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
(169)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star a gist -
Fork
(28)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fork a gist
-
-
Save BookGin/a4b9930a8309ac953b6606140e3eef7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使用方法:Ctrl + F 直接輸入題目關鍵字搜尋即可 | |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感謝各位的貢獻! | |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其他資源: | |
https://github.com/jimting/AREEAnswer | |
https://medium.com/@pig60214/%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5%AD%B8%E8%A1%93%E7%A0%94%E7%A9%B6%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AA%B2%E7%A8%8B%E7%B7%B4%E7%BF%92%E9%A1%8C%E5%BA%AB-a2ac70568ddd | |
https://medium.com/@john970473/%E5%8F%B0%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AD%94%E6%A1%88-3e9c5033ef1d | |
https://medium.com/@hungchienhsiang/%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B7%B4%E7%BF%92%E9%A1%8C%E5%BA%AB-1b5a058b042e | |
1. 請問下列何種情境有對利益衝突進行管理? 1 | |
(1)王同學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她發現最近有一個申請案件剛好是由母親投資的生技公司委託 | |
露此關係 | |
(2)許同學是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同時駐點於與藥廠合作之V醫院協助臨床試驗招募與進行,身穿 | |
受試者自我介紹 | |
(3)陳同學是某化工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她接受T公司的研究經費贊助,同時讓指導學生參與自己 | |
畫,做為學生的論文主題 | |
(4)某位研究醫師在醫院裡擔任臨床試驗主持人,隨著試驗順利進行,她開始自行投資開發該藥物 | |
2. 下列何者不屬於抄襲、剽竊的狀況? 4 | |
(1)過度使用他人的想法或觀念。 | |
(2)未明確區隔自己與他人的論述。 | |
(3)未清楚明確地標註就使用他人著作。 | |
(4)未經同意便將其掛名為作者。 | |
3.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除了主筆寫作論文的作者之外,下列誰最有資格列為共同作者? 1 | |
(1)建構實驗設計的研究人員 | |
(2)審議該研究之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的委員 | |
(3)訪談研究的受訪對象 | |
(4)蒐集與鍵入資料的助理人員 | |
4.以下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之有效方法?(甲)將自己於某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表,原封不動地使用 | |
同一筆研究資料,不再重複發表論文;(丙)不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重新撰寫一 | |
研究資料擴充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於新論文中清楚註明部分資料的出處,避免讀者誤以為 | |
蒐集而來。 3 | |
(1)甲、乙、丙、丁 | |
(2)甲、乙、丙 | |
(3)乙、丙、丁 | |
(4)甲、乙、丁 | |
5. | |
以下何者情況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3 | |
(1)將自己之前發表過的論文,內文重要的地方摘出來,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並 | |
資料。 | |
(2)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再把這篇研究論文拿去投稿。 | |
(3)拿自己寫的期刊論文內文重複使用,一字不漏地複製先前文章之內容文字與構想。 | |
(4)以上均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 |
6. | |
以下何句為使用「引述(quoting)」寫作技巧之文句? 3 | |
(1)綜上所述,過去研究者認為網路科技的興起,有助於知識的流通與各地文化差異的消弭。 | |
(2)Chang & Lee (2012)的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學生藉由網路與外國同儕進行文化交流,有助 | |
之正向與積極態度。 | |
(3)研究者所訪問之專家亦表示「愈來愈多的學習者,包括各行各業,橫跨各年齡層,都已經體認 | |
性。」(專家A訪談,1050210-0900)。 | |
(4)歸納綜合相關研究,避免寫作抄襲的方法可分為引述、改寫、摘寫三種(Chang & Lee, 2014 | |
Wang, 2016)。 | |
7. | |
小玉就讀某國小二年級,某天放學前,發現國語作業簿不見了,老師為幫小玉找到作業簿,要求全 | |
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阿惠認為老師侵犯她的隱私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 | |
(1)老師是基於幫小玉找到作業簿之目的,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2)阿惠是未成年人,所以沒有隱私權。 | |
(3)阿惠是自己將書包內的東西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4)老師已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8.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先認知到其可能受到的次要利益影響,面對利益衝突情 | |
下列何者? a.公開(disclosure) b.同意(consent) c. 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 d.禁止 | |
(protection) 3 | |
(1)a. b. c. d. e. | |
(2)a. b. c. d. | |
(3)a. c. d. | |
(4)c. d. e. | |
9. | |
某醫學研究團隊將進行關於愛滋病的感染研究,針對受試者進行資料蒐集。發表研究結果時,研究 | |
將受試者的病史公開。請問此研究團隊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3 | |
(1)病人自主權利法。 | |
(2)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權益保障辦法。 | |
(3)個人資料保護法。 | |
(4)醫師法。 | |
10. | |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科技部、經濟部及相 | |
究經費,且三個單位都提供了研究經費給A教授,請問A教授在招募受試者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
情同意;乙、確保其研究團隊成員受過受試者保護的教育訓練;丙、適時揭露研究計畫的出資單位 | |
市場行情二十倍的受試費;戊、允許受試者在受試途中可以退出。 4 | |
(1)甲、乙、丙、丁、戊 | |
(2)甲、丙、丁、戊 | |
(3)甲、乙、丁、戊 | |
(4)甲、乙、丙、戊 | |
11. | |
下列何人並沒有做到合宜的利益衝突管理? 4 | |
(1)張教授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他不參與涉及指導學生之研究計畫的審查會議 | |
(2)陳同學是A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對藥廠近期實驗成功的藥物,著手進行新藥研討會議文件的準 | |
(3)王同學是化工領域的研究員,他在投稿至期刊的文獻裡,聲明自己的研究經費來自某藥廠 | |
(4)林教授發表一篇有關A系統效能的研究,經費來源聲明為科技部補助,同時他擔任 | |
12.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民營大利航空公司基於人事管理之目的,要求每位新進員工填寫一份基本資料表。在基本資料表中 | |
一編號、前科狀況、聯絡電話等項目,何種項目的填寫,違反《個資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3 | |
(1)姓名 | |
(2)身分證統一編號 | |
(3)前科狀況 | |
(4)聯絡電話 | |
13. | |
何者不是一位負責任的研究者必須落實的倫理規範? 1 | |
(1)選擇性的遵循倫理規範,或刻意忽略應盡的規範義務 | |
(2)在研究當中善盡資料管理及保密的義務 | |
(3)在人體研究當中,落實知情同意的原則 | |
(4)維護人類受試者的尊嚴及人權 | |
14. | |
改寫(paraphrasing)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因此下 | |
誤? 3 | |
(1)忠實地反映本文意見。 | |
(2)可加上引用者自己的說明。 | |
(3)改寫後就不再需要附資料出處。 | |
(4)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 |
15. | |
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通常有不同的學術引用格式規範,下列何者引用格式可能最不完整? 1 | |
(1)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訂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未出版之博 | |
師範大學,臺北市。 | |
(2)張芬芬(1995)。教育實習專業理論模式的探討。師資培育專業化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 | |
(3)吳清山、林天祐、黃三吉(2000)。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評鑑與教師遴選之研究。行 | |
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 |
(4)林文達(199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 |
16.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下列何種行為無法保障研究參與者的權利,也無法維護他們的安全? 2 | |
(1)落實研究參與者履行知情同意的原則,並瞭解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 |
(2)提供研究參與者高額的研究報酬或是其他誘因,以避免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 | |
(3)避免以未成年或其他易受傷害族群(如病患、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 |
(4)向研究參與者說明研究時,應避免告知參與此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 |
17. | |
以下敘述,何者為「文字」上的抄襲? 3 | |
(1)模仿同學的美術作業,而且畫得一模一樣。 | |
(2)模仿同學寫的電影觀賞心得文章脈絡。 | |
(3)將網友在部落格所發表的電影觀賞心得整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作業中。 | |
(4)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步驟。 | |
18. | |
在下列的研究行為中,何者沒有遵守「尊重人權與人類尊嚴」的原則? 4 | |
(1)在報告研究結果時,將受試者的名字以化名呈現,而非真實姓名 | |
(2)依受試者的要求,詳細地解說研究的流程,並具體回答他們的所有疑問 | |
(3)受試者有權利隨時退出研究,且不應該有任何損失或賠償責任 | |
(4)研究者有權利使用各種誘因或獎勵,吸引潛在的研究受試者能主動參與研究 | |
19. | |
教育部公布之《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明確規定學生或教師之學術成果違反學術 | |
為非? 2 | |
(1)由他人代寫。 | |
(2)援用他人之研究成果並註明出處。 | |
(3)未經註明而重複出版公開發行。 | |
(4)虛構不存在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 | |
20.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以下何者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4 | |
(1)正義原則主要是在說明分配的課題,包括預期利益和負擔的分配。 | |
(2)如果研究者缺乏良好的理由即否決一個人應得的研究利益,或使人承受過重的研究負擔時,便 | |
(3)在設定研究對象時,研究者應該審慎評估該族群在過去的研究中是否被過度採用。 | |
(4)研究者可以因個人的刻板印象,而將特定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但需要在研究計劃書中詳細載明 | |
21. | |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確保研究資料品質的方法? 2 | |
(1)保留原始研究資料,以便必要時審閱。 | |
(2)進行實驗之前,不用校準儀器。 | |
(3)與領域專家或指導教授討論,確認研究流程與方法,才開始執行研究。 | |
(4)詳細紀錄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執行事項,並且詳細註解。 | |
22. | |
在寫作論文時,以下何種情況,「不需」使用引述技巧? 3 | |
(1)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 | |
