畢業後,他將所有的原始資料都交給指導教授留存。不久之後,小究發現同實驗的A學妹利用他所留下的原始資料進行更高階的統計分析,並利用分析結果開始寫學位論文;B學弟則因為研究方法和小究的研究類似,因此在未經小究的同意下,擅自完整複製小究論文中「研究方法」段落的文字於自己的論文中,學弟和學妹的行為都令小究感到相當憤怒。請問,以《著作權法》的角度而言,A學妹和B學弟是否違法?
    y(1) A學妹未違法、B學弟違法
    (2) A學妹違法、B學弟未違法
    (3) 兩人都違法
    (4) 兩人都未違法

  5. 研究者若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作權上的問題或爭議,可透過哪些管道尋求協助?
    (1) 「全國法規資料庫」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網站
    (2) 學校的研究倫理中心、專利及技術移轉中心等專責單位
    (3) 資深的研究人員
    y(4) 以上皆是。

@chiuluung
Copy link

不當研究行為:抄襲與剽竊

  1. 下列哪些學術研究行為不算是構成「抄襲與剽竊」?
    (1) 整段地照抄別人的作品而沒有註明出處。
    y(2) 自己研究資料的統計結果不甚理想,故變造數據,以符合期待中的結果。
    (3) 將他人的創作改頭換面,未註明出處,使其看起來像是自己的創作。
    (4) 分別複製不同文章的不同段落,未註明出處地放到自己的文章中。

  2. 下列何者不是抄襲與剽竊的後果?
    (1) 可能破壞自身的研究信用
    (2) 可能會受到撤銷學位的懲處
    y(3) 可能會受到原作者的讚賞
    (4) 原作者有可能提出法律告訴

  3. 下列何者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
    (1) 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y(2) 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3) 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4) 要引述的資料過多,故徵求原作者同意

@chiuluung
Copy link

論文作者定義與掛名原則

  1. 在下列的情境中,何者是適切的論文掛名行為?
    (1) 小究對小生的研究沒有實質的貢獻,但小生為了感謝小究在研究所期間對他的鼓勵和支持,因此在發表時將小究掛名共同作者。
    (2) 花花是一位博士生,為了討好某位學術界的知名教授,即使教授對他的論文沒有實質貢獻,她仍將這位教授掛名在自己即將發表的論文上;花花在掛名前有先告知這位教授,並取得他的同意。
    y(3) 小華是一位博士生,他在論文發表時,認為自己的指導教授對該篇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例如:發想研究主題、協助執行研究,以及修改研究論文等,因此他取得指導教授的同意,將他共同掛名為論文作者。
    (4) 小妍和花花是同實驗室的博士生,她們一起共同執行某項研究,並共同撰寫論文。在發表之際,負責投稿流程的小妍,認為花花的文筆不好,寫的內容常被改掉,因此認為花花沒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故在投稿過程中刪除花花的名字,使自己成為該篇論文的唯一作者。

  2. 小妍是一位碩士生,她在畢業前夕已將自己的中文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英文期刊論文,並決定投稿到水準不錯的期刊。此時,她面臨了一個「誰有資格掛名為論文作者」的問題。如果你是小妍,除了自己,你覺得誰最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呢?
    (1) 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
    y(2) 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小妍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文稿,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要求。
    (3) 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採購實驗室的設備和維護實驗室的環境,使小妍可以在資源充沛、安全無虞的環境中進行研究。
    (4) 大學時期的教授:因為他替小妍寫推薦信,使小妍可以推甄上目前就讀的研究所,才有此篇論文產生。

  3.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的定義,下列各項對研究和論文貢獻的敘述,何者不足以成為掛名作者?
    (1) 發想研究主題、設計研究方法,或蒐集、分析和詮釋研究資料。
    (2) 提供研究經費或研究設施等行政支援。
    (3) 協助招募實驗對象或購買實驗動物。
    y(4) 修改論文的文法及語句,使之在語意上通順且流暢。

  4. 以下何者是一位負責任的論文作者應有的行為?
    (1) 規避論文發表後,讀者對論文內容所提出的質疑。
    y(2) 在執行合作型的研究時,避免著作權的爭議。
    (3) 為提升研究論文被接受的可能性,只呈現預期的結果。
    (4) 為增進研究的時效性,跳過一些次要的研究步驟。