(2)論文中需要使用到二手文獻的內容。 | |
(3)將自己研究的結果統整在論文的「研究結果與討論」章節。 | |
(4)在自己的論文中陳述前人研究的論點,作為自己研究的理論立基。 | |
24. | |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何者為非? 4 | |
(1)「改寫」意指:作者用自己的觀點,重新表達資料出處的內容。 | |
(2)「改寫」可視為文章內涵不同面向的重申。 | |
(3)「摘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 |
(4)「改寫」常用於縮減一段較長的文字,例如濃縮一本書的章節內容等。 | |
25.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下列研究情境中,何者的「知情同意」屬於有效的? 3 | |
(1)阿明為了做研究,直接對新生兒說要量身長後立即測量相關數據。 | |
(2)小花在研究說明會之前就先請受試者們先填寫研究同意書。 | |
(3)毛毛將研究內容和權利義務告知受試者後,受試者點頭答應訪談。 | |
(4)大華向受試者敲定研究行程,但他未告知到時會有攝影機跟拍。 | |
26. 小明是一位主修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他最近正在以中文撰寫他的碩士論文企劃書,但在過程中遇 | |
在「名詞釋義」的章節中定義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及欲探討的實驗變項,但他覺得自己並非理論的專 | |
麼能自行提出定義去詮釋這些專有名詞呢?因此,他詢問了一些研究所的同班同學,希望得到最正 | |
下列誰提供的方法是最正確的寫作格式呢? 2 | |
(1)小美:小明的學生身分沒有資格自行定義理論或專有名詞。為了確保精準度,他應該先找相關 | |
完整複製論文作者對於這些理論及名詞的定義及敘述來用;在學術寫作上,通常不要求「名詞釋 | |
資料來源,所以小明可以不用註記原創論文的資料出處。 | |
(2)小華:小明應該先閱讀許多相關的文獻,並在融會貫通裡面的內容後,用自己的話語及文字去 | |
名詞,同時也必須正確引註參考文獻的出處。 | |
(3)小天: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小明應該去找這些理論或專有名詞的提出者,並在取得 | |
「名詞釋義」的章節中使用「引號」去引用他們當初針對理論及專有名詞所寫的定義原文;由於 | |
述並非原創,因此小明不用再額外註記原始資料的出處。 | |
(4)以上作法皆正確,可以擇一採用。 | |
27. 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關於資料蒐集程序,下列何者為非? 4 | |
(1)研究者必須使用符合倫理的程序來蒐集、分析和保存資料 | |
(2)若數據分析的結果未如預期,可嘗試使用其他統計分析方式來補救,但絕對不應該篡改原始數 | |
(3)依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研究人員應選擇不同的方法去保護研究過程中的實驗對象 | |
(4)目前學術界已要求所有領域的研究,在正式開始執行研究前,研究計畫均需通過機構審查委員 | |
28.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陳老師因為發現小高去年和今年都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不同門課程的報告 | |
請問陳老師懷疑小高可能出現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4 | |
(1)不當掛名 | |
(2)不當收集資料 | |
(3)分散發表 | |
(4)自我抄襲 | |
30. | |
引述(quoting)時可能會遇到引述二手資料的情況,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2 | |
(1)一手資料不得採用引述手法以免寫作混淆。 | |
(2)引述二手資料時必須將資料來源清楚標示於文章中。 | |
(3)二手資料若屬翻譯著作則須在引述時附註文獻取得證明。 | |
(4)若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該資料就不得使用在論文寫作中。 | |
31. | |
依《個資法》規定,當事人對蒐集其個人資料的單位有數種權利,右列何者為非? 1 | |
(1)可請求調閱他人的個人資料 | |
(2)可請求閱覽自己的個人資料 | |
(3)可請求補充自己的個人資料 | |
(4)可請求刪除自己的個人資料 | |
32.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依學術常規而論,當論文有多位共同作者時,最常見是依據哪種原則進行排序? 4 | |
(1)依姓氏的筆畫或字母排序 | |
(2)交由第一作者全權排序 | |
(3)依學術領域排序 | |
(4)依工作項目的貢獻度排序 | |
33. | |
下列何者不是一位研究作者應持有的認知與態度? 4 | |
(1)要對論文提供具體和實質的學術貢獻 | |
(2)應檢視欲投稿之論文的全文,及確保內容的正確性 | |
(3)應和其他作者共享學術榮譽,同時共擔責任 | |
(4)應讓涉及研究的所有相關人等皆掛名為作者,讓利益最大化 | |
34. | |
以下關於改寫的寫作規範何者正確? 4 | |
(1)盡量不調整原有的標點符號。 | |
(2)至少需完整保留原文一個分句以上的段落以示尊重。 | |
(3)把握僅將句子結構互換、前後順序改變的書寫原則。 | |
(4)確實掌握文章的關鍵詞語和概念。 | |
35. | |
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行善」原則的建議,研究者應該採用何種風險和預期利益評估結果 | |
據? 1 | |
(1)應採用風險最小化,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 |
(2)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 |
(3)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小化。 | |
(4)當風險或預期利益其中之一達到最大化時,即可採用。 |
請問,下列有關知情同意的重要倫理意涵,何者為「非」? 3
| (1)尊重人格 (respect for persons)
| (2)人應該被視為「自主的個體」(autonomous agents)
| (3)日後受試者若因為參與研究而受到傷害,研究者可以不用負責
| (4)自主性較低的個人應該受到保護
詹教授正在針對空難家屬進行災後心理適應的訪談研究,而他不應該對受試者揭露何種內容? 2
| (1)研究內容評估之方式
| (2)其他類似事件之家屬的聯絡方式
| (3)受試者(家屬)在研究過程中產生身心症狀時之處理方式
| (4)研究方法進行之流程
李教授欲針對遭遇重大災難後的群體,進行身心適應的訪談研究。下列何者不是李教授將主要面對到的人物類型? 4
| (1)憂鬱症患者
| (2)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
| (3)焦慮症患者
| (4)心血管疾病患者
關於日本學者 Koganei Yoshikiyo(小金井良精)與 Kodama Sakuzaemon(兒玉作左衙門)對愛努族的研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2
| (1)小金井良精收集愛努族祖先人骨,是為了進行臨床醫學的研究
| (2)小金井良精收集愛努族祖先人骨,是為了調查愛努人的疾病
| (3)兒玉作左衙門是東京帝國大學解剖學兼體質人類學者
| (4)兒玉作左衙門挖掘愛努族骨骸主要為供教學之用
下列關於我國《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的規範,何者敘述正確? 1
| (1)保護的範圍包含原住民族之土地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
| (2)於原主民族之土地從事生態保育,因對原住民族的永續生活有益,故不須獲得原住民族的同意
| (3)當地的原住民族居民於部落裡從事學術研究,不須獲得部落同意
| (4)於原住民族土地從事任何行為,都一定要取得當地原住民全體的同意
關於邀請嬰幼兒參與研究的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3
| (1)通常嬰幼兒研究的流失率極高,即使家長臨時決定終止參與研究,研究者也應給予完全尊重。
| (2)研究者應在實驗開始前便和家長充分溝通,以便讓他們能夠以較平和的心情看待因嬰幼兒的當場狀態不適合進行實驗而暫時取消或終止實驗等突發狀況。
| (3)當嬰幼兒在實驗進行中有哭泣、不安等狀況,研究者應盡量讓實驗繼續進行,以免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無法做完實驗很沒面子。
| (4)研究者應認同家長所抱持之「參與科學研究、瞭解子女狀況、保護孩童」之善意,另一方面則以維護孩童的心理健康與親子和諧為施行準則。
研究者若以其子女為研究對象,此情況是否會產生利益衝突? 2
| (1)是,有財務利益衝突的疑慮
| (2)是,有非財務利益衝突的疑慮
| (3)否,但不符合研究倫理
| (4)否,沒有研究倫理上的疑慮
研究者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申請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會要求研究者的研究行為須符合學術倫理,何者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所制定的學術倫理規範?
(1) 人體研究倫理政策指引
V(2) 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3) 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
(4) 人體試驗管理辦法
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1)指研究者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指研究者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
V(3)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數值,此行為稱為「造假」。
(4)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造假」。
小華是一位主修管理學的研究生,請先回顧下方關於他的碩士論文研究歷程,再思考他可能涉及何種類型的不當研究行為:在研究初期,小華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利用專業的統計軟體去分析數據。但由於分析的結果不理想,無法支持預期的研究假設,於是他在進行研究結果的製表時,決定刪除及修改了一些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數據,使表格中的資料能呈現他預期中的結果。一學期之後,小華順利完成了碩士論文,並通過口試取得碩士學位。又過了半年,小華依據論文口試委員的指導及建議,使用了高階的統計方法去分析之前的問卷調查資料;這次他並未修改任何原始數據,且依分析結果重新撰寫了一篇全新的論文,並成功獲國內某學術研討會的發表機會。
(1)資料捏造
(2)資料篡改
(3)資料捏造、重複發表
(4)資料篡改、學術抄襲
(沒給答案...不是3就對了)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1)ABC
(2)BCD
(3)ACD
(4)ABCD
Ans非(2)
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1)ABC
(2)ACE
(3)ABCD
(4)ABCDE
答案:非(4)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
| (1)尊重人格
| (2)行善
| (3)正義
| (4)利益互補
答案 :1
小光正在撰寫投稿研討會的論文,他想要彙整多篇不同出處之文章,並將文章意義與內涵進行不同面向的重申;他可用以下何種方式達成此目的?
| (1)翻譯(translate)並註明資料來源
| (2)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3)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 (4)引述(quoting)不須註明資料來源
答案:3
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 (1)ABC
| (2)ACE
| (3)ABCD
| (4)ABCDE
答案:1
請問以下哪些是大法官解釋文中歸納的隱私權類型? (A)資訊隱私權,例如個人資料;(B)空間隱私權,例如私人住宅;(C)秘密通訊隱私權,例如兩人私下的手機通話內容;(D)媒體隱私權,例如個人喜愛觀看的電視節目;(E)生活私密隱私權,例如生活私領域中的親暱動作。
(1)ACE
(2)ABCE
(3)ACDE
(4)ABCDE
答案:2
- Encore計畫的目的是什麼?ans.2
- 為什麼喬治亞理工學院與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倫理委員不認為Encore計畫有審查的必要?ans.3
- Encore的程式碼利用受測用戶的哪一種資訊?ans.2
- Encore計畫與先前調查網路連線品質的研究採用了類似的技術,Encore引起爭議的主要差異是什麼?ans.1
- 當研究內容涉及學術倫理的灰色地帶,以下何種處理方式不正確?ans.3
- 《花花公子》雜誌放棄對於學術界使用萊娜小姐照片的行為提出訴訟,一般推測的幾項原因包括:ans.2
- 萊娜小姐的案例,在日後得以圓滿解決並且獲邀在學術會議中擔任貴賓、而並未引起侵權相關訴訟,主要原因包括:ans.3
- 如果你是安養中心設置無死角攝影機的純學術計畫主持人,要避免對於相關人員造成各種權益的影響、又希望能夠順利執行計畫,最佳方式是:ans.4
- 安養中心若自行付費委託業者於其內部安裝監視錄影機,而錄影內容並未作為學術研究或論文發表使用,則該行為對於相關人員的權益影響可能為何?ans.1
- 你在學術單位內進行以四軸無人飛行器進行強風下維持飛行姿態的工程技術相關研究,下列何者屬於保護周邊人員隱私與權益的適當舉動:ans.4
2022-10-06 V1
前面數字就是「關鍵密碼」
3_在研究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為何?
4_研究倫理之相關規範的主要實踐者應為誰?
2_下列何者是符合一般研究倫理規範的行為?
4_若一位研究所的新生,想在開學前了解自己應該特別注意的倫理規範,他可以由哪方面著手取得相關的規範事項?
1_研究者若故意忽視研究倫理,可能衍伸的後果不包括下列何者?
4_下列何者是常見之研究倫理專業規範的主要類型?
3_從開始撰寫研究論文至投稿成功的過程中,下列何者不是一位負責任之研究人員應有的發表行為?
4_在正式開始實驗前,研究者主要應熟悉哪些常見的研究倫理規範,才能同時保障研究參與者和受試者的權利和義務?
2_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下列何種行為最可以保障研究參與者和受試者的權利,並維護他們的安全?
4_以倫理的角度而言,研究者應該履行的個人責任為何?