  5. 在定義及排序論文的作者時,非主要的考量事項為何?
    (1) 對研究和論文是否產生實質貢獻。
    (2) 實質貢獻的項目及程度。
    (3) 研究著作的著作權歸屬。
    y(4) 誰的官位、權力比較大排前面。

@chiuluung
Copy link

著作權基本概念

  1. 著作人原則上於什麼時候取得著作權?
    (1) 著作人創作前先申請許可通過後
    (2) 著作人於著作登記時取得著作權
    y(3) 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取得著作權
    (4) 著作人之著作被公正第三方獨立審查人通過後

  2. 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是否為《著作權法》所列不受保護的著作?
    y(1) 是
    (2) 否
    (3) 著作權法未規定
    (4) 並非著作權法第9條規範

  3. 死亡的著作人,其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是否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1) 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2) 著作人格權不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3) 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y(4) 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4.「抄襲著作」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第44至65條規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法院還以什麼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1) 「接觸」要件
(2) 「實質相似」要件
y(3) 以上皆是
(4) 以上皆非

  1. 網路上資料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1) 網路上的資料是公開的,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y(2) 網路上的資料只要符合《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著作權法》即給予保護。
    (3) 《著作權法》沒有規定保護網路上的資料。
    (4) 網路上的資料不屬於創作,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2. 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是否為《著作權法》規定之受保護著作?
    (1) 是,受保護
    y(2) 否,不受保護
    (3) 著作權法未規定
    (4) 網路上的資料不屬於創作,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chiuluung
Copy link

黑盒子與白老鼠:人工智慧的研究倫理議題

  1. 下列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問題中,何者屬於「研究倫理範疇」?
    (1)相關產品被應用在不正當的用途。
    (2)此技術之普及將改變人類與機器的互動模式。
    y(3)讓不知情的民眾置身於測試環境,暴露於未知風險中。
    (4)人工智慧系統無法百分之百正確。

2.人工智慧系統為什麼會像人類的一樣有刻板印象和偏見?
(1)刻意模擬人性。
y(2)訓練資料的不完美。
(3)國際政治因素。
(4)電腦已經脫離人類的控制。

3.哪一種人工智慧技術較有洩漏個人資訊的疑慮?
(1)圍棋對弈。
(2)從X光片判讀癌症。
(3)新聞分類。
y(4)聊天機器人。

4.對人工智慧研究來說,訓練資料的問題不包含以下何者?
y(1)資料來源多樣化。
(2)資料分布不均。
(3)資料內容精疏不均。
(4)資料量不夠多。

5.文中提到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對於人臉辨識用於犯罪防治,可能會有以下的結論:「對於罪犯的人臉辨識,發現一些具有鑑別力的結構化特徵,例如嘴唇曲率、眼睛內角距離、以及所謂的鼻口角度」,當中的爭議是什麼?
(1)研究者因個人偏見,刻意扭曲實驗結果。
y(2)過度簡化的解釋可能塑造大眾刻板印象。
(3)辨識效果不夠理想。
(4)研究過程沒有落實知情同意。

6.人工智慧研究中常採用機器學習技術,關於機器學習的模型建立與訓練資料,以下描述哪些正確?
甲. 機器學習主要是分析少數具有代表性的訓練資料以建立學習模型,因此訓練資料的偏差將可能導致模型判斷的偏誤。
乙. 機器學習模型可能因為罕見資料樣本稀少,在學術研究的實務上被排除,或歸入「其他」類,使得少數群體無法享受研究的好處。
丙. 機器學習模型可能因為資料先天差異產生不同學習效能,當訓練資料越簡單、越少,機器將更容易學習以獲得較高的學習效果,且不會有差別待遇的情況。
丁. 即使訓練資料精疏分布均勻,但機器學習建立模型時,仍可能有某些族群的特徵容易被鑑別(過度表示overrepresented),有些族群不易被鑑別(underrepresented),導致機器學習模型對於不同族群的辨識能力有所偏頗而衍生差別待遇。
(1)甲乙
(2)乙丙
(3)甲丙丁
y(4)乙丁

@chiuluung
Copy link

總測驗

  1. | 下列哪一種人工智慧資料集的開發團隊從網站上的公開相簿蒐集照片,再透過群眾外包平台發包,請人為每一組連環圖編寫短篇故事?
      no (1)Microsoft COCO資料集。
      | (2)SQuAD資料集。
      | (3)SNLI自然語言推理資料集。
      | (4)VIST資料集。

  2. | 未來若有可能會釋出人工智慧的資料集,建議在開發資料集時,蒐集哪些資料為主要內容,會比較沒有授權與散布的問題?
    甲、公眾領域資料
    乙、 不公開或是有取用限制的素材
    丙、 有創作共用授權標章的資料
    丁、已廣為使用,並二次加工的資料
    戊、網路上公開分享的社群網站資料
      | (1)甲乙丙丁。
      no (2)甲丙丁戊。
      | (3)甲丙丁。
      | (4)乙丙丁戊。

  3. | 關於robots.txt協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y (1)限制外界使用爬蟲程式抓取資料的行為。
      | (2)不限制爬蟲程式,直接開放官方API。
      | (3)允許外界大量抓取資料。
      | (4)開發技術去區分人類使用者與爬蟲程式。

  4. | 影像(image)是地理資訊系統(GIS)資料的主要來源之一,下列何者不是?
      | (1)點雲。
      y (2)肖像畫。
      | (3)空拍圖。
      | (4)衛星影像。

  5. | 阿濟是某校統計所的研究生,他針對某縣市預計都市更新的區域進行地理資訊系統(GIS)資料分析,他必須注意下列哪一件事是違反學術倫理的?
      | (1)將該縣市各國民小學操場標誌出來。
      y (2)將該縣市拒絕拆遷戶地點標誌出來。
      | (3)將該縣市河岸及海埔新生地標誌出來。
      | (4)將該縣市海拔300公尺以上觀光景點標誌出來。

  6. | 針對地理資訊系統(GIS)的資料生產者,亦即所謂的研究參與者,研究者應當如何對待之?
      no (1)一定要取得書面知情同意。
      | (2)避免傷害到研究參與者。
      | (3)向研究參與者保密研究情形。
      | (4)給予研究車馬費並公開參與者資料。

  7. | 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作權上的問題或爭議時,可以從哪裡獲得協助?
      | (1)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 (2)研究倫理中心。
      | (3)資深研究人員。
      y (4)以上皆是。

  8. | 下列何者不是受《著作權法》所保護的著作?
      | (1)自創樂曲。
      | (2)實驗室團隊開發的電腦程式。
      | (3)暢銷小說。
      y (4)法律條文。

  9. | A君為B君的指導教授,B君將A君論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寫並用於自己的論文中。請問B君是否侵犯A君的著作權?
      | (1)否,因為A君為B君的指導教授,有指導和協助撰寫論文之責。
      | (2)否,因為B君有改寫,並非一字不漏地抄錄。
      | (3)是,因為原文為A君的個人創作,無論如何就是不能使用。
      y (4)不一定,需視A君是否同意與授權,以及B君是否正確引用資料而定。

  10. | 避免抄襲或剽竊的最佳作法為下列哪種行為?
      | (1)請學長稍微修改抄襲的內容。
      2 (2)使用正確的學術寫作格式。
      | (3)引用時針對原文做簡單的順序調整。
      | (4)不註明資料出處避免被査到。

  11. | 依據APA格式中關於英文論文寫作之敘述,以下何者為有效避免抄襲之方式?
      | (1)他人的著作在經改寫後,已算是自己的創作,所以不用註明資料來源。
      | (2)若引述他人文字在40字以內時,可直接與其他內容合併於文章中呈現,不需加上任何引號。
      y (3)若引述他人文字超過40字,應省略引號,並將其置於一個獨立方塊文內(block quotation),從左邊縮排,同時註明出處。
      | (4)原則上論文寫作沒有任何規範與特定的寫作格式,依照自己偏好的格式或使用前人文獻的撰寫方式即可。

  12. | 下列何者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
      | (1)瞭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y (2)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 (3)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 (4)要引述的資料若過多,徵求原作者同意。

  13. | 以下關於引述(quoting)的敘述何者正確?
      | (1)只有引註(citation)需要註明出處。
      | (2)直接將他人文章中的文字放到自己的論文中是引述的一大禁忌。
      | (3)引述是指引用他人的論述支持自己的討論內容。
      | (4)二手資料不得使用引述以免混淆。