1_A醫療機構欲對B做人體試驗,卻未明確告知B有關試驗事項,但B已書面同意A對其做人體試驗,A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4_A醫療機構欲對B做人體試驗,未明確告知B有關試驗事項,但B已書面同意A對其做人體試驗,A醫療機構違反何種法律之規定?
3_黃草莓從事有關愛滋病之研究,對李蘭花進行深度訪談,李蘭花要求不可將其患病之情況曝光。然而,黃草莓在發表研究結果時,洩漏李蘭花之愛滋病歷,黃草莓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2_黃草莓從事有關愛滋病之研究,對李蘭花進行深度訪談,李蘭花要求不可將其患病之情況曝光。然而,黃草莓在發表研究結果時,洩漏李蘭花之愛滋病歷,黃草莓之行為違反何種法律之規定?
4_甲醫療機構為研究特殊疾病,欲對十六歲之乙做人體試驗,有關書面同意須由何人為之?
3_被研究者應被平等的對待與選擇,其揭示何種研究倫理?
2_研究者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申請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會要求研究者的研究行為須符合學術倫理,何者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所制定的學術倫理規範?
3_根據「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單元所述,下列何者非不當研究行為?
3_小妍和她的指導教授共同列名於一篇共同完成的學術論文,他們將要把該篇論文投稿至國外的學術期刊。在投稿前夕,一位曾協助小妍修改論文語句和文法的學姐,向小妍提出她也要列名作者的要求。你認為小妍應該同意讓學姐一同掛名作者嗎?為什麼?
1_關於一篇論文的作者列名與否,下列何者為學術研究界普遍認可的合理方式?
1_小生最近在執行一個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設計每位受試者只能填答一次。小生透過網路問卷系統蒐集資料,但為求在最短時間內蒐集到足夠的樣本資料,小生以抽獎作為誘因,並在問卷說明中寫道「每人每日可填答一次,填答越多中獎機會越高」等文句。換言之,小生的研究對象可多次重覆填寫問卷。請問小生的行為,可能已涉及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2_一位指導教授臨時需要實驗結果的資料,然而負責幫教授執行實驗的研究生小究卻發現,目前有三筆數據的結果還未取得,但為了可以如期交付實驗結果,他只好在未完成之三筆數據結果的欄位,隨機填上數字,以求暫時對教授有所交代。請問小究的行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3_小光這學期需要繳交很多份期末作業,為了趕在繳交期限前完成,小光以參考為由,向學長借了歷年的作業當做範本。然而,因為時間有限,小光來不及做適度的改寫,便直接將學長提供的歷年作業,一字不漏地複製並貼於自己的報告中,最後終於如期完成所有的作業。請問小光的行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3_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但是,小光在趕碩士論文之餘,實在是無暇另外撰寫一篇期刊論文,故他上研究生常用的線上論壇並徵求協助,希望找到正在撰寫期刊論文的研究生可以借他掛名為第二作者。小光的行為,已涉及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4_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在小光完成期刊論文後,他發現距離畢業的時間在即,他不確定自己的作品在畢業前是否可以如期被期刊所刊登,因此他決定將該篇論文一次投稿到三本期刊,以期增加獲刊登的機會;他也告訴自己,一旦該篇論文被重複接受,他也會選擇撤掉其他的投稿,只留其中一本期刊做刊登。小光的行為,是否涉及不當研究行為?
3_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4_下列何者對「變造」資料的敘述 有誤?
2_大部分的出版商或是期刊,對於研究圖像的處理,皆訂立有相關的規範。下列何者是較 不被允許的圖像處理方式?
4_下列哪些原則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避免不當的處理資料?
4_下列何者是忠實呈現研究結果的主要理由?
3_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4_下列何者對「變造」資料的敘述 有誤?
2_大部分的出版商或是期刊,對於研究圖像的處理,皆訂立有相關的規範。下列何者是較 不被允許的圖像處理方式?
4_下列哪些原則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避免不當的處理資料?
4_下列何者是忠實呈現研究結果的主要理由?
2_下列哪些學術研究行為可能構成「抄襲與剽竊」?
A. 整段地照抄別人的作品而沒有註明出處。
B. 自己研究資料的統計結果不甚理想,故變造數據,以符合期待中的結果。
C. 將他人的創作改頭換面,未註明出處,使其看起來像是自己的創作。
D. 分別複製不同文章的不同段落,未註明出處地放到自己的文章中。
3_下列何者 不是抄襲與剽竊的後果?
2_下列何者 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
3_下列何者「非」可能產生自我抄襲之情境?
4_小妍想要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期刊論文投稿,下列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辦法?
2_下列何者「非」產生自我抄襲之可能原因?
1_身為學術界的一員,下列哪些行為是可以避免自我抄襲的有效作法?
4_下列何者是自我抄襲所衍伸出之對研究者個人和學術研究社群的不利影響?
2_下列對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4_下列何者為學術寫作中,需要引述(quoting)的情況?
2_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請問下列何者的文句是小碩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3_下列對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何者 有誤?
2_下列對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何者 有誤?
1_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為了避免抄襲,他分別使用「改寫(paraphrasing)」及「摘寫(summarizing)」的方式來引用他人文句。請問下列何者可能使用「摘寫」的寫作技巧?
4_下列何種狀況,於法律上無法主張合理使用?
1_關於引用行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3_以下關於引用他人著作時,正確的引註方式的描述,何者有誤:
1_以下關於引用的研究倫理規範,何者有誤:
4_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將之對外公開。有一天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一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在上述情境下,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4_下列何種狀況,於法律上無法主張合理使用?
1_關於引用行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3_以下關於引用他人著作時,正確的引註方式的描述,何者有誤:
1_以下關於引用的研究倫理規範,何者有誤:
4_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將之對外公開。有一天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一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3_在下列的情境中,何者是適切的論文掛名行為?
2_小妍是一位碩士生,她在畢業前夕已將自己的中文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英文期刊論文,並決定投稿到水準不錯的期刊。此時,她面臨了一個「誰有資格掛名為論文作者」的問題。如果你是小妍,除了自己,你覺得誰最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呢?
4_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的定義,下列各項對研究和論文貢獻的敘述,何者不足以成為掛名作者?
1_以下何者並非一位負責任的論文作者應有的行為?
4_在定義及排序論文的作者時,主要的考量事項為何?
2_著作人原則上於什麼時候取得著作權?
1_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是否為《著作權法》所列不受保護的著作?
4_死亡的著作人,其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是否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3_「抄襲著作」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第44至65條規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法院還以什麼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2_網路上資料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4_《個資法》規範的對象為何?
4_何者不是《個資法》第2條第1款所稱的個人資料?
2_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4_《個資法》第3條規定,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以行使何種權利?
4_《個資法》第19條第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處理,應有特定目的外,並且須符合下列何種情形之一,才可以為之?
1_依《個資法》第20條第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原則上應具備以下何種要件?
4_有關隱私權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2_國中生的小玉不想讓他人知道阿志寄給她的情書內容,於是將它放在學校抽屜裡。由於近來小玉的行為表現不太正常,老師為了解小玉的交友情況,發現小玉的抽屜有一封情書,因此,將該情書沒收並閱讀內容,老師是否侵犯小玉的隱私?
4_阿明不想讓他人知道其指紋、性生活、病歷資料內容,上述何者是法律要保障的隱私?
3_阿平向甲公家機關檢舉鼎鋅集團所屬的公司賣黑心油,然而甲公家機關為獎勵阿平,卻將阿平為檢舉人的身分曝光,甲是否侵犯阿平的隱私權?
1_快樂社區的流浪狗被虐待致死,由於虐待者的手段凶殘,該社區的居民決定找出虐待者,於是透過監視畫面,開始人肉搜索,發現小胖就是虐待動物的人,然而在搜索當中,搜索者阿國顯示的小胖個人資料卻不是已公開的個資或取自一般可得來源,阿國是否侵犯小胖的個人資訊隱私權?
2_小明為了研究,在BBS某版中收集網友的言論,並直接引述一些原文(一字未改)在論文中。小明並未述明這些文字的出處(發言者、暱稱),但如果用這些文字去搜尋,讀者可知是哪位網友說的。請問,小明有侵犯發言網友的隱私嗎?
2_下列何者不是《貝爾蒙特報告書》所提到之研究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3_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所述,在簽署「知情同意」時,必須至少落實哪三項準則?
A. 提供充足的研究資訊
B. 提供合理的酬賞
C. 必須使受試者能完全理解資訊內容
D. 必須使受試者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
E. 避免執行以易受傷害族群為對象的研究
4_以下哪些族群通常被視為是研究中的「易受傷害族群」,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必須對他們善盡尊重和保護的義務?
1_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行善」原則,研究者必須在何種風險和預期利益評估結果下執行研究?
4_以下何者是符合《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4_下列哪些是妥善記錄及留存實驗室紀錄的主要目的?
甲、 佐證實驗結果的真實性
乙、 扮演「知識管理」的功能,用於分享及傳承研究構想及資料
丙、 供第三方重製及驗證該實驗
丁、 確保實驗過程的合法性及避免不當行為
戊、 確保實驗的完成度,以及協助釐清每位參與人員在研究中的貢獻程度
4_請問在蒐集具隱私性的個人資料(如:心理狀態、醫療背景)之前,研究人員應該妥善規劃哪些工作事項?
2_下列關於研究資料及成果之所有權的敘述,何者為非?
3_小美是一位細胞學領域的研究生,她在每次的實驗室記錄當中,一定必須詳細記錄哪些實驗的細節?
甲、 實驗目的及流程
乙、 實驗地點及內容
丙、 實驗室的空間規劃
丁、 成功的實驗結果
戊、 失敗的實驗結果
己、 後續實驗的建議
庚、 實驗樣本的儲存位置
辛、 實驗進行當天的衣著
1_下列關於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下列何者為是?
2_當研究者或研究機構對於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受到次要利益的不當影響時,常會產生利益衝突。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上常見的次要利益?
1_研究機構的利益衝突與個人的利益衝突狀況相仿,當發生利益衝突時,研究機構須考量到其主要任務。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
4_下列何者不是管理利益衝突的重要性?
2_下列何者不是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
1_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的困境,下列何者可能最不適任被指派參與審查研究計畫?
2_關於科學研究發展的敘述,請問以下何者有誤?
3_以下何者為科學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A.進行研究時秉持誠實、尊重、嚴謹、課責、透明的等基本原則。
B.接受同儕的檢驗與評論,對研究過程的合宜性與成果的有效性、正確性擔負相當的責任。
C.專注於個人的研究,避免與研究社群、社會大眾接觸。
D.為促進知識進步與社會創新等公益目的,研究者應該於研究資料與成果發表與確立後,合法開放給社會大眾共享。
4_以下哪些是負責任的研究者應該有的行為?
A.遵守科學研究倫理的規範
B.用政府補助的研究經費購買與研究無關的器材
C.拒絕接受學術社群對於研究過程的監督與研究成果的檢驗
D.擔任政府或各式機構的科學科技諮詢角色
E.對大眾說明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
2_科學研究不光僅靠一人之力得以完成,請問以下哪些單位對於科學研究的發展也有貢獻?