  14. | 關於「引述」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y (1)在引述文字前後使用「引號」或「雙引號」的目的是為了與文章中自己所寫的文句區隔,也讓讀者知道這句話是使用他人的原始敘述,並未加入作者自身意見。
      | (2)由他人那邊借來的「詞」或「字」,由於數量不多,所以不需加上任何引號或雙引號。
      | (3)使用引述最主要的用意是,告訴讀者自己閱讀了多少篇文獻。
      | (4)引述是指直接將他人文章中的文字放到自己的論文中,格式以40個字為界線,40字以下的引述不需註明出處。

  15. | 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請問下列何者的文句是小碩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 (1)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
      y (2)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1)
      | (3)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網路的即時性、無國界性,可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縮短時空距離、文化差異。
      | (4)以上皆為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16. | 依學術常規而論,下列關於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 (1)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必須為不同人。
      | (2)只有通訊作者能回應期刊通訊及讀者。
      y (3)兩人皆須為著作論文的品質負責。
      | (4)指導教授一定會是學生論文的通訊作者。

  17. | 王同學是一位碩士生,她在畢業前夕已將自己的中文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英文期刊論文,並決定投稿到國外期刊。此時她必須決定,除了自己,誰最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
      | (1)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
      y (2)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王同學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水準。
      | (3)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協助進行實驗室設備和環境的採購及維護,使王同學可以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完成研究。
      | (4)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他指導王同學學習使用實驗室內的各種儀器;每當儀器有問題時,也都會幫助王同學進行問題排解。

  18. | 在下列的情境中,何者是較適切的論文掛名做法?
      | (1)儘管陳同學對王同學的研究沒有實質的貢獻,但王同學為了感謝陳同學在研究階段對他的鼓勵,因此在著作發表時將他掛名共同作者。
      | (2)李同學是一位博士生,為了和某學術界的知名教授搭上關係,即使該教授對他的論文沒有實質貢獻,他仍邀請這教授擔任論文的共同作者。
      y (3)王博士生在論文發表時,認為自己的指導教授對該篇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因此在取得教授的同意,將他共同掛名為論文作者。
      | (4)劉博士生在指導教授的囑咐下,協助指導陳碩士生的學位論文。陳碩士生畢業後,劉博士生將其論文稍作小幅度的改寫,並發表成一篇期刊論文,但沒有將陳碩士生列名為共同作者。

  19. | 死亡的著作人,其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是否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 (1)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 (2)著作人格權不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
      | (3)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
      y (4)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20. | 關於著作權法的敘述,以下選項何者正確?
      y (1)著作權法訂定之目的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
      | (2)只要是精神創作都須受到保護,例如猴子的自拍照、貓咪腳踩水彩作畫等,都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 (3)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類別僅受限於語文、音樂或美術著作,像是錄音、建築、電腦程式著作等。
      | (4)網路上的著作只要符合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定義,並通過智慧財產局的審核,皆為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

  21. | 《著作權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透過法律保護並鼓勵人類的何種行為?
      | (1)思想。
      y (2)創作。
      | (3)文化傳承。
      | (4)文明發展。

  22. | 以下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有違反研究倫理之虞?(
      | (1)阿毛針對中老年人研發了一款排汗除臭的護腰,他在測試時向受試對象說明細節跟相關諮詢管道。
      | (2)某廠商開發智慧試衣間服務,對受試者表示螢幕上的個人影像都不會進行記錄與保存。
      | (3)小安開發一款「路痴救星」的APP,並對受試者表示長期使用這款應用可能會有頭暈的狀況。
      y (4)三三公司正在招募受試者來測試他們新開發的按摩椅,不過沒有告知受試者可能的危險。

  23. | 以下有關人因研究的研究倫理敘述,何者正確?
      | (1)人因研究無須送交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
      y (2)人因研究若需受試者多次配合,必須在研究招募時先告知同意。
      | (3)人因研究若屬於產品操作的研究,受試者必須無條件接受錄影行為。
      | (4)如果人因研究是透過滿意度調查方法,受試者個資一律公開。

  24. | 下列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並無違反研究倫理?
      | (1)張教授在試作電競椅的研究中受試者不足,於是他以課堂分數加分為誘因吸引修課學生參與研究。
      | (2)在接受新型球棒的握力測試時,受試者因身體不適想要臨時退出,遭到古研究員拒絕,要求做完。
      | (3)研究生小吳在測試某款電流按摩貼片的研究時,時常刻意觸碰受試者的身體部位。
      y (4)王老師正在招募測試幼童版安全帽的研究對象,並用小孩能理解的語詞解說研究流程與內容。

  25. | A研究員從醫療人工智慧系統中發現到,重症疾病因為有詳細的病情記載而有較高的識別度,但有污名化疑慮的疾病則因較隱晦的記錄反而較難被系統識別。請問這屬於資料上的何種現象?
      | (1)資料來源過多。
      | (2)資料分布不均。
      y (3)資料內容精疏不均。
      | (4)資料內容過多錯誤。

  26. | 下列各種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何者正確?
      y (1)人工智慧模型可能會因少數類型資料量少,導致辨識效果不佳。
      | (2)對機器學習來說,越廣泛、龐大、模糊的資訊,才能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
      | (3)人工智慧之所以會產生和人類相同的刻板印象,是研究員刻意塑造出的「人性」。
      | (4)由於人工智慧的學習只是一種過程,學術界並不要求資料的取得須遵守學術倫理規範。

  27. | 筱華在網路上和一個聊天機器人對話,結果在對答的過程中,機器人將她家鄰居的真實戶籍資料直接呈現出來,請問這是人工智慧產生的何種問題?
      | (1)偏見與刻板印象。
      | (2)沒有道德觀念。
      | (3)過於相信人類。
      y (4)個人資訊外流。

@swchen1282
Copy link

swchen1282 commented May 7, 2024

研究人員若在準備出版研究成果(期刊發表)時,才發現研究資料缺損,或實驗記錄有缺失,此時如何處理是最妥當無虞的?

(1) 召集團隊成員,一起憑記憶填補遺失的研究記錄。
y(2)重新進行實驗,並記錄此次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再依最新的記錄撰寫論文。
(3)只要研究人員間彼此心照不宣,通常不會有什麼狀況發生,因此直接進行投稿即可;但務必謹記此次的教訓,下次一定要更妥善管理研究資料。
(4)撿取那些沒有缺損的研究資料與實驗記錄進行分析,再重新撰寫成論文並投稿。

@swchen1282
Copy link

swchen1282 commented May 7, 2024

請問以下何者屬於不當研究行為中的「造假」(Fabrication)?
(1)研究者以假名的方式發表研究結果。
(2)刪除未完整填答的問卷資料。
(3)在缺乏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更改研究資料中無法支持研究假設的資料。
y(4)為了湊到足夠的網路問卷數量,小明自己寫了一個程式軟體,並用該程式填答問卷。

@swchen1282
Copy link

在不當作者定義和不當掛名的樣態中有「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以及「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兩種狀況,以下兩者的比較何者正確?

(1)兩者皆有貢獻也被掛名。
y(2)前者沒有實質貢獻卻被掛名;後者有實質貢獻卻沒有被掛名。
(3)前者有實質貢獻卻沒有被掛名;後者沒有實質貢獻卻被掛名。
(4)兩者都沒有貢獻卻被掛名。

@swchen1282
Copy link

我國大法官的解釋認為,隱私權之類型有「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生活私密領域隱私權」、「秘密通訊之自由」。以下選項何者即為觸犯秘密通訊之自由?

y(1)研究未經同意直接呈現通訊軟體上的對話內容。
(2)研究未經同意直接公布受試者睡眠狀態之影像。
(3)研究未經同意直接呈現受試者房間及格局照片。
(4)研究未經同意直接打出受試者本名及職務全銜。

以下何者非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的違反學術倫理情事?

(1)以翻譯代替論著,並未適當註明。
(2)大幅引用自己已發表之著作,未適當引註。
(3)由他人代寫。
y(4)使用自己的博士論文改寫發表,並註明出處。

王同學和她的指導教授共同完成一篇英文學術論文,他們將把該論文投稿至國外的學術期刊。在投稿前夕,一位曾協助王同學編修論文英文文法的學姐,向王同學提出也想列名為共同作者的請求。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王同學應該答應學姐的請求嗎?