A. 科學家任職的研究機構
B. 科學家從前就讀的大學
C. 各式學術社群(學會)
D. 研究出資單位(政府、企業)
E. 負責清掃實驗大樓廁所的外包廠商
F. 研究成果發行單位(出版社)
4_以下何者不是科學研究的特性?
1_請問以下哪一個不是大法官解釋文中歸納的四個隱私權類型?
3_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造假?
4_關於「摘寫(summarizing)」與「改寫(paraphrasing)」的敘述,何者正確?
2_大同正在撰寫期末作業,老師要求同學需利用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來整理他人資料,請問下列關於摘寫的要點哪些是正確的? (A)縮減較長的文字段落,摘寫後的長度較原文精簡;(B)保留原文作者觀點,摘寫後的長度與原文略同;(C)避免使用過多原文句子,重新撰寫的文章需用詞精準;(D)是一言以蔽之、簡化資料的概念;(E)是一種換句話說、轉化資料的概念。
3_根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之第九點關於共同作者列名的原則與責任歸屬。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4_以下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相關規範敘述,何者正確?
3_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不屬於造假?
2_某研究團隊將進行一項問卷調查,對象是四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因為問卷調查並非人體試驗研究,為了讓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研究團隊向被研究者說明研究參與事項之後,就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請問此研究團隊可能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3_著作權法中,有關「引用他人著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3_大中想了解在公園內,人們最常進行的活動,於是觀察及拍攝數個公園內人們所進行的活動,並且加以記錄。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4_關於研究資料的圖像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有誤?
2_研究倫理的專業規範之一「普世的宣言及報告書」,對於研究倫理之相關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_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_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處境,請問下列何者最不適合擔任研究計畫的審查人員?
4_以下何種行為,在法律上最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抄襲?
2_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
2_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4_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
2_關於研究數據的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正確?
3_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_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4_何種情況之下,需要使用到「引述(quoting)」的技巧?(A)將他人論點一字不漏地敘述出來;(B)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C)講述自己的研究立論;(D)引述二手資料。
1_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_下列各項對於科學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4_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4_擔任倫理審查委員會的陳主委,特別重視REC/IRB成員與計畫主持人之間是否有利益上的關係;如果存在這樣的關係,便應該選擇迴避或退出討論。請問陳主委的做法符合下列哪一項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
3_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些是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類型,若將這些人掛名為作者,很有可能會引起作者掛名的爭議?(甲)負責實驗設計與初稿撰寫的第一作者(first author);(乙)考量私人因素而掛名的受贈作者(gift author);(丙)因個人名聲而被列名的聲望作者(prestige author);(丁)因人情或回饋等理由而掛名的名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戊)負責主持研究、回應讀者而列名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3_小瑜是大一新鮮人,她的某一堂通識課需要寫電影心得,請問以下四個與寫作業有關的行為中,你覺得哪一個最可能構成侵犯他人著作?
3_為落實保障資料本人對其個人資料有自決權,《個資法》第3條規定,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以下哪些權利? (A)可以向蒐集研究資料的研究者請求查詢、閱覽、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個人資料;(B)可要求研究者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個資;(C)可以請求刪除資料;(D)研究者不得要求個資所有人拋棄或限制個人資料行使的權利;(E)可要求研究者免費、無限制製給複製本。
1_小究是一位運動生理學領域的博士生,他最近正在規劃一個體重控制的研究,預計招募一些35至50歲、體重過胖,且無特殊疾病的人士參與實驗。希望在實驗過程中,透過飲食控制、定期運動及社會支持等介入,能達到減重及減脂的目的。請問下列哪些流程是小究該執行的,而執行的流程又該為何?(1)正式招募受試者,並排除不適合的志願者 (2)規劃研究企劃書,並妥善安排保護受試者的機制 (3)將研究計畫交給校內的機構審查委員會接受倫理審查 (4)在實驗進行階段,定期追蹤每位受試者的生心理狀態 (5)撰寫研究論文,且不在報告中提及任何可能揭露受試者身分的資訊 (6)對於減重狀況不佳或生心理狀態異常者,建議他尋求正規醫療或輔導的介入
1_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3_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的「正義」原則?
3_下列哪些資料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A)身分證編號;(B)病歷;(C)指紋;(D)著作;(E)財務情況;(F)犯罪前科;(G)基因。
2_謝教授追求論文文章產量,因此他都讓其指導學生將一篇論文切割成數個部分,潤飾後分別投稿出刊,使得文章數能大幅上升。請問謝教授此一行為最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_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_翁老師在訓練他的研究團隊如何在外招募受試者,他認為研究團隊必須要清楚說明研究計畫內容,並且能夠提供充足的問答管道以供受試者諮詢。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3_請問下列何者是在法律規範之合理範圍中,正當引用他人著作之作法?
2_以下關於抄襲或剽竊的敘述,何者正確?
2_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
2_下列哪些著作是著作權法保護的類型?(甲)音樂系學生自己創作的歌曲;(乙)憲法、著作權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法律條文;(丙)媽媽口述的糖醋排骨料理方法;(丁)國小三年級學童用心繪製的暑假出遊畫作;(戊)逗號、句號、分號等標點符號。
1_小明將公司內部的人事資料私下賣給獵人頭公司,請問小明可能侵害公司人員的哪一種隱私權?
2_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
4_大中想了解在公園內,人們最常進行的活動,於是觀察及拍攝數個公園內人們所進行的活動,並且加以記錄。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4_某研究機構近來取得某大廠的巨額資金合作,正在開發一款能促進行為改變的賭博成癮戒除電子裝置,卻屢屢出現受試者被電擊受傷的意外,然而該機構卻仍然堅持該裝置絕對安全,不願公開研究細節讓大眾檢視。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2_小花與嘉嘉的通識課期末作業幾乎一模一樣,請問下列哪一個同學的說詞,最可能用以判斷是嘉嘉侵犯小花的著作權?
1_關於「抄襲」與「自我抄襲」的相關敘述句,何者正確?
2_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1_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
4_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
1_請問下列哪一個狀況不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
2_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以下哪些引用目的可能較難主張合理使用?(甲)為分析國內乳製品的行銷策略,引用各廠商網站公開的廣告文宣;(乙)為收費型的英文畢業公演,使用某院線電影的主題曲;(丙)為設計防制校園霸凌的教育策略,引用與摘寫國外的期刊文獻;(丁)為探討大麻的合法性,轉貼國外如何種植與販賣大麻的資料。
2_以下關於「引註(citation)」的敘述,何種組合完全正確?(A)使用時機為在文章主體中引述他人的說法時;(B)一般作法皆是放在文章的最後,文章主體中不須出現任何資訊;(C)除了用來援引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外,也能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書目資訊;(D)目的是在清楚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以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
3_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
1_小茶畢業在即,但苦於沒有辦法通過期刊論文發表的畢業門檻,於是他為了確保文章能夠在期限內被刊登,他將同一篇文章同時投到數個不同的期刊去接受審查,但沒有告知審查單位這個行為。小茶這個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4_請問當以易受傷害族群(如未成年人)作為研究受試者時,需注意哪些事項?
2_怎樣才算是成功的改寫(paraphrasing)?
1_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1_下列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4_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2_有關隱私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4_進行改寫(paraphrasing)時,需要注意以下哪個事項?
3_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要撰寫論文投稿到研討會,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
1_學術研究期刊或出版社所訂立的投稿規範可分為兩種:寫作格式規範及投稿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_《紐倫堡宣言》、《赫爾辛基宣言》和《貝爾蒙特報告書》為最根本的研究倫理準則,均強調對被研究者的權益保護原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3_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的「正義」原則?
1.申請「簡易審查」的研究,為受試者所帶來的風險為「不能超過微小風險」(Not more than minimal risk),請問關於「微小風險」的定義,下列何者正確:(4)以上皆是。
2. 以下關於研究倫理審查的敘述,何者正確?(2)審查案件的基本原則包括有:尊重自主原則、行善原則、與正義原則等。
3. 研究倫理委員會(REC/IRB) 的審查程序依照研究計畫的研究對象、方式及內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審查類型,一般分為「一般審查」、「簡易審查」與「免除審查」三類,請問以下案例的審查分類何者最可能有誤?(3)簡易審查:使用HIV陽性患者之病歷,對於病人的臨床治療反應進行個案研究。
- 假若你是「機構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審查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近期你需要邀請其他委員專家,協助審查一系列和中小學教育研究相關的申請案件。在考量應迴避利益衝突的原則下,請問以下哪位人士最適合擔任審查委員?(2)某民間教育改革基金會的執行長
- 某大學醫學院的A教授身為整合型研究計畫的總主持人。各子計畫在招募實驗受試者(病患)的階段,經費補助單位透過提供「激勵獎金」的方式,以鼓勵研究團隊成員加速招募更多的受試者。在此情況下,A教授應該留意財務上的利益衝突,可能對病患之安全與福祉造成哪些潛在的影響?(4)以上皆是。
- 臺灣某大學的 B 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近期獲得大型醫療器材公司的經費贊助,協助研發及測試供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材。為善盡利益衝突的管理及維繫科學研究的廉正性,B教授應該遵循哪些處置事項?
甲、B 教授應依規定向政府、研究機構、機構審查委員會等單位,揭露財務利益的相關資訊,例如:取得的贊助金額、是否收取顧問費或演講費,以及是否持有該公司的有價證券等。
乙、B 教授應依規定向政府、研究機構、機構審查委員會等單位,揭露非財務利益的相關資訊,例如:是否在該公司擔任主管或董事會成員、是否持有該器材的商標或專利等所有權。
丙、B 教授的研究計畫書應依規定送交至「機構審查委員會」或「利益衝突審查委員會」等單位,進行受試者保護和利益衝突管理方面的審查。
丁、B 教授應尊重「機構審查委員會」或「利益衝突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結果,必要時應依據其建議,修正計畫的內容後再重新送審。
戊、我國的利益衝突審查是屬於一次性的審查作業,因此 B 教授應在研究計劃書中詳細說明潛在的利益衝突和管理及處置方式;由於在研究過程中,利益衝突審查委員會並無監督的實權,因此B教授不用定期向委員會報告,其是否確實迴避或減免利益衝突。
己、在 B 教授的研究團隊中,涉及利益衝突的計畫人員應迴避某些研究工作,例如:避免執行取得受試者之知情同意或研究資料分析等工作。(3)甲、乙、丙、丁、己
- 下列何者是與受試者保護相關的國際指引?
(4) 以上皆是 - 有關我國對於易受傷害族群的規範,下列何者為非?
(3)根據「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若受試者不包含:未成年人、收容人、原住民、孕婦、身心障礙、精神病患,就絕對不會有涉及易受傷害族群的可能。 - 關於對易受傷害族群進行研究之倫理考量,下列何者為非?
(2)雖然選擇一般受試者也能達到一樣的研究目的,但為使受試者招募流程更有效率,還是可以選擇易受傷害族群來參與試驗(例:找自己班上的學生)。
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
(1)某位免疫學的專家,徵求10位受試者進行疫苗反應的測試,但是在其研究報告所列的受試者的受試資料多達100名。
(2)國外某位醫師修改實驗報告中受試者的年齡與身體狀況資料。
(3)小明將收集回來的問卷樣本分成兩部分進行分析,並分別寫成兩篇不同的論文投稿到不同的期刊。
(4)小明為了讓研究圖像可以更加清晰,利用了強調與增加邊緣銳利度的方式後製研究圖片。
ANS (1)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有誤?不是3
(1)主要利益是指當事人在專業關係上首先應考量的利益。
(2)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利益,包含財務及非財務的利益。
X(3)次要利益一定涉及財務方面之利益。
(4)科學研究的主要利益應為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不是2
(1)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X(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不是3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利益衝突
X(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不是2
(1)百貨公司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於蒐集時有明確依個資法向客戶告知相關規定。
X(2)醫生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3)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4)金融機構對於達一定金額以上之通貨交易,要求確認客戶身分資料及留存交易紀錄憑證。
3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造假?
(1)小光為了能在期限內取得碩士學位,複製了某篇文獻裡的1萬多個字放到自己的論文裡。
(2)因為教授臨時需要實驗數據,在實驗來不及完成的情況下,小花直接將同學的實驗數據抄錄在自己的實驗報告中。
(3)因為教授臨時需要實驗數據,小究目前還有三筆數據的結果還未取得,為了可以如期交付實驗結果,小究在未完成之三筆數據結果的欄位,隨機填上數字。
(4)小妍把所有收集到的300筆研究問卷資料進行分析,並不特別過濾問卷填答者是否符合研究需求。
2怎樣才算是成功的改寫(paraphrasing)?
(1)在句中保留大量原始他人文句,以免扭曲原作者要表達的意涵。
(2)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的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3)僅用同義字取代原句的用詞,不更動原句的結構與標點符號。
(4)將原文前後句子順序互換,不作其他任何更動
3有些歐美國家喜歡到非洲或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去做研究,但研究若成功發展疫苗或藥物,並申請專利和上市之後,這類藥物或疫苗的價格通常都非常昂貴,這些開發中國家的人民花了數十年去配合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承受風險和傷害,但最後他們卻無法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請問這是《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何種層次之議題?
(1)世界層次的經濟自由
(2)區域層次的宗教觀
(3)社會層次的不正義
(4)個人層次的需求論
有關「實驗動物倫理守則」,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取代,使用電腦模擬或較低等的物種進行生物實驗。
(2)減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儘可能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精緻化,提升實驗設計的品質,降低動物的不安全感及痛苦。~~
(4)負責,實驗後應確實呈現實驗數據及結果。
不當的資料蒐集程序大略可分為生物、非生物兩種,下列何者屬於「非生物」為研究對象時所造成的資料蒐集問題?
~~(1)研究者竄改未達顯著的研究數據~~
(2)儀器及設備失常造成數據失準
(3)受試者車馬費及交通往來問題
(4)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資料缺件
3關於「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的意涵,下列何者為非?
(1)研究者的「告知」是被研究者是否同意加入研究的必要程序,亦是誠實做研究的基礎。
(2)對人體試驗的研究,取得受試者同意前,研究者必須進行告知研究事項的義務。
(3)對非人體試驗的研究,研究者無需承擔明確告知的義務。
(4)被研究者若為未滿7歲的未成年人,取得同意前需告知其法定代理人。
2以下關於抄襲或剽竊的敘述,何者正確?
(1)法律上所定義的狹義的抄襲,為「思想」上的抄襲。
(2)傳統上,剽竊被定義為「將其他作者之文字、影像、想法等以為自己所有」。
(3)數據資料與電腦程式是無法被抄襲的。
(4)只有複製某人的字句並當作自己本身所有,才構成抄襲行為;若是複製他人的藝術創作則不算抄襲。
剛成為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的大炳,最近覺得自己所執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案,在倫理審查程序中總有被刁難的現象。大炳後來輾轉得知,他的計畫案都是由與他執行相似研究計畫的權威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請問這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4小究閱讀了文獻,想將文獻的內容統整寫成一篇論文投稿期刊。在文獻探討部分,小究可以使用什麼寫作技巧,避免產生抄襲他人論文的疑慮?(A)摘寫(summarizing);(B)引述(quoting)(C)翻譯(translate);(D)改寫(paraphrasing)
(1)ABC
(2)ACD
(3)BCD
(4)ABD
3小花是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最近剛完成了一篇英文期刊論文,她決定投稿到某國際期刊,但她覺得這篇文章可以順利寫完是因為有許多人的幫忙,她開始猶豫該掛哪些人為共同作者,請問以下哪些人較適合共同掛名為作者?甲、指導教授:從研究題目的發想到研究結果的解釋,都給予此篇文章許多實質上的貢獻。乙、指導教授的助理:協助小花進行實驗的問卷影印、電腦維護、報帳等事務。丙、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長:給予小花許多研究方法上的建議,協助修改英文論文與定稿。丁、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同學:常常和小花一起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的進度,共同擬訂實驗的流程與施測。
(1)甲、乙、丙
(2)甲、乙、丁
(3)甲、丙、丁
(4)甲、乙、丙、丁
2小華是一位主修管理學的研究生,請先回顧下方關於他的碩士論文研究歷程,再思考他可能涉及何種類型的不當研究行為:在研究初期,小華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利用專業的統計軟體去分析數據。但由於分析的結果不理想,無法支持預期的研究假設,於是他在進行研究結果的製表時,決定刪除及修改了一些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數據,使表格中的資料能呈現他預期中的結果。一學期之後,小華順利完成了碩士論文,並通過口試取得碩士學位。又過了半年,小華依據論文口試委員的指導及建議,使用了高階的統計方法去分析之前的問卷調查資料;這次他並未修改任何原始數據,且依分析結果重新撰寫了一篇全新的論文,並成功獲國內某學術研討會的發表機會。
(1)資料捏造
(2)資料篡改
~~(3)資料捏造、重複發表~~
(4)資料篡改、學術抄襲
4小花是人文領域的碩士生,她與指導教授的團隊共同寫了一篇國外的期刊論文,請問一般而言,下列何人可能較不適合共同列名為作者?
(1)構思與指導整個研究設計的指導教授。
(2)負責蒐集文獻與撰寫文獻探討的同學。
(3)負責進行問卷設計、發放與統計的同學。
(4)最後幫忙潤稿與改錯字的語言中心老師。
3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資料管理的妥善作法?
(1)定期備份各式資料,以避免資料損毀或遺失。
(2)詳時撰寫實驗記錄,以供團隊成員閱讀及參考。
(3)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向研究團隊以外的成員展示研究資料,以推廣研究成果。
(4)限定具個人隱私資訊之研究資料的存取權限,以保護機密內容。
3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配對,何者錯誤?
(1)改寫:是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
(2)改寫:換句話說的概念,改寫後長度與原文略同。
(3)摘寫:整理較長的文字段落,將原文的贅字刪除即可。
(4)摘寫:一言以蔽之的概念,少量文字傳達完整概念。
3關於隱私權保障的法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有誤?
(1)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是有可能將負擔民法上對於財產及精神的損害賠償。
(2)未經他人同意竊錄他人非公開的活動,是有可能侵犯刑法的。
(3)在手機通訊軟體上的對話內容,因可預期有資安的風險,所以不算隱私。
(4)未經當事人許可,隨意蒐集他人個人資料,有可能侵犯個人資料保護法。
2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否,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
(1)抄襲
(2)捏造
(3)竄改
(4)隱匿
1下列何者是《個資法》第6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之個人資料?
(1)犯罪前科資料。
(2)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3)家庭。
(4)指紋。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
(1)ABC
(2)BCD
(3)ACD
(4)ABCD
這題答案也不是3
sample:大家加油?(答案)
以下何者最「不可能」是學生抄襲作業之理由?(1)
(1)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
(2)學生之前有抄襲之行為,但沒被抓到。
(3)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清楚的作業指示。
(4)學生想用最少時間完成該項作業。
小如喜歡在臉書打卡,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有一天,其與親戚在某餐廳的包廂聚會,拍攝許多照片,然後在臉書打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3)
(1)小如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放在臉書上,並不會侵犯親戚的隱私。
(2)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3)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拍攝照片的行為,不受《個資法》規範。
(4)小如基於與他人分享平常生活樂趣之目的,沒有經過親戚同意,將照片PO在臉書的行為,受《個資法》規範。
學術論文常見「引用」他人著作的行為,請問引用他人著作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哪種權利? (A)複製他人著作的重製權;(B)最後上傳到圖書館建檔的公開傳輸權;(C)翻譯國外研究的改作權;(D)註明研究者姓名的姓名表示權;(E)擷取他人研究段落的同一性保持權。(1)
(1)ABC
(2)ACE
(3)ABCD
(4)ABCDE
小花是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最近剛完成了一篇英文期刊論文,她決定投稿到某國際期刊,但她覺得這篇文章可以順利寫完是因為有許多人的幫忙,她開始猶豫該掛哪些人為共同作者,請問以下哪些人較適合共同掛名為作者?甲、指導教授:從研究題目的發想到研究結果的解釋,都給予此篇文章許多實質上的貢獻。乙、指導教授的助理:協助小花進行實驗的問卷影印、電腦維護、報帳等事務。丙、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長:給予小花許多研究方法上的建議,協助修改英文論文與定稿。丁、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同學:常常和小花一起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的進度,共同擬訂實驗的流程與施測。(3)
(1)甲、乙、丙
(2)甲、乙、丁
(3)甲、丙、丁
(4)甲、乙、丙、丁
關於憲法中提及隱私權相關之規定,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1)
(1)隱私權可分為四類:資訊隱私權、空間隱私權、秘密通訊隱私權、生活私密隱私權。
(2)侵犯隱私就是代表侵犯隱私權。
(3)生活私密隱私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所屬空間的隱私權,如私人住宅就屬於空間隱私權的保護範圍。
(4)秘密通訊隱私權是指個人在通訊內容、對象、時間有其自由與隱私的權利,且僅限於使用網路通訊工具。
依據《著作權法》規定為:「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請問以下關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3)
(1)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2)著作人格權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以及同一性保持權(或稱禁止不當修改權)。
(3)著作人格權採創作保護主義,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需至智慧財產局登記才擁有。
(4)著作財產權有一定的保護期間,自然人之著作,一般保護期間為著作人終身加死後五十年。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1)
(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4)以上皆是
關於《貝爾蒙特報告書》的訂立背景和內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1)
(1)起因為納粹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不人道人體試驗。
(2)《貝爾蒙特報告書》訂立的前幾年,美國國會剛通過《國家研究法》(National Research Act)。
(3)《貝爾蒙特報告書》提出了三項基本研究倫理原則: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行善(beneficence)和正義(justice)。
(4)即使不是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仍可以從《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窺見受試者保護的本質和作法。