(1)應該,因為學姐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學術貢獻。
y(2)不應該,單純的編修服務不能算是對論文提供實質的學術貢獻。
(3)應該,因為學姐有參與論文的編輯或寫作。
(4)都可以,只要王同學、指導教授和學姐,三人達成共識即可。

下列何者不是常見且廣被各領域接受的學術寫作技巧?

(1)引述(quoting)。
y(2)重覆(recycling)。
(3)引用(citing)。
(4)摘寫(summarizing)。

處理研究資料時,以下何種行為可能較不恰當?

(1)完整並如實地報告研究結果。
(2)詳實地紀錄所有的實驗數據。
(3)有不清楚的地方查閱相關的文獻。
y(4)論文完成後,為了避免資料外流,須馬上將原始資料銷毀。

依據研究倫理的角度,下列何者並非學術論文作者普遍具備的條件?

(1)主筆撰寫並定稿最終發表的論文。
(2)分析研究資料及詮釋研究結果。
y(3)購買和維修實驗器材。
(4)建構實驗設計。

引用他人著作時,若要確認引用是否在合理範圍內,不需要考量何種事項?

y(1)利用之可信度。
(2)潛在市場之影響。
(3)利用目的及性質。
(4)著作之性質。

大華是某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大華的一項研究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沒多久,研究成果順利獲得專利,並以高額的權利金轉移給快樂公司。快樂公司除了邀請大華擔任他們的顧問,並同時將2000張股票贈送給大華。另外,為表示對自己研發成果的信心,大華另外認購了300張股票。然而,進入臨床試驗之後,接連幾季的研究進度皆不如預期,且開始有投資者提出質疑,大華以下哪個作法比較適當?

(1)跟快樂公司一起開記者會,公開為這項專利的可應用性背書。
(2)大華在公司的社群媒體上拍攝與研究結果相反的宣傳影片,試圖讓投資者認為研究結果值得投資。
(3)以專家身分投書於報章媒體,評論這項臨床試驗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y(4)秉持學術研究者本色,專注於研究發展,不涉入任何影響他人投資決策之活動。

阿德是剛獲得教職的助理教授,他想帶指導學生一同參加國際研討會,但又怕受到掠奪性研討會欺騙得不償失,於是他去詢問同事。以下同事的言論何者較不適當?

(1)林教授建議阿德投稿前先查清楚網站資訊,有疑問先寫信給主辦單位尋求更多的會議資訊。
(2)趙教授建議他把查詢研討會的方法、步驟及重點整理好,可參考同領域的學者大多參加哪些研討會。
y(3)陳教授建議他直接投稿,反正出國可以申請政府補助,就當做是場學術交流旅遊。
(4)黃教授建議阿德可藉由辨別標榜快速審查及刊登和徵稿子題領域異常寬廣等特徵,迴避有疑慮的研討會。

@june806
Copy link

june806 commented May 22, 2024

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將之對外公開。有一天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一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在上述情境下,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1) 因為乙只貼到自己的部落格上,部落格上沒有放廣告,沒有營利目的,所以乙的行為沒有侵害甲的任何權利。
(2) 如果乙貼上部落格一天後就被甲發現,而立刻刪除該文章,如果在該文上網期間沒有任何人實際看到該部落格文章,乙就沒有侵害甲的權利。
(3) 如果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即可主張合理使用。
y (4) 即使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也不得主張合理使用。

何者是《個資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y (2) 醫療

(3) 家庭

(4) 指紋

1. 下列何者不是《貝爾蒙報告書》所提到之研究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1) 尊重人格

y(2) 守法

(3) 行善

(4) 正義

依據《貝爾蒙報告書》所述,在簽署「知情同意」時,必須至少落實哪三項準則?A. 提供充足的研究資訊B. 提供合理的酬賞C. 必須使受試者能完全理解資訊內容D. 必須使受試者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E. 避免執行以易受傷害族群為對象的研究

(1) ABC

(2) BCD

y (3) ACD

(4) BCE

以下何者是符合《貝爾蒙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1) 因私人因素而不將某位符合研究資格的病患納入可能對他有益的人體試驗。