研究員大朱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投訴對男性受試者相當冷淡,對面容姣好的女性受試者卻較為親切,甚至主動提出接送受試者的服務。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4)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下列對「掛名原則」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4)
(1)不同領域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各領域皆需瞭解作者定義、協商與適切安排,以避免爭議。
(2)不同領域間可能有不同的掛名原則,但共同準則是:論文作者必須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貢獻。
(3)不當的掛名文化形同一種學術共犯結構,有違研究倫理及學術研究求真求實的基本精神。
(4)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問題大多只出現在醫學領域,其他領域較少見。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2)
(1)研究中的次要利益並非不合法,但必定與財務相關。
(2)研究者所面臨的利益衝突,容易使社會大眾對研究者的專業判斷或機構的立場產生疑慮。
(3)當研究者的學術名聲、研究成果所衍生之商業利益等次要利益而影響到研究者對主要利益的專業判斷,此種情況為「機構」的利益衝突。
(4)當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審查人員與被審查計畫之研究者多年以前曾有合作執行研究時,即可能產生利益衝突。
小究正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以下配對何者正確?(不要選2是錯的)
(1)將方教授的研究論文所提之研究結果段落,用自己的話重新寫出→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2)彙整自己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將結果寫在自己要投稿的論文中→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將訪談小光的結果,以逐字稿的方式列在論文中→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用自己的詮釋,以簡短的三句話寫出花花已發表之期刊論文重點,放在自己論文中→摘寫(summariz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以下何種行為,會構成法律所定義的狹義抄襲?(2)
(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
(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
(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
(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關於研究數據的處理與保存,以下說法何者正確?(2)
(1)當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不符預期時,可詢問統計專家,調整研究分析資料,使分析結果符合期待。
(2)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應詳實紀錄所有實驗數據,並再三確認數據的正確性。
(3)研究結束之後,為了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研究者應銷毀所有的研究資料、檢體、樣本。
(4)研究者應該謹慎且小心處理所有的研究事項,因此原則上研究資料的保存期限為至研究者公開發表之後的300年內。
謝教授追求論文文章產量,因此他都讓其指導學生將一篇論文切割成數個部分,潤飾後分別投稿出刊,使得文章數能大幅上升。請問謝教授此一行為最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2)
(1)重複發表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阿偉是一位碩士生,他在求學期間完成了一篇小論文,已投稿至某知名期刊發表,卻被學長舉發阿偉抄襲他的著作,請問學長可能需要有什麼樣的依據,才能指證阿偉在《著作權法》上構成抄襲?(甲)學長的年級比阿偉高,只要學長拿出自己論文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乙)學長需證明阿偉有接觸(如看過、參考、下載)自己著作的可能;(丙)創作完成即享有著作權,學長只要申訴,即可證實阿偉抄襲;(丁)學長需拿出自己的著作,並指出阿偉論文與自己著作相似之處。(2)
(1)甲丙
(2)乙丁
(3)乙丙丁
(4)甲乙丙丁
基於《個資法》的規範,以下哪一種蒐集資料的方式有違反《個資法》的疑慮?(2)
(1)小光在網路上蒐集各大學教授的email,並邀請邀請其中幾位大學教授到學校演講。
(2)某個補習班為了招生,向某高中三年級的各班班長購買班級通訊錄。
(3)新聞媒體為了讓大眾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公布衛生福利部檢驗不合格廠商名單。
(4)小光因學術論文需要蒐集網路匿名問卷,並告知填答者資料決不外流。
以下哪一位學生的作法,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3)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
(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
(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請問下列何者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不要選4錯的)
(1)百貨公司在會員申請書上要求客戶填載個人資料,於蒐集時有明確依個資法向客戶告知相關規定。
(2)醫生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報告當地主管機關。
(3)學校要求來台留學的外國學生在學生資料卡上填載個人資料,不需依個資法告知相關規定。
(4)金融機構對於達一定金額以上之通貨交易,要求確認客戶身分資料及留存交易紀錄憑證。
請問以下何者是造假的行為?(1)
(1)某位免疫學的專家,徵求10位受試者進行疫苗反應的測試,但是在其研究報告所列的受試者的受試資料多達100名。
(2)國外某位醫師修改實驗報告中受試者的年齡與身體狀況資料。
(3)小明將收集回來的問卷樣本分成兩部分進行分析,並分別寫成兩篇不同的論文投稿到不同的期刊。
(4)小明為了讓研究圖像可以更加清晰,利用了強調與增加邊緣銳利度的方式後製研究圖片。
某教授因為其麾下指導學生能夠引進外部資金來讓其使用,故而放縱該學生在研究上不斷有不當研究行為。請問上述例子屬於何種類型之利益衝突?(1)
(1)個人的利益衝突
(2)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利益衝突
(3)科學信念的利益衝突
(4)機構的利益衝突
以下何種方式,較可有效避免「自我抄襲」?(4)
(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
(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
(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以下哪些資料會需要用到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 (A)欲使用經典文學古籍中的詩句原文;(B)訪問他人後,欲原文呈現受訪者的表述內容;(C)欲抄錄某報社記者在某採訪中的報導內容;(D)欲原文呈現某政治人物在記者會中的重要表示。(不要選1是錯的)
(1)ABC
(2)BCD
(3)ACD
(4)ABCD
在某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阿速在進行系統開發時,發現某個相關網站的登入介面有漏洞,用戶可能因為登入帳號而被竊走個資,於是他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這個問題能夠獲得改進。阿速的做法符合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訂立的《倫理守則》之哪一項規定?(4)
(1)不論種族、年齡、性別、國籍等因素,均公正對待他人。
(2)拒絕各種形式之賄賂。
(3)承認並改正錯誤,並且適當地歸功他人的貢獻。
(4)成員所作之決定負有維持公眾福祉、安全之責任;即時告知可能危害之因子。
在不同情況下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學術寫作技巧,以下敘述何者可能有誤,需要再請教專家?(2)
(1)改寫必須要瞭解文章的重要觀點和語意後,以中性語氣撰寫,敘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重點。
(2)為避免扭曲他人意思,摘寫可以在段落中保留大量原作者的文句,讓讀者更清楚原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3)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而經過摘寫後的文章則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改寫與摘寫為二種適當的引用他人文字的寫作方式,也是避免抄襲的方法,不論是改寫或摘寫,都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 2018 年新修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明訂受補助之研究計畫應妥善保存研究資料至少幾年?(1)
(1)三年。
(2)五年。
(3)七年。
(4)永久保存。
根據《貝爾蒙特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4)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關於符合學術倫理規範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2)
(1)撰寫論文時,應使用正確的格式以及適當地引註他人的著作。
(2)為了滿足研究假設,應只挑選符合研究假設的研究數據呈現即可。
(3)進行研究時,應確實依照研究設計進行資料蒐集及處理。
(4)進行研究前,應注意是否可能耗費過多的研究資源與社會成本。
下列何者不是《個資法》規範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前,所須告知的事項?(4)
(1)機構的名稱與目的
(2)蒐集的資料類別
(3)當事人可行使的權利
(4)可能得到的潛在利益
請問以下關於著作權的敘述何者正確?(3)
(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
(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
(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
(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對東方文明來說,科學一詞也代表了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4)
(1)科學活動僅存在於已發展國家的教育制度中。
(2)科學乃係西方文明產物,東方文明並無發展出科學觀念。
(3)南宋學者朱熹為東方第一位公開反對科學的著名人物。
(4)「科學」兩字源自中國隋代以來的科舉制度。
針對《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
(1)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2)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3)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關於進行研究時的倫理專業規範,以下何者不是主要的參照來源?(4)
(1)指標性研究單位所提出之重要宣言或報告書。
(2)指標性學術研究社群所制定之研究行為倫理守則。
(3)專業學術研究期刊所訂立的投稿規範。
(4)專業學者在公開場合所發表之演說內容。
請問以下何者可能已經侵犯了研究對象的隱私權?(3)
(1)若研究對象不同意,不得公開對其訪談的內容。
(2)使用符號或數字取代研究對象的真實姓名。
(3)論文公開發表後,研究過程中取得所有研究對象的錄音或記錄都可以直接公開。
(4)未經研究對象同意不可錄音或錄影。
下列何種行為沒有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的「正義」原則?(3)
(1)在研究過程中,因研究人員的個人偏見而做出具族群歧視的行為。
(2)報告研究成果時,在未有科學理由的情況下,刻意強調受試者的族裔。
(3)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尊重並配合當地之風俗文化。
(4)研究人員以不斷加強誘因的方式,再三說服少數族群的居民參與研究。
葉教授想要於近期內投稿一篇期刊,撰寫此期刊過程中,他亦參考自身之前的期刊論文,下列何種行為沒有自我抄襲的疑慮?
(1)拼湊自身之前的期刊論文語句,僅重新撰寫結語,但有清楚標註資料來源
(2)將一筆已發表過的資料進行擴充並收集新資料,再重新分析結果及撰寫論文,但論文前言和文獻探討的部分沿用舊論文的段落
V(3)以自身之前的期刊論文為構想,重新規劃實驗並蒐集新資料,再重新撰寫論文
(4)僅重複使用之前已正式發表過之論文的圖表,但沒有擷取文字內容
利益衝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包含下列何者?
(1)保護受試者的權益
(2)研究的廉正性
V(3)禁絕研究中的財務關係
(4)確保主要利益未受次要利益的不當影響
小玉想要將同一份課堂報告在兩門不同的課程繳交,以達到一魚兩吃的效果。這是違反了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1)利益不迴避
V(2)自我抄襲
(3)捏造資料
(4)不當掛名
《個資法》第19條第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處理,除敏感性資料外,應有特定目的,並且須符合右列何種情形之一,才可以為之?
(1)法律明文規定
(2)當事人書面同意
(3)有關公共利益之必要
V(4)以上皆是
易受傷害族群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非單指特定族群。下列四群中哪一群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V(1)某大學導師以自己班上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此時學生便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2)某研究所助教以非自己任教課的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此時學生便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3)某研究生到企業內進行觀察研究,此時企業內的職員便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4)某動物實驗室以大鼠作為實驗對象,此時大鼠便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相關學者經過研究,歸納出幾個可能導致學生抄襲的原因,以下組合何者完全正確?(甲)學生認為不會被抓到;(乙)學生能力不足,無法完成作業;(丙)學生同儕之間互相討論作業;(丁)教師自己也不清楚抄襲定義,未對學生仔細說明;(戊)教師時間管理不當;(己)教師沒有明確給予抄襲後果的回饋。
(1)甲丁戊己
V(2)甲乙丁己
(3)乙丙丁己
(4)甲丙丁戊
以下哪一行為較沒有違反研究倫理的疑慮?