(2) 因刻板印象而以特定原住民族作為研究對象。

(3) 以物質利誘弱勢族群參加研究。

y (4) 仔細評估研究中的風險和負擔,盡力協助受試者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

下列哪些是妥善記錄及留存實驗室紀錄的主要目的?甲、 佐證實驗結果的真實性乙、 扮演「知識管理」的功能,用於分享及傳承研究構想及資料丙、 供第三方重製及驗證該實驗丁、 確保實驗過程的合法性及避免不當行為戊、 確保實驗的完成度,以及協助釐清每位參與人員在研究中的貢獻程度

(1) 乙丙

(2) 甲乙丙

(3) 乙丙丁戊

y (4) 甲乙丙丁戊

請問在蒐集具隱私性的個人資料(如:心理狀態、醫療背景)之前,研究人員應該妥善規劃哪些工作事項?

(1) 規劃安全、具隱密性的空間儲存研究資料。

(2) 和受試者雙方簽署《資料保密協定書》或《個人資料授權使用聲明書》等文件。

(3) 僅授權特定人士在特定目的下,才能使用該資料。

y (4) 以上皆是。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及成果之所有權的敘述,何者為非?

(1) 政府若授權研究單位使用經由公家單位取得的資料,以鼓勵他們進行涉及公眾利益之研究時,此時資料的所有權通常便是屬於政府的。

y (2) 依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規定,受國科會補助的研究計畫,其研究資料及成果的所有權均由計畫主持人持有。

(3) 在蒐集研究資料前,研究人員必須先釐清資料所有權的認定,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誰可以發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 由私人企業出資的研究,可能會保留未來將資料用於商業用途的權利。

小美是一位細胞學領域的研究生,她在每次的實驗室記錄當中,一定必須詳細記錄哪些實驗的細節?甲、 實驗目的及流程乙、 實驗地點及內容丙、 實驗室的空間規劃丁、 成功的實驗結果戊、 失敗的實驗結果己、 後續實驗的建議庚、 實驗樣本的儲存位置辛、 實驗進行當天的衣著

(1) 甲、乙、丙、丁

(2) 甲、乙、丁、己、庚

y (3) 甲、乙、丁、戊、己、庚

(4) 甲、乙、丁、戊、己、庚、辛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何者為是?

y (1) 蒐集資料前應完善設計和撰寫「資料管理計畫書」,以增進資料蒐集和處理的品質,並節省成本。

(2) 若是放在網路上的資料庫,通常都是已授權給大眾自由使用,因此沒有是否需要申請授權的問題。

(3) 一般研究機構和學術出版單位,都能接受因研究人員粗心或無意間所造成的疏失,故研究人員不必太在意這部分。

(4) 蒐集研究資料的方法相當多元,研究人員可以刻意選用某種研究方法或設定某種實驗條件,以得到預期中想要的結論;這是可以被接受的研究行為。

當研究者或研究機構對於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受到次要利益的不當影響時,常會產生利益衝突。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上常見的次要利益?

(1) 研究者之經濟收入

y (2) 知識

(3) 學術名聲

(4) 學術成就

研究機構的利益衝突與個人的利益衝突狀況相仿,當發生利益衝突時,研究機構須考量到其主要任務。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

y (1) 經濟利益

(2) 研究

(3) 教育

(4) 公眾服務

下列何者不是管理利益衝突的重要性?

(1) 確保研究的廉正性

(2) 確保受試者的福祉

(3) 確保受試者的安全

y (4) 確保研究的經濟利益

下列何者不是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

(1) 公開原則

y (2) 利益交換

(3) 禁止進行

(4) 審核與核准

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的困境,下列何者可能最不適任被指派參與審查研究計畫?

y (1) 研究計畫申請人的老師

(2) 研究倫理的專家

(3) 研究機構的主管

(4) 同研究領域的專家

關於學術研究發展的敘述,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1)學術研究奠基於前人的智慧結晶並以此發展新知,是人類獨有的活動。

y (2)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獲准成立的官方科學社群,對政府負責。

(3)學術研究者波以耳奠定現代化學研究與實驗科學的基礎,被世人認定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

(4)17世紀以前的學術研究者以撰寫書籍來陳述研究結果;現代學術研究者多將論文發表於期刊以展現研究成果。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