V(1)引用他人的著作前,應取得其人同意,並在論文中正確引註出處
(2)重新整理他人論文中的表格,用於自己的論文中,卻未正確引註出處
(3)與和研究不相關的第三者,討論受訪者的問卷內容及個人隱私
(4)為使研究結果能支持自己的假設,研究者故意刪除或忽略某些數據資料
A醫療機構欲對B(具有意識能力之成年人)做人體試驗,卻未明確告知B有關試驗事項,但B已書面同意A對其做人體試驗,A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V(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2)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4)沒有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及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下列哪些著作可能被著作權法所保護,使用上我們需要特別留意其著作權使用範圍與引用方法?甲、氣象局所發布的最近地震規模。乙、王教授最近剛出版的期刊論文。丙、大華在腦海中構想的素描草圖。丁、107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試題。戊、當紅藝人所出版的自傳。己、上個月出版的商業周刊內文。
(1)甲、丙、丁
(2)甲、丁、戊
(3)乙、丁、己
V(4)乙、戊、己
引用他人著作時,下列何者為一般學術慣例上,不建議採用的錯誤引用方式?
(1)一字不動的引用原文時,應以於原文前後加上引號等方式明確標記
(2)引用英文字數超過40字時,宜將原文獨立自成一段
V(3)引用中文字數超過一行時,應將原文獨立自成一段
(4)遵照各領域的學術慣例或擬投稿期刊之建議撰寫格式引用文獻。
引用他人著作時,下列何者為一般學術慣例上,不建議採用的錯誤引用方式?
(1)一字不動的引用原文時,應以於原文前後加上引號等方式明確標記
(2)引用英文字數超過40字時,宜將原文獨立自成一段
V(3)引用中文字數超過一行時,應將原文獨立自成一段
(4)遵照各領域的學術慣例或擬投稿期刊之建議撰寫格式引用文獻。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何者正確?
V(1)「改寫」的用意為整理合併不同出處之文章,以及詮釋自身觀點。
(2)經過摘寫後的文章,篇幅與原文差不多。
(3)一般來說,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的長度會比原文長很多。
(4)改寫時由於使用自己的話加以詮釋,因此不需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
2下列各項對於科學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1)現今科學研究工作具有特殊權利,能夠免除國家稅賦及一切勞務。
(2)科學研究工作是一份專業且為有給職之工作。
(3)籌組學會的工作皆由政府主導,因科學研究者被賦予特殊權利,包括免除行政工作。
(4)科學研究以其花費經費來衡量學術價值;換言之,無須經費的研究項目通常價值性較低。
題目後面(答案)
1.
下列各項對於科學研究工作的敘述,何者正確?(1)
(1)科學研究的目的包含發現新知、解釋現象、找出改進學說的新事證等。
(2)科學研究工作是一份榮譽,且為無給職工作,研究經費通常由自籌或向政府自薦取得。
(3)科學研究者通常反對籌組學會,認為此有害新進人員推廣其研究成果。
(4)早期從事研究的人通常是奴隸,受到環境或其他力量壓迫而企圖找出改變的方法。
以下何種方式,較可有效避免「自我抄襲」?(4)
(1)將一筆研究資料擴充(收新的資料)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
(2)以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每一篇論文,以顯示出個人風格。
(3)同一筆研究資料的研究結果寫成論文,仍可在不同研究領域發表,因為各領域的讀者群都不盡相同。
(4)以之前所製作的圖表為基礎,加上今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論文所需要之表格。
造假(fabrication)是指研究者偽造、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包括視覺圖像、數據資料,以及研究程序或結果等,並將虛構的資料做為研究成果,甚至發表為研究著作。請問以下何種行為不屬於造假?(3)
(1)小光因為問卷樣本的回收數量不足,而無法做出有效的統計分析並撰寫出論文,因此小光商請同學和朋友協助,請他們一人填答兩份以上相同的問卷,以快速累積研究用的數據資料。
(2)花花在課堂報告的繳交前夕,因來不及看完指定閱讀的文獻,於是在該報告的文獻探討段落中,撰寫下自己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文獻內容,以求得即時完成論文。
(3)阿博在博士班畢業後,求職處處碰壁,他為了讓個人著作列表看起來豐富一點,於是他將別人的論文著作的作者名字改為自己,並將此著作列於自己的個人著作表中。
(4)某位學者在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或經費補助時,提供不存在的研究成果作為申請資料。
請問以下關於著作權的敘述何者正確?(3)
(1)當著作人死亡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寫他的著作,不再受著作權約束。
(2)指導老師可以自行將指導學生的作文集結成冊出書販售。
(3)到表演場所觀看表演時,原則上不可隨便錄音或錄影。
(4)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經由教授觀念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其著作權歸學校所有。
根據《貝爾蒙特報告書》的「尊重人格」原則,下列何者是倫理審查時,審查委員必須考量的事項?(4)
(1)研究的經費是否充足。
(2)研究人員是否完成研究倫理教育訓練。
(3)過去的實驗記錄是否完整。
(4)研究人員和受試者間是否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以下哪一位學生的作法,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3)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2)花花:在這次要投稿的論文中,修改自己於之前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其中一個表格,並增加對該表格的另一面向詮釋、註明資料出處。
(3)小惜:在本次投稿期刊論文的內容中,大幅度使用自己去年出版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內容,且未註明出處。
(4)小光:在碩士論文中,使用自己之前投稿論文的文字時,會使用「引述」或「改寫」、「摘寫」等方式,並清楚註明資料出處。
《個資法》除為保障個體對個人資料的「人格權」外,其更強調對個人資料的「合法」、「合理」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請問以下蒐集個人資料之行為,哪一種較不適當,可能違反個資法?(3)
(1)在網路上蒐集網紅的email或社群網站,寫信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2)清楚告知填答問卷者自己的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3)為確保研究受試者的一致性,要求受試者提供病歷、基因與健康檢查報告。
(4)以上皆是
以下何種行為,在法律上最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抄襲?(4)
(1)付費請別人幫忙尋找研究文獻,並代寫論文。
(2)為了增加自己的研究回收樣本數,自己一人填答10份問卷。
(3)為了確保研究成功,逕自調整實驗數據。
(4)複製貼上使用他人的大量文句,寫成一篇論文,當作是自己的文章發表。
根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之第九點關於共同作者列名的原則與責任歸屬。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3)
(1)作者列名的原則應依照研究人員所屬之研究領域規範或學術慣例為準。
(2)共同作者應依據各自的研究貢獻進行排序且應經過全員同意。
(3)共同作者排序為第一位須負研究完全的責任。
(4)致謝欄可註明未列名作者之相關研究人員,感謝其研究貢獻。
某研究團隊將針對學習動機的議題進行相關研究,為了能夠確實瞭解國中生影響學習動機的可能因素,研究團隊利用眼動儀與腦波測量等相關工具進行實驗。蒐集相關數據並加以分析,最後將研究結果撰寫成論文,投稿至學術研討會進行發表。關於這一系列研究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2)
(1)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應先瞭解研究機構對於研究計畫的相關規範,並將研究計畫送至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進行倫理審查,待取得審查通過證明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2)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之前,可以透過不同方式招募受試者,應詳細告知受試者關於此研究的所有程序及注意事項,待受試者確實瞭解研究情形取得受試者本人的參與同意書,之後才能進行研究。
(3)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尊重並保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未經受試者同意,不得在研究過程及結果中揭露受試者的身分及相關個人隱私,且若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感到不適,可以隨時退出研究。
(4)研究團隊在進行研究的過程,應根據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結果應將訪談資料進行多方檢證以確定沒有過分推論,問卷資料也應該進行客觀的統計分析,並確實將所有資料保存紀錄。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 2018 年新修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明訂受補助之研究計畫應妥善保存研究資料至少幾年?(1)
(1)三年。
(2)五年。
(3)七年。
(4)永久保存。
基於《個資法》的規範,以下哪一種蒐集資料的方式有違反《個資法》的疑慮?(2)
(1)小光在網路上蒐集各大學教授的email,並邀請邀請其中幾位大學教授到學校演講。
(2)某個補習班為了招生,向某高中三年級的各班班長購買班級通訊錄。
(3)新聞媒體為了讓大眾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公布衛生福利部檢驗不合格廠商名單。
(4)小光因學術論文需要蒐集網路匿名問卷,並告知填答者資料決不外流。
不當研究行為是「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造假(fabrication)、變造(falsification)或抄襲(plagiarism)的作為」,可簡稱為FFP。請問此定義是由哪一個單位所提出的呢?(2)
(1)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2)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3)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4)美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 AAHRPP)
對東方文明來說,科學一詞也代表了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4)
(1)科學活動僅存在於已發展國家的教育制度中。
(2)科學乃係西方文明產物,東方文明並無發展出科學觀念。
(3)南宋學者朱熹為東方第一位公開反對科學的著名人物。
(4)「科學」兩字源自中國隋代以來的科舉制度。
來臺灣就學的國際學生小林正面臨畢業門檻的論文發表壓力,他突然想到自己曾在國外發表過一篇英文文章,他直接翻譯成中文後逕自投稿到某中文期刊,沒有註明該篇文章為譯作。此係違反了教育部哪一項研究倫理之規範?(1)
(1)以翻譯代替論著且並未適當註明
(2)抄襲
(3)代表作未確實填載為合著及繳交合著人證明
(4)送審人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之審查
關於「摘寫(summarizing)」與「改寫(paraphrasing)」的敘述,何者正確?(答案不是4是錯的)
(1)無論進行摘寫或改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不加減任何想法。
(2)一段原文經過摘寫後,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
(3)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文章篇幅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摘寫時若要使用到原文的文字,可直接放進原文內,不須引用。
為避免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成員陷入利益衝突處境,請問下列何者最不適合擔任研究計畫的審查人員?(1)
(1)研究計畫申請人5年內的指導教授
(2)同研究領域的專家
(3)研究機構的高層主管
(4)研究倫理的專家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研究者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負起的責任?(3)
(1)降低動物在實驗中的苦痛。
(2)盡量使用最少量的動物進行實驗。
(3)為求知識利益最大化,不得使用任何藥劑。
(4)動物實驗後善盡安置之責
研究倫理的專業規範之一「普世的宣言及報告書」,對於研究倫理之相關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2)
(1)進行研究前,必須取得受試者知情且自願的同意。
(2)進行研究前,應先考慮對科學及社會產生的研究利益,再考量受試者可能承受的研究風險。
(3)進行研究前,應先通過相關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才可進行。
(4)進行研究時,應確實維護受試者的個人隱私。
以下何種行為,會構成法律所定義的狹義抄襲?(2)
(1)小光將花花在研究室所提出的研究構想,先一步進行研究,並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該主題的論文。
(2)小妍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貼到自己的研究論文中,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期刊。
(3)小究利用當助教的職務之便,將學弟妹期末報告所提出的研究構想當成自己的研究構想,並以此主題進行研究,並以自己為單一作者之名義,投稿研討會。
(4)小惜將期末時與同學共同完成的整份報告,與同學兩人改寫成期刊論文,以兩人掛名該文章之作者,投稿期刊。
關於符合學術倫理規範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2)
(1)撰寫論文時,應使用正確的格式以及適當地引註他人的著作。
(2)為了滿足研究假設,應只挑選符合研究假設的研究數據呈現即可。
(3)進行研究時,應確實依照研究設計進行資料蒐集及處理。
(4)進行研究前,應注意是否可能耗費過多的研究資源與社會成本。
針對《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不傷害」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
(1)強調研究者必須盡可能地做到不傷害
(2)把預期利益最小化
(3)把研究風險最大化
(4)履行不傷害的準則最好的方式是不執行該研究
何種情況之下,需要使用到「引述(quoting)」的技巧?(A)將他人論點一字不漏地敘述出來;(B)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C)講述自己的研究立論;(D)引述二手資料。(4)
(1)ABC
(2)ACD
(3)BCD
(4)ABD
張教授在自己開設的「教育學研究方法」課程中,和碩一新生們討論研究倫理的議題。許多同學發表了自己對研究倫理的看法,請問下列誰的敘述是正確的? 小奇:研究倫理的精神包括公正、誠信、負責等,我們應該秉持這些精神去做研究,才能獲得社會大眾對研究成果的信任,也有助於科學研究的長遠發展。 小倫:研究倫理是給專業研究人員依循的行為規範。由於研究生是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因此可以自行斟酌是否遵循,沒有強制要求得照著標準行事。 菲菲:在我國《人體研究法》中定義的「研究」,僅限於高風險的人體醫學研究,例如:注射試驗藥品、進行臨床試驗療程等。其他研究類型則不適用此法。 蒂蒂:依據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中的規定,研究人員必須在取得實驗受試者的自主同意之後,才能蒐集、處理及利用他們的個人資料。 小明:我國的《著作權法》保障了學術研究中之語言及文字創作成果的著作權(例如:學位論文、研討會或期刊論文等),但尚未擴及至其他類型的學術成果,例如電腦程式著作、戲劇創作,或工業設計成品等。(3)
(1)小奇、菲菲
(2)小倫、小明
(3)小奇、蒂蒂
(4)菲菲、蒂蒂
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些是常見具爭議性的掛名類型,若將這些人掛名為作者,很有可能會引起作者掛名的爭議?(甲)負責實驗設計與初稿撰寫的第一作者(first author);(乙)考量私人因素而掛名的受贈作者(gift author);(丙)因個人名聲而被列名的聲望作者(prestige author);(丁)因人情或回饋等理由而掛名的名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戊)負責主持研究、回應讀者而列名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3)
(1)甲戊
(2)甲丙戊
(3)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下列哪些資料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A)身分證編號;(B)病歷;(C)指紋;(D)著作;(E)財務情況;(F)犯罪前科;(G)基因。
(3)
(1)ACG
(2)ABCG
(3)ABCEFG
(4)ABCDEFG
27.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引用行為較具有合理使用的正當性?(1)
(1)花花是學校報社記者,為了報導校園安全,想引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新聞。
(2)小嘉是網路直播主,直播業配文的過程中,使用目前最新的流行歌曲做為背景音樂。
(3)補習班老師為了上課需要,下載並翻譯目前最新院線片的片段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4)以上皆是
以下哪些是正確引用他人著作的方法?(甲)使用引號或添加註解等方式標示他人的著作;(乙)不引用超過40個字;(丙)被引用著作須已公開發表;(丁)必須符合正當目的之行為;(戊)不得重製他人著作。(2)
(1)甲乙丙
(2)甲丙丁
(3)甲乙丙丁
(4)甲乙丙丁戊
小光正在撰寫投稿研討會的論文,他想要彙整多篇不同出處之文章,並將文章意義與內涵進行不同面向的重申;他可用以下何種方式達成此目的?(3)
(1)翻譯(translate)並註明資料來源
(2)引述(quot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3)改寫(paraphrasing)並註明資料來源
(4)引述(quoting)不須註明資料來源
研究生小諾在撰寫期刊時,想說他自身領域的專精主題都很類似,所以直接複製貼上自己已經在期刊出版過的研究圖表與研究結果,想說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請問小諾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1)
(1)重複發表
(2)分散發表
(3)資料擴充重新發表
(4)文字重複使用
使用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著作有哪些好處呢? (A)可以輔佐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B)可以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C)可以大量無上限的複製他人的著作;(D)可以強調該文字或論點是來自於其他人,避免抄襲。(3)
(1)AD
(2)ABC
(3)ABD
(4)ABCD
小雯和指導教授最近聯名要發表一篇期刊,而小雯的男朋友雖然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什麼內容,但還是跟她說他也想要被列在作者群中,並說這不需要問指導教授意見,小雯決定就好。請問小雯的男朋友有沒有資格被列為文章作者?(4)
(1)有資格,因為他給予小雯很多情感支持。
(2)有資格,因為這是小雯自願的。
(3)沒有資格,因為小雯的指導教授沒有同意。
(4)沒有資格,因為他對論文本身並沒有實質貢獻。
「變造」(falsification)意指研究者不正當地操弄研究資料、儀器設備或研究過程,或更改、刪除真實的數據、圖片及結果的行為。請問以下何種行為屬於變造?(2)
(1)阿博為了累積研究問卷樣本的回收數量,阿博自己填寫了十份問卷,以快速累積研究用的數據資料。
(2)阿華隱藏未符合理想或矛盾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結果的呈現與其預期相符合。
(3)某位化學領域的學者在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或經費補助時,提供不存在的研究著作作為申請資料。
(4)小妍與教授約好要討論研究文獻,但因為小妍來不及看完指定閱讀的文獻,於是在該報告的文獻探討段落中,隨意寫下自己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文獻內容,以求得即時完成論文。
在某個醫療機構做研究的張研究員,被指控對參與腦波研究的植物人有不當的對待,因此遭到嚴重的處分。請問這種不當對待易受傷害族群的行為,主要是違背《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所關注的哪項原則?(1)
(1)尊重人格
(2)行善
(3)正義
(4)利益互補
下列四種使用他人著作的行為,何者最可能侵犯他人的隱私權?(2)
(1)小偉為了研究網友對於偶像粉絲專頁的網路行為,蒐集與分類網友們在網路上的按讚與留言截圖。
(2)花花為了研究大學女生在宿舍對於手機的使用與沉迷,在自己的宿舍內偷拍室友的作息,但她保證影片不會外流。
(3)大同為了要寄送問卷給現職大學教師填答,蒐集了網路上有公開聯絡方式的大學教師email。
(4)嘉嘉為了研究上班族近期購買的商品種類,發放問卷時,清楚告知研究目的,並承諾個人資料會以匿名處理。
一般而言,學術論文將作者分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其餘作者,請問以下描述何者正確?(1)
(1)第一作者的工作通常包含研究設計發想、資料蒐集、實驗設計分析,以及論文撰寫。
(2)通訊作者通常是對研究較無實質貢獻的人,因此請他負責回應讀者的意見。
(3)其餘的作者通常是依據按對該著作之最需要此研究產出需求高低來排序(如來升等或畢業等需求)來排列的。
(4)其餘的作者通常無實質重要貢獻,所以列為其餘作者,並依姓氏筆畫或英文字母去排序。
王教授正在力推,系上所有的研究案都應該詳實具體地揭露所有的利益關係。請問這個做法如果以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而言,符合下列哪一項?
(1)公開原則 | |
---|---|
(2)利益交換 | |
(3)禁止進行 | |
(4)審核與核准 |
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 |
---|---|
(2)「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 |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 |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
關於「摘寫(summarizing)」與「改寫(paraphrasing)」的敘述,何者正確?(1)
(1)無論進行摘寫或改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不加減任何想法。
(2)一段原文經過摘寫後,長度會和原文大致相同。
(3)一段原文經過改寫後,文章篇幅會比原文還要短得多。
(4)摘寫時若要使用到原文的文字,可直接放進原文內,不須引用。
(4)《個資法》第3條規定,以下何者不是本人就其個人資料可行使的權利?
(1)請求刪除。
(2)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3)查詢或請求閱覽。
(4)請求散佈。
(3)下列何者不是進行研究資料管理的主要目的?
(1)精簡管理的時間成本。
(2)作為研究結果的佐證資源。
(3)作為防弊或揭弊之用。
(4)滿足經費補助單位及研究機構對於資料管理的要求。
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2)「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1)為錯誤答案
答案應為(3),但不確定
(3)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1)「榮譽作者」(honorary authors)是指具有實質貢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指對該研究缺乏實質的學術貢獻, 卻因為個人卓越的學術聲譽,而被列名為共同作者/
(2)「幽靈作者」(ghost au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指對該研究具有實質的學術貢獻,卻沒有被列名為共同作者/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檢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1)請問下列關於引述「二手資料」的敘述,何者為錯誤的?
(1)即使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都不可以在論文中使用二手資料。
(2)在寫作文章時,如同一手資料,也要引述,也必須清楚註明資料來源。
(3)只要是由他人那邊借來的「字」,即使是二手資料,也要清楚註明出處。
(4)以上皆為錯誤敘述。
(2)小究、小光、花花和小妍要共同撰寫一篇論文投稿期刊,以下哪位學生的行為,容易產生「自我抄襲」的疑慮?
(1)小究:把自己以前在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重點加以改寫後,放入自己現在欲投稿期刊的論文,並註明資料來源。
(2)小光:一字不漏地將自己在另一篇期刊論文寫的文獻探討部分直接用於此次期刊內文,未註明資料來源。
(3)花花:使用「引述」、「改寫」與「摘寫」等方式整理相關文獻,並註明資料來源。
(4)小妍:以自己之前所製作的表格為基礎,加上近年最新的相關文獻,重新修正並繪製本次投稿所需要之表格,註明資料來源。
(3)以下哪一個選項所提及之三種技巧,用於學術寫作中可有效避免抄襲情況的出現?
(1)改寫、複製、引述
(2)仿作、引述、歸納
(3)引述、摘寫、改寫
(4)統整、歸納、模仿
下列關於《貝爾蒙特報告書》(Belmont Report)中提及之受試者保護原則的應用,何者是正確的敘述?
(1)尊重人格(respect for persons):恬恬是一位幼教領域的研究生,為了研究需要,她招募了一群五至十歲的兒童,請他們一起參與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在研究前,恬恬除了向兒童的父母說明研究目的及流程之外,她也自製了附有注音符號的知情同意文件,一面導讀一面向參與的兒童說明研究的細節。
(2)行善(beneficence):小寶是一位臨床心理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員,她最近在執行一項和情緒壓力有關的研究。她使用了自行設計的輔導方法嘗試協助患有「壓力創傷症候群」的人士走出情緒壓力。但在經過兩個月的實驗後,小寶發現受試者並沒有顯著好轉的跡象,因此他決定提早終止研究,並轉介受試者至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3)正義(justice):芳芳是某醫院的醫師,她近年都在進行一項關於臺灣新住民子女的長期追蹤研究。但近日她察覺一個狀況: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或雙方在溝通上的缺失,使得有些新住民父母同意讓自己的兒女成為研究受試者,不是出自於完全自主同意,而是期待獲得一些醫療或物資上的額外補助。芳芳覺得這有違正義原則,因此她想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暫時終止這個長期追蹤的研究。
v(4)以上皆正確